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6明的阶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33部书 >

第7章

6明的阶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33部书-第7章

小说: 6明的阶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33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一。所以他听了《韶》乐后深深陶醉,三个月都吃不出肉的滋味。孔子还说,写文章把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这些都是我国最早的文艺评论。

  《论语》有很多生动精辟的名言警句,读了令人难忘,发人深省。如:温故知新,是可忍孰不可忍,既往不咎,三思而后行,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欲速则不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仁不让,不患贫而患不均,等等,长期以来都成了人们习用的成语,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孔子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时间最久,涉及面最广。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汉代董仲舒把孔子塑成神学家教主,宋明理学家把孔子改装成一个存天理、去人欲的僧侣主义的理学家。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中国统治者就强调孔子的尊王攘夷、保卫传统文化的方面;当征服者取得统治地位,政权巩固后,他们又强调孔子学说中定于一尊、君臣大义不可违抗这一方面,等等。汉代以后中国历史上虽然换过不少封建王朝,孔子的圣人地位从未发生过动摇,他成了“万世师表”,他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因此记载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也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其他任何文献所难以比拟匹敌的巨大影响。从东汉开始,它成为“七经”之一,宋以后又收入“十三经”。

  两千多年间,它不但是士人必读的教材,还是统治者言行的是非标准。它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日益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常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迷狂和愚盲服从……,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状态和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5 人道和平科技先声——《墨子》
 
  战国时代,群雄并峙,诸子争鸣。在熙攘鼎沸的各种论调中,有两个学派的呐喊声最为响亮,这便是儒家和墨家。

  墨家的创始者是孔、孟的同乡,今山东滕州人墨翟。墨翟是我国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以他为首的墨家学派一开始便以儒家反对派的姿态出现。儒墨两家相互驳难,分庭抗礼,并称显学,揭开了先秦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序幕。只是到了西汉中期,儒家被定为独尊,成了中国封建思想的正统,墨家才逐渐湮没不闻,成为“绝学”。

  由于史籍文献的残缺,墨翟的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已很难详考,只知道他生活在战国初期,是个木匠出身的知识分子。据说他的木工手艺相当高超,削三寸之木,顷刻之间便可制成一个载六百斤重的轴承,还曾制造木鸢(古代滑翔机),飞翔在天空。

  墨翟创立的墨家,既是一个学派,又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政治团体,其首领称作“巨子”,成员多半来源于社会下层。在墨翟带领下,他们生活简朴,穿粗衣,着草鞋,饭都不能吃饱,整天劳作不休,在列国间奔波,扶弱抗强,制止战争。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是唯一没有疑义的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学派。中国小生产者劳动阶级的某些思想特征,空前绝后地以系统的理论形态呈现于《墨子》一书中。

  现存的《墨子》,共15卷,53篇,既非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也有时间上的早晚之别,但基本上是一部反映墨翟及墨家学派思想的总集。

  兼爱非攻人道和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是墨家的最高社会理想。《墨子》认为,人民不但要求生存和温饱,而且要求子女繁庶和幸福。但是当时的许多统治者,对内使人民劳苦,剥削人民很厉害,使无数人民饿死冻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兼并别国土地,使无数人民病死战死。这些统治者又极端荒淫,霸占了成千上百的青年妇女,使天下许多男子不能结婚。政治上交相作恶的混乱局面,即强者劫掠弱者,众者凌暴寡者,诈者欺骗愚者,贵者傲视贱者,是一切祸害中最大的祸害。

  如何才能消除这一大害,兴起天下的大利呢?《墨子》指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倡“兼爱”。兼爱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

  所谓兼爱,即人与人之间不分血缘关系的亲疏和身份等级的贵贱,都应普遍地、平等地相爱互助。对待别人的国家,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就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墨子》在道德观上十分重视“兼”,“兼”在墨家那里是个崇高的美称,它把合乎兼爱原则的国君叫作“兼君”,合乎兼爱原则的士叫作“兼士”。与“兼”相对立的是“别”,“别”在墨家那里是个极大的贬词,不合乎兼爱原则的,便叫“别君”域“别士”。同样,《墨子》也把儒家主张的“爱有差别”的观念称作“别爱”,认为儒家主张的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贵贱而施予不同程度的爱,仿佛用火救火一样,只会加剧社会混乱,而兼爱则相当于以水救火,有助于治理社会混乱。

  《墨子》把兼爱看成是圣王之道,把追求“兼”除去“别”作为改造社会的总纲领。这样,兼爱就超出了道德观上的意义,成了衡量社会状况好坏的标准,认为天下兼相爱就会治,交相恶就会乱,能不能兼爱成了决定社会治乱的唯一条件,不相爱成了天下一切怨恨祸乱的总根源。它设想:诸侯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篡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彼此伤害;天下的人皆相爱,强的对弱的,众的对寡的,富的对贫的,贵的对贱的,智的对愚的,都能做到兼爱,就能消灭社会上相互残杀的现象,在苦难的人间建立一个太平安乐的天国。

  兼爱并不是无条件的空中楼阁,它是以互相有利为基础的。在《墨子》中,兼相爱,往往和“交相利”(互相得到利益)并提,认为只有有力量的赶快助人,有钱财的相勉以分人,有道的相劝以教人,像这样,饥的得食,寒的得衣,乱的得治,各安其生,才算真正实现了兼爱的原则。

  《墨子》也把兼爱称作仁、义,但它反对孟子所宣扬的仁义的说教,认为讲“义”不能离开“利”,义和利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实行仁义应注重客观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离开了实际的“利”,也就无所谓“义”。

  爱人就是利人,不是光讲漂亮话。它讥笑儒家口口声声叫喊仁,但如果拿一件具体的东西叫他们去认识或肯定,这些人便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仁了。

  《墨子》把“利”作为社会生活的准则,认为所谓“利”就在于使人们得到满足,而所谓害,就是使人们感到厌恶。从这个原则出发,它认为道德行为就在于使人们趋利避害,人们在行动中,应该放弃眼前的小利而躲避将来的大害,或忍受眼前的小害而求得将来之大利。如果断去一个指头,可以保全整个的手,就无妨暂取眼前的小害,以避将来的大害——这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墨子》还用“利”来解释各种社会政治道德范畴。比如,所谓“忠”,就是做有利的事使君主强盛;所谓“孝”,就是要有利于父母;所谓“功”,就是要有利于百姓,等等。同样,一个人的好坏也应当把他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结合起来观察。《鲁问》篇的一则对话生动地阐明了这个道理:鲁国国君问墨子: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好学,一个轻财好施,谁当太子最合适呢?

  墨子说:还不知道,或许他们所做的只是为了沽名钓誉。钓鱼的人样子恭敬,并不是为了赏给鱼好东西;拿虫子去引诱老鼠,并不是人们喜爱老鼠。我希望您能把他们的志向(动机)和事功(效果)统一起来考察。可见《墨子》的道德观是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

  正因为道德行为就在于使人们趋利避害,而兼相爱的具体内容就在于兼相利——互相得到利益,在《墨子》看来,兼爱也就拥有了实实在在的现实依据,成了实行起来并不困难的社会准则。因为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前提,爱和利又是对等互报的,书中引用《诗经》“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话来证明,爱别人的,别人必定也会爱他;有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定会有利于他。只要人们普遍地、平等地相爱互利,不厚己薄人,不损人利己,兼爱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上的《墨子》的兼爱理论,构成了它的其他政治学说的出发点。虽然兼爱在当时不过是小私有者企图摆脱残酷现实的幻想,但它毕竟是出现于人类社会早期的最广泛的利人主义的哲学思想,是古典人道主义的一面光辉旗帜,在价值观思想体系中,是对私有制社会无孔不入的利己主义哲学的有力挑战。

  在政治混乱中为害人民最严重的事情,《墨子》认为是侵略战争。因此,它特别提倡“非攻”。《墨子》书中反映的墨翟一生比较突出的政治活动也是从事反对侵略战争。据说他为了制止楚国对宋国的进攻,从鲁国出发,十天十夜跋涉千里赶往楚国,鞋子磨破了,就撕裂衣服裹住双脚继续前进。

  《墨子》认为,侵略战争固然使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生命财产遭到极大破坏,但由于发动侵略的国家也是打乱国内正常生产生活从事战争的,战争中因饥寒、疾病、战斗而伤亡的人民又不在少数,计算起来侵略得到的,反而比所丧失的多。

  因此,它认为,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只有受害者。

  《墨子》说,有些国家认为发动侵略战争,可以开拓疆土,进行兼并,因而有利可图。但仔细分析一下看,绝大多数发动侵略的国家都是人口不足而土地有余,大国侵略小国,实际是在伤害自己所不足的人民,而争夺自己有余的土地,即使取得暂时的胜利也是得不偿失。这样的好战国家,如同舍弃自己家中精美的粱肉去偷窃邻居家粗劣的糟糠一样,完全是患了偷盗之病的战争狂。

  《墨子》主张“非攻”,在理论上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它说一个国家为了兼并,兴师动众,侵略无罪之国,这叫“攻”,应该加以非难谴责。而汤伐桀、武王伐纣,得道之师讨伐无道的暴君,则叫“诛”,应加以支持赞扬。但在具体分析中,它认为当今天下的好战之国,像楚、齐、晋、越,所进行的每一场战争都属于“攻”,不属于“诛”。因此,《墨子》所主张的“非攻”在现实意义上实际是“非战”,即反对一切战争,这与其兼爱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也是兼爱思想最集中最突出的具体要求。

  “非攻”在《墨子》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头的声讨上,它同时还主张小国积极备战,用牢固的防御击败大国的侵略。有《备城门》等11篇专门研究城池守卫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防御战术,从兵员、武器、军事工程到战术战法应有尽有,俨然是一部城池保卫战的军事大全。《公输》篇记载墨翟到楚国去制止其发动进攻宋国的战争,与帮楚国制造进攻器械的公输般(即鲁班)斗法。墨翟解下腰带当城墙,用小木札当武器。鲁班先后设计了九种攻城武器,墨翟就设计了九种防御方法。鲁班的攻城武器用光了,墨翟的防御武器还绰绰有余。鲁班斗输了,突然叫道:“我知道怎样制服你了,但我不说。”墨翟说:“我知道你想怎样制服我了,但我也不说。”从旁观看的楚惠王不解地问:“这是啥道理?”

  墨翟说:“鲁班的意思,不过是想让你把我杀掉,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替宋国守城了。但是,我的学生禽滑釐等三百余人,已拿着我制造的武器,等在宋国城墙上,准备给进攻的楚军迎头痛击了。即使杀了我,宋国还是攻不下来的。”楚王理屈计穷,不得不停止攻宋。《墨子》还主张在防御中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把最大限度地消灭来犯之敌,看作防守的当务之急,而不是消极防御,单纯阻挡敌人进攻,使自己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强调敌人来犯时,要在城外迎击敌人;敌人溃退时要毫不留情地主动追击,歼灭穷寇,等等。《墨子》杰出的防御战理论,在我国历代兵书中居于特殊的地位,“墨翟之守”或“墨守”还成了千古流传的成语。

  《墨子》的非攻学说,和“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主张,是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一面旗帜。

  尚贤尚同:用人之道和行政管理

  “尚贤”是《墨子》的主要学说之一,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是实现兼爱理想的组织保证。《墨子》所谓的贤良之士,是指有淳厚的品德,有渊博的学识,善于言辩的智者。它把这种贤人看作国家的珍宝、社稷的栋梁。说国家贤良之士多,国家之治就会加强;贤良之士少,国家之治就会削弱。因此,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选拔、重用大批的贤人。

  《墨子》把“尚贤”视作为政之本,认为当时国家混乱的原因就在于当权者不能选贤任能。书中打比方说,当权的王公大人有一件衣服不会做,一定要找好裁缝;有一头牛不会宰,一定要找好屠夫;一匹马有病不会治,一定要找好兽医;一张弓有毛病,一定会找好工匠。这说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懂得选贤任能的重要性。可是一遇到国家大事了,就不去选贤任能,而是信任重用自己的骨肉,或者富贵之人,或者长相漂亮的,但这些人未必都是贤人。这就好像让哑巴当外交官、让聋子当乐师一样,是肯定干不好的。可见王公大人们看待国家大事还不如看待一件衣服、一头牛、一匹马、一张弓重要,乃是只懂小道理、不懂大道理的十足蠢材。

  因此,《墨子》主张摒弃儒家宣扬的血缘关系是否亲疏和先天出身是否富贵的用人标准,变任人唯亲为任人唯贤,实行官无常贵、民无常贱,有才能就任用,无才能就免职的用人之道,即使出身于农夫工商,只要有才干就提拔重用。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主张,反映了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要求提高自己政治地位、参与国家管理的强烈愿望。

  “尚同”是《墨子》“尚贤”学说的引申,即主张把贤人政治推广到全国,让有德有才的人从事国家的各级行政管理,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上下一致的贤人一统政治。

  在《墨子》的理想政治下,从天子到乡长、里长都是贤良之士,连国君都是由臣民共同协约选定的。《墨子》特别强调天子并不是神,他之所以被选拔出来担当天子的重任,是因为他能够听取群众的意见,发挥大家的作用,借别人的耳目,助自己的视听;借别人的唇舌,助自己的言谈;借别人之心,助自己的思虑;借别人的手足,助自己的作为,——即能够集中众人的智慧和能力,顺乎民意,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在以血缘为基础的贵族专政制度下和管理手段简陋的古代,这是《墨子》的一种合理而大胆的想象。

  勤劳致富与节俭则昌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墨子》特别强调劳动尤其是物质生产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人类跟自然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用劳动养活自己。它说禽兽用它自身的羽毛当衣服,用它的蹄爪当鞋子,用水草当饮食,雄的不耕种,雌的不纺织,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