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224章

桓侯再生-第224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徐州,是曹操的治地,随时可能会有其他曹军赶来参战。时间拖得越长,对我军越是不利,无论如何,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击退曹军。
  二哥单手提青龙刀,左手轻甩马缰,赤兔神驹如离弦之箭,拖着长长的残像向战场狂扫而去。
  “跟我来!”伤愈复出的周仓猛地断喝一声,率领充当二哥亲卫的500校刀手,紧随在二哥身后,步伐整齐而迅速地冲向战场。
  “抬鼓来!”将手中的丈八蛇矛狠狠地插入土中,我对身后亲卫大声喝令道。
  “咚咚咚……”充满杀伐之气的破阵战鼓响彻长空……
  清晨,薄雾再次升起,淡淡的飘散在大地之间。雾气中,透着浓郁的血腥气息,令人晕眩欲吐。
  夜间那震天的喊杀声、战鼓声、号角声,此刻已然归于沉寂。原本灰黄的大地,此刻已成无边的血泊然成一片赤地。
  无数阵亡士卒的尸身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冰凉的地面上,间或还能听到几声受伤士兵的呻吟。
  我和二哥并骑而立,静静观望着这血腥杀场。一队队我军将士正在迅速而小心谨慎地收拾我军阵亡的尸骸,并料理着负伤将士的伤口。
  这场大混战,一直延续到凌晨寅时才告结束。曹军在人数上虽然稍多一些,但无论在士气,还是体力上(二哥麾下的两万多人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强行军,体力保持充沛),却都是我军占据优势。赵云、马岱这两部骑军更是势不可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斗的走势。
  而曹军方面,虽然加入了张合,虽然有曹操亲自调度指挥,但士气、体力上的劣势,却使得他们无力彻底扭转局势。最终在张合、曹洪的殿后下,曹操领军且战且退,向彭城方向撤去。
  “可惜!”二哥脆绿的战袍上沾染了不少血迹,眉眼间也流露出一丝倦色,轻捋着颔下长髯,叹气说道。
  “恩!”透过薄雾,我眺望着北面方向,轻轻点了点头。
  虽然二哥没有言明,但我知道他是在感叹昨夜一战未能克尽全功。
  赵云飞马驰了过来,向我和二哥行礼后说道:“君侯,将军,曹军已退到50里开外,但并未继续向彭城方向开进,似乎停驻了下来,不知有何意图,目前斥候正在继续追踪。”
  难道曹操还想再寻找机会与我们决战?昨夜一战,战果虽然还未统计出来,但曹军的伤亡可说相当惨重,尤其的士气上的损耗。即便曹操能再聚集几万兵马,也未必能在我军身上占到多大优势。
  小半个时辰后,军中记事将战损情况报了上来——我军阵亡6000余人,伤4000余人,其中风骑军阵亡400余骑,马岱铁骑阵亡200余骑。
  曹军损失要大得多,阵亡、被俘接近21000人,其中大多是曹仁、臧霸所部。而受伤逃脱的曹兵则无法统计。曹操宗族大将曹禺、夏侯廉阵亡。
  仅从双方的伤亡人数看,此战可说我军获胜;从战术计划实施来看,此战并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若从战略上看来,我军的意图却有达到到了——牵制了曹军大量兵力,甚至包括曹操本人。
  就在军卒继续清理战场时,率部巡驻淮水淮阴、盱眙段水域的甘宁突然传来急报——曹军大将、汝南太守于禁以声东击西之计,骗过蒋钦,自中度渡过淮水,兵锋逼指合肥,似乎有意直扑庐江。
  与此同时,广陵郡内发生严重叛乱。
  第六十章(下)
  淮水,淮阴段
  锦帆水军百多艘战船横列河面,绵延数里有余。一批一批的步卒迅速而整齐地朝河岸边集结,准备上船渡河。
  我和二哥、关平、陈到、吕蒙等数十人登上一艘斗舰大船后,已在船上等候多时的诸葛亮、甘宁立时迎了上来。昨夜与曹军的淮阴激战时,为保证诸葛亮的安全,没有让他亲临第一线,而是先行将他送到了甘宁的水军这里。
  行礼后,甘宁将一众人等迎入座舱内。
  “士元的病情怎样了?”入座后,我首先向诸葛亮询问起庞统的情况来。
  “士元的高热已退了些,但没有半月以上的休养,恐难恢复。亮已请甘将军暂且将士元送往盱眙调养了!”诸葛亮轻叹说道。
  “如此甚好!”知道庞统并无大碍,我稍松了口气,随即直接切入到了议事正题。“兴霸,寿春和广陵有无新情报传来!”
  击败曹操的喜悦,此刻已完全被于禁入侵和广陵叛乱两条不利消息所冲淡。
  “君侯、将军,还是由亮来说吧……”诸葛亮朝甘宁点了点头后。而后有条不紊地说了起来,“寿春方面,魏将军刚刚传来消息,证实了于禁渡淮入侵的消息。于禁大约是在昨夜亥时渡过的淮水,曹军人数恐怕在一万五千人上下。于禁渡河后,没有直接攻击寿春城,似乎绕了个小圈子,往合肥、庐江方向去了。但具体动向仍未明了。魏将军已命细作打探于禁动向,并加派快马向庐江、寿春郡下各县示警。
  广陵方面的情况也相当严峻。郝校尉不久前也第二次传讯,道广陵12县中,已确认有4县反叛,其余诸县意向未明。目下总数不下两万人的叛军正在围攻广陵城,其中有数千人便是原先的广陵驻军,另有万多人似乎来自广陵郡内豪族。”
  “叛军为首者是谁?”我眉头大皱,沉声询问道。
  “是广陵郡丞梁晶,此人秘密联结各县叛军。本欲以偷袭的办法一举拿下广陵城,却被郝校尉察觉异动而未能得逞。”
  “梁晶?!!!”听到这个名字,我不禁微吃一惊,脑中立即浮现出了那个四十五六岁、面目清癯的广陵郡丞形象。
  虽然与梁晶接触得并不算太多,但说这人是叛贼首领倒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当日陈肃归降后,庞统曾细致地调查了广陵郡内地主要吏属,其中自然也包括这个郡丞——此人少年失意,直至四十岁才被陈登赏识任用。从此。他便一直跟随陈登,成为陈登政务上的第一臂助,并被任命为郡丞之职。陈登死后,梁晶又一心辅助陈肃。从来没有表现出过半点异心,再广陵郡内官声极佳。
  而且,当日陈肃归降时,梁晶也是一力表示赞同的。但为什么,事隔不到半月,他居然为首掀起反叛。
  “广陵太守陈肃有无反叛?”二哥捋着长髯。缓缓问道。
  “没有!”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陈肃对梁晶之叛乱,事先一无所知。直到叛乱已起后,他还在郝校尉面前辩驳,认为必是他人诬陷梁晶。而且,郝校尉一直命人秘密留意陈肃,并未发现其有任何异常举动。”
  “陈肃虽然年轻识浅,但陈族在广陵却是根深蒂固,仅凭区区一个梁晶怎能掀起如此规模的叛乱?”我拧眉思索了片刻,抬头向诸葛亮询问道。“孔明,你如何看待此事?”
  说实话,对于禁渡淮南侵之事,我并不十分担忧——首先,寿春、庐江两郡目前的驻军不下三万人,更有徐庶、鲁肃这样足智多谋的智士,魏延、蒋钦、丁奉、全琮这样的经验丰富的将领,无论是将、兵等方面,都不会逊色于于禁。其次,由于得到提醒,魏延对曹军的南侵早已有所准备……
  相形之下,广陵地叛乱颇有些出乎意料,也让人不敢轻忽以对。
  “广陵的叛乱很不简单,若亮所料不差,恐怕幕后主使必是曹操!”诸葛亮轻摇着羽扇,淡定自若地分析道,“正如将军所说,仅以一口区梁晶,绝难蛊惑起如此多的广陵豪族。但如果梁晶是受
  日孙主使,情况便完全不同。”
  “曹操?!!”二哥蚕眉微竖,轻声念叨了一句。
  “而且,亮甚至怀疑,广陵叛乱就是曹操整个计划中重要的一环……”诸葛亮语出惊人地说道,“现在想来,曹操引诱我大军深入彭城,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聚歼我军,或许还与这广陵叛乱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彭城牵制住君侯与将军的大军。而后,东面掀起广陵叛乱,西面由于禁南渡入侵。如若于禁能够夺取寿春,曹军实际上也就从广陵、寿春东西两面将我大军退路截断;如若于禁没有机会夺取寿春,他也可会同广陵叛军由两面夹攻庐江,直接威胁主公。配合上淮北曹军主力的行动,曹操确实有很大可能重创我军,甚至是将主公彻底驱逐出江北。”
  听到这里,帐中响起一阵细微的抽气声。
  如果诸葛亮地猜测果然不错,曹操所采取的,实际上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环计策,一个颇为大胆冒险的计策。
  “至于曹操的计划中,是否还有其他阴谋,暂时还不得而知!”诸葛亮正色说道,“不过,我等应当庆幸,曹操的计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似乎出现了些问题,以至于有了淮阴之战的失败。如若曹军能再有些耐心,等到广陵叛乱、于禁南侵时,再行攻击我军,结果将跟现在完全不同。”
  顿了顿,诸葛亮剑眉微微蹙起:“亮颇为怀疑,那广陵郡丞梁晶,很可能就是曹操秘密派在陈登身边的暗间。此次广陵能轻易为我军所得,一者是曹操计划的一个环节,另一面,或许是曹操有意借机将陈族在广陵地势力彻底清除。自陈登起,广陵郡内军政事务,皆决于陈族,连曹操都不能随意插手。广陵的地理位置,无论对主公,还是对曹操而言都是非常重要。将如此重镇,留在一个不能信任的人手中,曹操如何能够甘心!借着叛乱的机会铲除陈肃,日后曹操若是击退了我军,便可名正言顺地接手广陵……”
  听着诸葛亮愈见深入的分析,我心中的凉意越来越盛。近几年来,因为有徐庶、诸葛亮、庞统这些智计绝伦的国士出谋划策,我军在与曹操的交锋中,几乎没有落过下风,甚至还占了不少便宜。久而久之,我也逐渐淡化了曹操所能造成的威胁。
  但是,无论曹操本人,还是郭嘉、荀彧、贾诩、荀攸等人,都有着超群的智慧。而且,莫要忘了,曹操、郭嘉等人早已名闻天下,为世人所熟识,而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都是初出鹿门,扬名之日甚短,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敌明我暗的局面。
  或许就是因为对我方的情况不太了解,致使他们屡屡受挫。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孔明,我等该如何应对?”二哥面色肃穆,沉声向诸葛亮询问道。
  “依亮之见……”诸葛亮淡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了起来。
  彭城郡,吕县县衙
  曹仁、臧霸二人双膝跪地,神色一片黯然。
  因被马岱的飞枪刺中,曹仁的左肩被层层布巾包裹着,显得相当狼狈。
  曹操面色阴沉,如炬的双眸直直地盯着堂下下跪的两人,久久不发一语。但就是这种沉默,给堂内的文武将官以极大的精神压力。
  “丞相,末将无能,未能识破敌军诡计,轻师追击,以至陷入敌军埋伏,拖累大军,罪该万死……”曹仁并不愿推委中伏战败的责任,长身伏地向曹操请罪道。
  “此战之败,过不在曹仁将军,末将未能尽辅将之责,理应全权担起罪责,请丞相责罚!”不待曹仁说完,臧霸也长身伏倒,以头触地说道。
  “丞相,此战曹、臧二位将军虽有失策之处,但那关羽、张飞皆是当世名将,智勇兼备,又有诸葛亮、庞统等人为之谋划,实非容易应付的对手……”作为随军参谋的荀攸出列向曹操劝荐道,“还请丞相念在往日功劳份上,暂且宽恕曹、臧二位将军,允许他们将功赎罪!”
  “请丞相宽恕曹、臧二位将军!”由张合、李典带头,堂中众文武一齐出列,躬身说道。
  曹操沉默了片刻后,忽地纵声大笑起来。
  第六十一章(上)
  “哈哈哈……”曹操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厅堂内,许久方歇。
  一众文武不知曹操所笑为何,却也不敢擅自从起身抬头。
  “诸公都请起吧,我本就无意重罚子孝、宣高!”挥挥手示意一众文武起身,曹操随即站起身,走到曹仁、臧霸的身前,亲自将两人扶起。
  “此战计划乃是由我亲自拟定,子孝、宣高不过依令行事而已,而今出现差池,实在是怪我筹谋不精!”曹操环顾众人,笑了笑说道,“只怪我小看了对手……”
  “过不在丞相!”曹仁挣扎着起身说道,“出征时,丞相三令五申嘱咐仁小心谨慎,是仁贪功心切,才为敌军所乘!”
  顿了顿,曹仁又为臧霸求情道:“我率军追击前,宣高曾苦心劝荐,道等丞相赶到再行决定是否追击敌军,是仁不听劝阻。”
  “扑通”一声,曹仁再次跪倒在地,低首抱拳请求道:“恳请丞相责罚曹仁,以正军法!”
  曹操直直地看着曹仁,片刻后点了点头,肃声说道:“曹仁身为军中主将,用兵不慎,贪功冒进,乃至大军败绩,贬其镇东将军职为平东将军,杖20。臧霸曾劝推荐曹仁谨慎,已尽辅将之责,免于责罚。”
  鸦雀无声中,两名士兵将曹仁按倒在地,当堂杖罚,只听得“啪”、“啪”的声响。
  行刑过程中。曹仁牙关紧咬,始终不发一声。
  待数到二十时,两士兵收杖后退,另有亲卫准备上前搀扶曹仁,却被曹操阻了。
  弯下身,曹操亲自将曹仁扶起,又命亲卫寻了个舒适的坐垫给曹仁坐下。
  责罚事宜完毕后,曹操回到自己主位上。转头对一直默然不语的贾诩询问道:“文和,云长和张飞的兵马眼下动向如何?”
  “正朝淮水方向移动,而且毫无隐蔽行军之意!”见曹操相询,贾诩不急不忙地说道。
  “难道他们想撤了?”年轻的曹真立即接口说道。
  “有此可能!”刘晔点了点头,分析说道。“淮阴之战关羽、张飞虽然占了些便宜,但依目下地情形来看,他们继续留在彭城、乃至淮北。已经无所作为,甚至可能为我军所破,撤退也是在情理之中。”
  堂中一众文武都是受曹操信任之人,对曹操的作战计划都有所了解,听了荀攸的分析,都微微点头表示认同,唯有荀攸目光凝滞,似在思索着什么。
  留意到荀攸的神色,曹操出声询问道:“公达。你心中似有所思?”
  “回丞相,攸正在寻思昨夜之战……”荀攸出列,缓缓说道,“很显然,关、张二人对我军诱敌深入之计早有防备,而且还早早设下圈套。张飞引军北上佯攻彭城是明。是虚;关羽领军潜伏于灵璧、泗县是暗、是实。从佯攻、潜伏,到拦截我军信使,都可证明这一点。不过,他们做的确实相当不错,尤其是张飞的那一系列设计——以悬羊击鼓的方法‘金蝉脱壳’,用抛弃粮草器械的方法反引诱我军……都是相当精彩地安排。
  但丞相的大计所以稍有受阻,在攸看来,最关键处还是在于彭城、寿春、广陵三地的时机调配出现差池。如若广陵内乱和于太守渡淮的消息先为关、张所知,他们还能如此安心地照原先计划行事么?”
  “公达说的在理!”曹操思索片刻,点了点头。沉声说道,“现在看来,这一计划委实过于庞大,中间不免出现思量不周之处。当日,奉孝就告诫此计划中,各处时机地协调可能出现问题,可惜我未能听取。”
  说到这里,曹操不由想起了身在许昌的郭嘉,暗自叹了口气。由于常年服食五石散(一种中药散剂,但有致幻作用,且容易上瘾,长期食用对身体有较大损伤,类似现代的毒品。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外还有一些辅料。),郭嘉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自上庸一行中因水土不服而病倒后,虽经几月的调养,仍不见有多大好转。曹操顾惜郭嘉的身体,严禁他在养病期间料理军机事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