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山村大富豪 >

第125章

山村大富豪-第125章

小说: 山村大富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陈林却像是没有看见一半,不仅把零食都藏了起来,但凡有好吃的都没有章梓的分,每次分东西的时候,故意忽略掉章梓,几天之后,某人终于忍不住了。

    “兄弟,咱是亲兄弟好不好?你不可以这样对我”章梓哭诉道,声音里透露着十二分的凄惨!

第325章端午() 
看他这幅模样,这下陈林总算是顺气了,小苏苏也气哼哼地原谅了他,只不过在分好吃的时候,某小孩还是肉疼了一把!

    立夏之后,迎来了端午节,这一日,陈林起了一个大清早,因为过节,家里有不少事忙,陈林也要参与其中。

    早上吃过早餐,便开始跟陈老头出去采端午凉茶,这个习俗据说在当地沿习了很长历史。

    去年、大前年的时候,陈林也跟着陈老头采过两次凉茶,一些简单的草药倒也记得起来,不过由于数量比较繁杂,一下子记全是不可能的。

    今年,陈林打算还好好认清楚,所以,一整个上午的采草药时间都不敢懈怠,遇上不懂的便问自家爷爷,有时候,陈老头也会主动跟他介绍,不过,陈林没有想到的是,小小的端午凉茶里面,居然还包含了如此多的中草药知识,还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上午采好了草药,顺便从山上摘了不少的粽叶回家,下午便开始包粽子。

    章梓听说有粽子吃,也不回市里了,直接呆在大和村过节,倒是陈爸爸、陈妈妈两人中午开车回来,正好赶上包粽子的时间,也过来帮忙。

    陈林家里的粽子,除了自家吃的,还要送人,所以,包得有点多,单单糯米就用了二十斤,另外红豆、绿豆、芝麻、花生等等一些配料,也多得出奇,没办法,谁让家里吃货不少。

    一堆人开始动手,倒也没花太长时间,两个小时后,粽子便包好了,开始用大锅煮,只不过,还没熟的时候,村里陆陆续续就有不少人开始登门,都是来送粽子的,这个送十几个,那个也送十几个,还不说,没多久家里就多出几个大箩筐煮熟的粽子。

    好在这一幕前两年已经上演过两回,陈林和陈老头这对爷孙倒也淡定,不淡定的却是邓老和邓昌两个,还有陈爸爸、陈妈妈他们,至于吃货章梓和小苏苏两个,看着堆积成山的粽子,心里只有高兴!

    三姑妈、三姑丈在屋里记数,发现整个大和村的村民们都送了粽子过来,礼尚往来的,自己这边也要送一些回礼回去,所以,派发的任务,只能落在几个年青人身上。

    看着刚煮出来的粽子,大家都没来得及吃就要送人,吃货们都很不爽,其中以章梓和小苏苏两个为最,但是,陈老头亲自发话,这一大一小倒也不敢抱怨什么,而是在家里分配粽子的时候,偷偷顺走了一个尝尝。

    “香,味道真香!”章梓咬一口就感叹一句,似乎怕别人不知道他偷吃一样,还特意露出了一副十分享受的表情。

    陈老头看在章梓也算半个客人的份上,对于他只偷了一个粽子吃的行为倒没有太过计较,不过,轮到陈爸爸身上,陈爸爸就没有章梓他们幸运了。陈老头直接吹胡子瞪眼狠狠训了他一通,最后还被打发出去干本来不用他帮忙的活,送粽子!

    扛着几个箩筐,挨家挨户走完整个村子回来,已经是傍晚六点多了,正好可以吃饭。

    因为过节,菜式比平时都要丰盛不少,所以,一个个之前还惦记着粽子的人,现在也不惦记了,有好酒、好吃吃饱喝足,粽子就留着明天吃吧。

    除了自家还剩下的四五十个粽子,加上村民们送过来的四个箩筐,陈林家里现在一共有上千个粽子,就算分一些给陈爸爸、陈妈妈拿走,再分一半给章梓带回家,还剩下两个箩筐,要不是家里人多势重,这么多的粽子,还真不知道要吃到猴年马月。

    端午之后,村里又陆续来了不少体验农家乐和爬山看“世外桃源”风景的人,其中有不少是去年就来过的熟人,这么一来,陈林家里开始成熟的西瓜也不愁卖了,连带着稻田鱼也越来越受欢迎。

    有人听说陈林还种了不少瓜果蔬菜,其中黄瓜的味道最佳,都想问陈林买几根给他们尝尝鲜,不过,由于陈林每次去采摘,没扛回家半道就被人抢劫光了,想采购的人最后都只能失望而回。

    但是,也有极个别例外的,这些人都知道陈林的黄瓜好卖,想要在家里守着,肯定不成,就想了个法子,把陈林忽悠到婆子领去,先是提出看看他家的牛,然后又去看看瓜果蔬菜,最后站在黄瓜地里面不愿意走了。

    当着陈林的面,一边摘黄瓜,一边吃,等到他们吃够了之后,再继续摘十几二十个带回去。当然,钱肯定没少给,其中不少人还多给了,生怕陈林一生气,以后自己没机会再来!

    一来二回的,陈林也就默许了他们这么做,反正他们只要不糟蹋自己的作物就行。

    于是,直接导致一个结果,婆子领这边上山来的人越来越多,摘完了黄瓜这些人又把主意打在陈林的那些番薯身上。

    有了第一个人开口,便有第二个,第三个,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大家没得到黄瓜的,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番薯身上,得到番薯生吃也可以,这些人直接挖了番薯,然后拿到陈林新挖好的池塘下面洗洗连皮一起啃。

    番薯刚挖出来,虽然没有黄瓜那样带着香味,但是,又脆又甜很快也吸引了一帮时刻,于是,半亩地的番薯,半个月下来,就被他们折腾光了。

    挖完了番薯,这些人终于没辙了,慢慢减少去婆子领捣乱,但是,更多的人却开始把主意打在陈林那片果园和西瓜地上面。

    果园就不用说了,桃子、李子开始成熟,大家肯定垂涎,而西瓜,因为去年大卖的缘故,早在他们倒腾黄瓜和番薯之前就有不少人把主意打在这片西瓜地身上,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西瓜尚未成熟,过来的人虽然很多,但是能买到的却很少。

    所以,那个时候大部分人虽然都盯着陈林的西瓜地,却也知道还不是买瓜的时候,不过,随着黄瓜和番薯被卖光,西瓜也一天天成熟,这些人的心思也开始活络了起来!

第326章西瓜熟了() 
陈林家里的西瓜,爽口清甜,去年的时候就在众食客口中竖起了良好的口碑,今年同样备受众食客们的青睐,特别是在天气渐渐变热的情况下,最近上门来求瓜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为此,陈林不得不一整天都窝在瓜地里面,给上门买西瓜的客人挑西瓜卖,甚至有时候求瓜的人太多了,连邓昌、甘庆文和陈老头以及陈林的三姑妈、三姑丈也要过去帮忙。

    西瓜买卖大火,几日后,陈林也摸到了一些规律,求瓜的人大多数都在上午九点钟之后过来,然后在下午五点钟之前离开。

    所以,为了避免卖瓜时手忙脚乱的现象再出现,陈林以后每天天没亮就起来,先去瓜地把成熟的西瓜挑出来,一个个堆在果树的树下先放着,等到早餐后陆续有客人上门,就直接卖给大家。

    这样一来,不仅省却了众人等陈林他们找瓜的时间,也避免了场面混乱的局势出现。

    不过,随着上门买瓜的人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早上陈林起床的时候,不得不拉上章梓、邓昌、莫晓明甚至是甘庆文一起帮忙摘西瓜,至于三姑妈、三姑丈,因为要去做早餐,这事暂时不劳烦他们。

    其实,就算陈林想让三姑妈、三姑丈帮忙也没办法,因为作坊那边最近已经完工并且投入使用,除了包子店的日常销售,三姑妈、三姑丈他们还要供应县城一中和廖老板和镇上中小学,人手虽然增加了好几个,可工作量也跟着增大一倍,弄得包子店那边人人都忙得团团转。

    春花婶就是前不久过来上班的,早上三点多就过来新作坊这边做工,她干活手脚利索,一个人顶两个人用,又不喜欢说大话,三姑妈他们就是多亏了春花婶子的加入才稍稍松了口气。

    不过,春花婶似乎不大擅长捏包子,捏出来的包子卖相上也不大适合拿去卖,所以,三姑妈和莫秋菊合计了一下,只让她负责切馒头。

    还不说,几天下来,这切馒头的活春花婶干得是炉火纯青,一个人就把大家做好的面粉都切光了。

    所以,为了合理安排众人干活,以后切馒头的活计就分给了春花婶子,谁知道她不仅干得好,也干得开心,特别是看着一个个同样大小的馒头从她手下出来,春花婶子每天都要高兴好久。

    现在,村子里面早上有奶黄包、馒头和水牛奶吃,中午、晚上可以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嘴馋了还有陈林的大西瓜这个夏天,体验农家乐的人越来越多,而选择留在村里过夜留宿的人也成倍增长着,如此一来,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村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大家为此都笑开了花!

    诸事大顺,陈林这些天摘瓜买瓜虽然累了些,可收入也是可观的,甚至为了奖励甘庆文这些被他拉去本该义务帮忙的人,陈林每人还发了一个大红包,甘庆文一看,居然比他两个月的工资还多,吓得都不敢要,还是陈林好说歹说,加上章梓这些人一个个拿得心安理得,他才敢收下。只是以后干活,甘庆文更加卖力了。

    村里依旧忙碌而安静,然而,陈林却不知道,这会儿他家的水牛奶已经在县城里头掀起了一股小风潮。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的时候有一户普通的人家,这户人家前两年才娶了媳妇,并且在去年十一月(农历)的时候剩下了大孙子,遇到这种事,本该很高兴才对,然而,问题却出在这里。

    他们家的儿媳妇由于奶水不足,直接影响了孙子的健康成长,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越长越漂亮,自己家的大孙子却是越养越瘦弱,一家子都担心不已,就怕哪天这孩子撑不住夭折了。

    为了这事,家里的几个大人都愁白了头发,他们虽然只是普通的工人家庭,但是知道儿媳妇供应不了足够的奶水,为了孩子的健康,他们还是想方设法去买奶粉,哪怕把整个家的半数收入都投进去也在所不惜,只要孩子健健康康的!

    可惜的是,这几个月下来他们虽然换了不少牌子的奶粉,但是依然没有半点成效,孩子反倒越养越瘦了。

    大家也知道,这年头毒奶粉众多,一会儿说这个有毒,一会儿说那个有毒,弄得人心惶惶,他们一家子也整天提心吊胆,生怕给孩子吃到不好的奶粉,要是那样,这个家都会崩溃的。

    考虑到这个,家里的老人也意识到,这样频繁更换奶粉对孩子不好,于是就开始琢磨其他办法。

    正巧,他们家有一个老邻居,是本地一所学校的退休老教师,这位老教师最近天天早上都往大和村跑去,据说就为了买几个奶黄包和几个馒头,还有包子店出售的水牛奶。

    一开始的时候,这个家的老太太和老爷子都不屑退休老教师这般奢侈,天天跑那么远就为了吃几个包子和水牛奶,可是后来听说大家都把大和村那边的包子、牛奶什么的,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也难免会上心。

    其实,最重要是他们听到了一个信息,得知陈林家里的水牛奶营养很价值高,喝了之后,几十岁的大老爷子、老太太们都觉得好,精神头十足!

    老两口子就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点,水牛奶好,营养,吃了特别精神,于是,打着试试的心里,他们跟着那些天天跑去大和村买早餐的老头子、老太太们一起踏上了早上前往大和村的公车。

    车子到达之后,还没下车便老远远就看见几条长龙一样的队伍从村子中部一直延伸到村口。

    居然有这么多人排队买早餐,想必这家店的东西还真有点真材实料,于是老爷子和老太太两个合计一下,决定分工合作,一个去排队买水牛奶,一个则到村里转悠,顺便打探一下消息。

    其实,打探消息才是最重要的,老爷子好巧不巧遇到了莫老头,两个人年岁差不错,先是一番忆苦思甜,拉近关系之后,他才开始跟莫老头套话。

第327章那是什么鸟() 
莫老头刚开始的时候哪知道对方接近自己是有目的的,听到对方说起水牛奶的事情,也以为对方不过是慕名而来罢了!

    所以,小老头问他什么,莫老头都如实回答,甚至在对方产生怀疑的时候,还带人亲自去了一趟婆子领看水牛。

    看完之后,小老头还有些不放心,等到他老伴买到水牛奶回去,老两口拎着杯子把水牛奶倒进去,这个让尝一口,那个让尝一口,就是想问问人家,这水牛奶有没有加糖精?有没有添加防腐剂

    喝过水牛奶的人都说陈林家里的水牛奶没有添加任何东西,而且不少人知晓大和村那边的情况,还会补充说明一两句,告诉小两口,从大和村买到的东西保管放心实用,人家打的是绿色无公害的招牌,别说水牛奶是纯天然的,就连吃的青菜人家也从不打农药。

    就这样,老两口找了儿子、媳妇商量,最终决定让孩子先试喝一段时间陈林家的水牛奶。

    但由于儿子、媳妇白天要上班,所以,老两口只能一个帮着带孩子,一个则跑到大和村去排队买当天的鲜牛奶。

    不过,这段时间跑去大和村排队买早餐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小老头看着长长的队伍经常担心买不到水牛奶,只得一天比一天起得早,有时候甚至天不亮就起来了,为了挤上第一趟公车,他甚至就站在公车旁边等着司机到来,好几次还把司机吓了一跳。

    司机得知小老儿天天起那么早,居然是为了给他家的大孙子买水牛奶,感动之余,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唯有把自己的上班时间提前一点,免得他老人家一直站在车子外面等。

    如此过了一个月,原本瘦弱不堪的孩子也渐渐有变化了,不仅身体慢慢长开了,脸上也透着小婴儿该有的粉嫩气色,虽然还是瘦瘦的,但是,比起之前有精神多了,眼睛也带着一股说不出的灵气。

    以前见过小孩子的人都忍不住撇嘴皱眉,现在一抱出去,大家都只会夸孩子长得水灵灵的,长大一定有出息。

    看着这些变化,小老儿一家都高兴坏了,特别是小老儿,这一个月的辛勤付出总算没有白费,尤其是看着自己的乖孙时,让他现在天天五点钟起床,再多排两个小时队都不觉得累。

    而且,因为这事,从此以后,老两口见人都不忘夸一句,大和村谁谁谁家的水牛奶多好多好,营养又养人,他们家的大孙子就吃了水牛奶然后怎么样,怎么样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一段时间后,陈林家的水牛奶在和丰县内隐隐地刮起了一层风暴,不少家里有小孩子的人家,以前没关注过大和村那边的消息,现在都加入了早上到大和村买水牛奶的横列。

    整这一出,连汽车公司那边都不得不调整公交线路,指定六点钟到八点钟前往大和村的公交线路多发了五辆车,可即使这样,早上依旧还有不少人因为赶不上公车而遗憾不已!

    县城刮起了一股水牛奶大火的飓风,连带着包子店里面的奶黄包和水牛奶馒头也跟着畅销了起来,不对,应该说更加畅销才是,毕竟包子店里面的奶黄包和奶馒头向来就很受欢迎。

    时间如流水,眨眼刹那芳华逝去,没想到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桃子、李子的大采收时候。

    除去答应给刘毅辉的一万斤桃子、李子,剩下的陈林让乡亲们摘下来后,全部洗干净装到酒坛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