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241章

桓侯再生-第241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输了就是输了……”沙摩柯表情很郑重地说道,“我一直以为是盘瓠第一勇士,没人能厉害过我。但今天,才知道勇士将军是真正的勇士,我认输了!”
  “扑通”一声。沙摩柯单膝跪在我的跟前。右手平放在胸前,语气显得很殷切地说道,“勇士将军,我听人说你在战场上是无敌的。请让我带我的族人到你的大军中去……”
  “哈哈……”我哈哈大笑。双手将他托起,“正合我的意思!”
  “呼呼呼…”沙摩柯仰天狂啸连连。声音似犬吠、似狼嚎,随即其余三位部族首领也附和呼号起来。狂放的呼啸。引得厅内其余人侧目不已,显然很有些不适应。不过,这在我来说,倒是没什么新奇地,毕竟曾在山越族中见识过。这些呼啸,只是在表达他们激动喜悦地心情。小半晌后,呼啸停歇了下来。沙摩柯开心又显尊重地向我询问道:“勇士将军,这次我带来了十几个族里的女人,能让她们上来舞刀助兴吗?”
  “好!”我大笑应允道。
  不多时,十三、四个赤裸着双足,身着单薄而裸露衣物的蛮姑进入厅内。这些蛮姑个个身形健美、面目秀丽,一手持小巧的弯刀,一手擎一面小盾,在五溪蛮特有乐器地伴奏下,跳起了奇特却颇富观赏性的刀盾舞。厅中作陪地武陵郡官员中,不少人也是第一次欣赏到这种蛮族舞蹈,起初有些人还感觉不堪入目,但逐渐也被吸引住了。欣赏舞蹈的同时,我也不禁有些惊叹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全民习武。就眼前这些蛮姑的身手,比之我军的一般军士绝对是不遑多让。在武陵城盘桓了两日后,五溪蛮四大部族首领相继回到了自己的族中。沙摩柯倒是个信人,离开后不到十日,就亲自带着族中的青壮男子3000多人再次返回武陵城,投入到我的帐下。随即,其余三部族也根据达成的协议,分别派遣了千多人投入我军。以这7000五溪蛮族人为单位,我在向大哥通报过后,组建了第二支纯少数民族军队——无前飞军。新授威虏校尉的沙摩柯担任统领,同时我又从凌操那里要来了凌统,从陈到那里要来了傅彤,担任无前飞军两位副统领。九月中,荆扬两州的新粮收割基本完成,我军南征交州之战也正式展开。九月十四日,大哥拜新晋升威南将军的陆逊为主将,以左护军吕蒙为副将,领军三万南下攻击交州。全琮、贺齐随军出征。九月十六日,文聘领军万人出零陵郡,做为偏师协助陆逊攻交。九月下,幽州传来消息,辽东公孙度见袁谭穷途末路,抛弃了先前的协议,起兵从背后对往日的盟友反戈一击。苦苦支撑的袁军全面崩溃,安鲜将军阎柔首先率军投降曹操。面前抵抗了近两月的右北平城失陷,袁谭、郭图于乱军中被杀,袁熙仅以身免,逃往辽西郡,辛许、辛毗被俘。在外的崔琰、李孚、田畴等人,得糜家商会之助,等上运输船南下扬州。四世三公的河北袁氏,自此几可说是烟消云散。曹操即将结束河北战事,下面便可全力对付大哥。为做好应付将来曹操进攻的准备,我一面命赵云、黄忠加紧操练兵马,一面开始巡视襄阳防务。十月初三,我与一行百余名亲卫巡视至新野。不知什么缘故,一名亲卫的坐骑突然失惊,将马上骑士甩落后,一阵狂奔,险些将一名孩童撞死,幸好我及时追上,拽住那匹惊马。那个大约八、九岁的孩童直楞楞地看着惊马,仿佛被吓傻了。我下马仔细察看之后,才发现这孩童只是被惊着神了。过了片刻,小家伙恢复了过来,结结巴巴地呼唤自己的母亲。不多时,一名大概正在田间务农的中年妇人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向孩子问明情况后,或许是看出了我的身份,也没有敢责骂我。代亲卫向这对母子致过歉后,我正准备离开。但鬼使神差之下,我忽然回头问了那孩子的名字。
  “我叫邓……邓艾!”在母亲的鼓励下,那孩童结结巴巴地回道。
  第七十五章(下)
  听到邓艾这个名字,不禁让我小小地吃了一惊。(注:邓艾最早所用名不可考,12岁时他自己改名邓范,后因有重名再改为艾。书中暂时就不考虑这些了,直接就称为邓艾)口吃的毛病,再联系上他早逝的父亲,我才断定眼前这个八、九岁的小家伙,确实就是一手覆灭蜀汉的邓征西。义阳有大族邓氏,邓艾之父便是其中的庶支。但非常可惜,在邓艾年仅三岁时,其父便早早过世,留下一对孤儿寡母。后因受族人排斥,邓艾母子由义阳迁至新野境内定居。依靠务农纺织,邓艾之母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子。(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中,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时,邓艾母子被强行迁往汝南郡,沦为屯田部民。这时邓艾才做了“放牛娃”。)得知我的身份后,邓艾之母恭敬而忐忑地将自己母子的经历道了出来。这个平凡却又不凡的妇人,似乎看出了我对她儿子的兴趣,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的期待。虽然因家贫无法就学,但邓艾之母并未放弃对儿子的教育。一旦稍有闲时,算是出身书香门第的邓母便自行教导邓艾,所幸小家伙聪明伶俐,学业倒也颇有长进。但很明显,仅仅依靠邓母胸中所学,已无法再让邓艾有什么进步了。一意为子着想的邓母,很清楚眼前就是一个机会,若是能得到我的看重,小邓艾必定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就在我和邓母叙话时,我那百多名亲卫也寻迹相继赶到了。虎头虎脑却又透着一股灵气的邓艾,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百匹战马及马上的骑士。流露出无比浓厚地兴趣。长期的生活困窘,让邓艾身上完全没有一般世家子弟的骄、娇之气,心性更为成熟的同时,却也保留了应有的灵气。而且看得出,他似乎对军伍很感兴趣。向邓艾简单地问了几个学问上的问题,小家伙虽然结结巴巴,但回答起来算是游刃有余。
  “是个可造之材。”摸着颔下的刺须,我轻点了点头。当我表示愿将邓艾引荐入官学时。邓母欣喜不已地应允了。并急让儿子向我行跪谢礼。小家伙似乎也知机会难得,没等我阻止,就飞快跪地叩了三叩。礼毕后,邓艾居然出人意料地结结巴巴向我提了一个请求——他道自己最敬仰我“用兵如神”。希望能够拜我为师,学习行军用兵之法。听了这一请求。在场众人,包括邓母在内都大吃一惊。如果我当真收邓艾为弟子。对其而言,且不论会学到什么,但就身份来说,几乎就是平步青云。虽然我本人并不重门第之见,但其余人却不会这样想。在他人看来,这一请求,简直就是无礼之至。邓母面色大变,当即跪地,直称邓艾年幼无知,苦求我原谅她儿子无礼之请,莫要怪罪。邓艾的表情一片天真,似乎并不知自己“闯下了大祸”。连我地那些亲卫,看了他地模样,也以为他是年幼无知,但我却从他的略显稚嫩的眼中,看出些别样的意味—这小子地心理年龄绝对要超过他的生理年龄,这看似因年幼无知而提出地无礼请求,恐怕是他有心而为。这小子十有八九是看出了我对他的欣赏,希望以此一搏,若成功,就可以改变他母子二人地命运,若失败,想必我也不会跟他这个小孩子计较什么。这小子,不过才八岁而已,居然就有这样的心机,果然了不得。虽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心智应该早熟一些,但能做到他这样的,绝对是世间罕有。在我灼灼目光的逼视下,邓艾果然流露出了一丝不自然的神色。毕竟只是个孩子,再早熟,心理上也比不了正常成年人。其实,对邓艾耍的这点小聪明,我倒并不反感。换个角度看,也可以看成是他卓尔不凡。当然,日后适当的引导还是有必要的。气机紧紧地锁住邓艾,我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他。无形的压力之下,小家伙身体微微一颤,流露出了畏惧之色。就在众人都以为我即将发怒之时,我突然展颜一笑,出人意料地答应了邓艾的请求。州牧府,议事厅庞统拈着胡须,上下打量着小邓艾,片刻后突然问道:“你叫什么?”
  “邓……邓……邓艾!”尽管厅内只有三、五人,但初次来到这种场合之下,小家伙还是拘谨的很,话也越发结巴。
  “呵呵……”听了邓艾的回话,庞统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眼中迅速闪过一丝怒色,邓艾的小脸变得通红,很快将头垂了下去,倒没有说什么。
  “恩……?”本意在逗弄的庞统,看邓艾如此表现,不禁轻噫了一声,随即转头对我笑道,“没想到将军这一巡视,居然巡出个弟子来。”
  “士元,你看他如何?”我也将邓艾的表现看在眼中,笑问了一句。
  “乍看还行,就是不知胸中有几点墨水?”庞统故意斜视了邓艾一眼,“敢让我考教一番么?”
  “你……你……考!”毕竞只是个孩子,邓艾立时被庞统激得兴起,有些愤愤地回道。
  庞统微微一笑,从简单的问题问起,随即将难度逐渐加大。邓艾虽然口吃依旧,但大部都还能回答出来。看得出,他母亲的教导还是相当不错的。
  “马马乎乎!”当邓艾连续三个问题未能答出时,庞统停下了考教,不过还是给予了某种程度的肯定。很明显地在庞统那里品尝到挫折滋味的邓艾,小脸耷拉了下来。不再吭一声。
  “将军,他的底子还没打扎实,先送去鹿门学几年,再让他跟着您!”庞统笑着说道。
  身为荆州人,邓艾年龄虽小,但也知道荆州最富名望地鹿门书院。听了庞统的话后,小家伙的眼中不可遏制地现出激动的神彩。望着邓艾被带离的身影,庞统饶富兴致地笑道:“这小孩不错。学问比我侄儿还要好些。难得难得!将军是怎么看上他的?”庞统说的是庞山民的长子庞进,今年刚刚十岁,相当聪颖。以庞家地深厚家学,邓艾地学问还能够超过年长两岁的庞进。确实很了不起了。
  “凑巧!”笑了笑,我自然不能告诉庞统——这小家伙就是原先历史上击灭蜀汉的邓征西。有这么一个天资聪颖的弟子。自然要好好教导一番,就当是日后为阿斗储备人才吧。在襄阳安顿了邓母之后。托庞统地“人情”,邓艾被送进了鹿门书院。庞德公最擅长因人施教,在鹿门进一步奠基,对邓艾的成长应该是相当有益地。陆逊南征交州之战,于十月中取得较大进展。交州苍梧郡太守吴巨,与大哥本是旧识。陆逊抓住这一点,奏请大哥修书一封,劝说吴巨归降。劝降信送往苍梧后,陆逊随即便命细作在交州境内大散谣言,将劝降信之事直接抖楼出来,并称吴巨正与大哥积极联络,准备举郡归附。事实上,早先士燮并非不知吴巨与大哥之间有旧交,但出于安定民心军心的需要,一直没有奈何吴巨,而吴巨也尽量表现出士燮地忠心。这样,双方尽量维持着事态的稳定。但当谣言满天飞时,这种本就不坚实的平衡顿时被打破。士燮次子士徽首先表示了对吴巨的不信任,奏请其父罢黜吴巨郡守之位,并自请率军前去拿人。士燮起先还能保持较为冷静的态度,但禁不住几个儿子的捉掇,终于决定对吴巨下手,以消除隐患。但士燮不想在外敌的进逼下,自家内部再动用武力造成无谓的消耗,遂命人召吴巨至州治所在番禺,意图一举将其拿下。但士燮的使者还未赶到苍梧,又有谣言兴起——道士燮有心杀吴巨以除后患此谣言在苍梧郡流传最广。就在吴巨心神惶惑之际,士燮的使者赶到,命其前往番禺议事。在这样的情形下,吴巨如何赶去,更有心腹猜出士燮的意图。为稍做试探,吴巨佯做推辞,却不料使者态度强硬。由此,吴巨也知流言极为可能属实。左右无计之下,吴巨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囚禁使者,主动派人与陆逊联系,请求归顺大哥。陆逊当即回讯,表示接纳吴巨,并请其接应大军南下。而另一面,士燮久不见使者返回,情知有变,立命正率军于苍梧郡北迎击陆逊的长子士庶返师南下擒拿吴巨,又命次子士徽率留守番禺的5000兵马急攻苍梧。这些举动如何瞒得过陆逊。陆逊识破士庶特意摆出的金蝉脱壳之计后,将计就计,一面自领一部兵马佯做中计迷惑对方,同时又让全琮领数千精锐在向导的引领下,抄小路绕行奔袭苍梧。就在士庶围攻苍梧郡治广信城时,全琮神兵突降,从背后发起攻击,激战后击溃交州军。得救之后,吴巨当即通告全郡,宣布归顺大哥。被击退的士庶,遭遇其弟士徽后,本有意反攻苍梧,但却无奈地发现陆逊的主力已经到达广信,只得暂且做罢。而此时,另一路吕蒙的兵马,也在万余山越兵的配合下,攻入南海郡龙川县,兵锋直指番禺。
  第七十六章(上)
  建安九年十月中,辽东太守公孙度通过征北将军夏侯渊,向曹操表示了归附之意。为避免无谓消耗,曹操接纳公孙度的归顺,仍令其担任辽东太守,拜为辽东侯。十月下,在六万曹军的逼压之下,辽西太守管统举郡归降。原本有意据辽西、援引乌桓大军南下以对抗曹军的袁熙,在四面楚歌的失意绝望中,自杀身亡。袁熙身死后,被曹军俘虏的辛评绝食七天身亡,其余袁氏旧臣,多半归附曹操。自此,雄霸河北十年有余的汉末第一名门—袁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曹操,在经过与袁家长达5年的战争后,终实现北方一统。袁氏彻底覆亡消息传到庐江后,崔琰、李孚、田畴等人尽皆伤感不已。为安抚一共十六名逃亡到扬州的袁氏旧臣,大哥为袁谭、袁熙举行了隆重的祭仪,并在庐江为二袁建衣冠冢。随后,崔琰等人拜领大哥授予的官职,开始受理政事。尽管袁氏的覆亡早已注定,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还对我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近几年来,正是因为有袁谭和大哥北南呼应,一头一尾地牵制着曹操,才使双方的日子都能过得稍为舒坦些。而我军实力的扩充,很多时候就是趁着曹操北伐袁谭的时机完成的。如今,袁家已经覆亡,我方只能独自来对抗曹操了。不过,幸好在这之前,荆州已归于大哥麾下。双方还是一战之力的。从荆州到扬州,乃至广陵郡,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战备,以防范曹军可能的南侵。锦帆水军甘宁部和蒋钦部,更是日夜巡驻淮水。同时,锦帆水军凌操部,也奉我之命自长江北上,开始巡防于汉江、育水一带。襄阳议事厅“公仪。新野地城池扩建。就要劳烦你多费心些了。人、财、物力不需你担心,皆可有州牧府为你筹备!”我对新野令赵累说道。
  “累必不有负所望!”赵累躬身领命道。
  赵累25、6岁上下,本是南郡夷陵县的县丞,因绩效显著。新被擢升为新野县令。
  “蒯公,新野、南乡两地的物资调拨之事。劳你多留些心了!”转过头,我客气地对别驾蒯越嘱咐道。
  “将军放心!”蒯越轻轻点头应道。
  南乡、新野是荆州的两大军事要地。一扼上庸门户,一扼襄阳门户。尤其是新野,如果能配合巡驻淮河、育水的水军,甚至也可以扼住章陵郡的门户。正因两地如此重要,我才有意对两座城池进行扩建加固。扩建的目的,并仅仅是为了防御,我更想让这两地成为日后北伐曹操地前沿根基。由于南乡城在去年曹军入侵上庸地行动中遭受极大的破坏,自去年六月起,刘琦便已命人对城池进行修复和扩建。但其扩建的力度实在有限,远达不到防御曹操大军入侵的要求。所以,我又命南乡令董和和驻守将领冯习对城池重新进行扩建。但新野,则似乎向来不为人所重视。终刘表、刘琦两代,从来都没有想过扩建新野,以此作为北抗曹操地据点。或许在他们看来,有汉江为屏的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