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宫阙-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者,宸妃的永信宫她虽探不进去,张昌这些日子摸出的虚实应该也是没错的。
张昌说,皇长子私下里在他面前哭过两回,都是因为在延芳殿受了委屈。宸妃不冷不热的态度更令他心神不宁,他甚至迷茫地问过张昌:“姨母会不会不要我了?”
这一切,实在不像会是假的。
德妃徐徐地吁气,木鱼继续一下下敲着敲着。
笃笃笃笃,听来善良,让人舒心。
。
“笃笃笃笃笃笃笃……”
延芳殿侧殿里,木鱼声接连响着。颇有节奏,却能听出敲击之人心神并不宁静。
夏云姒跪在蒲团上紧闭着眼,眉心越锁越深,深到极致,又忽而沁出一声冷笑,她随着冷笑睁眼,淡漠地望着佛像。
几天前,她允了宁沅的主意。
今天宁沅便告诉了张昌,说与她不睦、说愿意对宁沂下手,只要在那之后还有人肯照顾他。
她看得出宁沅的壮志满怀。他的这个年纪,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事对他来说是刺激的。
可她有多担心?她虽已尽力地在暗中布了许多眼线,以确保事情不会出现差错,却还是怕那“万一”出现。
就在这短短几日之内,她多少次想跟宁沅说,这事不再继续了,姨母会去把一切收拾干净。
但她最终忍住了。
因为诸如这般的事情宁沅总归要经历,眼下还有她帮他兜着,哪怕迎来的是满盘皆输的结果,若她肯豁出自己的命,也至少还能保证宁沅无虞。
日后可就不一定了,若他在接触朝堂后遇到这般的算计,她未必还能帮他多少。
这样的历练于他而言多么重要。
所以啊,佛祖,我们谈谈……
凤眸微眯,夏云姒目光凌凌地望着佛像。
佛祖自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垂眸看着她、看着终生,以这副慈祥的面孔庇佑众生。
“可是‘慈祥的庇佑’有什么用呢?”夏云姒与他对视着。
“你对众生都慈祥,便会任由心善者被心狠者害死。”
“所以啊,我从不奢求你的庇佑,但我想凭自己的本事护住自己的孩子,你得允了我吧。”
“我姐姐已经没了,这账我不记到你头上,只与这人世间的凶手一一清算。”
“但宁沅若也出差错,我就把这两笔账一起与你算个清楚。”
“因果报应你最是清楚。”
“所以你不要在这样的事上招惹我。”
渐渐的,孩子的笑闹声穿过木鱼的空灵笃笃声,触动心弦。
“慢一点!别摔到!”宁沅的喊声传来。
紧接着夏云姒便觉背上一沉,宁沂挂在她脖子上疯笑。她也笑一声,背过手去把宁沂往下拽:“快下来!”
宁沅追进来,也伸手就拽宁沂:“快下来,别打扰姨母礼佛!”
宁沂松了手扑进他怀里,被他抱起来还在笑个不停,拍拍他的肩,奶声奶气地气人:“哥哥跑得慢!”
宁沅瞪眼:“你是不是找打!”
宁沂一双眼睛乌溜溜地望着他,无辜又可爱。
。
夏云姒摒笑,将宁沂从宁沅手里接过,三人一道回了寝殿。
已经到了该就寝的时候。她瞧了瞧窗外月色,估摸着皇帝今日应该不会过来了。
到底是新人刚进宫的不久的时候,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她还能在彤史里占据半壁江山已不容易了。
夏云姒估摸着今日侍寝的估计是苏氏或者顾氏。位份最高的这两位到底更合皇帝眼缘一些,虽不敌上次入宫的叶氏那样青云直上,得的赏赐却显然比旁人要多。
翌日众人是到德妃的永明宫问安,她犹是懒洋洋地睡了懒觉,起床梳妆时燕时进了门来,在旁福了福身:“娘娘,出了点事。”
夏云姒从镜子里看着她:“嗯?”
燕时上前了两步:“林御女从德妃宫中出来,不知是如何冲撞了苏美人,起了些争执。听闻……苏美人倒没想多计较,纪宝林却不依不饶。纪宝林的位份又压了林御女一头,就硬罚她在宫道上跪着呢。”
夏云姒眉心微跳:“德妃没管?”
燕时说:“出事的地方与永明宫和咱们永信宫相距差不多,德妃估计也是刚听说。”
哟,那倒有意思了。
这事要是德妃已经管了,那她不管也罢。德妃没管她却知道了,可不好装不知道。
纪氏又正好是燕妃宫里的人,她和燕妃也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旧怨呢,这不正合适么?
夏云姒便说:“去带林御女回来,也传纪氏来。记得跟燕妃说一声,别弄得像我平白动她宫里的人。”
燕时福身一应,这便去了。夏云姒仍旧不急不慌地梳妆更衣,待得二人进殿时她也还没收拾妥当,一名小宫女正跪在脚边帮她整理绦绳的流苏与裙摆。
林御女半边脸肿着,脸上挂着泪痕,与纪氏一并下拜。夏云姒从镜中扫了她们一眼,没回头,只轻笑:“本宫与贤妃德妃两位姐姐平日责罚宫嫔,都不敢出手掌掴,纪宝林好气势。”
纪氏维持着下拜的姿势,肩头微微一栗,声音倒不太畏惧:“林御女不敬在先,臣妾只是一时气不过罢了。”
夏云姒置若罔闻,仍从镜中凝睇着她:“瞧得出来,这是有人给你撑腰呢。”
纪氏没作声,但此时的安静自是等同于默认。
“你猜怎么着?”夏云姒一声轻笑,慵懒地打了个哈欠,“若没人给你撑腰,这事我懒得管。但既有人给你撑腰,我还偏要瞧瞧她能怎么着了。”
纪氏悚然抬头,夏云姒便清晰地看到她眼中的惊诧与不安织成一片。
在宫里头,通常是知道谁背后有主都要给三分面子的,于高位嫔妃而言更是如此。就算背地里再有什么深仇大恨,面子上也要过得去。
她哪里料得到,这位宸妃娘娘今儿个偏就为这个过不去了。
她哑在那里,眼看着镜子里的宸妃朱唇轻启:“宫里非重罪不掌掴宫嫔,至于戒令刑责之事,更有本宫与两位姐姐执掌,何轮得到你来整治林氏?”
说着,她终于转过身来,那抹若有似无的笑意从朱唇边挑起,镜中映出的姣好容颜则转成了她华美的发髻。
“林御女回去吧,传个医女来,好好给你瞧一瞧脸。”
继而一指纪宝林,抑扬顿挫的每一个字都动听悦耳:“押她出去,顶盆半个时辰。”
第116章 国本
“顶盆”指的是让人跪在外头; 头顶一铜盆; 里头盛上半盆子水。约定俗成的规矩是水不能洒,至于洒了怎么办; 那上位者看心情再说。
这么半盆水瞧着是不重,几岁的小孩大概都端得动。但顶在头上、要一直举着双臂扶着; 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个中的苦楚到底有多深夏云姒当然不曾亲自见识过,只曾听含玉提起:“通常跪上小半刻就受不住了,膝盖疼还是其次,胳膊上是真难受; 总要疼上三两天才能好; 脖颈也不适得很。”
半个时辰里有四刻; 若按含玉说的“小半刻”折算; 那抵上八九个了。
不过纪氏倒是个有骨气的; 宫人把她押出去时她一声都没吭,也没告饶; 连半句多余的辩解都没有。
可惜; 这“骨气”也就持续了最多小半刻。
外头的哭声呜呜咽咽传来的时候,夏云姒正用早膳。闻言她不由抬眸瞧了眼,莺时即刻会意; 挑了帘到外殿瞧了瞧,回来禀道:“纪宝林似是有些吃不住了; 在外头直哭。”
夏云姒品着瓷匙中熬得软糯的紫米粥:“这刚多少时候?由着她哭便是。”
顿一顿声; 她又问:“林御女怎么样了?”
莺时道:“奴婢带她去了玉美人那里; 让玉美人陪一陪她。”
夏云姒点头:“办得好; 玉美人惯是会安慰人的。”
又过不多时,外头咣当一声,端是铜盆落地砸出的声响。
夏云姒下意识里还道是纪氏晕过去了,抬眸瞧了眼,倒也没晕,只是吃不住劲儿往下栽了一下,铜盆脱了手,现下整个人都伏在地上,勉力地想挣扎起来,瞧着颇是狼狈。
夏云姒就着宫女奉上的香茶漱了口,搭着莺时的手站起身:“去瞧瞧。”
主仆两个一并慢步出殿,迈出殿门,纪氏抬起头来:“宸妃娘娘……”
她眼中自有畏惧,但更多的仍是愤慨。想来也是,一个家世尚可的姑娘家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傲骨更是有的,没那么容易磨平。
夏云姒就在檐下驻了足,遥遥地睇着她:“这才刚过一刻不到,宝林妹妹就受不住了?”
纪氏牙关紧咬,艰难地抬头,强逼出一声冷笑:“所谓花无百日红,臣妾亦不是见不到圣面的人,娘娘就不怕皇上知道吗!”
夏云姒笑一声,瞧了眼旁边:“小禄子。”
小禄子躬身上前,她轻啧一声:“去紫宸殿把这边的事禀皇上一声。”
说罢,她的目光睃过那反扣在地上的铜盆:“半个时辰没到呢,给她重新接盆水。”
说罢就转身回了殿中,该看书看书、该品茶品茶。
又过约莫一刻,含玉过来了,回话说林御女已回了住处,一切都好,让她不必担心。夏云姒笑笑:“辛苦玉姐姐了。我本也不想多事,但架不住旁人非要招惹过来,总没道理任由她们拿捏。”
含玉边落座边揶揄:“娘娘惯不是能吃亏的性子,臣妾省得。”说着目光往外睨了一瞬,“只是打狗还要看主人,外头那一位可不止是和苏美人交好。臣妾瞧着,她后头不是德妃娘娘就是燕妃娘娘。”
“是啊,打狗还要看主人。”夏云姒笑意深深地看向她,“我这不是看了么?”
要不是知道背后有主人,这狗她才懒得打。
含玉听得一怔,哧地笑出声来。笑音未落,忽闻“皇上驾到”的通禀,二人相视一望,忙往外头迎去。
依着时间数算,他这该是被小禄子的禀话“引”过来的,可见小禄子禀得到位。
到了院门口一瞧,果见小禄子随在圣驾后同行,见夏云姒出来了,躬着身上前一揖:“娘娘。”
“皇上。”夏云姒与含玉一并福下身去,被他搀起间,眼底漫出茫然,“皇上怎的这时过来了?”
“听说你气得不轻,过来看看。”他攥一攥她的手,与她一并往里行去,没走两步就看到了还跪在那儿的纪氏。
眼下天还热,纪氏刚才洒了的半盆水倒是干了,衣裙上看不出水渍。但铜盆在头上压了这许久,早已发髻散乱,颤抖不止的双臂更衬得整个人狼狈不堪。
皇帝没多看她,只又与夏云姒说:“新进宫的不懂事,你罚了也就是了,何苦生气。”
刚欲告御状的纪氏身形一颤,到了嘴边的话都咽了回去。
接着就听背后不远的地方,宸妃的声音犹带不快:“臣妾平日里都不敢掌掴宫嫔,如今一个宝林掌掴御女,真是没听说过。林御女就算出身低些,也是正经大选进来的,哪里受过这等屈辱?臣妾越想越气。”
“好了。”皇帝轻哂,遂转过头,吩咐樊应德,“传个旨,林御女晋淑女,以示安抚。纪氏这边……”
他目光落在纪氏的背影上,沉了沉;划到夏云姒面上,就又笑了:“宸妃怎么说?”
夏云姒娇声嗔道:“皇上既为林淑女做了主,那纪氏这边就按皇上说的——‘罚了也就是了’。”
言下之意,这事罢了,不计较了。
皇帝淡笑着想想,随口吩咐:“让纪氏回去跪满时辰,别再在这里惹宸妃生气了。”
说罢就不再多理会她,只余夏云姒一道往殿里去。夏云姒压着步子,比他略慢了半步,经过纪氏身侧时微微偏头,微笑着瞧了她一眼。
视线刚好触上,夏云姒从纪氏眼里看到了多少挫败,纪氏就从夏云姒眼中看到了多少戏谑。
那一瞬里连纪氏都觉得自己实在太可笑了。
她得了旁人的指点去磋磨林氏,却不该因此就有了招惹宸妃的底气。
宸妃才是宠冠六宫多年的人,在皇帝心里宸妃自比她给她撑腰的人都强得多了,何况是她。
寝殿中,皇帝在榻桌边坐下,就着樊应德去取了奏章来看,这是一时半刻不打算走了。
夏云姒坐到他对面,品着茶目不转睛地看他,露出满面的留恋。他不经意间抬眼,看见她这副样子就笑了,阖上刚批完的奏章拍到她上:“看什么看,朕脸上长东西了?”
夏云姒扭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皇上已有三日不来,搁在臣妾在这儿,可是隔了好几个春秋了。”
她这话里颇有醋味,但她心下其实清楚,这三日他也并不曾翻过谁的牌子,不来延芳殿左不过是因为忙。
若他这三日都是在临幸旁人,她反倒不会说这话了。
——她不是真的嫉妒,听来才是意趣;若是真的嫉妒,就得反复掂量是否会惹恼他才能说。
便见皇帝苦笑叹息:“近来实在是忙。边关不太平,户部又日日哭穷,偏南边还闹了场蝗灾,朕想想都头疼。”
夏云姒并不多插嘴政事,只不疼不痒地笑说:“这样的事总是急不来的,皇上慢慢料理清楚也就是了。”
他又一叹:“朝臣们总是各怀心思。若能有个与朕心思完全一致的人帮一帮朕,那便好了。”说着他翻开下一本奏章,安静地看了片刻,又开口,“朕近来在想给宁沅换个老师的事,你怎么想?”
“换个老师?”夏云姒心下顿时有了猜测,仍不明就里般地道,“如今的老师不好么?”
皇帝道:“好是好,但宁沅现下慢慢大了。朕想着就算立储之事不急,也可先选个能担当太子太傅或者太子少傅的人来教他。”
夏云姒更露出微微的讶异与惊喜:“皇上?”
皇帝执笔蘸墨,批着奏章复又说:“朕还想着,来日可让宁沂与宁沅一道学着,他们兄弟多亲近些也好。”
说罢他仍没抬头,目光虽落在奏章的字迹上,耳朵却静听着对面的每一分动静。
他近来听到了些风言风语。关于她、关于宁沅,据说其中许多是宁沅亲口道出的。
他觉得不是真的,可又不得不多两分心,说到底宁沂才是她唯一的儿子。
他便想听听,这般关乎国本的事,若他给她个机会,她怎么想。
短暂的安静之后,只听她道:“这怎么行?”
他抬眸,就见她秀眉紧蹙:“宁沅是嫡长子,皇上又本就有心让新选的老师做太傅,那如何好让宁沂跟着一道学?这样的规矩逾越不得。宁沂跟着自己的老师学也就是了,皇上挑的老师总归也差不到哪里去。”
皇帝微锁起眉,露出几许不满。看一看她,缓缓道:“本朝立储,虽是嫡长为先,但也从不是非嫡长不可。朕是在想,若宁沂更为聪明,那来日……”
“皇上别动这样的念头。”她的口吻骤然生硬,目光相触间,一股陌生的冷意席面。
接着她也忙缓了缓,遂离座起身,颔首深福:“臣妾不敢妄议国本之事。但此事……若是宁沅愚笨不堪,皇上这般想自是为大局考虑;可现如今宁沅分明事事都好,皇上动这样的念头不过是私心所致、不过是因臣妾的缘故而更疼爱宁沂,臣妾求皇上万不可如此,宁沅是个好孩子,皇上怎可如此心有偏颇?”
皇帝心下略微松劲,但神情未变:“你这样说,是当朕是个感情用事的昏君?”
“宁沂还不满两岁,可有一处地方看得出比宁沅强么?”夏云姒毫无惧色地抬头,“皇上在此时动了这般念头,着实不是明君之举!”
后一句话还没说完,满殿宫人惶恐跪地。
她看着他,他也看着她。
对视片刻,他轻笑一声,目光飘向一旁:“说到底朕是为你所生的儿子思量,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