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天赐良配 >

第71章

天赐良配-第71章

小说: 天赐良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快点回京!不要站着!”颜宁抢了姜岳的活,大声招呼道,自己一马当先气鼓鼓地往前走。
  楚昭恒昏昏沉沉中,听到颜宁在车外大声说话,忍不住一笑,看着孙神医说道,“接下来,要有劳神医了。”
  “老夫分内之事,何足挂齿。”听到楚昭恒的话,孙神医正了神色,郑重说道,又从身上摸出一瓶药来,倒出一颗让楚昭恒含服,“太子殿下还是闭目歇息片刻,莫再说话伤神。”
  楚昭恒点点头,让他再开口,他也没有力气了。
  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护着太子銮驾的人,大家将銮驾移开,跟在队伍后,回城去了。
  元帝接到太子殿下在官道遇刺的消息,盯着跪在自己脚下的侍卫问道,“太子伤得如何?”
  “禀圣上,太子殿下伤得很重。刀口还差两寸就刺中要害了。幸好,太子殿下吉人天相,属下赶回来时,太医已经为太子殿下取刀,血止住了。”

☆、175章 一一告知

  听到刀口没有刺中要害,血也止住了,元帝感觉自己屏着的那口气,才呼了出来。
  他忍不住骂道,“你们是怎么伺候的?都不知道要劝着太子殿下吗?就由着他胡闹?好端端地,为何不坐銮驾,要微服上路?”
  那侍卫很委屈,太子殿下的话,他又不是幕僚属官,怎么劝啊?只是元帝正在盛怒上,他除了跪着听骂外,还能怎么办?
  元帝骂了一通,将胸中的担忧和怒火发泄出来后,心情平复下来。
  他长吸了一口气,又指着这侍卫说道,“你去找大理寺,让游天方亲自带人去查。光天化日之下,京城官道上,竟然就有刺客敢刺杀当朝储君!他这个大理寺卿是干什么吃的。”
  说着说着,元帝又觉得怒气有些上来了。
  “是!”那侍卫连忙磕了一个头,退出了勤政阁,匆忙去大理寺了。
  “圣上,既然刀都拔出来了,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必定没事了。”康保连忙对元帝说道。
  元帝一惊一怒,现在只觉得头一阵阵发紧。
  是谁要刺杀太子?
  他忍不住重重地一拍御案,对康保说道,“你先去太医院,让太医正快点派两个治外伤的好手,去迎接太子。去好太医院,你再去给三位皇子报个信,告诉他们太子遇刺重伤了。”
  “让三位殿下去探望太子殿下吗?”
  “不用,就告诉他们这事,他们自己要怎么办,让他们自己定吧。”
  “是!奴才这就去。”康保看元帝阴沉着脸再没别的话,连忙退下去了。
  这么快,自己这些儿子们也要厮杀了?
  元帝不知自己是该喜还是该悲,当初为了对颜家有个交代,楚昭恒生下后就立为太子。
  但是,颜家已经掌了大楚半壁兵权,皇后又是颜家女,若是帮着太子谋反,他这皇位岂不是立即易主了?
  再说,若是有其他儿子更有才能呢?
  他相信颜家的忠心,又担心颜家的忠心不能长久,想罢了颜家的兵权,却又怕颜家不服天下动荡。
  如今,不管楚昭恒是称职的太子,还是不称职的太子,其他几个儿子,都不会轻易罢手了。
  元帝放下手里的奏折,往龙椅后一靠,揉了揉额头。
  康保带着元帝的命令,不敢怠慢,到三位皇子府一一走了一遭。
  二皇子府里,楚昭晖听完他的话,阴沉了脸。
  他盯着康保问道,“康保,父皇让你来告诉我这话,是什么意思?”
  “二殿下,奴才哪敢揣测圣意啊。奴才来告诉您后,还得去告诉三殿下、四殿下一声。”康保低头哈腰,躬身说道。
  听说是几位皇子都要告知,楚昭晖脸色转圜了些,“我知道了,不耽误你办差了,你去吧。”他摆摆手,让康保退下。
  “是,奴才告退了。”康保低头退了出去。
  二皇子府的总管康和是当年和康保一起进宫的,楚昭晖离宫建府后,柳贵妃将他派出来,做了总管。
  他站在屋外,看到康保出来,连忙走到边上,“康大总管,我送您出去。”
  “老弟啊,不劳动你了,担不起啊。”康保笑着说道。
  “您看您说的,这让我老脸往拿搁啊。我家殿下今日心情有些不好,您老担待啊。”
  “你看你说的,二殿下是主子,自来只有主子担待奴才的,也有奴才担待主子的。”
  “是,是,多谢大总管教导,我这嘴啊,越老越不知道怎么说话了。”康和笑着拍了自己一下,笑着送他出了大门。
  看着康保走远,康和叹了口气,贵妃娘娘派他过来伺候,就是为了帮二殿下周全这些人际往来的。可是,他只是一个奴才,能周全多少?
  康保走出去后,正厅的后面,赵易权和两个幕僚,从后面走了出来。
  康保来之前,楚昭晖正和他们三个议事,太子楚昭恒未死的消息,他们已经从活着回来的死士嘴里知道了。
  一个幕僚看着康保离开,忍不住劝说道,“殿下,康保到底是御前大总管,殿下对他还是礼待三分才好。”
  “哼!不过是一个奴才罢了。”楚昭晖摆了摆手,不想再提了,“不说他,你们说,父皇让他来说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属下觉得,太子忽然遇刺,圣上肯定是有怀疑的。但是康保不是说了,他也不止告诉殿下您,三殿下、四殿下那里,他也要去一趟的。”
  “恩。可惜,居然没死!”楚昭晖听到楚昭恒未死,有些遗憾。
  死士培养不易,他好不容易有了几个,这次,一下派出九个,死了两个,伤了两个,却还是未能杀死楚昭恒。
  “你们说,另一波刺客,会是楚昭业派的,还是楚昭钰派去的?”回来的死士也说了,他们连楚昭恒的边儿都未碰到,是他们在和大内侍卫打斗时,另一波刺客冒出来,才重伤了太子。
  “属下看,四殿下已经死心塌地跟着太子殿下了,可能是三殿下的人。”另一个幕僚说道。
  “也是,楚昭钰母家都被灭门了,还能干什么呢,刘妃落了胎失了宠,只能靠着皇后和楚昭恒母子过活了。”楚昭晖点点头,也觉得楚昭业的人可能性更大。
  “殿下,是不是让人到城外去看看?怎么动手的那么快?”前头的幕僚觉得有些蹊跷,难道三殿下的刺客,也和自己这边的人一样,是一路跟随找机会的?
  “此时出城,反而引人注目,臣觉得还不如不动地好。那些人都是死士,应该可靠的。”赵易权阻止道。
  他说的也是正理,前脚太子殿下遇刺了,后脚二皇子的人就出城,未免引人注意。
  楚昭晖觉得也是如此,也就丢开手了。
  康保走出二皇子府,脸上挂着的笑容就淡了下去。
  自从他当上御前大总管后,除了元帝面前,谁不给他点笑脸?
  二殿下?他停了一下。
  跟着的小太监上前问道,“师傅,还有事?”
  “当然有事,走,去三皇子府。”说着,他快步走出了二皇子府。

☆、176章 领了差事

  康保到了三皇子府时,楚昭业正在书房中看文书。
  李贵带着康保到了书房。
  楚昭业放下手里的文书,“康公公,可是我父皇有事吩咐?”
  “奴才拜见三殿下。圣上让奴才来告诉殿下,太子殿下在京郊官道上遇刺了。”
  楚昭业听康保说是传元帝的话,立即站了起来。
  听到楚昭恒遇刺了,他关心地问道,“太子殿下如今怎么样了?刺客可有拿到?”
  “具体情形,奴才也不清楚。不过太子殿下吉人天相,想来应是无碍。”康保一脸老实地回道。
  “是啊,太子殿下有上天保佑,一定无事的。”楚昭业点点头,赞同地说,又对康保说,“我父皇还有别的话吗?”
  “圣上没其他的吩咐了。”
  “我知道了,多谢康公公来走这一趟。”
  “为主子办差,是奴才的分内事,哪敢当殿下您一声谢啊。”康保腰弯得更低了,“殿下,您要没别的吩咐,奴才还得去四殿下府上走一遭。”
  “好,不耽搁你办差了。李贵,代我送送康公公。”楚昭业点了点头,传了李贵进来。
  “奴才告退了。”康保连忙行了礼,退了出来。
  李贵送康保出门,离了书房后,拿了一个荷包递给康保,“康总管辛苦了。这些,是殿下赏的,给您底下这些人,买杯茶吃。”
  康保接过荷包,拿在手里捏了一下,对荷包的厚度很满意。
  他满脸笑意地塞进袖袋中,“奴才多谢三殿下了,到底是三殿下体恤。圣上看到殿下如此关心太子殿下,一定很高兴。”
  李贵点头附和着,落后半步,将康保送出了府。
  他回到书房,将康保刚才的话告诉了楚昭业。
  楚昭业一笑,“父皇这是警告我们兄弟几个啊。”说着,他又拿起桌上的书。
  “殿下,圣上难道怀疑太子殿下被刺,是殿下您……”李贵一惊,难道元帝怀疑自家主子派人刺杀了太子?
  “我父皇不是怀疑我,是怀疑我们三个。”楚昭业说了一句,“你去一趟林府,告诉我舅舅,让把皇觉寺那边的人都撤回来吧。”
  “是!奴才这就去。”李贵有些不明白。
  太子殿下要去皇觉寺祭天时,他家主子就说太子不会到皇觉寺,可太子殿下行程定下时,又在皇觉寺排了人手。
  楚昭业看李贵一脸迟疑地出去,知道他心里的疑问,懒得解释。
  皇觉寺远离京城,楚昭恒肯去冒险,颜家也不会肯的。只是,机会还是不能错过的,安排些人手在那,万一成了呢?
  没想到楚昭恒这次居然会重伤,颜家没有派护卫吗?
  楚昭晖手底下的人,有这么厉害?真能刺杀得了太子?
  楚昭业摇了摇头,觉得事情有些不对,终于是看不进书了,“来人!”
  “爷,李总管出去办差去了,奴才李祥。”门外李祥听到楚昭业叫人,在屋外应声道。
  楚昭业这书房,除了李贵,其他人未经允许,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哦,李祥?那你出去打听打听,太子殿下遇刺的经过,还有,跟着去伺候太子殿下的人,都回来了吗?取点银子,去宫门那边找人问问。”楚昭业吩咐道。
  “是!奴才这就去。”李祥连忙领命,退下了。
  楚昭业看看天色,刚好是午膳时分,走出书房后,叫了人后院告诉刘琴,今日去她那用晚膳,自己带着人去衙门办差了。
  他如今领着主持赈灾的差事,扯皮的事可不少。
  李祥出府后,先赶到了宫门那里,听说太子殿下还未回来,他站在宫门那犹豫半晌,终于还是掉头,往石板巷走去。
  石板巷,是京城中平民聚居之处。住在这里的,都是些穷苦人家。
  石板巷巷子尽头,有一间干净的小院,那门头和旁边比起来,干净很多。
  李祥敲了敲门。
  “谁啊?”里面一个老妇人的声音传来,随后传来了拉开门闩的声音。
  “阿婶,是我,狗子。”李祥未进宫前,小命就是狗子。
  “狗子,今儿怎么来了?快,快进来!进屋,进屋去,婶给你下碗面。”老妇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着,常年的劳作辛苦,压弯了她的腰。
  看到李祥,她高兴地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拉着李祥的手进了院子,就把他往屋里推,自己想去厨房做饭。
  这间院子很小,只有并排两间房,左侧一间小厨房。
  不过院子里拾掇地很干净,李祥看到,右边的空地上,甚至还有一片地被一陇陇开好了坑,显然,刚才阿婶正在院子里忙活。
  “阿婶,都说了你腰不能弯,怎么还弄这些地呢?”
  “就这么一块地,不累,我腰好着呢。那个封先生前儿又给我送药,那药好用着呢。封先生是好人啊,狗子,你怎么认识的?”
  李祥听到封先生来过,脸上就是一愣,听到老妇的问话,没有回答。
  他掏出一个布包,“阿婶,这些钱你拿着花。我不进屋了,今儿事情忙,我还领着差事呢。”
  “哦,好,办差要尽心。”老妇听说李祥还要办差,不敢留他了。
  李祥将钱送给老妇,又看了看米缸,还有大半缸米。
  老妇絮絮叨叨说封先生刚给买的米云云,李祥也不再多留,让老妇好好在家,就走了出去。
  这老妇,就是小时收养他的人。后来有一次出门办差,看到老妇在京城乞讨,才知道她丧夫丧子,被夫家赶了出来,他拿银子租下这房子,将老妇安顿在这里。
  可是,他在宫里,不能随意出门,又不敢托人转送,总是不能及时送钱。
  后来,跟着师傅李贵离宫,在三皇子府办差,三皇子府规矩比宫里还重,府里伺候的奴才,除了自己师傅,其他人出门办差都得是两人一组的。
  今日有机会一个人出来,他连忙过来送银子。
  老妇身子不好,他曾想托太医看看,但是他一个伺候人的小太监,哪个太医会离他呢?他也不敢告诉李贵,师傅曾说过,三皇子最喜欢的奴才是没牵挂的奴才。
  这话,他自然懂。

☆、177章 殷殷嘱咐

  李祥让老妇收好银钱,看老妇走路果然利落很多,知道封平必是拿了好药。
  他其实有些琢磨不透封平,他知道这人算是颜府和太子的人,找上自己,居然只逼自己做了件小事。
  然后,他再没对自己有何要求,甚至,连三皇子府内的情形,都没问一句。
  而且,还对阿婶照顾有加,自己出门不便,他还时时来送米面,送药材。
  难道是为了将来让自己帮他做大事?
  他知道,自己虽然叫老妇“阿婶”,心里,却是视她如母的,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不管阿婶。要不是阿婶,哪有自己一条命在,当年阿婶自己家穷成那样,还愣是接济自己。
  罢了罢了,自己不能不管阿婶,将来,走一步看一步吧。
  老妇看他来去匆匆,有些舍不得,可到底不能耽误他办差,只好将他送到门口,叮嘱道,“狗子啊,这天还冷,要多穿点衣裳。阿婶给你做了双鞋,等过两日再做两件开春穿的衣裳,你记得过来拿啊。”
  “阿婶,你眼睛不好,不用赶着做,我衣裳鞋子都有呢。”李祥看老妇浑浊的双眼,连忙嘱咐。
  老妇答应着,送他出了门。
  门合上后,李祥留恋地看了几眼,叹了口气,四下张望了一眼。石板巷这里的住户们,白天都出去找活干,所以四门紧闭地多。偶而有几个孩子奔跑嬉戏,跑过他身边时,好奇地张望一眼。
  他低头,走出石板巷,走到了西大街上,沿着西大街往宫门口走去。
  李祥只顾埋头走路,没有看到,对面的街口,李贵刚好从林府出来,看到他独自从西大街往宫门那边走去,脸上闪过狐疑之色。
  李祥赶到宫门时,刚听说太子殿下进了城门了,跟着太子殿下的人都还未回来。
  他在宫门口外的墙角站了,守着。
  宫门口是不准闲杂人等逗留的,守门的御林军知道,这人是三皇子府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楚昭恒一行人,紧赶慢赶,此时才到了城门口。
  城门内外的人,看到早上才离京的太子銮驾,又仓惶不安地回来了,都知道是出大事了。但是太子之事,就是朝廷之事,谁敢乱打听?
  孟秀和姜岳两人在前开道,一边大呼“让开,让开”,一边纵马疾驰。
  在城门口,遇上了元帝派来的两位太医。
  “头儿!姜头儿,姜侍卫长!”跟着两位太医回来的东宫侍卫,看到姜岳,大声喊道。
  姜岳转头,看到是自己派回来向元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