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新秩序 >

第177章

大唐新秩序-第177章

小说: 大唐新秩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营的编制却没有变化,只是吸纳了库莫奚、耶律部、述律部、迭剌部和室韦等各部。形成了五营骑兵、五营步卒的大军制。
    随着解里被吸纳入东事会后,这个当年李诚中亲手抓回来的契丹人踏上了最高级军官行列,升迁为怀约联军副都指挥使,晋从六品振威校尉。成为军一级的方面大员。有消息显示,待营州军占据幽州后,都指挥使钟韶将奉命组建新军,解里将成为怀约联军第一人。
    解里升迁所空缺下来的骑兵第一营指挥的位置。则被本营原副指挥赵原平占据。赵原平的就任据说在教化司考功处曾经激烈争论过,他虽然在东征渤海、南下新罗、北伐饶乐山等诸多战役中表现卓著,但很多人担心他的身份问题。争论到了最后。考功处将情况报送至姜苗那里,姜苗也决定不下来,继续报给李诚中本人,李诚中想也没想,就在升迁名册中大笔一挥,划了个勾,并且对姜苗说了一句话——“姓赵的打仗是把好手,不用可惜了。”
    赵原平听说这件事情后,当夜将崔和、高明熏等好友叫到一处,大醉且大哭了一场,醉后高呼“都督待某不薄,某必誓死以报”。
    别小看一营指挥这个位置,虽然只是正七品的致果校尉,但却是迈向高级将领的关键一步。从战术意义而言,一营指挥统帅五百人,已经可以独立承担作战任务,是军官升迁的飞跃。按照营州都督府军官晋职的相关规定,要想成为统兵主将,营指挥是必须经历的一道关卡,没有这份资历,无论如何是走不上统帅大军的高位的。
    赵原平自白狼山军校毕业后,历任营州军中营队副、怀约联军暂编骑兵一营都头、虞侯、副指挥使,下一步如何走,正是关键时刻。是由副指挥直接转入总部三司,还是成为一营指挥后再转入总部三司,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是前者,很可能转入作训司、教化司、虞侯司等总部职能部门后,将成为参谋系军官,将来独当一面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是后者,进入三司则是对军官履历的培养,将来有极大可能调出来继续统兵。
    所以感激涕零的赵原平这次特别努力,他要向不计前嫌提拔自己的李都督证明,自己是绝对当得起一营指挥这个军职的,自己是绝不会辜负都督之厚望的。
    紧随着赵原平之后,第一个冲出南口的甲都都头姚阿大是原来乌隗部一名挞马,他其实是个汉人,被乌隗部捉住后成为了部落的奴隶。因为姚阿大身强力壮,在战斗技巧上拥有惊人的天赋,随后被乞活买点选为挞马勇士。
    鹿鸣洼一战中,姚阿大奉命蹲守山头警戒,差点将冒冒失失冲上山坡的张兴重杀死,好在姚阿大没有得逞,否则一切都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姚阿达被俘后,因为他汉人的身份而没有被乌隗部赎买,于是被缺兵少将的营州军送入白狼山军校,因表现突出,毕业后被送入怀约联军,历任暂编骑兵二营队正、骑兵一营参军、都头。
    在赵原平、姚阿达两任都头手中,骑兵一营甲都在多次演武和操练中获得魁首,并在历次战役中表现卓著,被李诚中授予“王牌都”的荣誉称号。
    甲都冲出南口后,余下各都也争先恐后的冲了出去,一都一都追着前面部队的马蹄印向永安疾奔而去。
    骑兵一营刚刚离开,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脚步声伴着马蹄声混在一处,却是高明熏率领的骑兵二营赶到。
    赵原平留下的两个斥候上前见了高明熏,简单通禀完一营军情后,便打马转过山口疾驰而去。
    高明熏看着山口外平坦开阔的道路,忍不住心痒难耐,就想催促军士们直接出山。但回头又看了看疲惫的队伍,他只能强自按捺下心中的焦急,命令一营于此处休整半个时辰。
    四十里的关沟太难走了,军士们无法骑马,只能牵马而行,就这么在崇山峻岭间的深沟中绕来绕去,时不时还要攀爬几处陡坡,军士们的体力耗费太大,行进速度却极慢。
    关沟之中最险峻狭窄的地方,是边墙重地居庸关。高明熏带领的骑兵二营和赵原平带领的骑兵一营是同时从居庸关出发的,可走到现在,二营只能追着一营的屁股吃灰,看来先到幽州的功劳又被赵原平捞到了,高明熏相当无奈。
    难道渤海人的勇武和毅力就是不如乌隗部战士么?高明熏看着身边倒在地上大口喘息的一堆堆军士,颇有点怒其不争的郁闷。
    骑兵二营的西北方两里外,一行长长的行军队列正在山谷中蜿蜒爬行,这是金刚带领的熊津州士兵,在怀约联军中编制为步卒三营,军中俗称“熊津营”。比起高明熏来说,金刚更加郁闷,他的熊津营在这次穿越军都山的行军中终于首创了一个记录——步卒翻越山谷的速度不如骑兵!
    同样是穿越山谷,善于步行的步卒竟然比不过善于骑行的骑兵,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如果说还有人抱怨行军中需要牵马太过拖累,那么人家骑兵一人牵双马又是怎么算的?人家怎么就走得那么快呢?
    从居庸关出来的时候,熊津营是紧跟在两支骑兵营身后出发的,当时金刚还在盘算应当在什么时候超越前面两支骑兵,既能稳稳的第一个冲出南口,又不会让高明熏和赵原平两个好友太过难堪。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难堪的竟然是自己。刚出居庸关的时候还能跟在两支骑兵身后,这才过了一天多,就连两支骑兵屁股后兜起来的灰都吃不到了,这要怎么向别人解释?金刚现在已经不去看前面了,他不时跑到路旁的高地上,眼神冲后面张望,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被后面的营头追上。
    两山险峻,中夹居庸。由北口八大岭而内,欲入关内,必走居庸关。此地扼关沟之至险,春秋时便已在此筑关,秦汉之际将关城与长城相接,防御态势随之浑然一体。
    居庸关上,都指挥使钟韶望着转过山腰的骑兵大队默然不语,身旁数十位军官分列左右,除怀约虞侯联席本部诸虞侯外,尚有各营指挥、参军等,高行珪、高行周兄弟也立于钟韶一侧,等候这位营州大将的命令。
    众人不时看看刚刚安静下来的山谷,或是转头注视着这位个子矮小,却浑身散发着一股说不明道不尽肃杀之意的统帅。
    天寒地冻,就这么伫立在关墙之上,谁都不好受。大伙儿眼神转来转去,相互间也不知道碰撞出多少思想火花,终于达成了共识,必须有人上去劝一劝,有什么事情回屋商量不好么?干嘛非得在这里傻站着吃风?
    但钟矮子统军经年,军威素著,军中流言,说这位将军是吃人血长大的,是以谁都不敢当这个出头鸟。看来看去,众人把目光聚集在撒兰纳身上,指望这位大帅的妾侍能够替大伙儿出面。(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章 卢龙节度(十六)
    ps:  感谢niuyutu的打赏;感谢暑假胖了fdgty土匪马njstar的月票鼓励。
    撒兰纳征战久了,离不得军队,她在柳城刚过完年,便觉得浑身不自在,于是请求继续回转军中带兵。李诚中不是个思想古板的人,相反他特别欣赏自己的女人出去成就事业,所以当即答允了撒兰纳的请求,但却对她下了严令——不许擅自干涉自己职权外的军机。
    撒兰纳也是带熟了兵的,知道其中的厉害,所以时刻牢记李诚中的叮嘱,老老实实做她的库莫奚营指挥——怀约联军编制内序号为骑兵三营。此刻见大伙儿都以祈求的眼光望着自己,撒兰纳颇有一些为难,但终究还是决定出头一次。
    好吧,下不为例,撒兰纳一边想,一边小心的迈前一步:“钟都虞,外面风大,不若暂且回去?”
    钟韶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怀约联军都指挥使,这是实打实的统兵军职,一个是怀约虞侯联席本部都虞候,虽然也是军职,却偏属文职。如果放在后世,钟韶的职务类似于某军军长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撒兰纳本身也是怀约虞侯联系本部的虞侯之一,以此相诚,在职务上的差距更小一些,说话也硬气一些。
    但钟韶仍是自顾自远望山谷,似乎根本没有听到撒兰纳的话。撒兰纳脸一红,心头微怒,但想起李诚中的叮嘱,只好闷闷不乐的退了回去。
    众将一阵哀叹,暗道姓钟的真牛,连都督女人的话也敢不理不睬,还好咱们没出这个头,否则人家就不是不搭理那么简单了。恐怕还得挨上几棍。
    钟韶确实没听到撒兰纳的话,他正在沉思。
    在柳城过完正旦之后没几天,钟韶便携同解里飞马赶赴妫州接手军务。但怀约联军扩军初成,耶律、述律、迭剌、库莫奚、室韦等几营都是新入怀约联军,连正经的都队伙等各级编制都没有建立,更别提军令和战术协调上的一致了。
    钟韶和解里没有打乱这几支新编营头本身的指挥体系,仍旧默认了其原来的部族体系,只是催促着后勤处将这些营头的兵刃甲具补充齐全,便下令进入妫州。
    在妫州广边军与高氏兄弟又是一番协调调度,好歹理顺了双方的配合、粮秣辎重的供应之后。已经到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刘守光大会卢龙各州的日子,其实也就是幽州和营州双方交战的起始日。钟韶不知道这一天石城下发生了什么,两边究竟有没有打起来,但怀约联军进度上的落后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谓越急越乱,钟韶督促大军自北口而入,过八达岭雄山,穿越险峻的关沟,片刻也不愿停息。但高氏兄弟在配合上却出了点问题,居庸关守将虽然接到了高氏兄弟的军令。但高氏兄弟派出引领大军入关的联络人却没有跟上,事实上怀约联军先头部队抵达居庸关下时,那位联络人刚刚从龙门动身。
    面对如此多的关外各族军队,居庸关守将不敢擅自放行。因为高氏兄弟向他发出的军令里并没有提及这支怀约联军的兵员组成身份。乌隗部、渤海国、熊津州各营也还罢了,他们身着的是统一的汉式军甲,发型饰品也逐渐在向关内靠拢,所以区别还不太明显。但其余各营刚刚加入,形貌特征完全迥异于关内汉人,令居庸关守将胆战心惊。命令军士拼死堵住关口,不放怀约联军入内。
    钟韶倒是相当佩服这位守将的胆魄,以区区三四百人便敢阻挡过万大军的前进通道,但佩服归佩服,他耽误不起时间,仍然决定展开攻击。可他本人一到居庸关下见了关城的雄峻身姿,钟韶傻眼了,他心里盘算一番,别看守军兵力不多,但等真个攻下居庸关,不死伤个数千人,不耗费个十天八天,根本没戏。
    于是大军在居庸关下又拖延了好几天,等高氏兄弟亲自赶到时,钟韶已经快要急出内伤了。
    此刻钟韶一直在盘算骑兵一营、二营、步卒三营行军的时间,一天多过去了,按理应该到达南口了,或许等到夜间的时候,便会得到前方的最新军报。同时钟韶还在为解里担忧,作为怀约联军副都指挥使,解里随同步卒二营——显德营行进的,解里的任务是指挥大军抢夺南口,以防幽州方面军队的堵截,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尽快占据永安,为后续大军建立粮台大营。
    但愿刘守光没有派兵驻守南口,钟韶如是想。这也是他现在最担忧的事情,以军都山的地形来看,一旦幽州派兵堵住南口,想要顺利冲出去,将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要是万一幽州派兵在关沟某处险要地段设伏——这是钟韶想都不太敢想的问题!虽然他已经叮嘱解里,军队行进之前一定要认真查探地形,但天知道究竟能不能查出来,而且以那些营官们的状态来看,这些家伙会不会为了着急赶路而忽视查探,也是很不好确定的。
    就在钟韶百般思量、魂不守舍之际,一骑自山谷外露出身影,向居庸关奔来。马上的传令兵骑术精湛,控制着战马避过岩石、灌木、溪流、坑洞,稳稳来到关下。
    钟韶立刻双手撑着关城垛口向下探身,紧张的张望着,手背上青筋暴起。
    传令兵在关下第二次验过腰牌之后,立刻被放入关内,钟韶心里焦急,连忙几步来到甬道口,片刻工夫,传令军士已经蹬蹬蹬沿甬道石阶飞奔上来。
    军情虞候赵让接过传令军士自怀中掏出的军报,掏出印章在那军士递上的另一份文卷上盖了个印,证明已经收到军报,那传令军士便退了下去。
    军报是明文,所以不需要对照密码本翻译,钟韶迅速扫了一眼,眉宇间的忧色立刻消散于无形之中。他又重新从头看起,仔细琢磨着解里在军报中发来的每一句话,少顷,抬头对众将道:“乌隗营、鸭渌营已过南口,南口无虞!两营已经奔赴永安,熊津营目前驻守于南口,解里指挥正在南口外修筑前进营地。”
    周围立刻响起一片极低的欢呼,关城之上紧张的气氛立时一松。
    宣布完这个消息,钟韶立即道:“命令——”
    两个怀约联军的录事一直等候在旁边,闻言立即提笔,随时饮饱了墨汁的笔尖在黄纸上摇摇欲滴。
    负手再次遥望山谷,钟韶沉吟片刻,下令道:“通报解里指挥,令他率前军所部述律营、显德营赶至永安,永安若见敌,立刻攻城,若无敌,则照原定方案于永安建立粮台。无论如何,限于明日晚务必占据永安。南**由熊津营负责,不得稍有闪失。后日,即正月二十三日午时前,乌隗营、鸭渌营必须出现在幽州城下,大军赶到幽州之时,务必肃清城外游敌。”
    片刻,两名录事完成笔录,将文书递交军情虞候赵让,赵让略作浏览,加盖印鉴,然后递交钟韶,钟韶盖印。一份存档,一份急递前军指挥解里。
    钟韶继续下令:“命令——大军立刻启程,次序为:库莫奚营前导,其后迭剌营、室韦营、耶律营,南海营殿后,各营间隔一刻钟,前后两营必须随时建立联络。各营务必于明日申时抵达南口,亥时前入永安休整。以上,不得延误!”
    两名录事继续将军令交赵让、钟韶加印。
    钟韶向高氏兄弟拱手道:“劳烦贤昆仲统妫州军,携民夫于后押运粮秣辎重,尽早抵达永安,本部章虞候随同贵部前行。”高氏兄弟虽说归附了营州,但尚未安排具体军职,钟韶无权向二人下令,故此只能以商议的口吻提出要求。
    但钟韶提出的要求,高氏兄弟怎敢不答允,两人拱手还礼:“都指挥使放心,五日之内,粮秣辎重必到永安,如有差池,甘当军法!”
    钟韶不动声色点了点头,又转向撒兰纳:“撒兰纳指挥,钟某拟率虞侯本部随同库莫奚营行军,还望做好预备。”
    随着军令的发布,各营依次整队,携带随军干粮和饮水,一队一队启程开拔,整片关沟山谷内都是大军前进的脚步声。
    第二天未时,钟韶所在虞侯本部及库莫奚营率先抵达南口,南口外已经修筑了一个简易营地,熊津营守卫在外,上百民夫将早已备好的热水、热食迅速端了上来。筋疲力尽的库莫奚营得了喘息之机,喝水吃食,略作休整了小半个时辰,赶在迭剌营抵达前离开了营地,振作余勇,努力向永安挺进。
    南口至永安不到二十里,此处已经进入温余水平原,一马平川的道路,非常好走。大军全部翻身上马,向永安疾驰,趁天黑前赶到了永安城下。
    留在永安的是显德营的两个都,两名都头和两名参军在这座小城的城门口迎候到了钟韶。
    永安没有驻军,所以夺取得非常顺利,解里已经率同其余部队奔赴幽州了。按照解里的说法,前军各营拟在途中歇宿一宿,争取于明日午时前开到幽州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