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296章

桓侯再生-第296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然孟获能鼓动各部、洞首领出兵。也只能得到一支同床异梦的乌合之众。只要我方能做好准备,有足够的耐心,一面派兵与其缠击,一面派人联络其中与孟获不睦者,挑起蛮部内部地争斗,有很大希望让他们不战自散。
  对益州军,同样也是分化搅扰与迎击相结合。先挑起益州军内部纷争,再在战场上给予其一定地打击,就有很大的机会迫使其退兵。
  真正让人头疼的,恰如庞军师所说,是汉中地夏侯渊军。夏侯渊这一部曹军,既可以直接东向攻击我上庸郡,也可以乘我军无法分身的机会进击张鲁,以求一统巴郡。甚至还可以在益州军出现内斗时,出兵协助刘璝、吴懿等人安定西川局面。
  对夏侯渊一路,只能想办法拖住他的手脚。将军可以请剻越大人联络张鲁,请其一面增兵对夏侯渊形成震慑,一面安排汉中教民起事。”听着司马懿的分析,我的眼睛逐渐变亮起来,庞统也不时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当然,懿的这些浅见只是从理论上进行的分析,真正实施起来恐怕还是有些难度的。”见我和庞统似乎都认同他的分析,司马懿面色稍喜,补充说道,“单就指挥荆、扬、交三州兵马迎击三路敌军,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位大局观好,治军严谨,作战灵活地重臣来统一指挥。原本剻大人是个极为合适的人选,但他需要坐镇荆州安定人心,并统筹军、政要务。刘磐将军虽然德高望重,但在大局观上有所欠缺,以懿之见,最好再另选合适人选统领大军。”
  我和庞统对视一眼,随即都缓缓点头。
  庐江事变之后,如火凤般“涅磐”重生的司马懿,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其军略上的能力。由于性格上的差异,他和庞统的思维,出奇地互补。在许多问题上。往往将两人的观点融合起来,就是最佳的方案。
  在互补性,身为多年同窗的诸葛亮与庞统,反而显得不太理想,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
  廖化、吕蒙、吕岱、贺齐……我在脑中迅速将荆州目前可用地人选梳理了一遍,最后锁定了一个人。
  “将军有人选了?”庞统笑着问道。
  “陆伯言!”我点点头,说出心中地人选。无论在战略、战术,还是治军、人缘等多个方面。陆逊都极为出色。更重要的一点,陆逊的堂妹刚刚与刘磐长子成了婚,刘、陆两族已经结成姻亲。这样一来,以身为平西将军的陆逊,取代身为前将军的刘磐执掌大军,(刘磐军职高于陆逊)不至于会引发矛盾。
  “呵呵……庞统和司马懿同时轻笑起来,看来他们所想的人选跟我一般无二。”士元,你即刻草书两封,一封传至庐江。向大哥道明此事。另一封传至襄阳。请异度招伯言即刻北上,统领荆、扬、交三州兵马。让异度告诉伯言————我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战略、战术由他自行决断。他只要能守住荆州,确保北伐不受影响就行。”“统明白了!”庞统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宛城这里怎么办?是否要以西川变乱来设个圈套,引诱曹洪部南下?”
  不用庞统说得再详细,我也大致猜出了他地想法————诈退!
  “算了!”摇摇头,我缓缓说道,“圈套如若设置不慎,很可能会被曹操识破,到时反而不美。还不如就保持目前的态势。给曹操留下希望,继续和他们僵持对峙。我倒要看看,曹操和曹洪的粮草还能撑到什么时候?”
  “也好!”庞统微一点头,施礼后转身离帐而去。庞统离去后,我盯着桌案上的地图怔怔地出了一会神,忽然微感怅然地叹了口气。
  虽然已经安排了防范措施,但正如司马懿所说————这也仅仅是在理论上的措施,但实际上能否见效,能否确保荆州安全。确保北伐的顺利进行,还是未知之数。
  从内心中,我已厌倦,甚至是害怕再出现类似汉中之战那样的无奈情形。
  宛城内。
  眼见荆州军攻击如故,丝毫没有解除包围的迹象,曹操也由得烦躁起来。在围城状态下,宛城的存粮消耗速度至少要比平时多上两成左右————谁也不敢担保,荆州军什么时候会由虚攻变实攻。守军必须12时辰保持高度戒备巡视,这样对粮食的消耗自然就会增加。
  同时,曹洪、乐进那五万大军每日地粮食消耗,也必然是一个惊人地数字。再继续拖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曹军就会因为缺粮而崩溃。
  在焦急的等待中,时间进入了四月。
  终于,在初四的正午,曹真兴奋异常地跑入刺史府,告诉曹操在宛城北面发现曹军地传讯狼烟。这是事先约定好的信号,表明西川的事情已经成功。
  曹操当时一阵兴奋,督令城中兵马做好反攻准备。
  然而,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直至第三天,曹操惊愕地发现,城外的荆州军居然没有半点后撤的迹象。
  围城如故,攻击如故!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
  “究竟是怎么回事,荆州军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丝异动?”曹操一拍桌案,略显恼怒地说道。
  满心以为在西川的设计安排能够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砝码,未曾想,计划已经成功,对手居然丝毫不为所动。饶是曹操经历过无数起伏、心志早已磨练的坚定远超常人,此刻还是不禁有些失去了平常心。
  “丞相,会否是西川的消息还未传到张贼那里?”曹休谨慎地说道。
  “若是三天前,这个理由还说得通。”曹操声音有些阴沉地说道,“我不信,刘备在西川没有安插细作。料想西川变乱苗头初现时,刘备就应该有所察觉了。三月二十六日西川改弦更张,到今日已有十三天时间。连子廉都已在三天前得到了消息,张飞会时至今日仍对此事一无所知?再者,子廉三日前以狼烟传讯,张飞铁定会去探查原由,如此也该查出些蛛丝马迹来。更何况,刘备军中还有那善于传信的飞鸟,他们之间要互通消息比我方应该要方便的多。”
  经过多方的查探,曹操已经确认刘备军中能够使用一种称之为“鸽”的飞鸟来传递消息,但由于鸽鸟的饲养、训练、使用,在荆、扬、交州中属于极度机密,除了专门的饲训人员外,也只有刘备军少数文武重臣才能接触。其他官员将领也只能大概地知道有这么一种鸟,至于此鸟产自何方、如何饲养训练、如何使用等等,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曹操命细作百般查探,也无法获得更进一步的消息。
  见曹操发火,议事厅内的一众文武噤若寒蝉。生怕一语不慎触了丞相的霉头。
  “丞相,其实文烈将军所言未必没有一点道理。”贾诩见气氛紧张,打圆场说道,“也有可能刘备方的情报搜集、传递环节上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使张飞暂时还未能获得西川的消息。以诩之见,丞相不妨一边继续等待,一面使人诈做出降,以‘降卒’之口将此消息传于张飞知晓。”“恩!”曹操沉吟片刻。怒气稍减地点了点头。
  “此外,丞相还可以狼烟传讯,知会曹洪将军率军对张飞做出大肆进击地姿态,以此来增强对张飞的压迫感。”顿了顿,贾诩继续谏道。
  曹操先是点头,但忽然间,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色,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文和,你说有无可能张飞已经得到西川的消息,却存心不退守荆州?”
  贾诩却没有流露出太过惊讶的神色。只是目光变得更加深邃。缓缓说道:“丞相也想到了。自昨日起,诩心中就隐约地产生了这个念头。不过,有件事情令诩有些想不通————荆、扬的主力已尽出北向进犯。腹地应该是相当空虚。张飞凭什么胆敢视可能自汉中、西川、南中三路而来的进袭于无物?如若这三路兵马当真同时进袭,兵力绝不少于十五万人,而且攻击地面相当广泛。以荆、扬腹地的少许兵马,又没有张飞亲自统军,真能挡得住这十五万大军?”
  站起身,曹操在厅中来回走动了起来,头颅低垂深深地思索起来。
  贾诩也不在说话,跟其他文武官员一齐等待曹操做出决断。
  猛地收住步伐,曹操抬头沉声说道:“传讯于子廉,命他自明日起统率大军与张飞接战。城中守军也大造声势。作出即将出城配合子廉夹击荆州军的架势来。文和,那诈降传讯事,就由你来安排……”
  “领命!”
  几名曹军降卒被带离后,司马懿从内帐里转了出来。
  “士元,你怎么看?”我转头对庞统问道。
  今夜注定是个不安宁的夜晚。
  在黄昏时分,由荆州接连传来两封急讯:首先,汉中曹军有了大举调动。但暂时只知道曹军正朝东面集结,具体的目标还不太清楚,可能是荆州。也可能是张鲁。
  其次,益州军朝涪城集结的动作越来越明显。据安插在涪城的细作回报,益州军中最得力的大将张任似乎已经到了涪城。一切的迹象表明,益州军的东侵恐怕已是再所难免。
  得到这两条急讯后,原本我正和庞统等人进行商议,巡夜地凌统却突然禀报,道擒住了几名曹军兵卒。更奇怪地是,这几名曹兵居然称他们是乘夜以绳索从宛城潜下,意欲来投靠我军。并且还带来了重要的消息。
  这重要的消息,便是西川地变乱。
  “一条无聊的阳谋!”庞统摇头笑道,“曹操怕将军还不知道西川的事,特地派人来提醒将军‘注意’荆州的安全。他肯定也知道这条计策瞒不过将军,但只要把消息带到,目的也就达到了。刚才的几个曹兵,不是被舍弃的棋子罢了!”
  “看来,曹操已经急了!”司马懿淡笑说道。
  “这也难怪,再这样耗下去,他的粮草也撑不了多久了!”庞统轻捋颔下的短须,嘿笑着说道,“从宛城黄昏时放的烟来看,恐怕曹洪该有动静了!”
  “他敢动,就打得他不敢再乱动为止!”我轻摁桌案,沉声说道。
  虽然曹洪手中也有五万人,但要是真正战起来,他绝对讨不了什么便宜。
  他这支兵马,人数虽多。但一则里面没有什么骑兵,二则其中有两万多人刚刚吃过败仗,尤其乐进地那一部,败得还比较惨。新败不久的兵马,在心理上肯定会存在阴影,士气上也会有所不振。这必然会影响到战力的发挥。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洪所部那略显孱弱的后勤补给。只要他敢急进攻击,我就让风骑军去截击他的粮草补给线。跟我军可以使用水军来运输粮草不同,曹军的粮草输送全靠陆路。只要风骑军存心去袭击他们的补给线,就算无法切断,但给他闹个鸡飞狗跳却肯定不成问题。
  到那时,五万人地吃饭难题。就能将这支曹军拖垮。
  章和二年四月初十,陆逊搭乘水军快船赶到了襄阳。
  “……兹令平西将军陆逊督领荆州兵马。”剻越将刘备地手书宣读完毕后,从亲随手中取过一柄宝剑,郑重地递给陆逊,“伯言,此乃主公随身雌雄双剑中的一柄,主公特将此剑赐予你,以为令行禁止之信物,还望珍重使用。”
  “谢主公!”陆逊一撩战袍,单膝跪地。伸出双手恭敬地接过宝剑。”陆逊必不有负主公厚望!”
  扶起陆逊后,剻越充满期待地说道:“荆州势态危急,汉中、西川、南中都有可能起兵进犯。荆州如若有失,必然会危及北伐大业。目前将军正与曹操对峙于宛城,牵一发则可能动全身。无论如何不能令将军分心,所以抗击外敌、护卫荆州的任务只能由我们后方完成。
  此次,是由主公和将军同时选中伯言担当起统军护卫荆州的重任。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在不影响北伐的前提下,荆、扬、交三州的人、财、物力皆任由伯言调度。”
  陆逊面色一凛,肯定地说道:“逊必竭尽所能。”
  “好!”剻越点点头,笑着说道,“伯言。我也相信你!”
  刘磐走到陆逊身旁,拍了拍他的肩,爽朗地笑道:“伯言,不必有所顾忌,好好干!”
  “多谢刘公!”陆逊知道刘磐这是为他统领大军扫除障碍,和声感激道。毕竟,从军职以及在荆州地威望、影响力上,陆逊还比不上刘磐。如果没有刘磐的支持,陆逊想要统领好大军必然问题重重。
  “伯言。南中的事情你最清楚,我就不多言了。汉中和西川的最新情况,我为你介绍一下!”寒暄完毕后,剻越命士卒抬来一个巨大的沙盘,就着沙盘详细地为陆逊解说了起来。
  随着剻越的介绍,陆逊的目光在沙盘不住地巡视着,英挺的剑眉微微蹙起。
  “大致情况就是如此。”剻越最后说道,“目前我方已向汉中和西川方向加派了大量细作,一旦有什么新情况,细作会在最快时间内以飞鸽传至襄阳。”
  沉思了片刻后,陆逊指着沙盘上南中的方位说道:“剻公、刘公,我已命人在南中暗地散布了流言,称孟获有意以对外征战的手段,铲除蛮族中与其不合地部、洞,以图由大首领成为南中蛮王。此外,又命细作暗中联络了数位与我方颇为交好地部、洞首领。有必要时,应该可以发挥奇效。”顿了顿,陆逊继续说道:“逊还有一个针对南中蛮部的计划,请剻公、刘公一起参详下。”
  “伯言,说来听听!”剻越饶有兴致地问道。
  “据逊所知,孟获野心勃勃欲建国称王,而南中蛮部中,想做蛮王的部、洞首领还不止一个。不过,其他几位多半是有心无胆,顾忌孟获那大首领地身份。”陆逊温和地笑道,“但是,如果我方能动些手脚,让这几位自以为天命所归,或许情况就不同了!”
  “制造符瑞?!”剻越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正是!”陆逊笑着点头道,“蛮人多半愚昧,且对神灵信奉有加,若能针对他们的习性制造些符瑞征兆,必能收取奇效!”
  “妙!”剻越击掌笑道,“伯言,主公和将军果然没有选错人!”
  陆逊微微一笑,又继续与剻越等人商议起其他方面的军情来。
  正式接管军权后,陆逊立即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鉴于汉中、西川和南中等方面的情况越来越紧张,陆逊于十三日重新进行了兵力调整————吕蒙南下武陵,接掌原先由陆逊统领的两万兵马,负责防御南中蛮部;廖化引增援而来两万五千扬州军驻防西陵,负责防御益州军;贺齐引军一万五千人驻防上庸,防御汉中曹军。
  而刘磐,则负责聚集督训各郡的郡国兵。
  在西川,此刻却发生了一件的重要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
  益州,成都。
  时近黄昏,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天空中云很低,好像就要落下来压到头上似的,空气里弥漫着说不出的压抑感觉。几缕残红色的阳光透过城墙般厚实的云壳,为灰扑扑的天空增添了几条血线。
  虽然还未入夜,但城中百姓都已早早地回到家中,街市上冷冷清清。一阵晚风吹过,卷起片片烟尘。
  恢弘大气的益州刺史府,坐落于成都偏东南的位置,是城中最为显眼的建筑。整座府邸占地近百顷,内有屋舍近千,厅院纵横,园林别苑,满眼的华贵之气。其中的部分主建筑,完全是根据京师皇宫的样式仿建而成的。不少初次来到成都的人,乍看到这座刺史府,十之七、八都会被惊住。
  事实上,川中曾流行过这样的传言————已故前益州牧刘焉,曾有心据蜀中为王称帝,因此特地修建了如此富丽堂皇的府邸,准备作为称帝后的皇宫。但很可惜,还未来得及实现自己的宏愿,刘焉便因病逝去,而继位的刘焉之子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