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误入桃花源 >

第14章

误入桃花源-第14章

小说: 误入桃花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团团部途经浏阳张家坊时,被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押送途中机智脱险。9月,秋收**受挫后,率**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10月,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根据地。11月,遭到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错误指责,被撤销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1928年4月,率部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军余部和湘南**农军会师。5月,担任两支部队合编成的工农**军(后改称中国红军)第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0月,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决议案,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1月25日,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总结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12月,主持制定井冈山《土地法》。此时毛泽东才35岁。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婚姻,就像贺子珍侠骨柔肠的性格一样,成功与失败一样轰轰烈烈。毛泽东1928年6月下旬率队伍打下了江西永新,认识了贺子珍,很快结为伴侣。当年贺子珍19岁,英姿飒爽,是有名的“永新一枝花”。贺子珍与毛泽东一道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了延安。1937年夏秋间,由于一场误会,贺子珍与毛泽东大吵一架,负气前往苏联治病、学习。毛泽东两次给西安、新疆发出电报,沿途托人劝阻,但贺子珍任性地离开了毛泽东。贺子珍6次生育,因为战争环境艰苦险恶,大多送人或夭亡,只留下了一个女儿李敏。据说,贺子珍1929年在福建龙岩所生的长女毛金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找到,现名杨月华,住在福建龙岩。

    1929年1月,同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至1930年春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初步形成。4月,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6月,出席在龙岩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红军的任务、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等问题的正确意见未被接受,原由中共中央指定他担任的前委书记职务被改选他人担任。会后,离开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到闽西休养并指导地方工作。7月,指导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发出指示信,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的行动策略和建设一支坚强的人民**军队的正确主张。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会上作政治报告,并起草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

    1930年1月,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阐述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道路的理论。5月,在江西寻乌作调查;同时撰写《*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8月,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和中共总前敌委员会书记。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2月30日至次年1月3日,同朱德等指挥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

    1931年1月7日,中共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举行,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未出席会议)。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扶持下进入中央政治局。4月至5月,同朱德等指挥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7月至9月,粉碎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11月1日至5日,在中央苏区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上受到排挤,被指责为“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

    1932年1月,到江西瑞金城郊东华山古庙休养。3月,红军攻打赣州失利后,停止休养,赶赴前线指挥。4月15日,发表《对日战争宣言》。5月9日,同项英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国民党出卖淞沪协定通电》。6月,同朱德指挥红一、红五军团从闽西回师赣南。10月,在江西宁都召开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上,受到“左”倾错误领导的打击。会后,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前往福建长汀养病。

    1933年1月下旬,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根据地。2月上旬,中共临时中央全面推行“进攻路线”,清除毛泽东积极防御路线在中央根据地的影响,开展了所谓*“罗明路线”的斗争。5月30日,同项英等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平津宣言》。6月1日,同项英等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8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作《粉碎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10月,写《怎样分析农村++》一文,成为划分农村++成分的标准。11月,先后在兴国县长冈乡和上杭县才溪乡调查,写出《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此时,毛泽东才40岁。

    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同月,写《中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

    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主义论》等重要著作。此时毛泽东45岁。

    毛泽东和江青的结合是毛泽东一生最悲剧性的婚姻。1938年秋,江青与毛泽东认识并很快结婚。据说,当时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毛泽东的请求,多数通过批准毛泽东和江青结婚,但对江青有约法三章:一、不准参政;二、不准出头露面;三、好好照顾毛泽东同志的生活。也许是江青不该违背这三条,她走到了政治前台,终以悲剧结束。江青生了女儿李讷。毛泽东两个女儿的名字是从一句古语“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中各取一字构成的。从这里也可以约略窥见毛泽东对子女的要求。

    1942年2月,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此时毛泽东已经50岁了。

    1945年4~6月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9月9日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毛泽东25岁大学毕业,27岁与杨开慧结婚,30岁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并担任中央局秘书,35岁与贺子珍结婚,当年提出“工农武装割剧”思想,38岁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42岁在遵义会议上重新确立了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45岁与江青结婚,50岁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56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终于**成功了。

第六章 《死水》一诗的形式:和谐的有机体 第二十节  陌生化语言

    诗歌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它给人一种陌生的感觉,带来理解上的一定难度,它是日常语言的扭曲和变异,不仅如此,陌生化语言还能给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理解这些语言投射的意义。陌生化语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它让人从日常语言的实用性中解放出来,有距离地欣赏其中蕴涵的美。《死水》一诗大量运用陌生化语言,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死水的审美意义,如“破铜烂铁”、“剩菜殘羹”、“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大珠”、“小珠”等,这些陌生化语言引起了读者的审美相像,读者必须具体化每一个陌生化语言,才能理解这些词语共同创造的客观情境,把握作者的情感,欣赏这一死水图构造的独特的美。正如英伽登所说:“从一系列这样的情境中我们就了解了许多事物——它们处于各种各样的互相联系之中——的命运。这样,在阅读过程中,一个包括事物、人物、现象、事件的自足的世界,一个有着自己的动力和情感氛围的世界就显现出来了。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作品中所描绘的客体产生的。”诗人正是用陌生化语言描绘了死水这一客体,读者必须在积极阅读中,运用首创性和能动性的思维来“理解这些词语投射的句子意义,理解它们的对象并同它们进行一种交流”。

    本来是一沟死水,诗人却用陌生化语言把它定得活灵活现。“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我们必须发现句子中的不定点加以填充,因为陌生化语言留给我们充分的审美想象空间,我们必须能动地具体化这些对象,翡翠、桃花、罗绮、云霞如此美的事物却用来形容死水的特征,其内涵十分丰富,用美来写出了死水的丑,死水中的破铜烂铁在诗人眼中污秽不堪,但诗人用陌生化语言写得很美,却呈现了这些对象的丑,达到了很强的审美效果,给人一种惊奇感。

    日常见到的事物引不起我们对它们的感觉,见怪不怪,见丑不丑,见死不死,中国当时的境况犹如死水一般但人们难以觉察出它的程度和后果,诗人采用陌生化语言正是把这一习以为常的境况反常化地描绘出来,给人一种震慑,原来中国竟成了这个样子,“死水酵成一沟绿酒”,呈现出中国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真实的一面。陌生化语言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从情感上给读者一种触动,暴露了中国的真实境况。陌生化语言使我们与事物拉开了距离,在一定的距离外才能审美地理解客体,理解对象的真。

    诗人写此诗时刚归国不久,没想到日夜思念的“如花的祖国”竟充满了黑暗和*,引起诗人内心强烈的震慑,这一震慑通过陌生化语言强化了审美效果,也自然引起读者的心灵触动,引发共鸣,陌生化语言使人清醒地意识到了黑暗的旧中国的本质特征——死水。

第六章 《死水》一诗的形式:和谐的有机体 第二十一节  隐喻

    现代诗歌的重要技巧之一就是使用隐喻。隐喻的两极即喻旨和喻体,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隐喻的两极差异性越大越有张力,如果没有差异性也就用不着隐喻了,同时隐喻的两极又具有某种内在的相似性,否则隐喻也失去了意义。诗人人闻一多把黑暗的旧中国与死水相比较,二者距离很远,前者是国家,后者是事物,国家的特征用事物来隐喻,就显得十分生动有力。假如诗人仅说:这是一个黑暗的国度,那么整句诗显得平淡无奇苍白无力。同时黑暗的旧中国与死水共同的特点就是*、僵死、浑浊和黑暗,没有相似性就无法隐喻,旧中国是一个抽象物,而死水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抽象的事物经过这一隐喻,其丰富性就表现无遗了。维姆萨特说隐喻“给了我们一种有利于科学的、特殊的、创造性的、事实上是具体的抽象。”通过隐喻,我们审美理解了旧中国的抽象意义,隐喻简而深,看起来简单的几个字就形象地准确地把旧中国这一具体的抽象表现出来了。

    诗人为了加强隐喻的效果,还在死水前加上“绝望的”三个字,十分微妙地把诗人内在的感情隐喻出来了。诗人没有说这是一沟*的死水,因为光这样说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绝望的死水”就提示了旧中国的危机和诗人对此的心理感情。死水不可能绝望,诗人又把死水拟人化,把旧中国隐喻为一个绝望的人,诗人的用意是深刻的,面对黑暗的旧中国,诗人的内心无法掩饰悲愤心理,一个处于绝望境地的旧中国,等待它的只有两种命运:死亡或抗争。正如鲁迅所说,不是在沉默在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诗人的感情通过这一隐喻也隐约地表达了他指望人们从黑暗的旧中国中挣扎出来,重新“开垦”出一个美的世界。

    隐喻所要强调的对象是复杂的,诗人所指的旧中国不仅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它的黑暗*,还有它的丑陋和恶,把矛头直指儒家的吃人道德,正是儒家文化把旧中国活生生的流水变成了*的死水。诗人的这一隐含的思想唯有通过隐喻才能表达出来,隐喻更富有表现力。儒家文化发展到二十世纪又成为死的文化,把中国造就成了绝望的死水,没有生气和希望。诗人对儒家文化充满了绝望,只有抛弃这种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才能充满活力。诗人刚从美国回来,深感西方自由*文化能给旧中国带来新气象,所以诗人说:“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希望中国重新焕发活力。

第六章 《死水》一诗的形式:和谐的有机体 第二十二节 悖论与反讽

    诗歌《死水》写出了一种悖论情境,死水本来*浊臭肮脏不堪,但诗人却把它描绘得如此美,把破铜比喻为翡翠,把烂铁比喻为桃花,黑污的油腻也好像成了一层罗绮,霉菌也幻化为云霞,等等。诗人化腐朽为神奇,把丑的描绘为美的,给读者一种惊奇感,这就是一种悖论式的情境。悖论的特点就是反常,把平常的事物写得不同寻常,甚至描绘得令人惊奇,看到了美,却让人心理上更加讨厌和憎恨。

    悖论构成了审美的张力,退特曾说:“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悖论的效果就在于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把死水描绘得十分丰富,给人一种不同角度的审美,极具张力。实际上,中国当时的情况就是一种悖论式的情境,儒家文化发展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已经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把中国变成了死水般的国家,但是许多人还想保留儒家文化,不想接受西方的自由*文化,在他们看来儒家文化还有许多美的地方,诗人通过悖论的手法让人更清醒地认识中国及其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是一种悖论,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很腐朽。

    除了采用悖论的修辞手法,诗人还利用反讽来达到目的。反讽就是正话反说,诗人所用的词语与所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也可以看成是“能指”与“所指”的相反。诗人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是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选出个什么世界。

    诗中的“丑恶”一词就是一个多义词,并不是本身的意义。什么是丑恶?儒家的仁义道德是美的吗?是善的吗?显然在诗人眼里不是。西方的自由*是丑的吗?是恶的吗?诗人就是通过反讽把西方的自由*文化看成一种美的和善的东西,意在否定儒家文化。反讽不正面否定要攻击的对象,也不正面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