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仙道厚黑录 >

第160章

仙道厚黑录-第160章

小说: 仙道厚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随云面露笑容,轻笑道:“如此,还不服吗?”

袁洪一下子跳将起来,大喝道:“你这道士居然使法术害人,端地可恶的紧,看打。”说罢,竟然抡起拳头,奔李随云而来。

李随云见对方凶恶,也自好笑,便以移山之法,移得一座小山峰,劈头压将下来。

袁洪见了吃了一惊,急展神通,将头向左偏得一偏,将那山峰担在右肩上。

李随云玩心大起,又遣一座小山,落将下来。

这袁洪两臂有担山之力,他丝毫不惧,将头向右边一偏,又将这山担了,看向李随云,大喝道:“兀那贼道,有什么本事,尽管使出来罢!”

第三卷群修大战凡间地,只顾今朝忘明朝 第三章收得门人入殷商

却说袁洪不知道天高地厚,仗着一身神力,担着两座小山峰,在那里耀武扬威。他也不知道李随云的本事,若非李随云想收其为徒,早就将其打为齑粉,何必在这里如此麻烦。

李随云见袁洪嚣张,微微摇头感叹,这家伙哪里都好,就是太过暴躁。若是不磨其心性,便是自己授其神通,他也难成正果。心中感叹不已,他复又遣得一座山来,劈都砸下。这袁洪再没有躲藏的地方,被那山峰劈头砸下,将袁洪压得力软筋麻,只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

袁洪被三座小山压住动弹不得,只急得乱叫,奈何人力有时而穷,那三座山峰加在一起,起码有千钧之力。他便是天生神力,也经受不起。

李随云面露微笑,轻声道:“你还不服吗?”

袁洪看了李随云一眼,恨声道:“你使诈,若是真打起来,你定非我对手。你胜之不武,我不服。”

李随云眉头一皱,这家伙简直是新一代的孟获。他也不多说,也不见什么动作,但见顷刻间,那三座小山尽数飞回原处。将袁洪放了出来。

袁洪起身,抓起铁棒,一声大喝,便冲李随云砸去。他也被欺得苦了,想他自成道以来,在此地横行无忌,何曾吃过如此大亏。他如何忍耐得住,但见那铁棒舞得如同风车相似,但见棒影铺天盖地,直向李随云砸将过来。

李随云冷哼一声,方欲施展袖里乾坤的神通,猛的醒起若是如此,这小子怕是还不心服。恼怒之下。反手抽出绣杖,迎上袁洪的铁棒。双方实力上的差距根本不需要猜测。一个是已经证了混元,万劫不灭地圣人,一个是初窥大道,才凝聚内丹不久的精灵。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但见一声巨响,袁洪倒飞了出去,手中的铁棒也脱手了,滴溜溜的不知道飞向何方。这次他伤得可是不轻,全身酸麻,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李随云冷冷一笑,大袖一挥,一股香风飘出,袁洪肉体自然恢复。他沉声喝道:“你还不服吗?”

袁洪此时再无半点傲意。对方的本事,远非自己能比。他一骨碌爬起来。看向李随云,急道:“我服,我服。您收下我做徒弟吧,师父,您收下我吧!”

李随云不想这家伙如此精明,眼中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淡淡地道:“你欲学我方才那等神通?”

袁洪见李随云有答允之意。真是喜不自胜,抓耳挠腮,连声求恳。

李随云自知袁洪根教,微微点头道:“我与你有缘,自当授你一门神通。你可好生凝炼,日后当放异彩。”

袁洪大喜,连连点头。复又询问李随云之名号,听得乃是清虚真人,是浮云岛的圣人。更是惊喜莫名。

李随云见袁洪喜悦,心中也喜,随即将一篇口诀送入袁洪脑海之中。又嘱咐道:“我传你之神通,乃道门八九元功。你好生修炼,自可成就大道。此功炼得圆满。若你能更进一步,则成九转玄功。功成九转。神通益大。你需好生修炼,万不可辜负我之期望。”

袁洪听得这神通如此了得,更是感激泣零。李随云也是闲来无事,便在此地指点袁洪修炼。这袁洪也是勤奋,肯下苦功,更兼有李随云指点,又有丹药相助。不过百十日,那八九元功已炼得有六、七分火候,更是修成七十二般变化,又过得十数日,他终脱得兽体,成就人身。

李随云显然很满意袁洪的进步。他自然知道袁洪的本事。他甚至有一个想法,如果孔宣为主,袁洪为副。再辅以门下三星,那将是何等的威势。到时候别说是阐教众门人,便是十二金仙齐出,也能支吾一阵。

想到此处,他心中愈喜,对袁洪的教导也愈发严厉。袁洪为人仗义,豪迈,他自知修为大进,却又想起他的兄弟。这日他正在演练变化之法,见李随云心情甚好,心中一动,轻轻现出原身,向李随云道:“师父,这梅山之中,除我得道外,还有六个精灵,也修炼有成。师父,您能不能将他们也收入门下?”

李随云轻笑道:“你且说说,这几个精灵,都是什么得道?”

袁洪点头道:“此山中有一长蛇得道,自名常昊。有一野猪得道,自名朱子真。有一山羊得道,自名杨显。有一山狗得道,自名戴礼。有一野牛得道,自名金大升,又有一蜈蚣得道,自名吴龙。师父,这六个精灵都有千年道行,神通不小。虽然比不上众师兄,但也称得上一方豪强。他们也诚心向道,还请师父怜其向道之心,收入门下。”

李随云轻哼了一声,淡淡的道:“他们既有千年道行,怕也坏了不少生灵的性命罢。”

袁洪心中一惊,不敢隐瞒,只得点头道:“师父所言不错。他们几个修为有成,却也不曾戒荤,依然享受血食。”

李随云微微点头,轻声道:“袁洪,你初入我门,不知我门虚实——这也怪你不得。那六个妖怪虽然诚心向道,但本性着实凶霸,实非善类。我便收入门下,他们也定性不良,日后难免干出欺师灭祖之事。似这般,我怎能容得下他们?需知神通愈大,为恶愈大。日后因果纠缠,却要算在清虚一门的头上。”

说到此处,李随云颇为感慨,淡淡地道:“其实我收徒弟,根骨还是其次,真正注重的,还是他们的心性。你自小咬松嚼柏,吃果子为生,养得一口清气。后虽入道,受那血食,但心中一丝善念未曾泯灭。我这才收你为徒。此事你虚弄得清楚,日后也莫要胡乱收徒。”

孔宣在旁边听了。心中不住的暗笑:师父端的狡猾得紧,居然把这等言语来糊弄门下。那六个妖怪的心性固然是其中地一个道理,但更重要地,怕是他心中不喜那六个妖怪罢。这也难怪,谁让这六个妖怪不知道礼数。清虚圣人在此,居然不来拜见,如此不知礼数,活该他们不能修成大道。

李随云见孔宣笑容古怪,知道他在腹诽,轻哼了一声,起身嘱咐袁洪道:“我尚有要事在身

,你可在此潜心修炼,待我俗事一了,自然遣人来接你。”

袁洪挽留不住。值得预备些果品,要送与李随云。李随云不忍却弟子之情,大袖一挥,尽数收入袖中。便欲起身。

也是命里该着,天意难违。这山上,除这七个大妖外。还有一个精灵。此山名为梅山。自然有些许梅树。那山崖之上,石缝之间,也生着一棵梅树。此树不过三百年的道行,但受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已久,自然通灵。奈何那精灵着实胆小,平日里也不敢露头,只敢在没人的时候,围着本源飞舞。

她本是草木得道,又未曾沾染世俗之气。身上的妖气几不可见。她为人又谨慎的紧,绝少露面,故满山灵兽,也不曾知道她地存在。李随云到得此地,虽知她是一个精灵。但见她本性不坏,也懒得出言点破。

李随云如今方欲动身。忽见天空中劫云遍布,不由得吃了一惊。这雷劫之威,他固然不惧。但此地突现劫云,当是有修士欲度天劫。他看了一眼袁洪,心中微动。这袁洪修炼的乃是八九元功,已脱去妖气,这劫雷自然不会冲他而来。至于那六个妖怪,也不到天劫来临的时候。如此说来,此劫当是冲着山后悬崖上那精灵而去。

心中微微一动,他便要出手。在李随云看来,那种纯洁如冰雪的精灵,才是更值得合乎地。毕竟世界并不纯净,像冰雪一样纯洁的精灵,自然没有人不会喜欢。他们那种纯粹的灵魂,正是让李随云无法割舍之处。

不过李随云并没有阻止天劫降世。他心里清楚,玉不琢,不成器。那精灵不经历天劫,终是散数,难入真流。不过他心中终是存了一丝善念,随即驾云飘将过去。

还未等他到得后山,但见一道巨大的劫雷劈将下来,只听得后山轰的一声巨响,随即天空劫云渐渐散去。

李随云见了这一幕,不由得勃然大怒,在云团之上跳着脚大骂不已。袁洪见了这一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一旁地孔宣颇为理解地拍了拍他地肩膀,柔声劝慰道:“师弟,没关系,这是常事。你习惯就好。”

袁洪看了一眼对此习以为常的孔宣和云岚,勉强张了张嘴巴,最终没有说出什么话来。他突然有一种不好的感觉,自己似乎上了贼船了。

李随云心中不快,急催云赶将过去,但见悬崖之山,一棵被劈得不成样子的梅树凄惨的歪在那里。见了这一幕,他心中微微一松。这树虽惨,但看似未曾伤到树中地精灵。对方受了雷击,当在左近。

孔宣急上前查看一番,扭头对李随云道:“师父,这梅树表面虽惨,但未曾伤及根本。若是取了去,以天地灵气,甘霖圣水浇灌,再好生修炼,当成难得地法宝。师父,这东西难得得紧,不如收了罢。”他知道李随云有心收这精灵,故才有此询问。若非如此,他直接便将这梅树收了。

李随云轻哼了一声,扫了一眼左近,见一白衣女子伏与崖底,也不知道性命如何。心中微动,便按落云头,信步上前。用神识微微查探那女子一番,但觉其根本未伤,只是微微受了些天劫余波罢了。

那女子伏地不起,似已昏迷,也不知道长相如何。李随云此时有事在心,也无心理会这等事。他看了一眼那女子,随即对云岚道:“你将她带回岛中,让她好生将养。”

云岚微微沉吟,随即道:“师父,您是想将她收为门下弟子,还是想将她收为侍女,弟子也该有个准备,待她醒来时,也好如此回她。”

李随云眉头一皱,随即淡淡的道:“将她收为侍女罢。我门下弟子已是不少,又新收袁洪,没有必要再收了。”

云岚点头答应。自上前将那女子扶起,随即驾起云团,急向浮云岛飞去。

李随云看了一眼孔宣和袁洪,随即吩咐袁洪在此山修炼,他带着孔宣急向朝歌飞去。

孔宣眉头轻皱,低声道:“师父,您到朝歌,莫非要寻商王不成,若是如此,您却违反了当年的协议,如此,反为不美。”

李随云冷笑道:“什么协议,不过是一张纸罢了,何必放在心上。更何况此时临近封神大战,那协议早就自动作废了。你何时变得如此迂腐,居然要被协议束缚。哼哼,此时若不做点准备,还要等什么时候?”

孔宣不敢多说什么,他也觉得自己此事多少有些迂腐,不由得微微一叹,随即跟随李随云而去。

李随云心中也自沉吟,如今天下风云变幻,能威胁到自己门下的修士虽然不多,但一个个神通也自不小,不过此时他们也不知道在哪里潜藏。这些人一个个也自狡猾得紧,藏得甚深,一个个惟恐被人发现了根脚,早就颠倒了阴阳。他也没有那功夫计算。此时唯一的办法,却是从朝歌下手。

入得朝歌,但见此地人烟稠密,又见朝歌之中,帝王之气甚盛。观之良久,李随云私对孔宣道:“不观朝歌之帝王气色如何?”

孔宣观看良久,方才感叹一声,双眉微皱道:“师父,此地帝王之气果盛,足见商王有道,商朝实力之盛。不过我观这朝歌帝王之气中,尚有一丝晦暗之色,已有日暮西山之意,怕是基业不稳。”

李随云微微点头,轻声道:“如今天下八百镇诸侯要如都城见商王,正好观其气色,看看哪个诸侯有帝王之气,也好早做准备。”

孔宣微微一愣,随即醒悟道:“师父,您是欲帮商,还是帮新帝?又或是两不相帮,只在一旁看热闹?”

李随云看了一眼孔宣,淡淡的道:“此时言此尚早,我还需观望一段时日,方才能下决断。毕竟此时天意尚不明朗。”

师徒两个正说间,忽见路边一阵喧闹,但见一彪军马赶将过来。

第三卷群修大战凡间地,只顾今朝忘明朝 第四章身似游龙走商都

李随云见得一彪军马赶将过来,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意。他轻轻一拉孔宣,两人闪到一旁,立足而观。

不过片刻,但见两辆战车为先导,后面整整齐齐的跟着四列持戈卫士,后面又跟着三十个持戟之兵。

这些兵丁虽然在大商称得上精锐,但在仙人眼中,不过蝼蚁一般,一脚便能捻死。孔宣见了这些兵丁如此威势,心中竟有微微不屑之意。这些兵丁只好欺负普通百姓,若真有起事来,一点用处都没有。

正思量间,但见兵马之后,一墨麒麟缓步而来,上面一人,威风凛凛,相貌堂堂。额上生一只神眼,面白如净玉无须。鞍上挂着两只金鞭,一见便知乃是仙家之物。身上战袍紧裹,不用猜就是英雄人物。

李随云看得那人,眉头轻皱,心中暗自寻思:这截教下手却早。这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封神榜上有名人,八部正神,雷部之首,闻仲闻太师。此时他大概尚未成名,只是一员能征惯战的大将,但天命难改,他日后定然飞黄腾达。

孔宣观那闻仲良久,对李随云道:“师父,此人身边那两条雌雄金鞭,乃是两条蛟龙所化,我观这两鞭委实不凡,怕是有大法力。他一身修为,似是通天师伯门下。如此说来,通天师伯怕是早有准备,若非如此,那人怎会在此为官!通天师伯怕是要辅佐商王了。”

李随云轻哼了一声,淡淡的道:“你观此人修为若何,若是对上你,需多少回合,可分出胜负?”

孔宣微一沉吟,轻声道:“此人非通天师伯门下二代弟子。当是再传弟子。我观此人道行不浅,根基深厚。若是不动五色神光,我和他怕是要斗个百十合方才能分出胜负。但若用到五色神光,不到十合,胜负可分。”

李随云微微点头。闻仲修为虽然高深,也就是阐教金仙和三代弟子之间那种水平。用高不成,低不就来形容,似乎也没有错。

这师徒两个正在这边谈论间。那边闻仲眼尖,远远的看到了两人,眼中猛的暴射出一道精光。那两人端的与众不同,一个个不染凡尘,飘飘有神仙之态。卓尔不群。隐隐有大贤之风。

闻仲眼光极高,早就看出了端倪,知道这两人不是等闲之辈,不是高山的隐士,便是有道地真修。他既入红尘。挣一条玉带,享人间之富贵,自然要为人君考虑。如此人才,他怎能弃之不顾?

好闻仲,急催坐下墨麒麟,转瞬之间。便到得李随云身前。二人周围的小民见得这少年将军到得近前,一个个都吃了一惊,纷纷散将开来。那些士兵也急匆匆的赶将过来,护卫一旁。

李随云见对方近前,又无甚恶意。他也猜到对方是为了拉拢自己。暗暗一笑,向闻仲打了一个稽首。故作平淡之态道:“道友,贫道有礼了。”

闻仲见对方不称呼自己官名,只称自己为道友,也不奇怪。他虽入得朝廷,但未曾忘本,虽然身披甲冑,但仍以丝绦束甲,以明自己身份。他听得对方如此说,知是同门,也不敢怠慢,匆忙还礼。

闻仲心中疑惑,又见此处人多嘴杂,待双方施礼毕,力邀还府。李随云心中有事,也不推辞,带着孔宣欣然而往。奉茶毕,闻仲当即道:“不知道友在何处仙山修行,怎地有心到朝歌一行?”

李随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