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127章

天赐良配-第127章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招福带着颜宁离开太子妃寝宫,舒了口气,“表姑娘,您怎么惹到太子妃娘娘了啊?奴才看着,太子妃娘娘对您不满。”
  颜宁忍不住撇了嘴,“这可问不到我这,该去问太子哥哥才对。”
  “问太子殿下?”
  “是啊,我也很委屈。”颜宁报怨了一句,暗叹情义害人。
  招福送颜宁到东宫门口,颜宁摆手让他回去,自己坐马车回家去了。
  楚昭恒听了招福转述的颜宁的话,暗自叹息一声,他知道李锦娘对自己有心,只是,情义之事,不是买卖,你给我多少,我就能还你多少。
  他心里也知道自己不能还情,所以,对安国公府扶持、容忍,对李锦娘也礼敬有加。
  但是,若是李锦娘打算对颜宁不利,那,他是绝不能容忍的。
  颜宁回到颜府,秦婉如还在等着她,她一肚子无妄之灾的委屈只好全吞回去,安慰秦婉如太子那边也没有封平的消息,估计是因为封平在山中的缘故。再过两日,封平出来了肯定会让人马上送信回来的。
  秦氏也在边上劝说。
  秦婉如听了她们的话,觉得自己的不安,必定是因为太过挂念的缘故,告辞回家去了。
  秦婉如走后,颜宁告诉秦氏,太子妃邀她三日后,陪着去妙心庵上香。

☆、318章 出发妙心庵

  三日后,李锦娘带着宫人侍卫,出发去妙心庵。
  她早几日就去宫中和颜皇后说了,颜皇后看她羞涩地提了妙心庵求子灵验,高兴地答应了,还嘱咐她要虔诚。
  颜皇后只生了楚昭恒这一个儿子,如今,这体弱多病的儿子长成了,还娶了亲,自然盼望早些抱上孙子。
  这日清晨,颜宁也不等李锦娘派人到颜府来请,自己一大早就来到东宫,等候李锦娘收拾完一同出门。希望李锦娘看在她如此臣服的份上,不要再折腾了。
  她到了东宫,让虹霓和四个颜府护卫等在门外,自己入内去等李锦娘出门。
  楚昭恒原本还想派招福或招寿陪李锦娘出门,李锦娘拒绝了。颜宁后来也给他传信,让他别管了。
  所以,他只派了三十个东宫侍卫,护送两人出行,其他的未再插手。
  李锦娘此时心情,与三日前相比平和了些。因为织梦和安国公夫人都苦劝了几句,后来,看楚昭恒又未坚持派自己的贴身太监跟随,现在看颜宁又一早就来等候吩咐,她觉得自己占了上风。
  走出寝宫,李锦娘看到颜宁穿了一身月白色点骑装,衣裳上用金色和红色两线,绣了图案,身姿挺拔如柳,站在门外等候着。
  “宁儿,让你久等了。我本想准备好后,再让人去叫你,也免得你久等。”李锦娘含笑说道。
  “应该的,臣女想着要和太子妃娘娘一同出游,在家就有些待不住,还是早些来等着好。”颜宁说了一句奉承的话。心里对自己吐了吐舌头,这句话,可是她昨日一日沉思揣摩的精华,又斟酌很久,背了很久,才能如此神态自如的说出来。
  李锦娘听到这话,果然更高兴了些。颜宁的性子一向直率,肯说这样的话,自然是想要对自己卖好。
  也是,她一个臣子之女,自己将来可是一国之后。
  “那我们走吧。”李锦娘亲切地拉着颜宁的手,走到东宫二门处,乘上轿子。
  织梦咳了一声,提醒李锦娘,不能让颜宁像个奴婢一样,跟着轿子走。
  李锦娘看了一眼,有心再压一压颜宁的锐气,只做听不到。
  织梦有些无奈,自家姑娘以前,总是进退有度的,自从坐上太子妃后,越来越喜欢独断了。
  她无奈地对颜宁问道,“颜姑娘,您是坐轿还是……?”
  “我骑马走,我的马在东宫外面等着呢。”
  “那颜姑娘不如先去外面吧。”织梦自作主张地让颜宁先行。
  李锦娘在轿中听了有些不高兴,不过织梦是她从小一起长大的贴身丫鬟,她知道织梦对自己总是忠心的,虽然怪她多事,但也不愿当众让这亲信没脸,只好在轿中不做声。
  颜宁知道织梦好意,她说了一声告退就先走了。就算织梦不说,她也不打算如李锦娘的意的,奉承话她可以说两句,但是跟轿随行这种事,她若是做了,岂不是有损颜府颜面?如今有织梦送上的台阶,她自然更乐意。
  李锦娘轿子来到东宫门外,颜宁已经骑在马上,也没戴围帽。
  李锦娘掀开轿帘看了一眼,只见颜宁脸含笑容,行动间顾盼神飞,英姿飒爽。
  这样的颜宁,让人觉得爽直磊落,很难讨厌。
  李锦娘没有多说什么,吩咐出发。
  这次,为示对菩萨的虔诚,还有显示东宫太子妃的低调,她没有摆太子妃銮驾仪仗,也没有让人在前清道开路。
  不过,东宫太子妃一离宫,根本不需要仪仗开路,有心人自然都会注意到,该让路的都让路了。
  就算是京城中的平民,见多了权贵,也是很有眼色的,一看淡黄眼色,再看看侍卫衣裳,就知道,这来的肯定是贵人,赶紧躲远些。
  再一看后面骑马的女子,京城人一下就认出是颜宁了。
  能让颜宁做出骑马跟随的样子,再看看出行的行列,除了东宫太子妃,也不作第二人想了。
  虹霓此时也骑马跟在颜宁身后,四个颜府护卫紧随两人。
  她想到李锦娘有些气势凌人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太高兴,可看自家姑娘居然忍了,不由更是有些气闷。自家姑娘的身份,如今还是大楚唯一的女将军,李锦娘怎么敢如此轻忽姑娘?
  颜宁看她为自己委屈,悄声道,“算了,虹霓,反正大不了以后我不见她了。”
  此时初冬了,稍有寒冷。
  颜宁在骑装外罩了一件毛皮大氅,头上戴了昭君貌,一条兔毛围脖,将她的脸遮盖了些。
  出了城门,风更大了,虹霓放下不高兴的心情,缩了缩脖子,“姑娘,您要不要换马车啊?”
  “不用不用,这种天气,我穿了这么多,还戴着指套呢。”颜宁伸出一只手,让虹霓看她手上戴的。
  虹霓又仔细看了颜宁全身一眼,确定姑娘应该没地方冻到了,放心了些。
  颜宁也很久没出城了,上次楚谟离京去英州时,她也没到城外相送,所以,这乍一出门,感觉有种鸟入山林的自在。要不是是跟着李锦娘出行,她真恨不得打马扬鞭跑上几圈。
  她暗暗决定,以后还是得经常出城来跑上一圈,舒散舒散筋骨。
  东宫的侍卫们,都是姜岳带出来的一批,与颜烈颜宁都是认识的。
  此时行到官道上,除了前面引路的侍卫,离得近的侍卫,都与颜宁打招呼,有些还问起颜烈在玉阳关的情形。
  这一路,倒是轻松自在。
  三皇子府里,刘琴一直让人打听东宫消息,所以,她很快就知道李锦娘和颜宁要出城了。
  再听到李锦娘离城的方向,她马上猜到,这位太子妃娘娘,肯定是去城外的妙心庵了。那里离京近,又靠近官道,当日就可来回,不需带太多随从和行李。
  李锦娘,是想去求子啊?可是去求子的话,为何要带着颜宁?
  刘琴有些想不明白,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只要这两人同行就够了。
  她兴冲冲求见楚昭业,“殿下,太子妃娘娘带着颜宁出城,必定是到妙心庵去了。”


☆、319章 山道红叶

  楚昭业获知李锦娘离宫后,也正派人盯着,想知道她们要去往何处。
  现在,看刘琴说得如此肯定,不由好奇,“你是如何得知的?”
  “妾身跟太子妃娘娘提起过妙心庵,说那边求子最是灵验,当时太子妃娘娘虽然看着不在意的样子,可听得特别仔细。现在她要出城,又是往北城去的,行李、随从都不多,妾身肯定,她们去的肯定是妙心庵。”
  刘琴满脸热切地看着楚昭业,眼神中的热切和疯狂,让人心惊。
  楚昭业看着刘琴近乎疯了一样的热切,他不由想到,妇人嫉恨之心居然如此狠毒。
  他对女人,从来没放在心上。因为夺嫡大业,女人,可以是战胜后的奖赏,比如他若成皇后的后宫三千,可以是利益的抵押,比如刘氏和钱氏。
  自小,他见多了宫中女人的狠毒,后宫无友,是因为她们都只能盯着父皇一个。
  后来,见到颜宁,觉得世上竟然还有这么蠢、毫无心机的女人。去年,颜宁一下变得有心计有计谋了,可是,好像还是有点傻?与颜宁较量,他觉得就像两军阵前的对谋。
  现在,看着刘琴,真是奇怪,他知道刘琴对李锦娘和颜宁,由嫉生恨,此时才发现,原来这种恨,居然是毫无理由就恨不得人死的。
  “殿下,您信妾身,她们必定是去妙心庵。颜宁和殿下作对,李锦娘如今关联着安国公府和东宫,殿下,她们带的人听说不多……”
  刘琴见楚昭业看着自己沉默不语,以为他不信自己,又急切地游说,生怕楚昭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楚昭业心思闪过,对刘琴的看法同意了九成,他点点头,“恩,我会安排的。”
  “殿下,那颜宁听说身手很好,您可要多派些人。”刘琴两眼冒光地建议道。
  “知道了,这些事情,我自会安排。”楚昭业有些厌烦。一转念,又柔声说道,“女子如娇花嫩蕊,你回去吧,我不想让你沾这些事。”
  刘琴被这难得的温柔失了神,随后,一丝丝甜意爬上心头,她娇羞地低头道,“为了殿下,妾身……妾身什么都愿意。妾身,先告退了。”她转身,腰肢微摆,恍如弱柳扶风。
  楚昭业看着她下去,脸色一点点寒意涌上。
  颜宁,也会有这样妒火中烧、要置人于死地的心思吗?
  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在探究这种无聊小事,他不由一笑,自己这是没事干了吗?
  李锦娘带着颜宁去了妙心庵,妙心庵在京郊山上,毗邻官道,上山有一段很长的石板路。
  这种初冬时节,料来香客也不会太多。
  尤其是妙心庵知道太子妃娘娘要来上香后,肯定会谢绝其他香客的。
  他低头,看着眼前,食指轻轻敲着桌面,最后,叫了李贵进来。
  “派三十个人,去妙心庵上山的山道上守着,颜宁和李锦娘,都杀了。”
  吩咐完后,看着李贵退出去安排。
  他的暗卫死士,经过多年训练,个个身手不凡。宫变那夜在东宫交手,就知道对上那些侍卫,说以一敌十也不为过。
  李锦娘此次出行,才带了三十来个侍卫,加上颜宁,派出三十个暗卫,足够了。
  他看着门外院中,慢慢捏紧了拳头,手有些冰冷。
  一个小太监进来,往屋中的炭盆里加了些银丝炭。
  楚昭业摆手,让那小内侍下去,初冬了,有些寒冷。
  但他从不喜欢在屋中多放炭火,哪怕是数九严寒,也不会让屋中暖如春日。
  冷,可以让他脑子更清净些。
  楚昭业在屋中默坐了半晌,盘算着什么时候,李锦娘一行人回到妙心庵的山脚。
  李锦娘和颜宁一行人,当然不知道,妙心庵的山道上,有人在等着自己。
  她们很快就到了山脚。
  妙心庵所在的山,山势并不险峻,加上大家都说香火灵验,京城中不少权贵人家,都来此求子拜佛。
  所以,妙心庵从山脚到庵堂门口,一路都铺着青石板,据说有一千来阶。
  每日早晨,庵中的小尼姑,会将这一条山道的落叶扫去。
  妙心庵山脚往上,大约两百来级台阶处的山道旁,开出了一块平台,供香客们下轿停马。再之后的台阶,就要香客们步行而上了。
  当然若有年高的老人,也可坐着藤椅抬上去。可既然来此拜佛,为表虔诚,很多夫人们都宁愿走慢些,也要自己走上去。
  李锦娘她们到了山脚下时,才刚辰时左右,官道上也没什么行人,山道上更是寂静。
  就如楚昭业所料的,妙心庵的尼姑主持,昨日听说太子妃娘娘要来上香后,已经将其他几家香客谢绝了。
  颜宁叫过东宫的侍卫长,让他带十人在前开路,留十人殿后,还有十人沿着道路两旁交替护卫着上行。
  李锦娘一心求子,也不肯坐藤椅。她下了轿子,扶着织梦的手,开始逐级往上走。
  颜宁也带着虹霓,跟在她身后,慢慢走着。
  这妙心庵,她跟着秦氏为大嫂求子时来过。
  前世,她嫁给楚昭业后,秦氏也多次来这里,为自己求子。可惜再灵验的菩萨,也敌不过人为。颜宁如今想想,自己与楚昭业做了那么多年的夫妻,最后却无子,应该是楚昭业动的手脚吧?
  幸好没有孩子,不然,也不过是深宫中多一条人命而已。
  不过,这妙心庵的尼姑们,将这条山道拾掇得不错。
  道路两旁间隔种着碧桃和红枫,如今初冬时节,碧桃花落叶枯。
  但是,红枫还在盛时,往上看去,路边枫叶,鲜红如花如血,不时一两片落在脚下,好像为青石板印上了花。
  再往上走,山道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有几处路旁的参天古树罩在头顶,走过时只觉得眼前一暗。
  走了两百来级,李锦娘有些娇喘吁吁,额上微有薄汗。
  走到一棵古树下,她停了下来,织梦连忙让前面的侍卫们也停下。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照在林间,留下斑驳印子。
  颜宁走到李锦娘身边,只觉有光映在自己眼中,让她一时挣不开眼睛。这是刀举起时刀身反射的日光。
  “有刺客!”颜宁大叫。

☆、320章 爱屋及乌

  几乎和颜宁叫声示警同时,两旁山道出窜出了几十个黑衣人。
  跟随出行的宫人太监们尖声惊叫着逃窜,上面的侍卫们想冲下来护主,一时,山道上哭喊喝叫声,乱成一团。
  那些黑衣人嫌宫人们碍事,见人就砍。
  侍卫长一交手,就知道来人身手高超,自己这三十来个人挡不住,对着颜宁大叫,“颜姑娘,护着太子妃娘娘先走!”
  颜宁夺过一把刀,挥刀挡住了砍来的一刀。
  那些黑衣人,都往自己和李锦娘所在的地方冲过来。
  “太子妃娘娘,快下山!”她对着身后的李锦娘喊了一声。
  可是,李锦娘已经吓得有些脚软了,只觉得挪不动步子。
  颜宁看了她一眼,拖过身边一个侍卫,“背着娘娘下山!”
  那侍卫一愣,走到李锦娘身边,不想李锦娘一把推开,“男女授受不亲!”
  颜宁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命重要还是男女大防重要?可是,别看李锦娘吓傻了一样,这自小刻在骨子里的女戒闺训,却是即使在危急关头,还是牢牢记着。
  颜宁没有办法,左右一看,拎过一个人高马大身强体壮的宫人,推到李锦娘身前,“背着娘娘下山!”
  那宫人倒没被吓傻掉,听到这话,走到李锦娘面前,李锦娘趴在了她背上。
  “下面开路!”颜宁喊了一声,挥刀断后。
  那些黑衣人哪会容她们逃下山。
  而东宫的这些侍卫,与黑衣人交手,实在不够看,颜宁看看通往山脚的山道上,已经倒了七八个侍卫。
  她从颜府带来的四个护卫,已经从山下冲到了身边,“姑娘,我们护着您先走!”
  对他们来说,什么太子妃娘娘,自家姑娘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这时,先往山下退的李锦娘那边,连着传来了两声惨叫,那个背着李锦娘的嬷嬷,被一个黑衣人当胸刺死,李锦娘从她背上滚下,摔落在山道上。
  织梦在边上,大叫“护驾”。
  幸好,一个侍卫挡住了黑衣人的一击,李锦娘扶着织梦的手,爬了起来。
  李锦娘第一次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