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最后诊断 >

第26章

最后诊断-第26章

小说: 最后诊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举个例子吧,什么事?”戴维·柯尔门不打算自己让人给唬住。如果这老头子要摊牌,他自己也很愿意马上奉陪。
  “例如我听说你在给解剖室定规矩,”皮尔逊说道。
  “是你让我负责管的。”
  “我让你监督大体解剖,没让你定一大套莫名其妙的规矩。不许吸烟是一条。连我都包括在内吗?”
  “我看这要由你自己决定了,皮尔逊大夫。”
  “我也说得我自己定!”对方的平静更使得皮尔逊生气。“现在你听我的,听清楚。不错,你有一些很漂亮的资历,先生,可是你还有不少要学习的东西。我还是这个科的负责人。而且,我还很有理由在这地方待一个很长的时间呐。所以现在是你作决定的时候了——如果你不喜欢我办事的方法,你知道你可以怎么做。”在柯尔门还没有能作出回答以前有人在敲门。皮尔逊不耐烦地喊道:“什么事?”一个女秘书走进来,偷眼看了看他俩。柯尔门这时想起来,皮尔逊的声音至少外边的楼道里可以听得清楚。女秘书说:“对不起,皮尔逊大夫。有您的两封电报,刚到。”皮尔逊从那姑娘手里拿过两个浅黄色的信封。
  秘书走了以后,柯尔门正要回答,皮尔逊用手势止住了他。他一边打开第一个信封,一边说:“这是关于那个姑娘——露西·葛兰杰的病人——的答复。”他的声调和刚才很不一样了。他又说:“他们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这个问题。”戴维·柯尔门立刻产生了兴趣。他默然接受了皮尔逊的观点:他俩的争论可以暂缓进行,这件事更重要些。在皮尔逊拆看第一封电报的时候,电话铃突然晌了起来。他烦躁地骂了一句,把两封电报放下,去接电话。
  “喂?”
  “皮尔逊大夫,我们是产科,”一个人说:“窦恩伯格大夫找你,请等一下。”停了一下,窦恩伯格接了龟话。他急切地说:“约瑟夫,你们病理科的人怎么搞的?”没等回答,又说:“你们的化验员的妻子——亚历山大夫人——已经临产,孩子没足月。产妇正坐救护车来这里,我还没有收到血敏报告呢。现在你们马上给送来!”
  “好吧,查利。”皮尔逊把耳机子往下一拍,去拿标着“签署文件”的盘子里的一堆单子。这时候他一眼看见那两封电报,就迅速把电报交给了柯尔门。“拿着,看看他们说些什么。”皮尔逊翻腾着那些单子,第一次他急急忙忙地没找着;又从头找了一遍,总算找到了。于是又拿起电话,听了听,粗声粗气地说:“把班尼斯特找来。”挂上电话以后,他就在找到的单子上匆匆签了个字。
  “你找我?”从班尼斯特的声音和表情可以明显看出他还为刚才挨的一顿骂气闷不舒呢。
  “我不找你找谁!”皮尔逊把刚才签了字的单子交给他。“把这个送给窦恩伯格大夫——赶快。他在产科呢。约翰·亚历山大的妻子临产,要生孩子。”班尼斯特的表情变了。“那小伙子知道了吗,他在……”皮尔逊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快去,好吗!快去!”班尼斯特急急忙忙拿着单子走了。
  戴维·柯尔门模模糊糊地知道周围发生的事,可是他的脑子没在那些事情上,眼下他思想集中在他手里打开了的两封关系重大的电报上。
  现在,皮尔逊转身冲他问道:“我说,那个姑娘的腿保不保得住啊?两个大夫都确诊了吗?”柯尔门心想:这是病理学的起点和终点;这是一片边缘地带: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懂得的实际上是很少的;这是知识的极限、未知的黑风恶浪的边缘。他低声道:“是的,他俩都确诊了。波士顿的查林汉大夫说:‘组织肯定是恶性的。’纽约的埃恩哈特大夫说:‘组织是良性的。无恶性迹象。’”室内顿时沉寂下来。皮尔逊轻声缓慢地说道:“国内两位权威,一个投‘赞成’票,另一个投‘反对’票。”他看了看柯尔门,在说下面的话的时候,他的话里有讥讽的味道,可是并没有恶意。“唉,我的年青的病理学朋友,露西·葛兰杰今天等回信。一定得给她个回信,也一定得给她个肯定的答复。”他露出一副苦笑的脸,说:“你愿意扮演一回上帝的角色吗?”

十六

  在伯林顿大街和自由路交叉路口值勤的一个巡逻警在隔着六条街那么远的地方就听见了救护车的警铃声了。他从便道上走下来熟练地指挥车辆迅速走开,把路口腾清。警铃愈来愈响,可以看见救护车的警灯的闪光一闪一闪地超越前边的车向他开来。巡逻警吸了一口气连吹了两声警笛,作了一个停止大街以外的其他路口的车辆的手势,指挥着救护车闯过红灯。交叉路口的行人好奇地转过头来,在救护车驶过时,瞥见一个年青妇女的苍白的面孔。
  车里面,伊丽莎白只是模糊地感受到他们在穿过闹市街道向前行驶。她感到车开得很快,但是,外边的房子和人象是飞快驶过她头部窗前的一组组混乱的图案。在阵阵疼痛的间歇当中,她看见前边的司机的两只大手操纵着驾驶盘,很快地转动着,先向左,又向右,有空子就钻。疼痛又厉害了,她只顾喊叫,手使劲地握着东西,别的什么也顾不上了。
  “握住我的手腕!尽量使劲握着吧。”这是救护员俯着身子向她说的。
  他的下颔中间有一个坑,长着稀稀拉拉的胡子,伊丽莎白以为是她父亲来安慰她呢。可是爸爸不是死了吗,不是在一次事故中故去了吗?也许,他并没死,现在在这辆救护车里陪着她呢。人们正在把他俩送到一个地方看护起来呢。她一下子清醒过来,看出那并不是她父亲,而是一个陌生人,手腕上尽是让她的指甲掐得通红的印痕。
  在下一次疼痛没有到来以前,她有时间抚摸了那个人手腕上的印记。这是她唯一能做的表示。那个人摇摇头。“别着急。尽量使劲握着吧。咱们快到了。前边的老约瑟夫是城里最好的救护车司机。”疼痛又来了,比以前更厉害了。间歇的时间更短了,那种滋味就象她浑身的骨头都在拧着,那难以忍受的剧痛集中在她的背上,折磨得她眼前冒着红的、黄的、紫的火星。她的指甲掐得更深了,忍不住尖叫起来。
  “你觉得孩子要生了吗?”还是那个救护员的声音;他等这阵疼痛过去以后俯过身子来。
  她使劲点点头,断声断气地说:“我……我想是的。”
  “好吧。”他慢慢脱开手。“先握住这个。”他递给她一个卷得紧紧的毛巾,然后把担架上的毯子掀起来,开始解开她的衣服。他一边工作,一边轻声说:“必要的时候我们只好尽力而为。这也不是我在这车里第一次接生。我是个当祖父的人了,我懂得怎么做。”他说的最后几个字被她的喊声淹没了。又一次,阵痛袭来,集中在背部,反射到全身,不留情面地折磨着她,使她目眩,使她难以支撑。“请你给我!”她又抓住了他的手腕,他顺从地伸过来,在她的指甲捏陷处露出一条条的血痕。他转过头对前边喊道:“怎么样了,约瑟夫!”
  “刚过中街和自由路,”那双大手把轮子向右猛一拧。“有个警察给开了道,省了我们很多时间。”又向左一转,司机把头往后一仰,问:“你当上教父①了吗?”
①教父(Godfather):基督教国家主持新生儿洗礼的人称为教父。
  “还没有,约瑟夫。我看就要差不多了。”轮子又一拧,猛向右拐。然后:“咱们快到了,伙计。再坚持一分钟试试。”在被疼痛压倒的当儿,伊丽莎白所能想到的只是:我的孩子——早产了!
  他会死掉的!啊,上帝呀!别让他死掉吧!这次不能了!不能再死掉了!
  在产科,窦恩伯格大夫已经刷好手,穿上了手术罩衣。他从洗手间走出来,进了分开临产病房和接生室的外厅,向四周看了看。护士长尤夫人从办公室的玻璃隔扇里看见了他,冲他走了过来,递过一个夹纸板。
  “这是你的病人的血敏化验单,窦恩伯格大夫。刚从病理科送来的。”她拿着夹纸板让他看。“刚赶上时间!”这话的声调象有些负气的样子,对他来说这是不常有的。他看了一下夹纸板上的单子,说:“敏感阴性,■,这没问题了。别的准备齐了吗?”
  “是的,大夫。”尤夫人笑了笑。她是一个好脾气的女人,觉得男人,包括她的丈夫,是可以偶然闹闹脾气的。
  “保温箱准备了吗?”
  “弄来了。”窦恩伯格往四下张望的时候,一个护士拉着通外边的门,一个女工把一台“艾索莱特”牌保温箱①推了进来。她手里拿着拖在机器后边的软线,用疑问的眼光看着尤夫人。
①“艾索莱特”牌保温箱(Isoletteincubator),专门为早产儿设计的保温箱。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并可用简便操纵法在无菌条件下对婴儿进行哺育和照顾。
  “请送二号。”女工点点头,把机器推进前边第二个弹簧门。门关上以后,一个女职员从护士室走过来,说:“对不起,尤夫人。”
  “什么事?”
  “急诊电话。”那姑娘冲窦恩伯格说:“您的病人到了,大夫,她正在上楼。他们说她马上要生了。”伊丽莎白被人从救护车上抬到医院的平车上。她看见在进院以后收她的那位年青的实习医生稳步走在前边,穿过底层楼道的人群。“急诊……急诊,请让让。”话说得很轻便,可是马上见效。来往的人站住了,人群往边上靠,给这个小小的行列——实习医生、平车、推平车的护士——让路。在楼道头上,开电梯的服务员看见了,马上腾出电梯。“请下次乘,这次运急诊。”乘电梯的人马上照办,走了出来,担架床上了电梯。医院的例行制度这时顺利地实施起来,迅速地收进了这位新病人。
  医院的平稳气氛影响了伊丽莎白。虽然疼痛继续发作,子宫在聚攒着压力,她觉得比以前更能坚持住了。她发现咬着下嘴唇、抓紧床单的边沿,可以憋住不喊出声。可是她知道,生产的最后阶段已经开始了,她不自觉地紧缩腹肌,感觉到在她的大腿中间,婴儿已经开始露头了。
  现在他们在电梯上,电梯门滑上了,后边的护士弯腰握住她的手。“再等那么一会儿;一下子就完了。”电梯门又滑开了,她看见窦恩伯格大夫穿着手术罩衣在等着她呢。
  皮尔逊大夫似乎是在希望他原先看错了,又拿起了那两封电报。看了看,他又一封一封地放下。“恶性的!良性的!都说是准确的。我们又回到原地了。”
  “不完全是,”戴维·柯尔门低声说道。“我们损失了差不多三天。”
  “我知道!我知道!”约瑟夫·皮尔逊用一只肥胖的手击打着自己的手掌,犹豫不定的思想象个沉重的帷幕笼罩他的全身。“如果是恶性的那条腿得赶快锯;否则就太晚了。”他转身对着柯尔门说:“可是那姑娘才十九岁。
  如果她是五十的人,我就毫不犹豫说是恶性的。可是才十九!——有可能错锯了一条腿。“尽管他对皮尔逊有看法,尽管他自己认为他们所谈的那个组织是良性的,不是恶性的,柯尔门觉得他对皮尔逊的同情在增长。这老头子对这个病的诊断负有最后责任。他的烦恼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决定是非常困难的。他试着说了这么一句:”做这样的诊断真要拿出很大的勇气来。“就象用火柴点起一团火一样,皮尔逊马上急了。”不用跟我说你那些中学里的老套子废话!我干这行干了三十年了!“他看着柯尔门,眼睛直冒火,原来的那股子气又上来了。这时候电话铃响了。
  “喂?”皮尔逊带着气接了电话,听了一会儿,表情就变了。他说:“好吧,露西。我认为你最好下来一趟,我在这儿等你。”皮尔逊放下电话,站在那里,目光集中在桌子中间的一点上。然后,没有抬头,对柯尔门说:“露西·葛兰杰就来。你愿意的话,就留下吧。”柯尔门象是没有听见一样,他沉思着说:“你知道,还有一个办法,有可能给我们一点根据。”
  “什么办法?”皮尔逊突然抬起了头。
  “照过的那张X光片子,”柯尔门还在慢慢地讲着,一边想一边说。“那是两周以前拍的。如果是个良性瘤子,在长着,再照一张X光片可能看得出来。”皮尔逊二话没说,又拿起了电话。电话响了一下,他说:“给接放射科贝尔大夫。”老头子等电话的时候用惊奇的眼光看着柯尔门。然后,用手捂着话筒,带着勉强的钦佩口吻说:“我可以说这么一句:你在用你的脑子,一直在想着。”约翰·亚历山大坐着的这间屋子,医院职工管它叫等消息的父亲出汗的地方。他把没吸完的一支香烟戳在烟灰缸里,从他已经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大皮椅子上站起来。只要门一打开,有人从楼道里进来,他都要抬眼看看,但是每次都是通知别人。在过去的九十分钟时间里一直等在这里的五个人当中,只有他,还有另外一个人没走。
  他走到面向医院前庭和伯林顿工业区的大玻璃窗前往下了望,只见街道和屋顶一片精湿。在他到这儿以后,没有注意原来外边已经下雨了。医院周围的样子很难看——从医院到工业区中间这一片旧房子和公寓楼的屋顶很破烂,河岸两侧污秽的烟囱栉比林立。在医院前边的街道上,一群孩子从一条小巷里跑出来,灵敏地跳闪过缺砖露罅的便道上的一个个积水坑。一个大一点的孩子站住了,伸出一条腿来,后边的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一下子被绊倒摔个大马扒,倒在一个大水坑里,弄了一身水。那孩子爬起来哇哇大哭,用手抹着脸上一道道的泥水,怪可怜地在那里拧着肮脏、湿透了的衣服。别的孩子都站住了,把她围在中间,跳着闹着,嘲弄着她。
  “娃娃们!”声音是从身边发出来的。约翰这才发觉屋里的另一个人也站到他这边的窗前来了。他斜眼看了看。这个人个子挺高、笔杆似的瘦削;因为嘬腮,更显得有点瘦骨嶙峋的样子,好久没有刮脸了,胡子拉碴的。看样子比约翰大二十来岁,上身穿的灯芯绒外套,里边是一件油污的工作服。
  这人走过来带着一种机油和陈啤酒的味道。
  “娃娃们,都是这样的!”那人转身来摸索着口袋,一会拿出一张纸和一些烟草,开始卷起烟来。他直着眼看着约翰,问道:“这是你第一个?”
  “不,是我们的第二胎,第一个孩子死了。”
  “我们也丢了一个——小四和小五中间的一个。那是件好事。”这人摸着口袋,问约翰:“有火吗?”约翰拿出一个打火机,递过去问道:“你刚才说这是你们的第六个?”
  “不,第八个。”那个瘦子已经把烟吸着了。“有时候我觉得八个孩子都是多余的。”又突然问:“看样子你是要你这个的了?”
  “你是说孩子吗?”
  “是啊。”
  “当然啦。”约翰的话里带着惊异的口气。
  “我们一直没想要。生了第一个以后就不想要了——对我来说一个也就够了。”
  “那你为什么生八个呢?”约翰觉得不能不问这句话,他们的谈话对于他几乎有一种催眠的作用。
  “我老婆能比我说得清楚——她是个色情狂。给她喝两杯呻酒,扭着屁股跳一会儿舞,她马上就得当场干,连回家都等不及。”瘦子吐了一口烟,若无其事地说,“我琢磨着,所有我们的孩子都是在希奇古怪的地方受的孕。
  有一次我们在梅希百货商店买东西,我们是在地下室的存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