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宫阙-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几位公公跟在远处,那会儿奴婢想着……想着五皇子的事,真是吓坏了。”
夏云姒神情愈发凝肃,居高临下地睇着那两个宦官:“怎么回事,快如实说来!”
两个宦官自没料到会被这般截胡,一时都瑟缩着跪地,一个字也不敢说。
贺玄时抬眸:“樊应德。”
樊应德会意,递了个眼色,御前宫人当即上前将两人接过,押出去审。
樊应德躬一躬身,也随出去。这厢夏云姒也哄好了宁沂,惊魂未定般地蹙眉:“倒未听说过好端端来堵乳母的,臣妾心里不安生,也想去看看。”
贺玄时摇头:“先用膳,一会儿朕陪你一道去。”
她应了声好,将宁沂交还给乳母,先抱去侧殿歇着。宁沅有点被这蹊跷事惊着了,想想也说:“儿臣一会儿也同去。”
贺玄时边给他夹菜边坦言:“审讯的事,你还是别看了,一会儿留在殿里好好读书,不然陪一陪你六弟也好。”
宁沅只好作罢,安下心来继续用膳。
。
殿外,樊应德将二人押到紫宸殿附近的空院子里。这样的空院空屋在宫中有许多,有些只是寻常空着,以备日后新调来的宫人能有地方可住。也有些是专为问话放着,就没打算用。
老资历的宫女宦官没有不知道这些个地方的厉害的,嬷嬷们手段高,宫女们往往更畏惧一些,但他这御前头号的大宦官亲自来审,也足够震慑了。
两个宦官便从进屋开始就在打哆嗦,嘴巴却闭得紧,跪在地上一声不吭。
樊应德也不急,让人搬了张八仙椅进来供他坐,又沏了好茶,一口口地抿。
同是缄口不言,他这厢是真正的四平八稳、不急不躁,底下那两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不免心里越来越虚了。
慢条斯理地好生将这一盏茶都抿完,他才终于悠悠开口:“啧……实在不巧啊,皇上把这事儿交给我了。要搁宫正司,他们多半没胆在定罪之前直接要你们的命。但公公我处置你们那就是张张口的事啊,我又忙,得赶紧了了这差事,回皇上跟前侍奉去。”
说着他摆手示意手下上前:“你们帮我一并盯着,瞧清楚他们两个谁先说明白自己是哪一位身边的人——一个说了,就把另一个打死。”
话音一落,两个跪在底下的宦官不约而同地一怔,下一霎二人又如同被触动机关般一并弹起,惊慌失措地将他扑来:“公公……公公!我说!”
终是那个瘦高个子的先反应过来:“是仪婕妤娘娘……下奴是仪婕妤娘娘身边的人!”
一瞬的死寂,顷刻之间,樊应德身后侍立的几人一并涌上,押了另一个便走。
抢着回了话的这个已是一声冷汗,刚松口气,樊应德的手扼住了他的下颌:“小子反应挺快。”说着轻笑一声,又抬眸瞧瞧那一个,跟手下说,“也甭押出去了,再吓着人,就跟这儿打。你们几个谁练得好来着?谁练得好谁来。”
那被押着的宦官自知命不久矣,已是面色煞白,想要哭喊告饶,然嘴巴已被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
姑且保住一条命的这个则知樊应德是有心要吓他,以便让他招得更快。他心下已然阵脚大乱,全不知如何应对。樊应德恰到好处地拍了拍他的肩头:“哎,听着。”他回过头,只觉樊应德凑在面前那张脸形如鬼魅,“你不是反应快吗?公公我啊,希望你反应能再快些。”
他说着指指面前的几个手下:“你瞧瞧他们几个,在打板子上都是好生练过的。若想让人速死,二三十板就能要人的命;若不想,三五百板也死不了,直让人受尽苦楚。”说着手又在他肩上一拍,“他们且先慢慢打着、记着数,公公我问你话。你答得快,他们就记得少,你这同伴能早点走,你一会儿也不会受多少苦。你若非得好生思量一番再答话,那估计片刻工夫一二百板就要记下来了,一会儿问完了话,这些板子就得尽数落到你身上去。”
“公……公公……”那宦官面色煞白如纸。
樊应德笑眯眯的:“听明白了吗?”
。
如此这般,问话自然是快。殿中三人前后脚刚搁下筷子,樊应德便入殿回了话。
皇帝让宁沅先退了下去,说到底他年纪还小,若有什么阴狠算计,他不宜听。
樊应德禀说:“皇上,是仪婕妤娘娘身边的人……”
“他说是仪婕妤娘娘吩咐他们去堵的人,让他们将乳母与六殿下都带去附近空着的宫室中,按进水缸里溺死,再趁人不备推进太液池去,造出不慎溺水的假象。”
“还说……还说五皇子先前也是一样的缘故,乳母不是自己踩了青苔失足的。”
“只是百密一疏,他们没瞧见后头有人跟着,这才露了馅。”
说完今日之事,他又续言:“另还招供说……先前在永信宫外装神弄鬼的,也是仪婕妤娘娘身边的人。”
夏云姒浅怔:“可是说婴孩哭声么?”这倒是她一直不明就里的地方。
“正是。”樊应德点头,“说是个叫小兴子的宦官,全名叫王兴,入宫前是练口技的,能将婴孩哭声学得惟妙惟肖。”
这样的能人都能寻来,仪婕妤倒也是费心了。
夏云姒凝眉又问:“可仪婕妤缘何要害五皇子与六皇子?”
樊应德说:“这底下人就不知了,若要问个明白,还得请婕妤娘娘亲自回话。”
皇帝面色沉冷:“你带着人去吧,记得将人好生看住,莫要平白死了。”
樊应德长揖:“皇上放心,下奴有数。”
说罢便又领着人告了退,转眼工夫就瞧不见影子了。
夏云姒定神想想,启唇轻言:“臣妾不曾得罪过仪婕妤,实在不懂她为何出此下策,臣妾想亲自去问一问她。”
言毕便等他的反应,他却似乎正自思量什么,一时未能回过神来。
夏云姒起身,颔首深福:“臣妾先告退。”
他犹自没什么反应。
她便向外退去,退出几步刚转过身,复要继续前行,背后忽地响起他的声音:“窈妃。”
他叫住她——以一个听似平常,他私下里却从不会说的称呼叫住她。
夏云姒双肩都绷得一紧。
第90章 不去
她转身回看过去; 其实与他相距也不过三两丈之遥,但他神情疏离; 令她觉得这段距离宛如天堑。
他睇着她笑了一声,抱臂靠向椅背:“坦白告诉朕; 这里面有多少是你的算计,别让朕费力去查。”
一瞬之间; 夏云姒觉得遍身血液都冷凝住了。
她看着他,有那么片刻里连呼吸都顾不上;他也仍看着她; 面上是一成不变的笑容,只是眼底却一分冷过一分。
入宫这么久; 夏云姒头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生死一念。
其实当日昭妃落罪; 该是如出一辙的情形——每一个突然间失了圣心的宠妃,都该是如出一辙的情形。但那时一则看昭妃倒霉的快意令她忽视了许多,二则事情出在旁人身上、尤其是仇人身上,总归难以做到感同身受。
她当时自是认为昭妃是罪有应得,如今轮到她了,她才惊觉或许站在他的立场去看; 她与昭妃大约并无什么太多不同。
都不过是他的宠妃而已。
她更年轻一点、比昭妃妩媚一点; 又和他的发妻沾亲,但也仅此而已。
这阵恍悟教人毛骨悚然; 倒也驱散了半数惊慌,令她骤然冷静。
她抬眸又看看他; 于是从那让人生畏的冷漠下捉到了玩味; 遂垂下眼帘; 一字一顿地告诉他:“除却仪婕妤戕害皇嗣之心并非臣妾能够左右之外,其余的每一步,尽是臣妾算计的。”
那眼中的玩味便被翻开,化作深沉的不解与探究。
她沁出一声嘲讽地轻笑:“臣妾告退。”
说罢,就又继续往外退去。并不轻松,但平静、淡泊,没有太多情绪,就好像他只问了见无关痛痒的事情,而她已稀松平常地答了。
答完,就该做什么便做什么去。
贺玄时怔然,下意识里觉得她是故意为之,等着他再行追问。他便偏没有追问,更没有急着要她留下,心下淡漠地想万不能再纵着她。
可只消片刻,他便知自己错了。
她并没有勾着他问的意思,他不出声,她就当真这样平平静静地退了出去。没有窘迫地径自停住,甚至没有进退两难的迟疑,他一时甚至觉得即便他出言再问什么什么,她也未必会说。
她一副怠懒应付的样子。
适才那片刻里,他其实设想过许多她的反应——譬如巧舌如簧,又或惊慌辩解,也可能破罐破摔——妃嫔眼见自己的算计败露,左不过都是这几种反应。
她却硬生生地出乎了他的所料。
这个反应,倒好似做错了事的是他一样。
让他意外,也有一种微妙的挫败。
。
夏云姒一语不发地带着两个孩子一并回了延芳殿,如常平静地让宁沅去读书练骑射。待得宁沅离开,她又去了宁沂房里,坐在摇篮边看着宁沂的睡容发愣,一看就是半个时辰。
今儿可真累。
早起是姐姐的祭礼,接着便是在算计中紧张宁沂,好歹一切都有了定音,又被他察觉了,那片刻里的惊慌失措与极度恐惧也劳心伤神。
莺时在宁沅房门外瞧见她一直愣着,终是进来唤了她一声:“娘娘?”边说边小心翼翼地打量她的神情,“您可要小睡一会儿?忙了大半日了。”
夏云姒摇摇头,阖目喟叹:“是我轻敌了。”
莺时自是以为她在说仪婕妤,不免一愣,又不解道:“奴婢听说……皇上已差樊公公去问罪了?”
夏云姒没再说话。
她指的不是仪婕妤,是皇帝。
她轻了这个“敌”了。
或许是姐姐的事让她下意识里觉得他对这些都是不会上心的,又或许是她心里的恨太多、太想扳倒那每一个与此有关的人,她一时忽视了皇帝的情绪。
她实在该行事更稳一些,在他第一次表露出怀疑时,缓兵之计便才是上计,可她未免夜长梦多,却只觉得速战速决才好。
到底是在他心底将怀疑坐实了。
这回,难办了。
她只得庆幸自己在最后一刻的反应还算及时,没有解释太多,更没有歇斯底里。
——他当时那副隐藏的玩味,分明已是将此事揣摩了个透彻。她如若急于辩解,便大概每一句辩解都是他所设想过的,他设想过的话由她那样说出来,多半只会让他觉得她还在算计。
哪怕她解释得再周全,他对她的疏远也在所难免。
可她不能要那样的疏远,那对她而言是钝刀子割肉,会一点点把她割死。而于他来说又极易接受——所谓“疏远”都是一点点来的,他又是主动的那一方,自可以拿捏一个让自己舒适的步调,一分分适应渐渐与她远离的感觉,最终转为彻底去宠别人。
所以在这突如其来的对弈来,要紧的哪里是她如何解释呢?
要紧的是她能否反客为主,能否让自己从突然而然地弱势里翻盘,重新成为拿捏步调的那一个。
现下,他势必还在生气,大概会比开口问她话时更加气恼。
因为她让他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火气没处撒,自然更让人生气。
但在那之后他总会好奇的,好奇她为何就那么认了,又为何那么平静地走了。
等到他忍不住再来问她的时候,便是她已胜一筹的时候了。
哪怕她能说出的解释也就那么多,他截然不同的心情也会让一切都不一样。
在那之前,体会体会失宠的安静,倒也挺好。
。
当日下午,皇帝便下旨将仪婕妤幽禁宫中。
她到底是一宫主位,纵不得宠,忽遭禁足也足以引起轩然大波。阖宫议论纷纷,陷害皇嗣的事也不胫而走。翌日清晨又有消息传出来,说在五皇子之事后便一病不起的太后骤闻这样的真相大为光火,下旨欲将仪婕妤赐死,却被皇帝挡了回去。
阖宫自都费解皇帝为何要保仪婕妤,有人论及家世,亦有人说及仪婕妤到底是潜邸随出来的宫嫔,难免多几许情分。
夏云姒听闻这消息时正沐浴着午后和暖的阳光倚在廊下小憩,听言也没睁眼,清淡嗤笑:“他这是激我呢。”
若他真意在保仪婕妤,也就不会让这挡太后懿旨的事传出来了。
太后和他可是亲生母子,自会为他考虑。不论是忌惮仪婕妤的家世还是虑及往日的情分,他将原委开诚布公地说明,都可让那道懿旨消弭于无形,别无第三个人知道。
能不传六耳的事情偏就抖搂得这样阖宫皆知,可见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想激她去紫宸殿慷慨陈情、要求他杀仪婕妤为两个皇子主持公道,顺便再给他个追问原委的机会么?
她偏偏不去。
是以再入夜时,紫宸殿又传出消息说,皇帝命尚寝局撤了窈妃的绿头牌。
“……有趣。”夏云姒听闻此事时,只觉啼笑皆非。
嫔妃们的绿头牌日日端到他面前,长久不被翻牌子的多了,全凭他的喜恶。但下旨撤牌子这种事,通常要么是嫔妃身子不适不便侍驾,自己请旨;要么便是有了什么过错,连着问罪的言辞一并下来的旨意。
他却没问罪,又偏要来这样一道旨意,还是在激她。
她偏偏还不去。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道旨意之后,他翻了庄妃的牌子。
满宫里谁不知道她与庄妃的渊源?
她倒没料到他会这样赌气。
。
紫宸殿里,庄妃历经一场心惊胆战的沐浴更衣,步入寝殿时也没能冷静下来。
皇帝正靠在床上看折子,她走过去,他没什么反应。她在旁边杵了须臾,最后到底是开口问了:“皇上……”她的嗓音不由自主地发颤,“昨儿个皇后娘娘忌日刚过,皇上缘何今儿个突然撤了窈妃妹妹的牌子?”
“没什么。”皇帝声音清冷生硬,也没看她,“早点睡吧。”
庄妃准备好的满腹为夏云姒说情的话都被卡了回去。
她小心地挪上床,瞧出皇帝这是并无兴致做什么,就识趣地径自闭眼睡了。
这种不安却一直持续到翌日清晨,皇帝起来上朝时略微一动她就醒了过来,遂索性起身,与宫人们一道服侍他盥洗更衣。
这个时候,樊应德如常也在,一边服侍着一边禀一禀话,说些宫中朝中的大事小情。
譬如提醒皇帝一下哪位差出去办差的大人回来了,今日早朝可议事;再譬如又哪位那人今日身子不适,告了假暂不来上朝了,是什么什么病症,或许要歇息几日才能好。
这一般也没什么紧要,皇帝素来是听得多说得少,若碰上嫔妃还睡着,他有时还会体贴地不让樊应德开口,以免扰人安寝。
但今天,樊应德絮絮地说完,刚洗完脸的皇帝抬头,问了一句:“没了?”
只两个字,可显然含着两分不满。
樊应德微滞,皇帝自顾自地从庄妃手中抽过帕子,随意般的又问:“仪婕妤的事呢?”
“仪婕妤……”樊应德哑了哑,“按您的吩咐……禁着足呢。”
他一壁说着,一壁不住地向庄妃递眼色。
他听出皇帝实际上想问什么了,却不知怎么回话合适。庄妃经了这一夜,猜也猜出皇帝现下在琢磨什么了,不着痕迹地朝樊应德略一颔首,便意有所指地向皇帝轻声叹道:“仪婕妤这事儿……万幸有惊无险,窈妃妹妹必也吓着了,臣妾今天去看看她。”
说完她就等着,等皇帝说一道去看,再不然赏窈妃点东西也好。
却听皇帝只“嗯”了一声,就没了下文。
庄妃窒息,心里愈发的七上八下,木了半晌,才又磕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