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之嫣凝传 >

第40章

清穿之嫣凝传-第40章

小说: 清穿之嫣凝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嫣凝正在试孔雀羽衣合不合身,却被人揽到怀里去。她先是一惊,随即反应过来是福康安。她的手轻轻抚上福康安的脸庞,柔情的说道:“我为将军舞一曲如何?”既然早晚都要跳,那嫣凝宁愿让福康安先看到自己跳舞,并且福康安这一去,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与他再次相见。

    福康安从不知嫣凝会跳舞,他松开嫣凝,坐到主位上。双眼微醉,“好!”

    嫣凝一手掂起裙摆,一手捏成孔雀嘴状,刚弯下腰肢。一个官兵就急急忙忙的冲了进来,“将军,大事不好了!老夫人受伤了!”嫣凝被惊的忘记了下面的动作,福康安早已起身走了出去,迎住了那个官兵。

    细问了情况后,福康安急急的同那人离开了建功斋。

    待嫣凝换好衣服到牡丹堂后,这里早已乱作一团。丫鬟和嬷嬷端着清水进去,却端着血水出来。赵兴守在正房门外,急的身上早已湿透了。老夫人要是有个好歹,他赵兴也就不用活了。那些守在清云寺的官兵,齐齐的跪了一院子。

    嫣凝见这样的阵仗,知道老夫人伤的不轻,也连忙去了正房看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正房中只有夕盈在指挥着丫鬟、嬷嬷忙来忙去,不见福康安的身影。“福康安呢?”

    夕盈看了嫣凝一眼,语气淡淡的说道:“将军去宫中请太医了!”

    走进后,嫣凝才看到老夫人的背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血流不止。大夫们也顾不得男女之忌讳了,都在各施所长为老夫人止血。

    养心殿内,皇上看到福康安跪在地上,有些微怒,“朕不是令你即日起身吗?你为何还在京城?”

    福康安的悲伤化为哽咽,“微臣的额娘被人所伤,如今生死难料!微臣特来宫中求皇上派太医到微臣家中!”

    皇上一听,惊慌的站了起来,对身旁的太监说道:“吴书来,传朕口谕,太医院最好的太医都去富察府,治不好富察老夫人,朕要了他们的脑袋!”

    福康安带着四个太医风风火火的赶回了牡丹堂,把城中的大夫都赶了出去。

    老夫人已年过半百,虽整日的上好的汤药养着身子,却仍让太医们都冒了一身的冷汗。

    四个太医院最好的太医联手忙了半日才帮老夫人止住了血,老夫人虽昏迷不醒,却是无性命之忧了。因为有圣旨在前,老夫人未醒来时,太医们都守在厅堂内不敢有一丝大意。

    福康安怕嫣凝次日无精神会在太后跟前失礼,就让她回建功斋歇着。嫣凝见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就听福康安的话回去了。

    次日,天空星闪点点。福康安就派人把嫣凝喊起来,为她备好马车,由赵兴与竹香陪同她去。嫣凝稍作准备后,就上了马车。一路上,心里突突的跳个不停。

    马车停在了西华门,赵兴松了缰绳等着前来接应的公公。天微亮,宫里有人出来,赵兴连忙跑过去问道:“公公可是太后宫中当差的?”

    来人点点头,赵兴对竹香招呼一下,竹香连忙拎了个包袱。从包里掏出五个装着银子的锦缎包递给赵兴。赵兴分别塞给五个公公,“几位公公辛苦了!这是我们家将军的一点心意。嫣凝姑娘是我们将军的新夫人,将军有事不能前来,特命我好好孝敬几位公公。还望公公对我家夫人多多照顾。”

    为首的公公尖声笑道:“富察将军出手就是阔气!奴才们自当尽力照顾好新夫人!”

    赵兴微微对公公们垂首,然后走到马车旁对车中的嫣凝说道:“夫人,奴才和竹香不能进去。奴才在这里等您,将军让我告诉您。万事莫怕,将军一定不会让您有事的!”

    说着让竹香把一叠银票交到到嫣凝的手中,继而说道:“这银票是将军让交给您的。将军说,宫里的人没什么进项,像这种跑跑腿的公公还有些赏赐。其他人,多是靠月例银过生活。您给他们钱财,他们自当会尽心为您办事的。”

    赵兴昨日才回来,嫣凝知道肯定是福康安昨日深夜交代的,心里那颗突突跳的心也沉静下来。她扶着竹香的手,下了马车,跟着五个公公进了宫门。

    皓月星空,嫣凝从西华门进入,光是门口的守卫就让她浑身一颤,威严不可侵犯。进了宫中,四周空寂无人,嫣凝望着左右的宫墙,感叹那些豆蔻年华的女子就是被埋葬在这到处都是冰冷气息的宫墙之内。

    五个公公都只顾垂首走路,因为嫣凝是以汉家女子的身份入宫,不能穿花盆底鞋,所以路上除了脚步声就是众人的呼吸声。

    待嫣凝前面的人停住步伐,天已大亮。为首的公公从队伍前头转回来对嫣凝说道:“嫣凝姑娘请在这里等候太后懿旨。奴才们也不过是奴才,有些事奴才们也帮不得忙,还得靠嫣凝姑娘自求多福!”

    嫣凝对着他福身行礼,“有劳公公了!”那公公笑着带着手下的人离开了。

    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嫣凝又何尝不知,宫里的人最会见高踩低。这新夫人与夫人虽然只差了一个字,却是天壤之别。更何况她与福康安没有成亲,别人更不会把她放在眼中了。也难怪他们会当着赵兴是一种说法,现在对着嫣凝又是一种说法。

    旁边一片白果树遮盖了嫩红的日光,斑斑点点的撒在嫣凝的身上。有了光,嫣凝对紫禁城的恐惧感减了许多。

    几位公公刚走不久,就又来了更多的搬着桌椅的小太监。他们示嫣凝为无物,只一心做着自己手上的活计。着一色装的宫女尾随其后,摆好瓜果点心。

    看到他们忙绿,嫣凝知道太后肯定快来了,心里不免又紧张起来。

    等一大群宫女太监簇拥着太后过来,日头微微有些高升。嫣凝同众人一起跪在地上,高声喊道:“太后万福!”嫣凝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太后已是八十高寿,由三四个宫女扶着才得以坐定。

    “都起来吧!”一声苍老无力的声音,众人都缓缓起身。

    待起身后,嫣凝才得以细看了太后。八十高寿的面容在脂粉的遮盖下,却也藏了不少年龄。嫣凝的耳旁闪过一声“嬛嬛”,方才记起端坐在眼前的太后就是被大家钟爱的钮祜禄甄嬛,突然萌出一种想问她的闺名是不是叫嬛嬛的想法。

第92章 孔雀舞() 
太后发现嫣凝直盯着她看,声音缓慢的问道:“你在看什么?可是哀家有何不妥?”林公公附和着太后,尖起了嗓子说道:“大胆苏嫣凝,竟敢对太后不敬!”

    嫣凝连连摇头,想问的话也被吓了回去。

    太后知道嫣凝第一次入宫,对她的失礼也没有多加怪罪,加重了语气,“走上前来!让哀家仔细瞧瞧!”

    嫣凝不敢有所迟疑,就走到太后的面前,刚要跪下去。太后就拦住了她,“好了,别动不动就跪。抬起头来!”

    嫣凝慢慢的把头抬了起来。太后发髻上的架子镶之以凤凰,凤嘴处衔一颗鸽子蛋大小的夜明珠,下坠金流苏,落在发髻分处。一身旗袍满是金丝银线,所绣花卉令嫣凝眼晕目眩。

    太后细看过嫣凝的容貌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身旁的莐嬷嬷对视一眼。莐嬷嬷不露声色的点点头。

    萼兰娇嗔的声音从一旁传了过来,“太后,您快让她去哄那孔雀开屏吧!一会这日头毒了,晒了您,我们这一大园子的人可都担罪不起!”萼兰一早听说富察老夫人受了伤,但迫于无奈她得来慈宁宫。现下只想太后快快的罚了嫣凝,她好早些回去在富察老夫人跟前表孝心。

    嫣凝微微垂首,看到了离太后很远的萼兰。宫中宴会皆是按位分排位,萼兰虽是格格,但终究不是宗亲之内。在众多嫔妃与小格格中,位置离太后远之又远。

    太后年事已高,平日里待在自己的寝宫甚少出门。听了萼兰的话也觉得有理,“你可有法子哄那孔雀?”

    嫣凝不敢把话说全,只得迂回着说道:“嫣凝有一法子,可以一试。但嫣凝不敢欺瞒于太后,嫣凝没有十足的把握。”

    太后额前的金流苏微微晃动,“说来听听!”

    “如今正值三、四月交替时节,孔雀开屏实为求偶繁衍生息。嫣凝愿以一曲孔雀舞,引它开屏。”嫣凝学着宫中妃嫔的口吻生硬的说道。

    “放肆!太后面前怎可胡言乱语!”林公公尖锐的嗓音响起,吓得嫣凝立即双膝跪在地上,不敢再抬头看太后。

    太后苍老的面容上没有任何情绪,过了一会,“准了!”

    嫣凝在一个宫女的带领下,远远的看到一座建于桥上的亭子,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着临溪亭。

    临溪亭身下的桥架于一个长方形的水池上,水池四面立着汉白玉雕石栏杆。亭子的四周皆有镂花门窗,夏时节自亭的东西处可附望池中游鱼和莲花,别有一番莲动下渔舟之韵味。

    前行的宫女带嫣凝去了临溪亭旁的西配殿换孔雀羽衣,嫣凝快快的把衣服换好,散下头上的秀发,用一支缠绕白色羽毛的簪子把墨黑的秀发和遮面白纱箍在脖颈处。

    嫣凝从慈宁宫最南端的临溪亭赶到慈宁宫花园中间位置的白果树林时,日头已经高升。嫣凝急着赶路,身上薄薄的舞衣沾染上一层细汗。

    跪在太后的面前,嫣凝懂得为什么宫中的妃嫔相会说上几句话就推辞时候不早了,因为一出自家宫门,皇宫太大,都是靠双脚走路,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路上。

    应嫣凝所求,太监把笼中的孔雀放到了白果树林中。粼粼的日光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落在嫣凝身上的孔雀羽衣上。嫣凝一手掂起裙摆,一手捏成孔雀嘴状,时而弯下腰肢,时而围着孔雀翩翩起舞。

    孔雀羽衣裙摆上的银片发出月银色的光,令嫣凝纤弱的身影如林中仙子。没有乐曲,嫣凝的舞姿随意却精粹。看向太后的双眸,如流转的溪流潺潺幽怨。双手灵活如游龙轻舞,裙摆连带着脚下的绿叶飞起来,一隐一现之中,嫣凝的身影在林中跳跃。

    孔雀追逐着嫣凝的裙摆,似与她嬉戏,灵动的仙鸟通灵性般啄起嫣凝的裙摆。迎风丢下、继而又啄起。嫣凝宛如下仙的仙子,孔雀宛如她的灵兽,主仆间的身影若即若离。

    太后与众嫔妃,连同太监、宫女早已陶醉在嫣凝的舞姿中,白纱遮盖下嫣凝倾国倾城的面容幻假幻真,让众人看不真切她的面容。

    终于,不甘示弱的孔雀也打开了尾巴与嫣凝的斗艳,却成了月亮之辉下的星辰,嫣凝的孔雀羽衣滑过孔雀的尾屏。嫣凝见孔雀已经开屏,悄然的退出了林中,独留孔雀尾屏上闪闪的光芒。众人才意识到孔雀已经开屏。

    太后一开怀,脸色也红润起来,连连说,“赏,赏,赏!”

    太后旁边坐着容妃和卓氏与敦妃汪氏,二人先是被嫣凝的容貌所惊到,方又看了嫣凝的舞姿与身段。容妃叹惋如若不是嫣凝已是福康安未过门的妻子,那后宫中又要多一位不被众人所接纳的妹妹与她做伴了;敦妃暗暗庆幸嫣凝已许福康安为妻,不然自己肯定要失宠于皇上了。

    园子中的一干贵人小主,正逢青春美貌的脸庞黯然失色。看着嫣凝的一双双眼眸,各闪着内心的秘密。

    萼兰的脸色最为难看,她原是想让嫣凝因此获罪的。没想到却给了嫣凝一次机会得到太后的赏识,不仅太后赏识她,连位分最高的容妃都对她投以赞许的目光。萼兰的心中像是被猫抓过般,奇痒无比,可在太后跟前又不好发作。

    慈宁宫内,太后卸去了头上华贵的架子,独留一个寻常发髻,身上换了明黄色的寝衣。

    嫣凝换了自己平常的衣服跪侯在太后寝殿的内殿之外,等着太后的吩咐。寝殿内的檀香炉升起袅袅青烟,嫣凝不敢抬头看殿中的物件,光是眼光瞥到的地方已是金碧辉煌。嫣凝的一双膝盖跪的已发麻,头也垂的疼痛难忍。

    莐嬷嬷的声音从嫣凝的上方传来,“太后娘娘今日身子已乏了,就不召见姑娘了,姑娘早些出宫去罢了。”

    嫣凝松了一口气,颤颤巍巍的站起来,福身对莐嬷嬷行了一礼,“有劳嬷嬷了!”莐嬷嬷笑道:“姑娘虽是头次进宫,可也不失礼数,不亏是江南苏家的女儿!”嫣凝细汗满布的面容上绽开一个适宜的笑容,面对着莐嬷嬷缓缓后退。退到寝殿门口处,方才转过身,跟带自己来的那几个小太监往宫门处走。

    听说了嫣凝被太后赞赏之事,抱着赏赐走在前面的太监们对嫣凝的态度与之前相比大相径庭。

    落日的余辉照不进重重叠叠高高耸起的宫墙,人多的殿宇前已掌起宫灯。昏明昏暗间,冰冷错落有秩。嫣凝的手不自觉的环上双肩,如果眼神可作利器,那今日她早就死在一干妃嫔的眼神之下。

    来时天微亮,走时天已昏。嫣凝没有见过太阳下的紫禁城,在接连的暖干了身上的冷汗后,嫣凝对紫禁城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憧憬。她加快了脚步,想要逃离这个让人随时随地可以闻到死亡气息的皇宫。

    出了西华门,嫣凝再一次暖干了身上的冷汗。

    赵兴与竹香在宫门的远处一直张望着,看到有人出来,连忙跑了过来。小太监们把手中抱着的锦缎、香料、宫花等交给赵兴与竹香后,拿着赵兴塞给的银子对着嫣凝行了一礼,就匆匆的赶在宫门关闭前进了西华门。

    赵兴与竹香看着失魂落魄的嫣凝,不知如何是好,他们想着嫣凝肯定讨了太后的欢心才会得到这么多的赏赐。可是嫣凝的样态却像是受了惊吓。

    竹香小心翼翼的把嫣凝扶上马车后,三人就回了富察府。

    老夫人醒来后,福康安亲侍了汤药,老夫人疼痛难忍又昏睡了过去。太医们见老夫人已经醒来,告知福康安她已无大碍,福康安派人带了太医们去客房歇息。

    夕盈与福康安一样都两昼一夜未歇息,她担心福康安误了明日的早朝,就让福康安先回了建功斋。

    福康安眼见老夫人已无大碍,心中还没有想好明日早朝后怎么向皇上请辞晚一段时间再去吉林。他一脸疲惫的回到了建功斋。

    回到富察府的嫣凝,刚刚换好衣服,准备去牡丹堂看老夫人。就听到了下人向福康安请安问好的声音,她出门迎住了福康安。

    月色下,福康安憔悴的脸庞洒上了一层银纱,即俊美又令人心疼。福康安勉强的扯起嘴角,理了理嫣凝墨黑的秀发。“太后那里怎么样?”

    嫣凝还未搭话,赵兴就指了指厅堂中放的一堆赏赐,“都是太后赏的!”嫣凝瞪了赵兴一眼,就扶着福康安进了房中。

    赵兴“嘿嘿”的挠了挠头,一脸无辜的看着竹香。竹香对他笑了一下,跟着嫣凝就进了正房。

    嫣凝接过竹香递来的帕子,为福康安轻轻的擦拭着手。晚膳摆了一桌子,但是二人都只是略微吃了几口。

    寝帐内,福康安的眉宇紧皱起一道道沟壑,他不想与皇上谈及他的额娘。但是明日又不得不祈求皇上让他多留几日在床前尽孝,更要把伤害他额娘的人从全部揪出。

第93章 旧事() 
次日凌晨,福康安与众大臣浩浩荡荡的两路人马绕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停在了乾清门。乾清门是御门听政的地方,内侍早早的为皇上在中间设上临时宝座。起居注官立于西侧,翰林、科道官立于西侧下的台阶处,文武百官在台阶下分两侧而立。

    官员们站好许久,天空似被一张灰白布匹包裹住,昏暗不见亮光。一声高喊响彻了寂静的紫禁城上空,“皇上驾到!”

    “皇上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