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168章

天赐良配-第168章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谟闷笑着跟过去,颜宁走到床边又觉得不对,在想要换哪里站的时候,楚谟已经跑到她边上,抱住她往床上一滚,头埋在她颈边闷笑着,肩头抽动间,头发拂在颜宁脸上,让她觉得又痒又难受。
  “别走了,好了,天晚了,明儿我们还得去给我父王敬茶呢。”楚谟一边说着,一边就自顾自将颜宁往床上抱。
  颜宁刚才满心的感动,一下就变成满心的紧张了,手脚不知往哪放才好。
  楚谟掀起薄薄的被子将两人盖住,一伸手又将颜宁揽到怀里。
  “我衣裳,衣裳还没脱呢。”情急之下,颜宁想到自己还穿着家常外袍呢。
  “哦,还没脱啊……我伺候你。”楚谟又是闷笑着,伸手帮颜宁解开衣带。
  被他这么一说,颜宁才觉得自己刚才那句话,好像有点不对劲。
  “我以为你压根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呢,原来还是会怕的啊。”楚谟看她手都有些冰了,不敢再逗她了,抱着说。
  “谁怕了?我,我才不怕呢。”对啊,自己怕什么,颜宁想着,一把伸手抱住他脖子。
  楚谟只觉差点一口气喘不过来,“哎……你想勒死我啊!轻些,松开些。”不能再让她捣乱下去了,不然,这洞房花烛夜,就要过完了。
  楚谟打定了主意,不开口了,专心地脱衣裳,颜宁也不敢乱动了,只死死地闭着眼睛。
  王嬷嬷和绿衣、秀儿守在新房外,听着里面一会儿有说话声,一会儿有笑声,过了好久,听到姑娘低声“啊”了一声。
  王嬷嬷松了口气,让绿衣快些去传热水。绿衣听到吩咐,才明白过来刚才那声是什么意思,连忙红着脸出去传水了。
  过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新房里传来楚谟叫人的声音。
  王嬷嬷带着绿衣和秀儿进去,就看到颜宁躲在被子里,将自己裹成了一个蚕茧。
  楚谟推了推,看她不肯伸头出来,“你们将水放屋里,出去吧。”
  过了一会儿,楚谟又让王嬷嬷进来将水给拿出去,颜宁还是躲在床上被子里,要不是露出了几缕头发,王嬷嬷和绿衣都要怀疑姑娘是不是在新房里了。
  倒是新姑爷楚谟,笑得如一只偷吃了鱼腥的猫一样满足,原本就俊俏的容颜,在花烛照耀下,只觉更加容光焕发了。
  第二日,颜宁在往常练功的时辰醒来,想要翻身起床,就感觉身上有东西压着,转头看到楚谟那张脸,才想起来,自己昨日成亲了。
  她一动,楚谟也醒了,“怎么醒的这么早?敬茶的时辰还早。”
  “那个,练功的时辰到了。”
  练功?楚谟表情有些怪异地看了她一眼,“你还有精力练功?”
  颜宁不知道他那诡异的表情是什么意思,一推就想坐起来,脚刚碰到床沿,又被楚谟给一把抓回去了。
  “洞房花烛后第二天,新娘子就能早起练功,你让我脸往哪儿搁?”
  练功和脸面有什么关系?
  “你昨夜不是叫着累了吗?”楚谟看她那傻不愣登的样子,又说了一句。
  累了,累了,累……颜宁的脸,又开始慢慢红了,直红到了脖子下。
  “再睡会儿,今日不练没什么,下次我们一起早起,我也要练功。”楚谟看她又想躲进被子里,“你也不嫌热,这里又没别人。”
  颜宁只觉得自己前后几十年,都没这么羞窘过,以至于给镇南王敬茶的时候,那脸还是红得。
  府里人口简单,敬完茶收了见面礼,她又跟着楚谟去祠堂那边祭拜了,然后就是进宫去谢恩。
  颜明心和楚昭恒早就等在那了,看两人周身洋溢的喜气,拿出早就备好的礼,赏赐给两人。
  楚宝融坐在颜明心边上,一看到颜宁,高兴地跳起来一把抱住颜宁,“姑姑,你什么时候生妹妹啊?”
  这小鬼,以为生孩子跟下蛋一样快吗?颜宁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看他还眨巴着眼睛期待地看着自己,没好气地敷衍道,“等你能爬上树,把那窝鸟蛋给拿下来的时候。”
  “宁儿,你又教融儿淘气,哪有你这么做姑姑的。”颜明心听了训斥道。
  颜宁才想起来,这可是在姑母面前,她求救的眼神就往楚昭恒那瞄去。
  楚昭恒看她那样子,忍不住一笑,“母后,朕找楚谟说些事情。”
  颜明心打发两人走了,颜宁看看没别人了,走到颜明心面前,“姑母,您当他面这么说我,我面子都没了。”
  “姑姑撒娇,姑姑羞羞脸!”楚宝融凑到颜宁面前刮着脸取笑。
  “去去去,小鬼头,今儿文彦没来陪你啊?”
  “恩,文彦被你母亲拘在家里,今日不进来。”
  颜宁听了颜明心的解释,想起来这三日可不能见娘家人。颜明心和楚昭恒是因为自己这别扭的身份,又算娘家又算夫家,才能见的。

☆、424章 回家了

  三日回门,一大早颜宁就起来收拾好了,虽然还是在一个城里,可心境好像不同了。
  颜府门前,颜烈一早已经站门口转悠几圈了,看到颜宁的马车过来,高兴地指挥门房,“快点,快点,放鞭炮!”
  门房里早就预备了几挂千响炮,听到颜烈这话,连忙点了起来。
  整条街上,全是鞭炮声。
  幸好拉车的马都是温顺且训好的,不然颜宁真担心马要被惊了。
  到了大门,楚谟当先下车,转身来扶颜宁,颜煦和颜烈站在大门台阶上,看着两人走上台阶,“父亲和母亲一早就等着了,快点进去!”
  颜宁走进府里,看到颜明德和秦氏,就欢呼一声冲了过去,王嬷嬷在后面拼命咳嗽。
  楚谟看得好笑。
  秦氏拉着颜宁上下打量了一圈,又沉下脸说道,“看看你,出嫁的人了,怎么走路还是这么没规矩!”
  “母亲,我该规矩的时候规矩着呢。快点快点,早上赶着回来,我都没吃多少东西。现在可饿了。”
  听到女儿叫饿,秦氏连忙让人送上点心吃食。
  楚谟陪颜宁在内院坐了会,颜明德一拉他,“走,到前院喝酒去!”
  颜煦和颜烈也跟着出去了,父子三人商量了,今日可得好好灌楚谟几杯酒。
  颜宁拉着秦氏和秦可儿说话,颜文彦连外袍都没系好,就冲进院子里,“姑姑——”嘴里叫着,人已经冲进了颜宁怀里。
  颜宁一把抱住他,大大亲了两口。颜文彦被亲得不好意思了,推开颜宁,自己开始系外袍的衣带。
  秦可儿原本想训儿子几句,秦氏和稀泥,“没事,没事。”
  颜文彦压根没看到自己母亲的脸色,拉着颜宁说自己如何思念。
  颜宁听颜文彦说自己现在已经跟着楚宝融一起,听老师教课了,很是夸奖了几句。
  说了会儿话,颜文彦被轰出去玩了,秦氏问颜宁何时回南州。
  “母亲,我和致远商量过了,父王先回南州去,我们两个等二哥成亲后,再回去。”
  “那就好,我就怕你们回去地急,赶不上你二嫂进门。”秦氏高兴了。
  颜烈和杨琼英的亲事,定在九月,秦氏当然希望颜宁能留在京城,看着二嫂过门。
  颜杨两家的亲事,一直在准备着,秦氏最近忙得跟个轱辘一样,打发颜宁出嫁后,又得看着人收拾东西,准备聘礼等,等着接媳妇进门。
  有这些事忙碌着,秦氏连女儿嫁人的伤感都淡了很多。
  九月,颜烈与杨琼英成亲。
  这一对兜兜转转,终于成亲了,秦氏和颜明德觉得一桩心事落地,顽劣的小儿子,有二儿媳这样端方的人管着,他们就放心很多。
  颜烈成亲那日,颜宁和楚谟回府帮忙。
  新房中,在大家的哄闹声中,颜烈挑下红盖头,看着杨琼英那含羞的笑颜,还有颜烈那难得一见的羞窘,颜宁只觉心中高兴又安心。
  待杨琼英三日回门后,颜家诸人就得北上南下了。
  按原先的打算,颜明德和秦氏是留在京城,颜文彦就留在京中陪伴祖父母,颜煦回玉阳关去。
  秦可儿自然是要跟着颜煦去玉阳关的,可没想到临行前秦可儿觉得有些不适,请了大夫一诊脉,竟然诊断出喜脉,秦可儿有了两月身孕了。
  秦氏连呼庆幸,这两月,颜宁出嫁,颜烈娶妻,都是秦可儿跟着忙里忙外的。
  这下不敢大意了,颜煦只能先独自一人回北地,秦可儿肯定是要生产之后,才能再去了。
  颜烈倒是想带着杨琼英一起去玉阳关,可楚昭恒觉得他性子毛躁还得历练,让他留在京城,去京郊西营里历练。京郊西营里世家子不少,颜烈在里面混一年,估计什么兵油子都见识了。
  眼看着大哥和二哥都安排妥当了,颜宁也该跟着楚谟回南州了。
  秦氏想着女儿到了南州,就要管理王府内务,也不可能每年回京探亲,很是哭了一场。不过有秦可儿和杨琼英在边上劝慰,颜宁觉得放心很多。
  两个嫂子一个性子温和,一个看着有些不同庶务,不过都是好相处的人。
  又是九月,又是去南州,只是这次去,和上次去的心情,截然不同了。
  一早上依依惜别后,颜宁上了马车,想着以后不能时常见到父母亲了,她就忍不住掉泪。
  楚谟也跳上了马车,看颜宁神情还有些恹恹,安慰道,“别难过了,我们是回家呢。等到了南州,我带你出去玩,上次你来去匆匆,南州还有很多好地方没去玩过。”
  颜宁听他说着南州内外的风景,心情也好了很多。
  这一路,依然是从荆河码头上船。这一路的景致,上次两人都是同行的,一晃几年过去。
  船行到鬼见愁时,江水还是一如既往地湍急,楚谟想起上次在山中遇险时的种种,过了鬼见愁,还拖着颜宁下船,到岸上走了走。
  到了荆楠码头,颜宁指着码头客栈,跟楚谟说,“从南州回来时,我和二哥就说在这里,遇上苏力红和拓跋焘的。”
  “后来,在玉阳关时,要不是拓跋焘,我不仅救不出二哥,可能连自己也得没命了。”
  “拓跋焘是义士,苏力红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以后跟他算账!”楚谟信誓旦旦地说道。
  “二哥也这么说,等以后,带兵打到他们国都去。”
  夫妻两人怀旧讲古,又在这边客栈歇息了一夜。第二日,洛河已经带人在码头上准备好了马车和马匹。
  颜宁惋惜上次来南州时,没机会骑马,这次当然要补足遗憾了。楚谟见识过颜宁的骑术,也不拦着。
  夫妻两一路赛马,到了城镇闲逛,时间过得快,行程也快。
  镇南王府打发来接的人,在城外终于接到了这小夫妻两人。
  颜宁换了马车,两人进城后,一路到了镇南王府门前,“宁儿,到了,下车吧!”
  颜宁答应了一声,绿衣掀起马车车帘,颜宁踩着脚凳走下马车,面前的红漆大门,门前站了两排下人迎接,大门的正上方,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四个鎏金大字:镇南王府。
  楚谟走到颜宁边上,看她正仰头看大门,笑着说,“宁儿,我们到家了。”
  颜宁展颜一笑,“恩,到家了!”
  以后,镇南王府,就是自己的家了。
  ————正文完结————


☆、番外1 宣北侯颜烈

  天顺十年,颜家二公子颜烈,被封为征北大元帅,从玉阳关出发,带领大楚将士北上,誓要拿下北燕。
  这场战事,一打就是三年。
  天顺十三年夏日,震天冲杀呐喊声中,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大楚军发出欢呼——北燕国都的大门,被打开了。
  这几年北燕内乱不断,民心早就涣散,而随着大楚颁布招安令,对投降的官员王族多有优待,不怕死的到底是少数。
  北燕城内的贵族和百官,在几位部落王爷的带领下,出城乞降。
  颜烈原本以为北燕国都少说也要打个三天,才能拿下。所以,听到亲兵禀告说北燕人投降了,他还楞了一下,“给我牵马来,走,看看去!”
  他穿上一身乌黑战甲,骑着一匹枣红马,大步出营而去。
  见到了那些投降的贵族和官员,他视线转了一圈,没有看到北燕国主苏力红,“你们国主呢?”
  “禀告将军,我们国主,他,在祖庙!”一个北燕官员立刻谄媚地回报。
  “颜六,你带人安排接手城防,城外留守一部分人,将出城的道路都封掉。”颜烈先吩咐了军务,再对那个北燕官员说,“你带路,走!”
  昔日鲁莽的少年,如今早就沉稳有加。
  颜烈也不下马,骑在马上让几个北燕人带路,带了一队人马,往祖庙而去。
  还没到北燕祖庙,就闻到了血腥气。
  “你们国主身边有多少人?”
  “国主……国主身边,还有一队亲卫。”那官员说得吞吞吐吐。
  颜烈看了他一眼,不再多问了。自己真是傻了,照苏力红这些时候的打算来看,是打算死战到底的。
  估计是自己带了大楚兵围而不攻地守了三日,昨日忽然猛烈攻城,让那些怕死的贵族们不甘心以死殉城,一早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苏力红没办法,又怕自己被这些贵族和官员们拿下当了投名状,才带人退到祖庙的吧?
  那官员看颜烈没再问,暗暗送了口气,眼见北燕祖庙越来越近,那官员往后缩了。
  颜烈也没勉强让他们冲在前面,自己带着大楚人马冲上前。
  北燕祖庙上空,有乌鸦盘旋乱叫。
  这座祖庙,是北燕第一代国主定都后所建,据说历代国主的牌位都供奉于此。这里只有一座高达两层的建筑。
  祖庙大门半掩半开,里面有血腥气,也有人声传来。
  “盾牌兵戒备,把门打开!”颜烈指了大门下令。
  大楚士兵冲上前,那门居然一推而开,也没见有什么弓箭等射出。
  “禀告元帅,里面人死了大半。”
  这祖庙有台阶,骑马上前不便,颜烈下了马,往庙里走去。
  若仔细看,会看出他的脚略有些跛,不过他大步向前,气势逼人,这点小残疾,几乎没人会注意到。
  门内,倒着近几十具尸首,穿着北燕宫中禁卫的服饰。
  颜烈跨过那些尸首,就看到供奉牌位的祖庙大门内,还站了几个人,其中一人穿着战甲,戴着镶嵌白玉的羽帽,身形还魁梧,只是那张脸却有些陌生了。
  “颜烈!”那人叫了一声。
  颜烈仔细回想,才觉得这声音还是耳熟的,没想到,苏力红居然憔悴成这样了。
  那张脸上,有血迹,胡子也没打理。
  他身上穿着的战甲上,甚至,还有血在滴下。
  “国主,我们不想死!”
  “父王,父王……”
  苏力红身后的殿内,传出哭叫,随后,就是惨叫声。
  “苏力红,我大楚圣上曾下旨,你若愿降,大楚愿以王侯之礼待你,保你安享天年!”颜烈先传了天顺帝给他的圣旨。
  “投降?安享天年?”苏力红似哭似笑地呢喃了两句,转头对着里面吼叫,“你们要怪,就怪自己命苦,不该成为我苏力红的儿女!”
  他说完,往内走了两步,忽然又半转身看了颜烈的脚一眼,“颜烈,你可以报仇了!”
  “苏力红,你这人是个枭雄,我妹妹说,若是还能见到你,让我跟你说一声,北燕有你这样的国主,才必亡!”
  “哼,一派胡言!天命在大楚不在北燕,成王败寇,随你们怎么说吧。”苏力红说完,大步走进殿中,不过片刻,殿中冒出浓烟,很快,熊熊大火燃起。
  颜烈看了一眼,嘀咕了一句,“你该感谢我仁慈,还让你自杀。说起来,宁儿比我可记仇多了。”
  颜宁那句转告的话,简直是给苏力红伤口上撒盐,给了最大的打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