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一路风尘 >

第441章

一路风尘-第441章

小说: 一路风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寇振海从士兵中拿过两柄斧头,策马杀出城来,手起斧落,铁甲碎裂、叛军惨叫之声不时传来。
  钟万强、云剑清本欲回马再战石剑,此时见寇振海杀过来,不敢对阵,只好策马而逃。
  高迎祥见势不妙,只好撤出潼关,败退二十余里,派人打听李自成是生是死。
  “贤侄,潼关还给你,叔父奉皇命,要移师边关,助慕容胜战鳌氏兄弟。余力所部两马人马,全留给你吧。”寇振海趁众将士打扫战场、处理死尸之时,拉过石剑,将朱由检下旨之事道了出来。
  他说罢,又回身指指身后不远的黄公公。
  “叔父,你放心去吧,小侄明白。”石剑内心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尔后,他率部进关。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百五十九章 育儿之乐
  日薄西山,残阳如血,晚霞在天。
  大地殷红,血雾弥漫,残尸遍地,触目惊心。
  “报……洪承畴、吴寒真袭取铜川、渭南。”
  高迎祥退兵二十里,准备安营扎寨之时,又接探报。
  “娘的……传令收兵回长安!”他怕长安有失,气急败坏下令,率众而去。
  绿树掩映,鸟语花香。
  猿王洞前的小木屋里,传出一阵婴儿啼哭声。
  魏秋婷在一阵疼痛中,诞下一个男孩。
  没有接生婆,没有佣人。
  唯一与她相伴的,是她腹中的婴孩。
  世事沧桑,她由高贵的公主,已变成一个平凡的农妇,甚至还不如一个农妇,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累了,她多想有一双宽厚的肩膀可以靠一靠,可以躺在心爱的人怀中撒撒娇。
  然而,她就这么一点念头,也成了奢想。
  以前,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太会做,所以,在几次川陕交界与石剑相遇时,喝一碗石剑做的、仅放一点盐的粥也感觉好吃。
  而今,她学会了生活中的一切。
  魏秋婷自己生火,用剑在火中烫,以此消毒,自割婴孩肚脐带,忙完一通,她怀抱婴孩于胸前,便晕过去了,任由婴孩啼哭。
  “孩子……”
  她一觉醒来,发现爱子没有哭声,吓得心脏差点飞了出去,浑身是汗,双腿发软。
  她急急起身,打着火折子,点亮烛水,发现他只是熟睡过去,这才稍稍放心。
  她用早准备好的头巾,包住额头,杀鸡熬汤,煮粥喝下,然后给婴孩喂奶,烧水为他沐浴。
  忙完一切,她的泪水才掉下来。
  “孩子,娘生你的时候,没有人服侍,没有人接生。多可怜啊!呜……”她轻抚着婴孩的脸,低声而泣,泪如雨下。
  她的心头酸楚无限,又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不知石剑下落,也不敢外出打听石剑下落,缺爱的日子,她过得甚是艰难。
  “等孩子满月,再出去找他爹吧!”她哄着婴孩,又燃起生活的信念。
  “孩子,其实娘亲和你爹都是苦命人。不过,娘亲当过公主,你爹做过大将军。你呀,其实又不是苦命人,你是一个阔少爷。等你长大了,娘亲将亿两金银珠宝全给你。要乖哦!”魏秋婷抱着爱子,摇来晃去,自言自语,苍白的俏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漂亮!呵呵……象我!”她轻抚着爱子的嫩嫩的脸,喃喃自语,又乐哈哈的。
  育儿之乐,使她暂时忘了家破人亡的疼痛,减轻了对石剑的思念。
  爱子的降临,让她不再孤独,少了烦恼与忧伤。
  她每天醒来,便是为爱子沐浴更衣,抱他看日出日落,背着他去走情人桥,圆她与石剑当年牵手走过情人桥的梦。
  赤日炎炎,骄阳似火。
  潼关内,满城如蒸笼。
  热气腾腾,众将士挥汗如雨。
  金六福不顾劳累,率部于关外山林,用竹筒接水,引水入关。
  “哗!有水了!哈哈哈……”满城皆欢,民众狂奔,四下相告。
  “大哥……”戚娟由东往西,又由北往南,终于打听到石剑进了潼关,待交战一停,便策马进关,直奔将军府,高声呼喊石剑。
  “你们……”石剑正在中军堂里沉思下一步平叛事宜,闻声惊喜回头,见金三角、陆海庭、戚娟一起而来,不由一阵愕然。
  “反正东西武林已撕破颜面,无所谓了。咱们东南武林支持你,江山已够乱的了,可关中的叛军不顾金兵入侵,又掀起战火。”戚娟快言快语,把雁荡山上的武林中人对石剑的关心道出来。
  “谢谢金掌门、戚老前辈、石女侠……”石剑闻言,心头感动,拱手道谢。
  “贤侄……”公孙文此时进来,见金三角等人来了,又是一阵惊喜。
  群雄相见甚欢。
  “石兄弟,闻说福王对你诈他金银粮草一事,甚是恼火,派王码率兵追袭而来,不意在永宁一带,碰上李闯的铁甲兵,双方交锋,王码所部伤亡惨重,只好又败逃回洛阳。”金三角将路上所见所闻告诉石剑。
  “永宁可有失?”石剑一声惊问。
  “兄弟胸怀真宽,不问福王的怨气,先关问城池。”陆海庭赞了石剑一句,又道:“永宁的陈奇榆似乎早有准备,用战车对阵,李闯的马见战车而惊,反自践死伤一片,只好由东往西而退。”
  “王爷,得抓紧设伏,防李闯又围潼关。”陆明闻言,紧张起来。
  “不必,王码败逃,李贼已知洛阳有备;永宁一战,他不敢东进,更不敢再来夺潼关。本王估摸着他会绕道潼关而过,由南面回长安。”石剑摆了摆手,分析一通。
  “有寇将军留下的两万人马,加上咱们的人马,现潼关内已有三万多兵马,我等可以进攻长安了。”宋子青算算兵马人数,提议往西推进。
  “不急,天气太热,加之我部装备最弱,先让洪承畴与叛军交锋几战吧。”石剑摇了摇头,否决了宋子青的提议。
  “唉……几路平叛大军,及边关大军,唯王爷所部装备最差,兵马是借来的,银粮是诈来的。唉……”宋子青想想也是理,又唉声叹气起来。
  “是啊,边关的兵马集聚二十门红衣大炮,此外有数不清的战车;北面的吴寒真等,银粮装备全由国库供给;东面的陈奇榆一直在备战,南面的仇扬等是之前平叛留下的底子。唯王爷是临时受命出征,一切伧促。”杨尚明历经几战,甚服石剑,了解石剑,颇为他感慨。
  “不说这些了,杨尚明,汝率一千人马,奔永宁,向陈奇榆借几辆战车作参考,咱们再复制,马上启程,如何?”石剑闻言,灵光一闪,吩咐杨尚明赴永宁一趟。
  “得令!”杨尚明闻言,甚是高兴,接令而去。
  石剑随即设宴,隆重款待戚娟一行。
  “姐姐,听说你将福王迷得神魂颠倒,可否将经过详细说来听听?”席间,戚娟好奇地向易宝华打听当初诈福王一事。
  “哈哈哈……”众将闻言,失声而笑。
  宋子青竟将饭喷出来。
  “姐姐吃饱了……”易宝华满脸通红,急找借口离去。
  “哈哈哈……”
  “报……杨将军回来了……”此时,探子兵来报。
  “怎那么快?”众将大愕。
  “好事!陈将军为王爷忠心所感动,他自永宁一战,感知王爷平叛之艰难,所以待永宁战火一灭,便命将率兵护送战车送与王爷。”杨尚明进来,讲述原因。
  “哦?太好了!”石剑放下碗筷,快步出府,去后卫营观瞻战车。
  “这是轻车,双轮向前,遮板稍后,上列刀枪6把,佛郎机2架,火箭3层,百子铳2函,二人推之如飞,两翼装有新制铁巨马,竹挨牌,砍马刀,马看到后惊恐奔溃。”杨尚明当即为石剑及众将介绍战车的用法。
  “好,破铁甲兵有望也!”石剑闻言,精神陡振。
  “但是,轻车火器少,火力不足,一旦敌骑从平原阔野袭来,则难以抵挡,甚至出现一车失防,万车遭殃的局面。”杨尚明又将轻车之缺点向石剑禀报。
  “那要轻车何用?”戚娟快言快语,不满地道。
  “关中地形险要,对付叛军的铁甲兵,作用甚大。对付其他兵马,则用骑兵冲锋,则敌只有败退。”石剑从战略上解释一通,又对公孙文、金六福道:“二位叔父,眼前的战车才六十辆,对付叛军的尚存的五万铁甲兵,至少需要千辆战车,小侄将工兵营并入后卫营,劳烦二位率部仿制。另外,还需再造三千柄斧头。”
  “得令!”公孙文、金六福二人随即接令而去。
  “陆亮,汝挑精骑三千,并之前本王的三千斧头兵,共六千人马,汝即日起领兵苦练用斧头之杀敌之术,记住,尤要练好勾马、斩马腿、抹脖子之术,要将这六千骑兵打造成别另一种关宁铁骑,最好,能胜过关宁铁骑,成为天下第一勇悍骑兵。”石剑向陆亮传授养兵之道,又对陆氏兄弟寄予重望。
  “得令!”陆氏兄弟接令而去。
  “宋子青,汝率部参与陆氏兄弟所部的训练,最好能想出合部交叉出阵之术,时而骑兵冲锋,时面盾牌出阵挡箭,时而由汝部放箭。”石剑又授与宋子青临敌之权。
  “得令!”宋子青高兴而去。
  “大哥,那我呢?”戚娟既好奇又心急。
  “尔等最重要的是养好体力,等候破敌。”石剑一笑,转身又对余力道:“余力,汝率部守关。其余众将要勤加沐浴、好好歇息,养精蓄锐。”
  他道罢,便回内堂。
  他和衣上床,脑际间掠过魏秋婷美丽的倩影,伤感又涌上心头。
  “婷婷,你到底在哪?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为何雄樱会弟子也打听不到你的下落?你为何不来找我?如果你怕影响我的地位,我可以为你不当王爷,我只要和你在一起,什么都心满意足了。”石剑思潮起伏,心绪难平,泪湿枕巾。
  漫漫长夜,思念无边。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百六十章 浪漫诱敌
  艳阳烈日,如火般地烧烤着大地。
  渭南将军府里,洪承畴召集众将商议如何平叛之事。
  众将挥汗如雨,均是全身汗湿。
  “奶奶的,石剑来陕月余,只拿下华阴、潼关二城,算什么威震天下的抗金名将?”吴寒真汗流浃背,甚是烦躁,破口大骂石剑。
  “最可恨的是,他害死了孟总管,咱们参死他。”候赛因恶狠狠地道,戳指石剑脊梁骨。
  “二位大人,现不是谈论私人恩怨的事情。如要谈论私人恩怨,请出去谈。这是帅府,议公事的公堂。”洪承畴不是一般人,也是铁腕人物,且是五省兵马总督,才华过人,官品不高,但权力大过天。(皇太极建立大清帝国,靠的是此人建章立制,这是后话。)
  他冷冷地朝吴寒真、候赛因二人挥了挥手。
  吴寒真、候赛因甚是尴尬,走也不是,站也不是。
  “大人,可派人送书信给石王爷,请他出兵攻打长安,我等直取咸阳。”候赛因被洪承畴训了一通,改变对石剑的称呼。
  “石王爷乃是威震天下的镇辽王,岂可一封书信去驱他为本官所用?那岂不是本未倒置?”洪承畴依然语气甚冷,狠狠地训他一通。
  “候赛因热脸贴上冷屁股,爽!”吴寒真见候赛因碰钉子,不由脸露笑容。
  他对候赛因上次打落他的牙齿,至今怀恨在心。
  “苗木,点精骑五千、粮草万石,代本官送往潼关。转告石王爷,本官将率部攻打咸阳,其他的事情则不必多谈。”洪承畴雄才伟韬,自非候赛因等人可比。
  “得令!”苗木接令而去。
  “洪大人……”吴寒真闻得要送给石剑兵马和粮草,甚是心慌,意欲阻止。
  “吴寒真,皇上派汝来陕干什么的?你一两银子未筹,不懂军旅,大官不识几个,还敢在此放屁?滚出去。”洪承畴知其用意,随即怒斥。
  “哼!”吴寒真气得脸色煞白,拉起候赛因就走。
  “大人,若吴寒真回京告咱们一状,咱们可吃不了兜着走。”苗林连忙上前,低声提醒洪承畴。
  “吴寒真与候赛因两个鼠辈,无非是想节制石王爷银粮。可因孟广宁离奇之死,他俩又不敢去见石王爷,惧石王爷铁腕治之。而石王爷是本官心目中的英雄,他克华阴与潼关,只需一天。潼关可是天下第二名关啊。”洪承畴位高望远,深入分析。
  “可皇上对石王爷并不信任,此事是世人皆知。”苗林叹了口气,既替石剑惋惜,又为洪承畴亲近石剑而担忧。
  “没有王爷对付叛军中最难对付的铁甲兵,我等岂能收复铜川与渭南?唉……王爷是有建生祠的污点,可是他统兵抗金,半月便收复关宁锦线;他领兵平叛,三月平定蜀川之乱,而今半月,他斩杀铁甲兵两万,且攻克天下第二名关与华阴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洪承畴不惧,举例论证石剑忠于朝廷。
  “那咱们就攻打咸阳吧。石王爷收到你送去的五千精骑、万石粮草,一定会感动,一定会出兵攻打长安的。”苗林豁然开朗,当即献策。
  “不急,须等王爷进兵长安,我等方可出兵咸阳,毕竟叛军的铁甲兵还需王爷这样的悍将去牵制去对付,否则,我军难取咸阳。”洪承畴摆了摆手,道出谋思。
  苗林点了点头,出去准备。
  猿王洞外繁花似锦,饲养的珍禽飞来蹿去。
  魏秋婷抱着爱子,在绿荫中独坐,苦思寻找石剑之计。
  “相公到底在哪?唉!看来乔装打扮,出去探探消息才知了。”她甚是苦闷,脑际间飘荡着石剑英挺俊秀的身影。
  她对石剑的思念如潮水一般。
  “唉,天气炎热,如何外出?孩子还不满月,晒坏了怎么办?”她放下爱子,欲乔装打扮一番,却又犹豫了一下。
  “还是等秋天来了再说吧。为了孩子,我暂且忍忍。”魏秋婷复又抱起爱子,叹了口气,走过情人桥,在对面的凤凰亭里坐下乘凉。
  绿叶成荫,山风柔柔,清凉怡人。
  “孩子,想爹吗?呵呵,你还不会想吧?给你取什么名字好?唉,还是等见到你爹时再说吧。”魏秋婷逗弄爱子,时而笑出声来,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愁眉不展。
  夜幕降临,宫中掌灯。
  “启禀皇上,石王爷出奇兵,大破叛军铁甲兵,共计斩杀铁甲兵两万余人,吓得高贼逃回长安,洪承畴借石王爷与高贼交战之机袭取铜川、渭南。”风武进宫,在太极殿向朱由检禀报最新军情。
  “好!很好!朕闻之,甚慰!”朱由检长长舒了口气,少见地露出笑脸,又道:“待袁爱卿收复锦州,那天下就稳定了,朕也可让万民过上好日子了。”
  “皇上,是否可以增拨银粮给石王爷?”风武见他高兴,便想为石剑分忧解难。
  “老爱卿,石王爷才智过人,他自有筹银之法。当前国库空虚,还是将银粮全力支持辽东战场吧。”朱由检眉头一皱,委宛拒绝。
  他想:朕不给石剑银粮,此人必会找其他王爷麻烦,到时就会有更多人参他。
  “微臣告退。”风武内心长叹一声,甚感无趣,磕头而去。
  弯月腾空,星月交辉。
  石剑留下余力率部守潼关,趁月色领兵西进,扑向长安。
  他率部夜晚行军,白天歇于密林,防众将士过于劳顿。
  “王爷,前面三里,便是骊山东面山脚。”探子兵在前探路,未发现敌情,便回马来报。
  “杨尚明,汝率部随本王到山脚安营扎寨,其余众将,率各部原地歇息。”石剑抬头看天,见晨曦已显,下令布阵。
  “王爷,骊山西面,驻有叛军,若他们由西面往山顶而下,攻击……”宋子青赶紧上前拦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