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良配-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时候,每次我来城楼巡防,你总要偷偷溜出来跟我后面,然后跟我一起骑马回家。”
“父亲那匹大黑马跑得快,后来我让您送我,您就是不答应……”
父女两人絮絮说着,颜明德放慢些脚步,让女儿能跟上自己,宛如还是幼时。
☆、369章 速战速决
玉阳关内的大楚军想速战速决,关外,北燕大军也想速战速决。
北燕此次出兵百万,举国之力来打这场仗,国主还御驾亲征了,自然是想一举成功的。
没想到,守城的颜家军顽强依旧。
天气越来越冷,大楚这边粮草吃紧,其实,北燕大军也不宽裕。北地大雪封路,粮草运送缓慢。当然,太子苏力红和五皇子都怀疑是后方的四皇子,没有尽心。
这日,北燕国主又对太子发了脾气。自从拓跋焘死后,他觉得这个二儿子,越来越不恭顺了。
“父王,您看太子殿下桀骜不驯的样子,连父王的训斥都敢不放心上。”苏力红离开金帐后,五皇子跟国主抱怨道。
北燕国主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大战在即,他再不满,也得先过了眼前的战事再说。
苏力红离开金帐后,吐出一口白气。国主对他的猜忌是越来越深了,若是回到都城,只怕他手中的兵权,就会被削弱。
他走了几步,感觉脸上一冷,抬头,居然又下雪了。
玉阳关的雪要么不下,一下就是纷纷扬扬连着几天大雪。
“让士兵们注意铲雪,不要让雪把帐篷压塌了。”苏力红下令各营注意巡视,又走到后军粮草营一带看了看,抬头,看到绵绵银山,才想起,拓跋焘就是在自己所站之处自尽的。
大雪一下,等于老天爷下的停战令。
北燕人没法攻城了,玉阳关守军们缓了口气,趁势修整,就等着雪停之后出关一战了。
就在这安静中,楚六来找颜宁,带回来一个人。
那人,乍一看居然和孟秀有七分相似。
“姑娘,这人是我们在城外十里处抓到的,可惜,密信被他毁了。”楚六禀告道。
颜宁安排了孟良等人盯着楚昭业的人,又让楚六带人守到城外去,这人,看来就是给楚昭业送信的人了。
“这是死士,问不出话来。”楚六带回来前,已经逼供过了。
颜宁打量了那人几眼,要不是她知道,孟秀因为跟着颜宁去攻打左寨,受了重伤,现在伤还没好利索。粗看眼前这人,她都要以为这真是孟秀了。
看此人的样子,显然是荆河码头那边给楚昭业送信来的。
楚六将把从此人身上搜到的东西拿出来,也只有匕首和银子,其余再无一物,看来是靠口令认人,所以不需信物了。
“问不出来就别问了,把他杀了,就说抓到了北燕密探!同时告知全城,有北燕密探可能会冒充,让大家注意些。”
楚六不知道,颜宁为何有些高兴的样子,抓到一个死士有这么高兴?又没截住密信啊!
不过,颜宁既然下令了,他当然带人去执行。
颜宁恨不得一蹦三尺高,若不是为了在楚六面前显示稳重,她已经恨不得转圈圈了。看楚六出门之后,她忍不住欢呼一声,冲向前院。
楚六耳目灵便,押着那死士离开,就听到姑娘在房中的那声欢呼,他还想站下来再听,守在院外的颜六已经不爽地看着他,“还不快点出来,你还想监听姑娘说话啊?”
楚六有些无奈,就因为他叫颜六,自己叫楚六,这人就对自己各种不待见啊。
他走了几步,忍不住问道,“姑娘嫁给我们世子爷后,你会陪嫁过来吗?”
“干吗?”颜六警惕地问道。
“最好不要,在南州,可是只认识我楚六的。”楚六丢下一句气死人的话,偏偏然走了。
颜六气得哼了一声,刚转身,就看到姑娘从自己眼前冲了出去。
“父亲,大哥,父亲,父亲呢?”颜宁一路叫着,拉住一个下人就问。
颜明德正和颜煦一起回来。关内驻扎不了几十万大军,天下大雪后,他们去城外看看其他几路大军,让大家注意防止雪压塌营帐,可挖雪洞等事。
一回到家门,就看到颜宁满面笑容地冲过来,“这是有什么好事了?”颜煦含笑问道。
颜宁左右看了一眼,“父亲,大哥,楚昭业的人还没动手,京城还没事。”
“你怎么知道的?”颜明德奇怪地问道。
颜宁将楚六抓到人的事说了一遍,“这人看样子,就是从荆河码头那边过来的。若是太子哥哥已经被害了,那就不用多此一举再派个人来暗中报信,而应该是大军来救援迎驾,现在只是来个死士,肯定是还没动手,或许是有什么事,想要楚昭业示下。”
“你这么说,倒也有理。”颜明德将颜宁的话想了一遍。
“宁儿,见微知著,大才啊。”颜煦拍了拍妹妹的头,赞了一句。
“父亲,我们快些让人往京城送信,提醒姑姑和太子哥哥?”
“不妥。”颜煦直接说道,“宁儿,若是派人去京城,万一路上再被人截住,不是逼着他们提早动手吗?这场仗,是太子殿下和三皇子的较量,你得信太子殿下。不过,可以派人去南州送信。”
颜煦老成持重,颜宁知道自己是太过关心了,听大哥这么一说,也明白过来。
当那死士吊到城内处死,楚昭业看到那人时,脸色冰寒了些。
城中百姓们听说是北燕细作,多少愤恨非常,再加上看守的人提醒大家小心时,大家更是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身边过往的人,生怕有细作混进来。
楚昭业看了那死士半晌,颜宁想到的,他当然也想到了。
“殿下,我们要不要问问出了何事?”
“一定要送信出去,让他们速战速决。若是郝明远有动摇,让韩望之立即除掉。”这种时候,他不能有一点冒险。
郝明远,是韩望之到了英州后,才投到自己帐下的。这几年里,也帮自己做了不少事。
当时自己就担心,他带兵攻打京城时,元帝露面的话,不知他还能不能顶住。所以,让韩望之跟在军中,名曰协助,暗中监视。
李贵想说现在城中监视太严,可看三皇子冰冷的脸色,什么都不敢多说,“是,奴才知道了。”
“现在南下的流民很多,可用他们传讯。”楚昭业教了一招。
☆、370章 邙山有信
京城之中,此时也刚下了一场雪。
当然,那雪肯定是没玉阳关那么大的。
细雪初晴,正是冬日一景。所以,各家贵女们倒是踏雪寻梅,好一番风雅。
街道上,还是一片祥和,因为腊月了,还多了一份喜庆。
城门口还是人来人往,没人觉得有什么区别。
偶尔有人说起好像有北方的流民南下,但是又没涌来京城,又会有几人注意到呢?
封平这日难得从东宫回府瞧瞧。秦婉如带着孩子去南州,也有几月了。府里没人,封平就懒得回来了,他以前做东宫幕僚,在东宫里有住处,如今也就经常住在以前住的地方。
今日,他去探望了秦绍祖后,想着很久没回来了,就顺路回家看看。
刚进了巷子,就看到自己家门口,有一个男人正在门前转悠。
远远看去,那男子个头魁梧,站着时肩背挺直,身上衣衫有些旧,脚上靴子,还沾着黑泥。
“封大人,那人看着有些武功。”楚昭恒派来保护封平的侍卫,看了那人一眼,提醒道。
封平听了,也没出轿,掀开轿帘一角看了一眼,却觉有些眼熟。
他再仔细一看,那男子虽然穿着普通人的衣裳,可脚上那双靴子,分明是军中之物。
这种时候,在自家门前转悠,分明是为了找自己来的。
在自家门前,有什么好躲的,封平不顾侍卫阻止,一手掀开轿帘就走下来。
两个东宫侍卫看劝不住,连忙跟在他身后。
在门前徘徊的男子,听到有人的脚步声,警觉地转头,仔细看看封平几人,惊喜地叫道,“封先生!”
封平仔细一看,原来是耿大壮。
当日封平让他们接受招安后,安排耿大壮和胡成带人看守金矿。
后来金矿一事上报元帝,元帝嘉奖封平,为了开采金矿,又专门派了官员赶赴颍州处置此事。所以,胡成和耿大壮就不用再在那看守了。
封平又写信给颍州州牧彭泽,请他帮忙妥善安置胡成这批人。彭泽让他们并入了颍州守军。
两人在军中做事勤勉踏实,后来兜兜转转,从颍州又编入英州,现在,正在英州大军郝明远的军中,两人编在一个队中,做了小军官。
“耿大壮?你怎么会在京中?”封平看到故人,惊喜地问道。
“封先生,可找到你了。”耿大壮一看到封平,高兴地几步走上来就要磕头,被封平一把扶住,连说使不得,他也不再坚持,站直后抱怨道,“封先生,京城可真大。你当日就说住在京城颜府。我打听半天找到颜府,跟他们门房一打听,他们说您家在这儿。可我等了半天,一个人都没有出来。”耿大壮看到封平,话就多了。
“是我当日说得不清楚,你怎么会在这儿啊?”这宅子,是他后来买的,封平也不多辩解,只奇怪地问道。
“差点忘了,我二哥,就是胡成,他说最近的事有点怪,让我进京找您问问。”
封平听他们是在英州军中,连忙让人打开府门,将耿大壮带进府里。
“封先生,您知道不?我们接到军令,开拔到玉阳关。”
耿大壮找了个椅子一屁股坐下,也不嫌冷,拿起水咕咚喝了几口,又接着说道:“十月,郝将军就带着我们从英州开拔了,后来一直耽搁在荆楠码头。前些时候,跟处州军分开,我们沿着荆河官道北上,到了邙山,就让我们大部分人都隐到山里扎营待命。我们在荆河那边这么久了,都没挪过窝。不是说要去玉阳关的吗?到现在还天天在那山里窝着。我二哥说,有人传郝将军要带我们造反。”
耿大壮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我和我二哥做了匪,有些人不待见我们,也不跟我们说实话。但是真要是造反,我们不想干啊,您说是吧?您帮我们找了条活路,兄弟们还想去跟北燕蛮子干一架呢。”
封平赞赏地点头,“你们想的对,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去和北蛮南蛮打。你是怎么进城来的?”
“我偷溜出来的,反正最近没人管,都窝山里,我二哥让我摸山路到京城来,就是得快点回去。封先生,您说我们现在怎么办?”
“你先在我家歇息一下,”封平看耿大壮一身衣裳都有泥污了,让人先带他下去换衣吃饭,“很快我就回来。”
耿大壮当日没什么异议,他这些时日待在邙山,军中下令每日只许埋锅造饭一次,一天就只能吃一顿热食,还都是干粮。乍一见酒菜,他只觉饥肠辘辘了,哪还管封平说什么,嘴里哼哼了几句,因为塞满食物,也不知他在说什么。
封平看得好笑,安顿好耿大壮,也不再管他了。自己带着两个侍卫又匆匆返回东宫,将此事告诉了楚昭恒,“英州军有十万精兵,就守在荆河码头那里,人驻扎在邙山里,可能随时准备攻入京城吧。”
来的路上,封平已经猜测过,在那里放着十万精兵,说三皇子不想兵变篡位,傻子都不会信。
楚昭恒听了封平的话,也不是很吃惊。毕竟颜宁来信提到过英州军未到的消息,后来又指定官道被人截了,他们都知道问题就在荆河码头。
只是,如何应对这十万精兵呢?
“那些人里,也未必人人都是想跟着郝明远作乱的,若是能留下,也好让他们沙场效力。你让耿大壮回去,和胡成一起,就待在军中留意动向吧。”楚昭恒心里有了主意,耿大壮和胡成刚好在军里还能做个内应。
封平又急忙回到府中,将太子的话告诉他,让他和胡成在军中务必小心在意,不可逞强。
耿大壮对封平早就信服得很,自然一一答应了,又连夜出城回到邙山去了。
楚昭恒待封平离开后,盘算了片刻,心中沉重,英州军未去玉阳关,处州军刚刚北上,也不知有没有到达,如今,玉阳关兵力不足,只怕粮草辎重也不充裕。
楚昭业,果然比他要狠,不论对人对己,都是一样狠辣。
这种时候,拖得越久,玉阳关战事越不利。
☆、371章 元帝驾崩
楚昭恒在东宫待了没多久,明福来禀告,济安伯又带着一群人去宫门口闹去了。
“太子殿下,宗亲们说圣上被殿下挟持了,他们……他们要救驾……”明福低声说了几个宗亲煽动人心的话。
这些宗亲,近日与济安伯走得较近。
救驾?
楚昭恒嘴边浮起一丝冷笑,他难得有这么讥诮的笑容,明福一眼看到,不敢再抬头,太子殿下,这是怒气太盛了吧?
楚昭恒叫了姜岳,带着几个侍卫进宫。
济安伯带着一群人,正跪在大殿外要求见圣上。
楚昭恒召集了大臣议事,没多久,勤政阁外,叶辅国、周玄成、杨宏文等人都到了。
宗亲们看到又来了这一群人,不知太子殿下想干什么。
楚昭恒带着侍卫,看了他们一眼,问杨宏文道,“杨中丞,这些人连着三天带头闹事,是否有罪?”
叶辅国等人听到太子这问话,都是心中惊疑。
杨宏文毫不迟疑,“回禀太子殿下,这几位宗亲大人近日召集众臣过府饮酒,又连着三日在宫中闹事喧哗,对上不恭。”
“来人!趁着圣上重病之机,竟然结党作乱!将他们拿了。”楚昭恒根本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立即下令道。
一个老宗室跳了起来,“老臣挂念圣上,只希望获知圣上安危,太子殿下如此处置,老臣不服!”
“你不服?”楚昭恒冷哼了一声,“父皇当日在金銮殿上,当众下旨让我监国,你们不知道吗?”
“臣……臣知道了。”
“知道了!你只是一个闲散宗室,为何如跳梁小丑一样,吵闹不休?你是为谁奔忙?来人,将他们带到乾坤殿外跪着,若胆敢发出一丝声音吵到父皇,就当场斩了!”
姜岳应了一声,亲自上前动手,直接拖起那个老宗室就往内宫乾坤殿拖去。
“太子殿下,你为何怕我们见圣上?你心中有鬼吗?”有一位宗亲大声叫了一句,被一个侍卫一个大嘴巴扇去,嘴里吐血,一颗牙掉了出来。
侍卫竟然敢打宗亲?
其他几人还想叫,没想到这几个侍卫好不容情,完全没拿他们当大臣和宗亲看待,敢叫就扇嘴巴,不肯走直接就一脚踹过来。
“我都敢让你们跪到乾坤殿外了,还怕什么?不让你们喧哗,不过是不想让你们惊扰到我父皇歇息而已。”楚昭恒摆摆手,“把他们拖走!”
平时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在侍卫们面前,不过如一群待宰的羔羊般无力!
“父皇平时对你们优容有加,你们不思报效,反而在此时闹事!哼,真当侍卫们手中钢刀,砍不下你们的头吗?”楚昭恒说了一句,又传令道,“来人,你陪着惠姑姑去晋阳大长公主府上,就说皇后娘娘宣长公主觐见。”
这些宗亲们,与晋阳大长公主往来密切。
“殿下,晋阳大长公主辈分尊崇,就连圣上……”郑思齐想要劝阻,毕竟,大楚讲究孝道,对长辈恭顺孝敬也是一条。
“论小家,晋阳大长公主是长辈,论国法,她是臣母后是君。先国后家,概莫能外。”楚昭恒直接打断了郑思齐的话。
郑思齐看太子殿下如此强硬,不敢再谏言了。
再一次,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