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规矩多-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公?”这是第一次有人说她像外公,当然,也是因为她身边的人都没接触过外公。她知道她的样貌虽然跟妈妈有些像,但脾气秉性却是不像的。只不过,像外公,她也觉得挺好!虽然没见过外公,但妈妈说过,外公做菜很好吃!
“是啊!”赵老爷子看着她有些欢喜又有些好奇的样子,心里更是叹息!可不是像嘛!不是外貌,也不是脾气,而是,看着眼前的茯苓饼,赵老爷子有些欣慰地笑了。承志,承志,总算有人继承了他。虽然他没有见过这个外孙女,但他地下有知也是会高兴的吧!池家后继有人啊!
“说什么呢?笑的这么欢!”林兆拎着水桶进了院子,身前有些水渍,难得的有些衣衫不整。
“说你小外公呢!”赵老爷子已经恢复了正常,儒雅的面容上透着喜气,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激动。说起池承志,也是淡然,虽然还有悲伤,但也不是那种浓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哀痛。
“那我也听听。”林兆倒是很感兴趣。对于池海大师,只要是学厨的,大都没有不知道的,他的事迹流传很广,即使外公不跟他说,他也是能听到的!但是那位小外公的事儿,却是很少有人知道。
长辈的风采动人,晚辈难免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这是不可避免的。相对于惊才艳艳的父亲,池承志几乎不为人所知,但林兆知道,他的这位小外公绝不会是平庸之人,只不过是父亲的荣光太盛,将他掩盖住了。只要给他时间,绝对会一鸣惊人,只不过,天不假年,所以,最后还是没有留下什么。
“行了,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做饭吧!”林兆想听,也不是不能讲,只不过沈念池登门的第一顿饭,自然不能马虎。虽然他们两人已经准备了一天,但总是觉得不够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皮丝与石榴树()
爷孙三人窝在小厨房里做菜。赵老爷子掌灶;林兆打下手;至于沈念池;老爷子给找了个小马扎;她就坐门口那里看着。
赵老爷子做的很慢;毕竟年纪大了;但是沈念池知道;老爷子年纪再大,也不至于是这个速度,至于为什么这样;自然是为了她的!
虽然她从小跟爷爷学艺,但学到的大都是沈家的做法。虽然爷爷曾经跟曾外祖父学习,但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爷爷能够教她做的池家技艺也是有限。而大外公则不然,虽然没有拜到池家名下;但是以两家的关系;只怕是学的不比曾外祖父的任何一个徒弟少。
眼下在做的这道菜叫三皮丝;就是秦川池家的成名菜之一。三皮丝;顾名思义;就是三种动物的皮切丝;分别是熟鸡皮、熟猪肉皮、海蜇皮,切成细丝,用花椒油和各种酱料熬制的料汁浇透;极其考验厨子的刀功和调制的手艺。
赵老爷子做好;递给沈念池一双筷子:“尝尝。”
沈念池也没客气,夹了一筷子,筋韧鲜脆,清爽利口,这个天吃正好。当然,要是再来点小酒,那就更美味了。“好吃!”竖起大拇指!
赵老爷子也夹了一筷子,听她这么说,却是没有得意:“还是差了点。”确实差了点,这不是老爷子自谦,因为他确实尝过比自己做的更好的!“这道菜还是你外公做的最好,连池叔都做的不如他!”话语中满满的惋惜!
别人不知道,他却是清楚的。虎父无犬子,池叔那般惊才艳艳,从小被他教到大的儿子,又怎么会平庸呢!只不过是一直被池叔压着而已。不是池叔不想让儿子出名,而是之前的教训太过惨痛,所以他是不敢的。池承志前头的两个师哥为什么早早地去了,除了遇上不可逆转的大环境,跟他们年少成名也有很大关系。不遭人妒是庸才,只是小鬼难缠,所以,也是让池叔害怕了!只是,小心地护着,最终还是逃不过命啊!
沈念池不知道赵老爷子又想到了什么,只怕是跟外公有关吧!看着眼前的这道菜,又回想起刚刚的话,连曾外祖父都做的不如他,那么,妈妈说的是没错的,外公做菜确实是好吃吧!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没有丰富的词语来形容,所以,好吃就是最大的肯定吧!等妈妈渐渐长大,学会品菜,却再也无法尝到,所以,笔记里关于外公的那些,最多的就是好吃,不是没有更好的词语,而是因为那些都成了回忆!
这顿饭准备了一天一夜,下厨又用了两个多小时,如果是招待客人,自然是失礼的,但他们是一家人不是嘛!爷孙三人根本就不是在做菜,而是在试菜,在品菜,在切磋。
赵老爷子每一道都做的极慢也极细致,虽然他没开口,但沈念池都是看清楚也记住了。出锅了就在锅台边吃,然后爷孙三个尝了又品评。赵老爷子想起来什么旧事,就跟两个孩子说说。所以,看着最终上桌的菜品,嗯,虽然形有些散了,不过,心意到了就行。沈念池喝着甜甜的米酒,脸色微醺。
“外公,您少喝点,念念还小呢!”林兆知道老爷子今天激动,也就让他喝了,自家酿的米酒,为了陪着老爷子,他和沈念池都来了点。只不过老爷子越喝越多,他自然是要拦着了。
“是啊!大外公,咱们下次再喝。”沈念池沉浸在赵老爷子讲的往事中,又加上喝了点酒,难免有些醉意,听林兆这么一说,赶紧拦着老爷子。
“行,行,行,下次再喝,下次再喝。”这点酒算什么,当年他们哥俩就着花生米能喝两坛子烧刀子,哎!年纪大了,不顶事了!看见两个孩子担心,依依不舍地放下酒杯。好久没喝尽兴了!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知己走了,再好的酒也是没滋味的。不过,今天却是高兴的!看着沈念池微红的小脸,赵老爷子觉得值了!
两个人扶着老爷子去里屋休息了,林兆拦住沈念池:“坐着吧!脸都红了,我让人炖点醒酒汤,待会喝点。”自己把桌子上的餐盘收拾走了。
沈念池也没客气,她虽然没喝醉,但也有点上头,就坐在那里看着小院的景色。其实就是个小院子,也没什么景色,院子里种着两棵石榴树,花已经有些谢了,有些枝子上已经开始结果。等到深秋的时候,就能吃了,不过这两棵是酸的,而且特别酸,能酸的掉牙!
沈念池笑笑,似乎看到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从一个中年人手里接过石榴,欢呼雀跃地掰开吃了一粒,然后就撇着嘴吐出来,冲着站在身后的老人委屈地说着什么。
这是她的家人吧!同样的小院,同样的石榴树,然后斗转星移,尘归尘,土归土。明明是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树,但寓意只能是寓意。无论是池家,还是赵家,都
林兆端着醒酒汤回来的时候,看见沈念池歪靠在沙发上睡眼迷蒙。好笑地摇摇头,还是个小姑娘,会逞强。外公那是什么酒量,他都顶不住,这姑娘就这么陪着喝了,也是
沈念池醒来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火烧云将天空染成了石榴红,沈念池看着盖在身上的衣服,知道这是林兆的。
“醒了,赶紧把汤喝了。”林兆听到屋里的动静进来了。虽然是妹妹,但毕竟男女有别,所以只能让她在客厅里歪着了。看沈念池揉着太阳穴,知道这是醉酒的后遗症,说道:“你怎么那么实诚,外公那是海量,你这个小身板,哪行啊!”
沈念池喝下温温的醒酒汤,笑笑。虽然她不是海量,可她家爷爷是,听大外公之前说,外公也是,所以,她的酒量也是不差的。不过倒没反驳,贪杯误事又伤身,她也是看着老爷子高兴了,才舍命陪君子的。“大外公呢?”
林兆指指已经空了的汤碗,沈念池知道老爷子早就醒了,醒酒汤还是老爷子特意给她熬的,有些不好意思。
林兆笑笑,说道:“睡饱了就起来,晚饭外公已经在准备了,你有什么想吃的就说。”接过沈念池叠好递过来的衣服,又接着说:“这里是之前小外公他们住的地方,已经找人收拾过了,旁边的那间是小姨之前住的,你去看看,有什么缺的,我让人去买。”
是的,这个小院就是当年池家人借住的地方,那两棵石榴树还是他们住进来之后,赵老爷子问了池云的意思,才移栽过来的。至于为什么说好的甜石榴变成了酸石榴,嗯,被人骗了而已
沈念池听了林兆的话,就知道这是赵老爷子的意思了。既然相认,赵、池两家是一家人,家里自然有她的地方。赵老爷子知道她没见过曾外祖父、外祖父和妈妈,所以特意让她住在这里,也是一种安慰了。她自然也不会拒绝。虽然她没有见过,但她还是能感到他们的存在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曾见证过那些幸福而寻常的日子,所以,她也能感受到的。
“谢谢大外公,谢谢林大哥!”沈念池知道他们不需要她的感谢,但这声谢谢是她的心意。
“谢什么?”林兆温和地笑笑:“走吧,我带你去其他地方看看。”晚饭有外公呢,他是插不上手了,以后沈念池肯定要经常过来,先带她熟悉熟悉情况,还要带她去见见前面的人,不然万一冲撞了,也是不好。
沈念池跟着林兆把后院转了个遍,她旁边的是老爷子的院子,再旁边是林兆妈妈的闺房。至于林兆,住在沈念池前边的那个小院。那里跟大厨房隔着一道墙,倒是方便林兆进出了。
转完后院,林兆带着沈念池直接去了后厨。现在已经是饭点了,后厨里自然是忙碌的。只不过今天后厨里算得上很安静了,尤其是老爷子做饭的那一角,所有人经过那里都是小心翼翼的,唯恐发出声音惊动了老爷子。倒不是老爷子严厉,只不过自从林兆能够独当一面之后,老爷子很少到前面来了,而像这样动手做一桌,也是从来没有过,也怪不得大家不敢打扰他。能让老爷子动手的,绝对不是普通人,所以,他们还是别打扰他老人家了!
看见林兆进来了,大家主动打招呼,又看见跟在他身后的沈念池,一个个都睁大了眼,这是?
林兆温和地笑笑,完全不理他们八卦的眼神,而是带着沈念池越过众人向老爷子那边走去。要不是老爷子嫌后院的食材不够多,他也不用受大家的眼神洗礼。只不过,反正都是要认识的,正好今天把事儿都办了吧!估计外公也是这个意思,不然只要让人把需要的食材送去后院就是了,也用不着劳动他老人家亲自跑过来不是!
第一百七十五章 葫芦鸡与后继有人()
林兆带着沈念池到了跟前;看着老爷子正把整只鸡从清水里捞出。“外公。”“大外公。”两个人问好。
老爷子这边很是安静;所以;隔着不远的人也是听到了沈念池的称呼。“大外公”?这是什么叫法;有不少人已经在心里转了几圈。能够被林兆亲自带进厨房;一定是老爷子默许的。看两人的样子;就知道很亲近;所以,呃,他们汇锦楼要办喜事了!?
他们怎么想的;爷孙三人自然没注意。赵老爷子看他们来了,也没说话,仍是慢悠悠地继续手里的活。用麻丝将鸡捆好;放入沸水中焖煮半小时捞出。用肉汤、料酒、酱油、盐、葱、姜、八角、桂皮腌渍;入笼蒸透。菜籽油烧八成热,放入整鸡;用勺慢慢拨动;至鸡肉变成金黄色捞出沥油装盘;配上一小碟花椒盐;这道秦川的经典菜;葫芦鸡就做好了。
沈念池拿起筷子在鸡肉上轻轻一划;筷到骨脱。连皮带肉夹起一块,皮酥肉嫩,香烂味醇;很是地道。
厨房里一直关注着这边的众人也是诧异了;原本以为是大少爷的人,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葫芦鸡做的好不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不能做到筷到骨脱。这姑娘是个厨子!?什么来路?竟然能进的了他们汇锦楼的后厨,可见是跟赵家有渊源的,不然同行是冤家,怎么可能进的来!只是,他们怎么从来没见过这姑娘?
赵老爷子抬眼在厨房里扫了一圈,众人低头该干嘛干嘛。老爷子虽然不过问后厨的事儿了,但威压仍在。看他们低头了,老爷子收回视线,对着沈念池说道:“以前做过吗?”语气有些严肃。
沈念池点点头:“嗯。”虽然沈家是以胶东菜为主,但沈老爷子见多识广,沈念池又是个爱钻研的,更何况这还是秦川菜的代表,她自然是做过的。
赵老爷子听到她的回话愣了一下:“沈崇教的?”怎么会呢?他虽然没跟沈崇打过多少交道,但池叔曾经提过,当年沈崇年纪轻轻就一个人跑去秦川,愣是赖在池家不肯走。池叔无奈,只得教给他做面食的手艺,却是没有把他收在门下。当时他听到还很奇怪,池叔既然愿意教了,自然是看好沈崇这个人的,可怎么就?池叔当时说了一句话“道不同”,他还追问了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池叔却是不愿说了。
后来他年岁渐大,也就慢慢想明白了。相对于他们这些家学渊源的人,沈崇更像是野路子,他也有师父,但他又没师父。他的师父太多,学的太杂,这个就是池叔说的道不同。相比于秦川池家的坚守传统,沈崇则是在杂糅,把他走南闯北学来的东西杂糅在一起,说起来很容易,但却也最难。因为学的多,必然会导致不能精深,这种无根漂萍似的做法,很是冒险。但是池叔还是教了,不是因为他耐不过沈崇,而是他觉得沈崇也许会成功。可不就是成功了嘛!不仅他成功了,还教出了不少好徒弟。
赵老爷子看了沈念池一眼,跟眼前这个姑娘有些千丝万缕关系的那两个小子,不就是跟当年的沈崇是一样的嘛!不过,沈崇也只是跟池叔学了做面食的手艺,可没说学过秦川菜啊!
“不是。”沈念池摇摇头,确实不是爷爷教的:“妈妈留下了笔记。”笔记里除了当年的恩怨纠葛,更多的其实是菜谱,秦川池家的成名技,池云又怎么忍心就这么让它们跟着她入土呢!
“是嘛!”赵老爷子的眼神有片刻怔忡,然后恢复了正常:“那你做一遍给我瞧瞧。”没等沈念池表态,他已经让出了灶台,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既不会看不清楚沈念池的动作,又不会影响她,关键是,这样也挡不住众人的视线了。
林兆看着他外公的举动,也稍微往后退了退,像是要给沈念池完全施展的空间,只不过,他这一退,众人倒是看的更清楚了。
沈念池完全重复了赵老爷子前面的动作,林兆注意到她焖煮、蒸制和油炸的时间跟老爷子做的分毫不差,笑着点点头。这道菜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最关键的就是火候的掌握。要想做到成品外酥里嫩,比起鸡肉的其他做法更难。因为其他大都只有一两道工序,这个却是三道,熟是肯定能保证了,但要保持鸡肉的鲜嫩,却是很难的,所以,小姑娘挺聪明的!
赵老爷子却是看着沈念池的动作有些发愣,当年也有这么一个人站在现在的位置,认真细致地教他做这道葫芦鸡,现在,他把他教的又教给了他的外孙女,也是命运的安排吧!
“大外公。”装盘好,沈念池递给赵老爷子一双筷子,让他品尝。
赵老爷子接过筷子,轻轻一划,然后厨房里响起了轻微的抽气声。大家都是懂行的,自然知道里面的门道,即使不是头一次做,但小小年纪就有这份功夫,又怎么不让人惊叹!除了他们大少爷,竟然还有这么天赋异禀的存在,所以,他们是不是见得世面太少了!?
林兆自然也听到了厨房里的动静,上前也夹了一筷子,慢慢咀嚼,眉毛微挑,看来,这次厨艺大赛很有看头啊!林兆知道自己的水平,他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