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161章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161章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无法战胜他了!”曹操时常这样感慨:“他”就是年轻的孙权。比他才六岁的刘备,比他小二十七几岁的孙权,都是他的敌人,但是曹操认为刘备不可怕,孙权才可怕,因为孙权年轻得多。
  无法战胜时光,留不住生命的脚步,这是曹操的悲剧。
  


第十三章 英雄谢幕
  ◎死后只能占用一座贫瘠土地的陵园,为何还要抢他人那么多地地盘?明明知道自己带不走这么大的江山,为何最后还要争夺汉中?跋涉太久,忘记了出发的目的,曹操已经走不出他为之生也要为之死的霸局了。
  ◎把鱼复改名为永安,遗诏里不提军国大事,只说安身立命之本,教导儿子事诸葛亮为父,刘备托孤前的一系列行为,透露出一个信号:他不希望儿子的人生在霸业里沦陷。人往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能参透生命。
  ◎让我们变得强大的,是更加强大的敌人。没有了曹操与刘备,孙权也渐渐地变得平庸,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精彩客串,但是天下大势确定之后,历史也没有了太多光彩。
  一 佛罗里达效应下的曹操
  其实,孙权身上最让曹操感到恐惧的倒不是年轻,而是结盟的手段。这个碧眼紫髯、上身长下身短的年轻人,总是能找到同盟者。赤壁之战,孙权要是不拉上刘备,也许曹操会在瘟疫和东南风到来之前就上岸了,此生最大的失败就会避免了;赤壁之战以后,孙权要是不对刘备又是送妹子又是送地盘,也许刘备就没有力量在襄樊一线阻挡曹军了。让曹操感到不适的是,天下大局似乎掌握在孙权手中,他时常感慨:“人们都说天下三分,可是孙周旋于曹、刘家两家之间,谁也离不开他。”一会儿用刘备打曹操,一会儿用曹操打刘备,孙权的确就是那个玩转三国的人。
  论打仗,孙权没有多大本事,三国历史上军事指挥者的最大耻辱就是他创下的。215年,曹操进攻汉中的时候,孙权以为机不可失,就率众十万包围了合肥,随征的有吕蒙、甘宁、凌统、蒋钦、陈武、贺齐等江东名将,而当时合肥只有七千守军和三位守将:张辽、李典、乐进。可是,孙权握着一大把好牌,就是打不出去,围城十余天,非但没有攻克,反而是张辽率领八百猛士冲击吴军阵营来去自如,当时孙权吓得跑到一座高坟上,一动也不敢动。孙权最后无奈撤退,路上还差点儿被张辽活捉。
  擅长军事的曹操,想用军事手段尽快解决江东问题。216年二月,曹操从汉中回到邺城,五月晋封为魏王,十月再次远征孙权,次年正月到达居巢,距离濡须口还有一二百里的路程,这时军中爆发瘟疫,为袁绍写檄文骂曹操祖宗三代的陈琳死了,因为多看了几眼曹操儿媳妇就被关进监狱的刘祯也死了。有了赤壁之战的教训,曹操在居巢陷于纠结之中:前进还是撤退?孙权帮他回答了这个问题:撤吧。
  曹操居然听了孙权的,因为孙权派都尉徐详请降来了。曹操明白,孙权这个没有立场只有利益的小子,这次前来修好,是在为与刘备翻脸之后找后路了。曹操暗想:看来孙权和刘备在荆州要大战一场了!这时刘备已经进入益州,既侵犯了孙权的利益,也对曹操构成了威胁。赤壁之战之后你死我掐的曹、孙两家居然都把刘备看成了敌人,找到了利益共同点,达成了体战协议。这份协议管用了三四年,一直到曹操病逝,双方没有实质性的军事冲突。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就是不死的竞争法则。
  与孙权结成了友好关系,曹操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刘备了。218年七月,64岁的曹操,顶着炎炎烈日,拖着病老之躯,远赴千里,再征汉中,增援夏侯渊。也许是感觉到死亡临近了,出发前他留下遗言,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
  他在遗言里首先为自己选好了死后的栖身之地,他效法古人,葬身之地选择贫瘠的土地,要求规划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地作为陵园,利用地形的自然高度作为墓基,墓穴上面不堆土,不种树。
  死后只能占用一座贫瘠土地的陵园,为何还要抢他人那么多地盘?明明知道自己带不走这么大的江山,为何最后还要争夺汉中?跋涉太久,忘记了出发的目的,曹操已经走不出他为之生也要为之死的霸局了。
  这一刻,他最害怕的居然不是失去江山,而是寂寞。他在遗言里接着写道:“《周礼》上说了,冢人负责管理贵族的公墓,诸侯死后埋葬在左右两边的前面,卿大夫埋在后面。汉代制度称之为陪陵。凡公卿大夫和将领们有功劳的,死后应当在我的陵园陪葬,要加大陵园面积,以足以容纳陪葬者。”也许,曹操不是寂寞,而是恐惧,那么多因他而死的人:袁绍、袁术、吕布、张邈、马腾、毛玠、荀彧、孔融、崔琰、边让……他要人陪葬,是没有勇气独自面对这些人吧。
  因此,这次出征他一路上心事不定,走得特别慢。七月出征,九月才到长安,然后停兵不前,犹豫了半年之久,直至第二年正月定军山沦陷,夏侯渊阵亡,他才进军汉中。那滞兵不前的半年时间里,曹操在做什么?历史学家们说是曹操被其他事情牵扯了步伐:北方代郡乌桓反叛,宛城侯音造反。可是,这两起叛乱事件还不足以让曹操贻误汉中战机。从那道遗嘱来看,曹操开始安排后事,对死亡产生了敬畏之心,对自己拼杀一生所从事的事业产生了怀疑。这,才是曹操迟迟不愿走到前线的原因。
  这里说一个心理学术语:佛罗里达效应。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州气候温暖宜人,所以有很多老人会像候鸟一样,选择在严寒的冬季来这里生活,该州形成了很多“老人街区”,被称为“老年天堂”。心理学家John Bargh在纽约大学做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从包含“佛罗里达”的一组单词中选择4个组成句子,有的学生选择“佛罗里达”“健忘”“秃顶”“灰白”“满脸皱纹”这类词语造句,造句任务完成后,学生又被叫到大厅另一头的办公室里去参加另外一个实验。其实,从大厅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才是这项实验的核心。研究者悄悄测量了他们所用的时间,正如John Bargh所料,那些以佛罗里达为主题造句的年轻人比其他人走得要慢很多。这个实验得出了“佛罗里达效应”:一些概念、事件、想法具有涟漪效应,能够启动与之相关的信息,从而催生自觉行为。
  出征前曹操写好了遗嘱,里面有“死”“坟墓”“埋葬”这些意思的词语,他还会像以往那样锐意进取吗?他在长安滞留的那半年,也许正是受制于佛罗里达效应。
  二 鸡肋的味道
  一些东西是无法逃避的,曹操还是在三月走出了褒斜道,来到了汉中。可是,曹操已经没有了以前的竞争兴趣。喜欢冒险的曹操,这次担心被刘备截击,先以先遣部队抢占要害之处,然后大军再试探着前进。
  “曹操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刘备豪气冲天地对将领们说。自从定军山斩杀夏侯渊之后,他接触最多的词语,就是“定军山大捷”“胜利”“夺取”“进攻”之类,在佛罗里达效应下,他变得斗志昂扬起来。
  曹操与刘备相持一个多月,军士死了不少,逃了不少,却找不到任何破敌之计。曹操龟缩不战,刘备却憋了一身的劲没处使。与曹操打了大半辈子,总是处于下风,刘备想不到老了老了,却能压着曹操打,那个高兴劲儿,别提了。
  曹阿瞒,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啊!刘备屯兵于山上,派养子刘封下来挑战。曹操一生挑战别人,何曾如此窝囊。他大怒,破口大骂:“一个卖草鞋的小儿,居然用养子抗拒你家主人。待我唤我家黄须儿来收拾你!”曹操曾经救过刘备,把他视为自己的臣属。“黄须儿”是曹操的儿子曹彰,他的胡须是黄色的,曹操称他为“黄须儿”。
  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曹丕和曹植爱好文学,他们的弟弟曹彰却臂力过人、武功非凡,自小就立志为将,曹操每次出征,他总是闹着随征,曹操不希望儿子像他一样打打杀杀,就责备他说:“你不喜欢读书,不学习圣道,而喜欢乘着汗马击剑,这是匹夫的本事,有什么了不起的!”他给曹彰布置作业,要求读多少页诗书,读不完不能吃饭睡觉。曹彰却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一定要做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率十万猛骑驰骋沙漠,驱杀戎狄,立功建号,又怎么能做一个读书人呢?”曹操召开家庭会议,问儿子们的爱好是什么,曹彰说:“我喜欢做大将。”曹操说:“怎么做大将?”曹彰回答说:“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哈哈大笑。曹操是个开明的家长,没有逼着黄须儿像曹丕、曹植一样读书作诗,而是让他在战场上长大。就在去年,曹彰独自带兵平定了乌桓叛乱,威震天下。和刘备相比,曹操对儿子的培养更科学。刘备只有一个儿子刘禅,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更不敢让他去战场上去锻炼一下,现在刘禅十三岁了,还让一大群侍女侍奉着,过着安逸的二世祖生活。而早在197年,曹操征伐张绣,就带去了曹昂和曹丕,曹昂年龄不详,但据推算最多二十岁出头,而曹丕那一年才十一岁。曹昂虽然死在了战场上,但是经常上战场的曹丕和曹植成了文武全才。
  有本事的儿子太多也是麻烦事儿。到底是让曹丕还是曹植做太子,曹操摇摆了很长时间,曹丕和曹植各有拥趸,明争暗斗,曹彰甚至也想搅和进去。阴谋与排挤、打击与陷害抹杀了骨肉之情,曹操一度为之苦恼。就在去年十月份,感觉到死神来临的曹操终于下定了决心,远在长安的他给邺城发去一道命令:立曹丕为太子。现在,曹操打算替曹丕将来继位扫清障碍,除掉先前那些拥护曹植的人。这次出征的大军里,就有一人是铁杆曹植派,在曹植争夺太子之位时出了不少力。这人就是前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一个很聪明的人。
  曹彰得到父亲的命令,从邺城出发,昼夜兼道,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汉中。可是,等他赶到长安的时候,却看到曹操正在等着他。回去吧,不打了,曹操说。
  虽然给曹彰发去了急援令,但是曹操还是犹豫了。欲进不能,欲还可惜,纠结之中,曹操决定放弃了,打算退兵。他刚拿定主意,还未下令,就有属官来问今夜军营的通行口令,曹操脱口而出:“鸡肋!”
  鸡肋?为啥不是鸡大腿鸡翅膀鸡爪子?属官对这个非主流军事口令困惑不解,但还是传达了下去。担任丞相主簿的杨修一听到“鸡肋”口令,急忙打点好行李,背起来就向外走,大家把他拉住:“夜游啊?”杨修说:“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肉,大王这是用鸡肋比喻汉中,大王这是想撤兵了。”
  大家虽然觉得杨修说得太对了,但是如山军令岂能用比喻句?很快有人去问曹操,曹操大怒,下令:“杨修扰乱军心,杀!”杀杨修,是在曹操口边等了很久的一个命令,只不过是现在顺口说了出来而已。
  三 又一个王者
  杨修死了,可是他的分析是完全符合曹操心理的。五月份,曹操下令全线撤退,完全放弃了汉中。
  抛开了孙权,打退了曹操,拥有了一块独立的地盘,草鞋摊主刘备可以尝尝称王的滋味了。
  “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
  马超、许靖、诸葛亮、关羽、张飞等120人上表要求封拜刘备为汉中王。值得注意的是,既已封王,为何还要拜大司马?这是因为王不能擅离国境,不能擅自对外用兵,但是大司马就可以想征伐谁就可以征伐谁。这封代表“民意”的奏表当然是给献帝的,但是献帝是不可能收到的,即使侥幸收到,也不会批准。对献帝来说,刘备为王和曹操为王都一样,反正他在谁手里都是傀儡。这封奏表把谎话说得理直气壮:“纠合同盟”,谁是同盟?“扫灭凶逆”,当然孙权和曹操是凶逆,可是他们二人为什么是“凶逆”?难道和刘备争夺天下就是“凶逆”?
  刘备也没打算让皇帝批准这道奏表,直接做起了汉中王。七月,刘备在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登上王位。既然得不到皇帝的祝福,那就把120人的奏表宣读一遍吧,这样刘备的王位就是合法的了。
  伟大的汉中王!
  汉中王万岁万万岁!
  拜王仪式结束后,刘备回到成都。巴蜀之地,从成都到白水关,新修建了标准化的馆舍和亭障,都是为奉迎新汉中王而建设的奉迎据点,足足有四百多个。刘备曾经颁布禁酒令,规定家里藏有酿酒器具就被判罪,说是为了节约粮食。而刘备为了品尝做王的滋味,又消耗了多少社会资源呢?这也很正常,刘备拼杀一生,不就是为了以天下供养一己吗?
  为了强调自己是为天下才称王,刘备给献帝写了一封信。
  “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于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刘备说自己一直是奉皇帝命令在外面扫除贼寇,可是,献帝什么时候给他的圣谕呢?“衣带诏”事件中,献帝倒是真的要他参与刺杀曹操的行动,但是他第一个吓跑了。
  “群僚见逼,迫臣以义。”刘备说自己做王,纯是部下们逼迫的。在天下人面前说假话,刘备丝毫不觉难堪。
  然后,刘备提出做王之后的工作任务是“扑讨凶逆,以宁社稷”。一个搅乱社稷的野心家,掀起一场又一场战争,荼毒万民,却说自己的使命是“以宁社稷”,这可真是弥天大谎。中国政治家们的最大品格缺陷,就是给卑劣的私心戴上公义的冠冕。
  刘备显然不满足于做汉中王,他把目光投向中原。他称王后,关羽立即率军进攻樊城。攻下樊城,就可以直逼南阳,就可以渗透进中原了。
  可是,刘备沉浸在称王的喜悦里,又担心关羽坐大难以驾驭,既考虑不到关羽面临的风险,又不给他增派援军,甚至连调动荆州所有兵力的权力都没给关羽。关羽久久攻不下樊城,而曹操派来的援兵却赶到了。
  这时,孙权给曹操写信,请求讨伐关羽,为曹操效劳。曹操知道孙权是为夺取关羽镇守的荆州而效劳,可是,曹操顾不上这么多,只要是孙权对关羽背后下手,解除樊城之围,就可以与孙权结为盟友。曹操给孙权回信:“扫平关羽之后,江南之地尽封与你。”封不封,是以后再说的事情,现在让孙权积极地进攻关羽才是最关键的。
  有人担心地问曹操:“到时孙权真的讨要江南怎么办?”曹操说:“那就要看看碧眼儿能否争得过大耳贼了。”无论孙权胜败,反正都会得罪刘备,那时双方就会在江南打起来,这才是曹操最期待的。
  建安十二月,关羽在麦城被吴军擒获,然后被斩,孙权集团占领了荆州。
  战后,曹操对孙权进行“表彰”,以朝廷名义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南昌侯。孙权上一次得到朝廷封拜,还是在十九年前,那时曹操陷身于官渡之战,急于安抚孙权。
  “孙权的确是有功。可是,对他的封拜似乎太重了一些。”有人质疑。
  “孙权的封赏,是靠杀了关羽换来的。只有这样极力奖励他,才会激怒刘备。”有人看到了曹操的深意。
  “哦,原来是为了让吴蜀双方打得更猛烈一些啊。封赏原来就是陷害啊。”这人说完,打了一个冷战,似乎很难相信世上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