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五代史演义 >

第11章

五代史演义-第11章

小说: 五代史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莫如魏州杨令公,近又加任都招讨使,但能得他一言,晓谕内外军士, 
事可立办了。”友贞道:“此计甚妙。” 
     待至宴毕,即遣心腹将马慎,驰至魏州,入见杨师厚。并传语道:“郢 
王弑逆,天下共知,众望共属大梁,公若乘机起义,帮立大功,这正所谓千 
载一时呢!”师厚尚在迟疑,慎又述均王言,谓事成以后,当更给犒军钱五 
十万缗。师厚乃召集将佐,向众质问道:“方郢王弑逆时,我不能入都讨罪, 
今君臣名分已定,无故改图,果可行得否?”众尚未答,有一将应声道:“郢 
王亲弑君父,便是乱贼,均王兴兵复仇,便是忠义,奉义讨贼,怎得认为君 
臣?若一旦均王破贼,敢问公将如何自处哩?”这人不知谁氏,也惜姓名不 
传。师厚惊起道:“我几误事,幸得良言提醒,我当为讨贼先驱哩!”遂与 
马慎说明,令归白均王,伫候好音。自派将校王舜贤,潜诣洛阳,与龙虎统 
军袁象先定谋,复遣都虞侯朱汉宾屯兵滑州,作为外应。舜贤至洛,可巧赵 
岩亦自汴梁回来,至象先处会商。岩为梁主温婿,象先为梁主温甥,当然有 
报仇意,妥商大计,密报梁、魏。 
     先是怀州龙骧军系梁主温从前随军。三千,推指挥刘重霸为首,声言讨 
逆,据住怀州,友珪命将剿治,经年未平。汴梁戍卒,亦有龙骧军参入,友 
珪也召令入都。均王友贞也遣人激众道:“天子因龙骧军尝叛怀州,所以疑 
及尔等,一概召还,尔等一至洛下,恐将悉数坑死。均王处已有密诏,因不 
忍尔等骈诛,特先布闻。”戍卒闻言,统至均王府前,环跪呼吁,乞指生路。 
友贞已预书伪诏,令他遍阅,随即流涕与语道:“先帝与尔等经营社稷,共 
历三十余年,千征万战,始有今日,今先帝尚落人奸计,尔等从何处逃生呢?” 
说至此,引士卒入府厅,令仰视壁间悬像,大众望将过去,乃是梁主温遗容, 
都跪伏厅前,且拜且泣。友贞亦啼嘘道:“郢王贼害君父,违天逆地,复欲 
屠灭亲军,残忍已极,尔等能自趋洛阳,擒取逆竖,告谢先帝,尚可转祸为 
福呢!”大众齐声应诺,惟乞给兵械,以便趋洛。友贞即令左右颁发兵器, 
令士卒起来.每人各给一械,大众无不踊跃,争呼友贞为万岁,各持械而去。 
此计想由赵岩等指授。 
……… Page 48………
      友贞遣使飞报赵岩等人,赵岩、袁象先夜开城门,放诸军入都。一面贿 
通禁卒千人,共入宫城。友珪仓猝闻变,慌忙挈妻张氏,及冯廷谔共趁北垣 
楼下,拟越城逃生。偏后面追兵大至,喧呼杀贼。自知不能脱走,乃令廷谔 
先杀妻,后杀自己,廷谔亦自到。都中各军,乘势大掠,百官逃散,中书侍 
郎同平章事杜晓,侍讲学士李珽,均为乱兵所杀,门下侍郎同乎章事于兢, 
宣政院使李振代敬翔,被伤。骚扰了一日余,至暮乃定。 
      袁象先取得传国宝,派赵岩持诣汴梁,迎接均王友贞。友贞道:“大梁 
系国家创业地,何必定往洛阳,公等如果同心推戴,就在东都受册,俟乱贼 
尽除,往谒洛阳陵庙便了。”岩返告百官,百官都无异辞,乃由均王友贞, 
即位东都,削去凤历年号,仍称乾化三年,追尊父温为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 
母张氏为元贞皇太后,给还友文官爵,废友珪为庶人,颁诏四方道: 
          我国家赏功罚罪,必协朝章,报德伸冤,敢欺天道?苟显违于法制,虽暂滞于岁时, 
     终振大纲,须归至理。重念太祖皇帝尝开霸府,有事四方,迨建皇朝,载迁都邑,每以主 
     留重务,居守需才,慎择亲贤,方膺寄任。故博王友文,才兼文武,识达古今,俾分忧于 
     在浚之郊,亦共理于兴王之地,一心无易,二纪于兹,尝施惠于士民,实有劳于家国。去 
     岁郢王友珪,尝怀逆节,已露凶锋,将不利于君亲,欲窃窥夫神器,此际值先皇寝疾,大 
     渐日臻,博王乃密上封章,请严宫禁。因以莱州刺史授于郢王,友珪才睹宣纶,俄行大逆。 
     岂有自纵兵于内殿,翻诿罪于东都?伪造诏书,枉加刑戮,且夺博王封爵,又改姓名,冤 
     耻两深,欺罔何极!伏赖上穹垂祐,宗社降灵,俾中外以叶谋,致遐迩之共怒。寻乎内难, 
     获诛元凶,既雪耻于同天,且免讥于共国。朕方期遁世,敢窃临人?遽迫推崇,爰膺绩嗣。 
     冤愤既伸于幽显,需译宜及于下泉。博王宜复官爵,仍今有司择日归葬,友珪凶恶滔天, 
     神人共弃,生前敢为大逆,死后且有余辜,例应废为庶人,以昭炯戒。特此布敕,俾远近 
     闻知。 
      此诏下后,又改名为锽,进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为检校太师,兼中书 
令,加封邺王,西京左龙虎统军袁象先为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加封开国公, 
这两人最为出力,所以封爵最优,余如赵岩以下,各升官晋爵有差。又遣使 
招抚朱友谦,友谦仍复归藩,称梁年号,惟对晋仍然未绝,算是一个骑墙派 
人物。梁廷至此,才得苟安。越二年始改元贞明,梁主友贞,又改名为瑱, 
小子有诗叹道: 
           多行不义必遭殃,稽古无如鉴后梁, 
           乃父淫凶子更恶,屠肠截脰有谁伤? 
      梁室粗定,晋已灭燕,欲知燕亡情形,且至下回再叙。 
           淫恶如朱温,宜有■刃之祸,但为其子友珪所弑,岂彼苍故演奇剧,特假手友珪,以 
     示恶报之巧手!温为臣弑君,友珪为子弑父,有是父乃有是子,果报固不爽也。惟友珪弑 
     逆不道,尚得窃位半年,杨师厚兼雄镇,擅劲兵,未闻首先倡义,乃迫于均王之一激,部 
     将之一言,始幡然变计,盖当时礼教衰微,几视篡弑为常事。非有大声疾呼者,唤醒其旁, 
     几何不胥天下为禽兽也!然淫恶者终遭子祸,凶逆者卒受身诛,苍苍者天,岂真长此晦盲 
     乎?老氏谓天地不仁,夫岂其然! 
……… Page 49………
             第九回 失燕土伪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专政柄 
     却说刘守光僭称帝号,遂欲并吞邻镇,拟攻易、定。参军冯道,系景城 
人,长乐老出身,应该略详。面谏守光,劝阻行军。守光不从,反将道拘系 
狱中。道素性和平,能得人欢,所以燕人闻他下狱,都代为救解,幸得释出。 
道料守光必亡,举家潜遁,奔入晋阳。晋王李存勖,令掌书记,且问及燕事, 
得知虚实。 
     正拟发兵攻燕,可巧王处直派使乞援,遂遣振武节度使周德威,领兵三 
万,往救定州。德威东出飞狐,与赵将王德明,义武即定州,见前。将程严, 
会师易水,同攻岐沟关,一鼓即下。进围涿州,刺史刘知温,令偏将刘守奇 
拒守。守奇有门客刘去非,大呼城下道:“河东兵为父讨贼,于汝甚事,乃 
出力固守呢?”守兵被他一呼,各无斗志,多半逃去,知温料不能守,开门 
迎降。守奇奔梁,得任博州刺史。晋将周德威,即率众抵幽州城下,另派裨 
将李存晖等往攻瓦桥关,守关将吏,及莫州刺史李严皆降。守光连接败报, 
惊惶的了不得,卑辞厚币,向梁求援。梁主温督兵攻赵,为晋将李存审所却。 
见第七回。本段是回溯文字。幽州失一大援,益觉孤危,只好誓死坚守。 
     晋将周德威,因幽州城大且固,兵不敷用,再向晋阳济师,晋王李存勖, 
便调李存审援应,带领吐谷浑、契苾两部番兵,往会德威。德威已得增兵, 
即四面筑垒,为围攻计,守光益惧。 
     燕将单廷珪,素号骁勇,独请出战,守光乃拨精兵万人,令他开城逆击。 
廷珪披甲上马,扬鞭出城,一声狂呼,万人随进,左冲右突,恰是有些厉害。 
晋军拦阻不住,退至龙头冈,冈峦高出云表,势颇险峻,周德威倚冈立寨, 
据险自国。猛见单廷珪跃马前来,势甚凶猛,即令部将排定阵势,自己登冈 
指挥,准备对敌。廷珪遥见德威,便顾左右道:“今日必擒周阳五以献!” 
大言何益?阳五系德威小字,说毕,持着一枝长枪,当先突阵,枪锋所至, 
无人不靡,晋军三进三却。由廷珪冲过阵后,一人一骑,不管甚么死活,竟 
上冈去捉德威。德威究是老将,没甚慌忙,但佯作胆怯状,回马急走,跑上 
峰峦。廷珪也跃马追上,觑着德威背后,一枪刺去,正道是洞穿胸腹。哪知 
德威早已防着,闪过一旁,让开枪头,右手恰掣出铁■,向廷珪马头猛击, 
马忍痛不住,滚了下去。冈峦本是不平,这一滚约有数丈。任你廷珪如何骁 
悍,也是约束不住,人仰马翻,统跌得皮开肉裂。凑巧下面尚有晋军,顺手 
揿住廷珪,把他捆绑起来。燕兵见主将被擒,慌忙退走,被晋军驱杀一阵, 
斩首三千级,余众逃入城中,全城夺气。 
     德威斩了廷珪,又分兵攻下顺州、檀州,复拔芦台军,再克居庸关。刘 
守光惶急异常,屡使人赴梁告急,正值梁廷内乱,不暇应命,他只得自去设 
法,命大将元行钦募兵山北,骑将高行珪出守武州,作为外援。晋王李存勖, 
即遣李嗣源往攻武州,行珪出战失利,遂降嗣源,嗣源乃退。元行钦闻武州 
失守,亟引兵攻行珪,行珪令弟行周往质晋军,求他援助。嗣源再进兵击行 
钦。八战八胜,行钦力屈乃降。嗣源爱他材勇,养为己子,令为代州刺史。 
     行周留事嗣源,常与嗣源养子从珂,分领牙兵,转战有功。从珂母魏氏, 
先为王氏妇,生子名阿三,嗣源随克用出师河北,掠得魏氏,见他秀色可餐, 
便纳为妾媵。阿三即拜嗣源为义父,取名从珂。及年已成立,以勇健闻。晋 
王存勖,尝呼他小字道:“阿三与我同年,勇敢亦与我相类,恰是个不凡子。” 
后来叛唐篡国,就是此人,事见下文。下第叙过从珂,并带过高行周。 
……… Page 50………
     且说周德威围攻幽州,已是逾年,从前因幽州四近,尚有燕兵散布,须 
要远近兼顾,内外合筹。一时不便进剿,唯连营竖栅,与燕相持。嗣闻四面 
犄角,均已毁灭,乃进军南门,专力攻城。守光昼夜不安,自知兵力不支, 
不得已致书乞怜,愿为城下盟。德威笑语来使道:“大燕皇帝,尚未郊天, 
何故雌伏如此!我受命讨罪,不知他事,继盟修好,更非乐闻,请为我转语 
燕帝,休想乞和,快来一战。”揶揄得妙。遂叱退来使,不答一字。守光闻 
报,越加窘迫,又遣将周遵业,赍绢千疋,银千两,锦百段,献入晋营,哀 
求德威道:“富贵成败,人生常理,录功叙过,也是霸主盛业,我王守光, 
不欲为朱温下,所以背梁称尊,哪知得罪大国,劳师经年,现已自知罪戾, 
还祈少恕!”德威道:“能战即来,不能战即降,何必多言!”遵业尚欲开 
口,见德威起身入内,只好快快退还,报知守光。守光搔首挖耳,无法可施。 
踌躇了许多时候,突闻城外喊声大震,又来攻城,不得已硬着头皮,登陴巡 
守。遥见周德威跨着骏马,手执令旗,指挥战士,遂凄声遥呼道:“周将军! 
汝系三晋贤士,奈何迫人危急,不开一网呢?”淫威扫地。德威答道:“公 
已为俎上肉,但教责己,不必责人!”守光语塞,流涕而下。 
     既而平、营、莫、瀛诸州,均已降晋,他却情急智生,暗觑晋军少懈, 
自引兵夜出城中,潜抵顺州城下,假充晋军,呼开城门,守卒被他所给,又 
当黑夜无光,竟开城放入。城门甫启,守光麾兵大进,乱杀乱砍,伤毙许多 
守卒,占住城池,复乘胜转趋檀州。那时周德威已经闻知,急引兵至檀州邀 
击。适与守光相遇,一场混战,大破守光,守光带领残卒百余骑,逃回幽州。 
晋王存勖,遣张承业犒慰行营,并与德威商议军情。事为守光侦悉,又致书 
承业,举城乞降。承业知他狡猾,拒回来使。急得守光真正没法,再派人往 
契丹,吁请援兵。契丹酋长阿保机,也闻他平日无信,不肯出援。无信之害 
如此。守光急上加急,除出降外无别法,乃屡遣使向德威乞降,德威始终不 
许。守光复登城语德威道:“我已力屈计穷,只求将军少宽一线,俟晋王亲 
至,我便开门迎谒,俯首听命!”皇帝也不愿做了。 
     德威乃托张承业返报晋王。晋王命承业居守,权知军府事,自诣幽州, 
单骑抵城下,呼守光与语道:“朱温篡逆,我本欲会合河朔五镇兵马,兴复 
唐祚,公不肯与我同心,乃效尤逆温,居然僭号称帝,且欲并吞镇、定,是 
以大众愤发,至有今日。成败亦丈夫常事,必须自择所向,敢问公将何从?” 
守光流涕道:“我今已为釜中鱼,瓮中鳖了,惟王所命!”晋王也觉动怜, 
即折断弓矢,向他设誓道:“但出来相见,保无他虞。”守光闻言,又道他 
是仁柔易欺,便含糊答应道:“再俟他日!”是谓无信。 
     晋王且笑且愤,返入德威营中,决定明日督军猛攻,誓入此城。是夕由 
燕将李小喜,缒城来降,报称城中力竭。看官道这小喜是何等人物?他原是 
守光嬖臣,教守光切勿降晋,守光被他哄动,遇着危急时候,不得不作书乞 
降,其实是借此缓兵,并非实心投诚,不料小喜却先走一着,竟已奔投晋营。 
欺人者反为人欺,可为后鉴。晋王存勖,即命五更造饭,饬各军饱餐一顿, 
俟至黎明,一声鼓角,全营涌出。晋王亲披甲胄,督令进攻,这边竖梯,那 
边攀堞,四面八方,同时动手。燕兵已经力尽,哪里还能支持,就使有心拒 
守,也是防不胜防,霎时间阖城鼎沸,纷纷乱窜。晋兵一齐登城,拔去燕帜, 
改张晋帜,趁势下城往捉守光。守光已挈妻李氏、祝氏,子继珣、继方、继 
祚等,逃出城外,南走沧州,只有乃父仁恭,还幽住别室,被晋军马到擒来, 
此外有家族三百口,逃奔不及,一齐作了俘囚。 
……… Page 51………
     晋王存勖入幽州城,禁杀安民,授德威卢龙节度使,兼官侍中,改命李 
嗣本为振武节度使,更遣别将追捕守光。可怜守光抱头南奔,途次又复失道, 
向荒径中走了数日,身旁未带干粮,只是枵腹逃难。到了燕乐界内,见有村 
落数处,乃遣妻祝氏乞食田家。可称作讨饭皇后。田家见他衣服华丽,并没 
有乞人形相,遂向他盘问,祝氏直言不讳。大抵想用皇后威势去吓平民、田 
家主人张师造,假意留他食宿,且令家人往给守光,一同到家,暗中却飞报 
晋军。晋军疾趋而至,将守光及二妻三子,一并捉住,械送军门。晋王存勖, 
方宴犒将士,见将吏擒到守光,便笑语道:“王是本城主人,奈何出城避客?” 
守光匍伏阶下,叩首乞命。晋王命与仁恭同系馆舍,给与酒食。守光正是腹 
饥,乐得一饱。写尽狂愚。 
     越数日,晋王下令班师,令守光父子,荷校随行。守光父母,对着守光, 
且唾且骂道:“逆贼破灭我家,竟到这般!”守光俯首无言。路过赵州,赵 
王镕盛帐行幄,迎犒晋军,且请晋王上坐,奉觞称寿,酒酣起请道:“愿见 
大燕皇帝刘守光一面。”挖苦之极。晋王乃命将吏牵入仁恭父子,脱去桎梏, 
就席与饮。仁恭父子拜镕,镕亦答拜,又赠他衣服鞍马。守光饮食自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