回到清朝做霸主-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00年9月9日,向金边地区集结的法国殖民军多达35万,相当于法国在南亚地区全部的主力,而远东由始至终,只能集结不到11万的军队,双方的兵力还是相差3给之多,于是根据远东陆军指挥部以及李宁宇的动员令,在南亚地区所有远东陆军,全部向新安、西宁、现代三地集结,而其余各地都是在唱空城计。
就这样,远东在新安、西宁、现代地区一共集结了11。3万军队,1758门火炮,3532挺重机枪,整个防线长达90公里,同期,配合远东动员的还有英国驻守在缅甸的陆军,大约12万人,488门火炮,由于在远东与法国前一阶段的会战,法军消耗量很大,为补充更多的兵员作战,法国在国内进行了几次总动员,但短时间内仍不可能根本改变南亚地区的兵力数量。
就在这种情况下,远东依然决定在新安、西宁、现代地区转入防御态势,目的就是给黄海舰队与南海舰队争取足够的时间,彻底消灭法国远征联合舰队,在等待李西华指挥的第二军团,尽快从北部南下让原本可以从法国重兵包围中解脱出来,可是南下的增援,短时间根本不能抵达。
同样,法国殖民军虽然拥有相对的兵力优势,在金边会战中的失败阴影下,法国殖民军决定不急于发动进攻,主要采取稳扎稳打的态势,依托兵力上的优势,不断沿途建设新阵地,等待远东陆军的进攻,不过等了许久根本看不到远东士兵的影子。
自从9月初,头顿计划开始执行,新任法国殖民军总司令库罗金,就吸取了前任司令官罗伯特的失败经验,所以他采取制订的计划,都是注重防御的进攻计划,可是在头顿计划确定之后,库罗金还是开始派兵向头顿地区推进,但是很快就在新安、西宁、现代三地遭到了远东的强硬反击,可是夺取头顿的作战计划已经开始,为了配合法国远征联合舰队。
库罗金最后还是下令新安、西宁、现代三地开始实施攻击,并决定法国殖民军第33军,向越河与太河之间进军,而只要占领太河的右岸,就可以为后续的法国殖民军提高安全保障,同时离头顿地区的溪湖靠近,其实实际上,就算远东把太河与越河让出来,法国殖民军面对的困难都是一样的,因为远东11万的全部兵力,在就已经分左右2个集团军。
右翼1个整编军,左翼一个整编军,主要在新安、西宁、现代三地驻防,他们接到的命令只有,那就是绝不容许一个法国殖民军,向头顿港地区前进一步,更别说溪湖方向,这次远东可以使以逸待劳,采取并会直接实施主攻。
就这样,法国殖民军安然无恙的跨过了越河与太河,法国殖民军总司令库罗金在收到最新的电报之后,立即大喜,因为一路南下中,法国殖民军竟然没有遇到一个远东士兵,但是养成稳妥起见的库罗金,最后还是命令法国殖民军中,右翼2个军的战斗序列为尖兵,继续向前推进。
而由他亲自指挥的4个军,缓慢地向溪湖方向前进,同时给尖刀军的任务则是,如果发现远东军团,立即把远东的主攻部队吸引至北部地区的方向,好让后续部队进入头顿地区,另外为了稳妥起见,还安排3个军作为预备队,不过最后因为英国缅甸军的大举压境,只好放弃了。
但是,法国殖民军的前后两大集团军,还是拥有30万人的兵力,并且开始向新安、西宁、现代三地推进中,法国殖民军的速度很慢,每个昼夜不超过15公里,直到9月5日,遭到催促的库罗金,这才开始实施计划,目的就是在9月9日由陆地攻下头顿。
不过在抵达新安、西宁、现代三地的时候,立即遭到了远东炮火的覆盖攻击,但是法国殖民军却没有办法在继续向前一步,因为在这三地,都是山地,而法国殖民军没有进行山地战的准备,特别是缺少山炮,而且更糟糕的事情就是法国没有为进攻做准备,所以不但没有隐蔽点,完全丧失了突然性。
所以远东最后干脆决定将计就计,首先利用对法国殖民军不利的山地,以防御战减少消耗、疲惫法军,然后等待李西华指挥的第二军团新锐力量的加入,到时候在转入进攻,并且用炮火不间断去猛攻法国殖民军前后的交界处,还派出第八野战军的四支特种部队,采取丛林战,计划一举歼灭法国的指挥系统。
不过在法国殖民军中,却有一个远东没有的兵团,那就是骑兵,所以法国殖民军中的14个骑兵团,很快就被组成在一起,向远东防御的新安、西宁、现代三地突进,时不时还会出现在远东的左右两翼,所以受到攻击比较严重的右翼,也就是现代地区,远东军团伤亡极为沉重,仅仅三天就超过一万三千人多人伤亡,不过很这支法国骑兵就再也起不到作用了。
因为李西华指挥的第二军团提前抵达,在特种装甲车的面前,法国人的骑兵就像是纸糊的一般,而此时已经离计划时间9月9日,不到一天,法国殖民军开始发疯了,由45个步兵团和18个骑兵营组成的第一梯队攻击部队,对远东右翼边缘地带发起不间断的攻击,虽然李西华的第二兵团的抵达,带来了新式武器,而是在面对十倍于自身敌人的面前,火力上的优势,并不能起到绝对的作用。
至此,南亚地区第二次大会战全面展开,称之为新西现会战,取自新安、西宁、现代三地名称的第一个字,而这场战斗,也是远东集团成立之后,在一场战役中,牺牲人数最为多的一次,同样也是远东以少胜多战役中的一次。
第二九四章:太平洋舰队(第一更)
部署在新安、西宁、现代三地的远东陆军只有11万,这已经是远东在南亚南部地区能集结的最大的兵力了,而唯一的一支增援部队,只有李西华带来的第二军团,其实第二军团只有不到一万人,主要是一个特种装甲师。
由于远东在东北与南亚同时用兵,所以原本在亚洲地区只有不到一百万的兵力,其中65万被派遣在东北地区作战,而南亚只有不到20万,其余十多万需要在台湾、琉球、朝鲜、九州、北海道等地驻防,所以在新安、西宁、现代三地的远东军团收到的命令就是坚决防守。
法国殖民军需要顶住法国33万陆军,从三个角度向头顿地区推进,自然就会遭到猛烈攻击,随着9月9日的临近,法国殖民军在总司令库罗金的命令下,集中全部主力部队,开始从新安、西宁、现代三地向驻防的远东军团发起总攻,法国殖民军的这次攻击,算是最后一击。
所以,这次的战役是远东在南亚地区的一次大决战,法国殖民军的奇兵不断企图入远东防御阵地,其中采取了以本伤人的策略,所以远东的防守战的同时,伤亡极高,法国殖民军直接的配合也相对成熟,结果远东将士顽强抵抗,彻底让法国人急红了眼。
新安、西宁、现代三地攻守的双方,都展开不同程度的炮战,双方为了争夺某个小高地,一次次发动冲锋与反冲锋,从9月7日凌晨至9月8日凌晨,短短一天的时间远东伤亡人数高达3万人,而法军也伤亡大约5万多人,新安、西宁、现代三地的双方阵地上,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早已成河。
双方都没有时间去收取各自阵营士兵的尸体,而是立即在夺下的阵地部署防御,于是在9月8日,法国殖民军总司令库罗金,不得不于9月8日的凌晨先下令,暂缓攻击的进程,而就在法国殖民军开始全面退却的时候,远东士兵立即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转入进攻之势,但也就是这一行动的开始,导致随后一系列激烈的遭遇战的展开。
在某些情况下,陆地上的遭遇战不仅昼间会正常进行,而且夜间也一样在进行中,不过在夜战的时候,双方都不会不使用炮兵作战,不过远东却是一个列外,因为在四支深入敌营的特种部队的侦查下,远东军团依然继续展开炮击,因为只有炮战,才能使得远东在兵力上的劣势得以平衡。
同时在炮击完毕之后,部队立即以密集队形投入攻击,远东的士兵采取胳膊挨胳膊,以刺刀白刃战进行战斗,为了识别敌友,远东的士兵袖子上缠一条白色的布带,这种激烈的遭遇战持续至9月9日的中午,但是夜间的白刃战成效不大,双方几乎都是在以本伤人,很快就被远东南亚最高指挥官李西华终止了。
与此同时,法国殖民军总司令库罗金也急了,便决定9月9日下午2点,开始第二次全面进攻,一定要在9月9日内,突破新安、西宁、现代三地的防线,拿下头顿海港,配合法国远征联合舰队,所以就在双方都还来不及休整的时候,战事有恢复到了胶着中。
激战,持续的激战,远东拥有相对还算巩固的阵地,在一边加修工事的同时,一边进行炮击和冲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月10日的上午8点,新西现会战停止,在整个大会战中,法国殖民军伤亡24万余人,远东伤亡8万余人,双方均无力再战,因为都付出了80%的伤亡代价。
不过这一切都是因为黄海舰队与南海舰队,在南海地区与头顿海域击败了法国远征联合舰队,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英国缅甸部队的突然出兵,拖住了法国殖民军3个军的战斗序列,否则远东南部军团的将士们,可能会全部永远深埋异乡,而这次会战中,法国殖民军的大败并没有导致,总司令库罗金受到任何责罚,反而还受到了嘉奖,因为在这次头顿作战计划中,库罗金认真的执行了作战计划。
随后法国殖民军总司令库罗金,鉴于法国一方的兵力严重不足,而国内的增援部队需要时间才能源源开到南亚,接下来一定是一场持久战,就立即先后撤兵,就连金边地区的防御工事都不要了,直接一路退往南亚的北部地区,毕竟法国在北部地区还有25万左右的兵力。
最后导致整战役失败都是因为法国公海舰队的覆灭,而随着公海舰队的覆灭的过程中,法国的太平洋舰队也好不到那里去,负责进攻头顿海港的就是太平洋舰队,不过在他们还有没有进入头顿海港沿岸的时候,就遭到了远东攻击潜艇的攻击,但是再被远东潜艇击沉了几艘战舰之后,法国太平洋舰队依然向前进军,企图强行攻入头顿海港。
不过,这一切都要问一问远东南海舰队,因为南海舰队早就等待法国太平洋舰队多时了,随后双方自然直接发生了遭遇战,在这次海战中远东潜艇的优势不明显,只是在首次等待攻击中,取得了成绩,因为随后远东南海舰队与法国太平洋舰队属于混战,第一潜艇适合采取侦查,第二混战中容易伤到自己人。
所以接到舰队长命令之后,三支潜艇编队就退往头顿港外围的第三道防线,而一支潜艇编队深入南海,等待可能会逃跑的法国太平洋舰队,不过最后还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按照刘清辉的估计,法国人一定会玩命的企图进军头顿海港,因为这是被法国当局同意的作战计划。
不过最后法国的太平洋舰队,在发现无法用短时间就战胜远东南海舰队后,立即掉头返航,这让原本布局在头顿港最后一道防线的潜艇失去了意义,随后南海舰队还是展开了追击,不过一直追到马六甲海峡之后。
这次海战,远东南海舰队只击沉、击伤,法国太平洋舰队不到一半的舰艇,而吨位小于法国太平洋舰队的南海舰队,被击伤的舰艇竟然高达36艘,占到南海舰队战舰数量的二分之一,不过最后看到电报的李宁宇也十分释然,因为法国太平洋舰队可是拥有132艘战舰。
第二九五章:外东北地区(第二更)
南亚地区的两次大规模的陆地会战在法国彻底败北而结束,从而直接对整场战争的结局起到了必然的影响,其中自然也对东北战局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在远东与沙俄第一次东北战争中,彻底打断了沙俄帝国心中的梦想,企图与法兰西帝国联手,一起对抗远东的计划灰飞烟灭。
在第一次东北战争期间,远东情报组的特工人员,也不断在沙俄国内进行秘密策反工作,还直接资助和策动反对派对于沙皇政府发动革命运动,按照李宁宇的话,就是要把沙俄帝国的腹地,闹个天翻地覆,而结束了南海海域上的主要作战,远东海军又开始向沙俄海参崴地区集结,不过等一切反应过来的沙俄集团,却已经发现此时的远东海军,不再是从前那个依靠向各国购买军舰的采购集团。
不久之后,以沙皇尼古拉三世为首的俄国统治集团,渐渐完全失去了赢得第一次东北战争憧憬,原本想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国内革命的希望破没,沙俄帝国方面鉴于在东北战场中,不断投入的人力、物力,渐渐支撑不住巨大消耗,就开始认为如果在继续与远东集团打下去,将对沙俄帝国的未来非常不利,毕竟世界第二海上帝国,法兰西帝国都败的一塌糊涂。
就这样,在远东集团向联军宣战之后,战斗损失与法国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的沙俄,在第一次东北战争进行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由和事佬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出面斡旋,但是在经过第一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沙俄因为无法接受远东提出割地、赔款的条约,最后停战不到一个月,双方再次开战,而也就是这次,给沙俄带去的致命的伤。
其实早在和事佬美国总统老罗斯福准备出面促成和谈的时候,李宁宇心中就不想和谈,但是李宁宇不想给各国远东过于得寸进尺,便命令黄松代表远东外交部去谈判,这样是李宁宇下的第一步好棋,因为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俾斯麦知道,代表远东去谈判的黄松,是一个极度强硬派,他的性格秉直刚烈,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从事外交的人,但是李宁宇就是想借助黄松的优势,不予沙俄达成协议。
另一边,李宁宇直接命令彭德加紧备战,就这样在第一次东北战争和谈结束后,远东军团就兵分两路,分别派出全部的兵力,共计68万人,直逼外东北与外蒙古,而远东海军舰队也直奔参崴地区的准备参战。
在这一次战争中,两军首次出现互相强攻,双方都在第一阶段受挫,为了加强兵力,远东集团直接从朝鲜运来205毫米口径的攻城炮,在直接在沙俄防御的外围阵地不远处,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炮兵阵地和平行壕,意图对沙俄侵略军的防御工事做到步步进逼的效果,同时派出精兵不断发动强攻,但由于进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远东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而随后在持久战中,远东组织发动了一次大会战,史称黑台会战,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沙俄在兵力的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达到160万人,而远东则是在火炮、火力方面均占优势,彭德计划用第4野战军全部兵力,也就是3个野战军和2个特种装甲师,在3439门火炮的掩护下,组织着共18万人的突击队,任务就是占领外东北地区西南一角约35公里处的一个高地,名叫黑台。
因为按照彭德的分析,未来这个高地对攻取外东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在这处高地沙俄侵略军的实力异常薄弱,仅仅一个骑兵师和两个常备师防守,就这样黑台方面出现了第一次大会战,远东方面的2个特种装甲师首当其冲,向沙俄在黑台地区的驻军的左侧插过来,意图就是拦截沙俄骑兵师援助常备师的通道。
被包围的沙俄骑兵师,自然就率先在战场上对远东反击,并且大规模使用了重机枪,不过最后还是被远东的特种装甲车打的尸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