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桓侯再生 >

第366章

桓侯再生-第366章

小说: 桓侯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稳妥的办法,就是先扫除两翼,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许昌。到那时,曹操纵然想坚守,恐怕也撑不下去!”庞统笑着接口说道。随后,他冲我点了点头,回到了右首的座位上。
  “两日前,子龙业已率风骑军开始佯击许昌,汉升也将引军北上攻击谯郡,对许昌形成威慑。同时,二哥的大军将从梁郡方向,摆出向西进攻的架势。所有这些,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曹操聚重兵于许昌。”接下来的任务命令下达,就是由我来完成,“两日后,我大军齐出……”
  大哥虽然亲自出征,但他在第一时间就将实际的指挥权交给了我,自己只是充当名义上的主帅。
  “社稷之兴,民生之安,皆在此次北伐:北伐之胜负,尽在诸公一身!”当我将一应命令下达完毕后,大哥长身而起,慨然说道,“备谨代大汉社稷,代天子,代天下万民,将此千均重任,托付诸公了。”
  “诺~!”十余名主要将领同时起身出列,动作整齐单膝跪地,右手横于胸前,高声应道。
  许昌一片风声鹤唳,城中的官员百姓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危险的到来。
  上一次被兵临城下是什么时候,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了,然而就在前一日,一部风骑军绕过曹军的防线,神出鬼没地突然出现在许昌城南20余里的地方,对曹军一支小型辎重队发动攻击后,一击而退。
  20余里!!意味着什么?————只要风骑军有这个意思,小半个时辰就能出现在许昌城下。
  许多的许昌官员百姓甚至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被兵临城下是在什么时候?
  做为建安、黄武两朝的都城,许昌受到极为严密的保护。十数年来曹方经历过大小战事无数,其中不乏官渡、刘备第一次北伐这样动辄数十万人的大型战事,但却没有哪一次能够对许昌构成实质性威胁。
  然而这一次,战争的阴影是真正地笼罩在了许昌的上空。
  长时间不亲历战争,官员百姓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相当脆弱。
  加之前段时间黄武朝廷又将都城由许昌迁移至邺城,不免给人以错觉。
  事实上,自去年七月开始,许昌、颖川郡,乃至整个豫州的官员士民都产生了一个念头————曹操是不是因为惧怕刘备的锋芒,而有意放弃许昌、甚至是豫州,准备借助黄河天险避居河北?
  尽管豫州刺史满宠再三张榜安民,但惶惑的人心还是无法得以平定。到第二次北伐战事真正来临时,满宠的努力基本告废————先前还不愿远离故土的许多大族门阀,此时再不犹豫,动用一切能够借助的力量,举家北迁河北,以躲避战火。大族门阀的举动,又引起连锁反应,百姓们也竟相效仿。
  若非曹操及时赶到,许昌很可能在战火烧至之前,就变得人去城空,除军卒外再无人影。
  但纵然有曹操亲自坐镇,许昌还是犹如一只引信外露的巨大炸药桶,随时可能来个惊天一爆。风骑军的飘忽一击,险些就点燃了这个火药桶。
  “又是赵云?!”曹操眉头大皱,指节轻轻敲打着身前桌案,沉吟着说道,“他究竟想做什么?”
  近些日来,风骑军已经不止一次地玩出这种百里奔袭一击而退的把戏,令曹操头疼不已。这样的攻击。造成的实际伤亡损失并不很大,但对民心、军心却有非常恶劣的影响。许昌城内的慌乱悸动,就是一个鲜明的佐证。
  更让人头疼地是,赵云的奇袭总是无迹可循。作为一支轻骑,配备的又是辽东、西凉良马,使风骑军的机动力远强于一般的骑军,更不用说是步军。在无法预知行动的情况下,想要截破除对方的奇袭几乎是不可能。
  而且。赵云似乎很能钻空子,连续几次都是从曹军的防守缝隙里进出。当然,曹操也知道赵云并不是什么神机妙算。造成这一状况地原因,肯定在于敌方的细作。
  “示威以攻心……”贾诩一针见血地说道,“赵云心思缜密,定然是看出了颖川人心不安,加之他极擅运用骑军,所以想用这种办法加剧我方军民的不安情绪,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图。”
  “这么说来,刘备当真是准备先取许昌,以求中间开花。席卷中原了?!”
  “诩也无法确定……”贾诩轻捋颔下胡须。”从刘备大军的进击动向来看,其首要目标应该是许昌。但无论是张飞,还是诸葛亮、庞统等辈。都是擅长奇兵之人。不可不防他们别有用心……”
  曹操微微点头,将目光转向桌案上的地图,手指停止对桌案的敲击,指着地图上的几点说道:“西路有妙才镇守长安,至不济也有潼关、函谷之险,吕蒙、张任这两路兵马并不足惧。若柯比能再能牵制马岱些时日,西路暂可保无忧。东路,有子孝抵挡魏延……此战的关键还是在于中路,梁郡、南阳、汝南这三路兵马的威胁太大。只要能防住这三路,大局可安……”
  “这三路敌军诈称40万人。实际怕也得有20万上下。万一让他们形成对许昌地合围,战局将大为不妙……”荀攸表情沉肃地说道,“若拒敌于外,以我军地兵力,恐怕无法坚持长久。最好,是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不过,这三路都不那么容易对付……”曹操眉心一拧,沉吟说道,“汝南一路。只能算是偏师,意在牵制我军。而且赵云心细如发,黄忠老而弥坚,都非易予之辈。南阳那一路,主帅明为刘备,实际掌军者必是张飞。此人用兵变幻无常,加上兵马最众,想将其击溃,难上加难。这样看来,也只有从云长这一路下手了……”
  正商议间,曹休急步入厅,行礼后禀报道:“启禀丞相,并州传来急报,柯比能被马岱击败,损失惨重,目前业已撤往弹汗山。此外,匈奴左贤王刘豹突然对柯比能部发动攻击……”
  “什么?”曹操腾起站起,急切地对曹休说道,“信报何在?”
  曹休大步上前,将手中简书奉予曹操。
  贾诩和荀攸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不乐观。
  若是在一年前,柯比能败了就败了,鲜卑人就算死绝,曹操也不会皱半点眉,反而会拍手称庆。
  但眼下却是不同!
  少了柯比能的牵制,马岱这只西北猛虎,离出山地日子已经不远了。
  一想到数万西凉铁骑纵横驰骋的情形,连贾诩和荀攸都感到头皮发麻。
  襄城
  襄城县位于颖川郡西南,东倚伏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缘。
  其战略位置相当重要,扼南北道路要冲,向东北便是颖阳,直通许昌;向西北则通向阳城、荥阳,更可经偃师叩虎牢关,进击洛阳。
  我和大哥领军兵出南阳之后,与曹军的第一战,就在襄城展开。
  主持颖川西部防务之人,是曹军名将右将军徐晃。
  徐晃为人沉稳,用兵也是尚稳不尚奇。先求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战。但这一次,兵力上的显著差距,让他“不败而后战”的企图无法实现。
  徐晃手中的兵马约在三万左右,但其兵卒素质却有些良莠不齐。
  其中那支跟随徐晃南征北战至今的骑军,在曹军中一直便是上数的劲旅。连赵云亲自指挥的风骑军都不怎么奈何的了他们。
  但除此之外,徐晃麾下地步军似乎就逊色许多了。细作的回报中称,有不少步卒甚至像是入伍不久的新兵。
  不过,这也难怪。第一北伐战事中,曹军的损失相当惨重,十余万富有战场经验的士卒或死或受俘,伤残者也是无数。其后的两年里,曹操虽然陆续征募起了相当数量的兵卒。但一则操练匆忙,二则战场经验几乎为零,战斗力又能从何谈起?
  在这方面,我军的新兵就比曹军要幸运地多了。大量因残退伍地老兵,应朝廷之召出任教席,将他们亲身实践而来的宝贵战场经验技巧,无所私藏地传授给了承继自己梦想的新同袍们。这几乎就等于是给新兵们增加了半条性命。
  徐晃知道自己的实力并不足以正面抗衡我军,就以小部骑军左右骚扰,阻挠我军前进。同时尝试偷袭我军粮草辎重队伍。
  但徐晃的努力,并没有达成预期的目的。他有骑军。我军同样也有庞德的3000余铁骑。
  第一次北伐大战结束后。庞德利用迫降俘虏的韩遂骑军对麾下铁骑进行了补充,随后地两年里更是每日操练不停。
  论骑兵地操练使用,庞德丝毫不逊色于马岱。甚至可以跟赵云不相上下。但这位性格刚烈豪爽的西凉猛将,在一件事上却是近乎顽固他始终当是马家的部将,将自己地锋芒隐藏在马岱,甚至是马休、马铁之后。直到两年前,马岱的一封长达千字的手书,才让庞德从自己设置的桎梏中摆脱出来,展现出他耀眼的光芒。
  三日,庞德率领本部铁骑与徐晃的骑军接战十三次,以阵亡220余骑的代价,换取了对手270余骑。
  心疼骑军的损失。加之两次偷袭辎重队失败,徐晃不得不放弃了无意义的牵制骚扰战术。
  进入二月,气温稍有回升,北风似乎也不再那么凌厉刺骨,阳光里透着暖意。
  不过,襄城城头的守军却丝毫感觉不到一丝暖意,甚至通体发寒,眼睛直楞楞地盯着城外。
  一百架造型奇特地投石机,整整齐齐地排成两列。一堆堆的石块摆放在旁边。不消怀疑,再过些时间,这些石头就会从天而降,轰击着城墙、城门,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砸成血肉模糊的“肉饼”
  强弩手、弓箭手、刀盾兵、枪矛兵……一个个方阵有序地排列在投石机的周围。
  悠悠长长的号角经久不止地回荡在天地之间。
  鬓角间已现斑白之色的徐晃,双手撑扶在女墙上,冷眼观望着城外的战场。
  “至少三百八十步!”与徐晃有几分相似的族弟徐盖有些艰难地说道,“他们地霹雳车真能砸这么远?”
  无论是弓箭,还是曹军的霹雳车,哪怕借助城楼的高度,射程都无法超过350步。能够达到这射程的,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踏弩,但对手将战场摆在了西城,占据了上风。逆风的情况下,弩箭的射程要大打折扣。
  如果对方的投石机能在三百八十步外开砸,恐怕守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等着被砸成一片废墟,要么被主动出城攻击。
  很显然,这两个选择都算不得高明之策。
  “呜~呜~!”城外的号角声逐渐地变得急促起来。
  “要来了?”徐盖眼睛一紧。
  视线中,一名敌将挥舞着小旗,早已蓄势待发的百架投石机几乎在同时完成了一个动作————投射!
  “呼~~!”恐怖的巨大“石云”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轰~!”巨大的轰鸣声中,半年前才经过加固的襄城城楼惊恐地颤抖了起来。
  不少守军士卒甚至脚下不稳,摔成一片。
  第五章
  日将西垂,西面天际一片如血的暮霭。北风渐劲,卷起一地的轻尘和草屑。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眩晕的刺鼻血腥气息。
  持盾的荆州军步卒相互配合着,一边清理着战场,一边交替掩护投石机、冲车等重型攻城器械撤出攻城区域,防止守军可能的出城突击。
  城上城下,到处可见凝固后变黑的血迹。
  一座新堆垒而成的土丘上,我和大哥并骑而立。
  “我军的霹雳车居然如此霸道,简直称得上是攻城的神器……”大哥凝望着那曾经坚实的,如今却已满是坑坑洼洼伤痕的城垣,由衷地惊叹道,“如此轰砸下去,以襄城的城池,恐怕撑不过四天。”
  大哥虽然十年没有上过战场,但眼光并未有所退化。曹军虽然曾对襄城的城墙进行过修缮加固,但由于先天的不足,加上时间的紧迫,加固的效果实在有限。
  在我看来,眼前的襄城城池简直是漏洞百存。
  如果在双方攻城器械水平相当,曹军还有一定可能据城阻挡我军的进攻。但问题是,我军的器械水军仍然稳稳压着曹军一头。
  事实上,因在前些年战事里吃了不少亏,曹操痛下决心,对一系列器械、尤其是霹雳车进行了改进。据我适才的观察,曹军霹雳车的平射最大射程应该能达到330步左右,基本已与我军霹雳车先前的最大射程相当。不过,“可惜”的是,我军在霹雳车的改进所下的工夫甚至还要超过曹军。
  由朝廷唯一的女官————考工令黄月英主持的器械坊,集中了荆扬诸州里技艺最为精湛的巧匠,对我军已有的霹雳车进行更进一步地改进,甚至可以说是革新。
  这种最新型的“黄氏霹雳车”其实已经类似于后世的“回回炮”
  (玩过帝国2的朋友就清楚了,回回炮就类似里面的巨型石投)射程有了惊人的提升。最远能够达到近400步。不过,黄月英自己也认为再度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除了射程,新型霹雳车另一个特色,就是能够投射多种弹石。不过,这一次徐晃并未有幸“见识”到……
  除了山城,或是像许昌这样的雄城,一般地城池根本不可能应付得了我军霹雳车的轰砸。(不过,先进的攻城器械也并非万能。历史上元攻南宋。面对有地形之利的雄城襄阳,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器械,包括回回炮,围困数年,都没能破城。最后还是守将感觉无望,献城出降,襄阳才因此告破。今天这一战,徐晃绝对是吃够苦头了。
  “徐公明定然悔极了没有据北汝水抗击我军……”大哥的心情相当不错,捋髯呵呵笑道。
  据河而守,确实比据城而守要主动有利。但大哥忽视了一件事————前些日的天气相当寒冷。北汝水曾被冻结至近尺厚。别说是人。连重型器械都能涉冰而渡。这样的河流,所能起到阻敌作用,相当有限。
  徐晃不像诸葛亮那样精通天文变化。他无法预测天气会回暖。等到察觉回温时,已经来不及据河而守了。
  我笑了笑,但却没有把这些说出来。
  “父亲……”骑着一匹小马的邓艾面庞有些潮红,踌躇着对我说道,“……曹军也许会乘夜偷袭我军……”
  随军出征之后,邓艾一直跟随在我身旁。名义上是领着他那一屯新兵充当着我的护卫,实际上我是想让他能更多地接触到决策层面。以他地身量武艺,亲临战阵冲杀还为时过早,而且我并不想把他培养成一个破阵冲锋地猛将型人才。
  历史上那位威名赫赫的邓征西,才该是他真正的成长方向。
  “哦~~?”我转过头。饶有兴致地反问道,“说说看……”
  “……”看我并没有取笑他,邓艾信心足了些,深呼吸了几口气,平复下心情,“从适才地攻城战可以看出来,曹军拿我军的霹雳车并没有什么办法。死守襄城,完全是被动捱打;出城迎战,徐晃手中兵力也不足以对抗我军。孩儿以为。徐晃若是明智,就应该退出襄城,后撤寻找其他有利地形阻击我军。不过,在撤退之前,徐晃应该会尝试夜袭,做最后一搏。”
  “如果你是徐晃,会如何夜袭?”我不动声色地继续询问道。
  “徐晃所部骑军一直游击在外,这就是他留下的后手……”邓艾蹙了蹙仍有几分稚气的眉头,“若孩儿是徐晃,就先以骑军乘夜突袭。这几天夜里风一直很大,如果能在我军大营里点上几把火,就更有用了。一旦我军出现混乱,城里的曹军就乘机杀出。这样内外夹攻,也许就能成事……”
  说到兴奋处,邓艾的脸庞不禁流露出一丝自信的神采。
  “小艾,如果是你领军,又会如何应付徐晃的夜袭?”大哥也很有兴趣地问了个问题。
  “回主公……”邓艾一直不敢称呼大哥为伯父,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