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妃她母仪天下了[重生]-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国太子……不,现在该叫吴王了,他就坐在兰将军后边的马车里。听着马车外头传来的议论声,只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听说吴国皇室都生得青面獠牙满脑肥肠,是不是真的啊?”
“还是这吴国太子聪明啊,懂得开城归顺,要像吴皇那样,咱们齐国一个时辰就能给他灭咯!”
“胡说甚?咱们陛下最是宽厚仁德,派兵是去救人的!听说吴国太子开城时,那小县城里只有几千老弱残兵,要不是咱们陛下派兵救了他们,他们早就被暴民给害咯!”
“归顺咱齐国多好,咱们大齐兵强马壮的,这吴王下半辈子算是享福咯!”
“那吴国成了垣吴省了,前头被陈国占去的几座城池?不也该是咱们齐国的领地?”
“那是自然,咱们陛下可是被金龙求着一统天下的!将来肯定要打陈国,将那几座城池给抢回来的!”
…………
听着外头的议论声,吴王身子有些发颤,这时候,他感觉到一个温软的娇躯靠近了他,姚氏握紧了他的手,情意绵绵道:“殿下,昭昭会一直陪着您的。”
听了这话,吴王渐渐放松下来。不管怎么说,他对齐皇都没有任何威胁了,一家老小也悉数入了京,下半辈子,总算能安稳了。
吴王进宫面圣,姚氏也得了准许进了宫,却不是在随便安排的一处地方等待,而是直接被带入了后宫皇后的居所。
永安宫里温暖如春,姚昭昭一踏进内殿,目光只触及那殿中女子胭脂色的衣角,就立刻匍匐在地,庄重地行了个大礼。
姚燕燕忙让人起来,问了几句她在吴国的事。
这姚昭昭,就是当初兰梦征去剿匪时救下的女子之一。兰梦征将她们送去医女馆的那日,刚巧姚燕燕也在。当时姚燕燕对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直到暗部要挑选一名女子送入吴国时,昭昭主动站了出来。
并不是每一个女子都能适应医女馆的生活,昭昭便是其中之一。去了吴国以后,她很快就利用伪造的身份吸引了吴国太子的注意,之后,便时常与潜伏在吴国的密探接应,替他们传递吴国宫中的消息。
姚燕燕问她如今有何打算。
此时的姚昭昭,没有半点在吴王跟前的温婉柔情,而是目光坚毅道:“娘娘,昭昭的任务已经完成,随时可以从吴王身边假死离开,去进行下一个任务。”
姚燕燕和这姚昭昭也就相处了两个月,之后姚昭昭就被暗部的人带走了,她不知道暗部的人是怎么训练她,此时听见姚昭昭说的这话,莫名有种酷酷的感觉,像一个一往无前的女特工!
话说女特工是啥?姚燕燕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停留,而是沉吟片刻后,摇头道:“没有了,没有你需要做的任务了。”
姚昭昭一愣,迟疑道:“陈国那边……”
姚燕燕道:“陈国与吴国不同,不是随便可以渗透进去的。昭昭,你这次做得很好,想要什么奖励?你若是想要离开吴王,这边随时可以给你安排上,若是想要继续留在吴王身边,本宫就让陛下封你做王妃。”
姚昭昭考虑良久,说道:“那我继续留在吴王府中,为陛下和娘娘监视他们,若娘娘有何差遣,随时可召我入宫。”
姚燕燕看着姚昭昭的样子,想到那位痴情的吴王,觉得他可真是又傻又倒霉,一个太子,明明没有吴皇那么荒唐,但吴皇死后,那些锅统统要他背,以为遇到了真爱,结果真爱把他当任务工具……不过,只要昭昭以后过得好就行了,吴王倒霉还是傻,跟姚燕燕都没什么关系。
姚昭昭走后,姚燕燕一边往内室走,一边想着今后的计划。现在吴国已经是大齐的领地了,接下来,就是夺回那些被陈国占去的城池,然后……反攻回去!想到今后齐国要面临的无数场战役,姚燕燕只觉得心头都沉重了几分。
然后,她就看到,本该在前面接见吴王的皇帝陛下,正把双胞胎中的一个塞进元宵怀里。
元宵坐在床上,稚嫩的双手抱着襁褓不知所措时,皇帝陛下将另一个放在了小元宵盘着的双腿上。
只见他笑眯眯道:“元宵啊,长兄如父,今后这两个孩子就交给你了。”
姚燕燕:……
第142章
元宵要过两天才满两岁; 他的身子在同龄孩子中算是十分壮实了; 但跟大人相比还是显得孱弱得可怜。
此时他双手抱着一个; 双腿上躺着一个,坐在那里连动个脖子都小心翼翼; 一会儿看看怀里的那个,一会儿又低头看看腿上的那个,奈何他人小; 还是个五头身,想要探头去看腿上那个,就顾不了手上那个; 偏偏两个娃都不是老实的,躺在他身边一会儿转转脑袋一会儿动动胳膊。
没一会儿; 元宵的小胳膊就承受不住这个重量了; 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他的父皇。
然而他的父皇不知道怎么回事; 笑得捂着肚子躺在床上起不来,模样状似疯癫。
姚燕燕知道陛下为什么笑; 因为她看见小元宵抱着娃娃不知所措的模样; 也觉得可爱极了,然后就忍不住想要笑; 原本她只是浅笑; 结果陛下笑得实在太大声了; 她就被传染了,然后忍不住跟着一起哈哈大笑。
在父母一阵接一阵的笑声里,小元宵不知所措地坐着; 模样茫然又无辜,像是一只被忽视的可怜小动物。
好在他的爹娘没有丧心病狂到彻底将三个娃娃给忘了,不久后,终于笑够了的姚燕燕把元宵怀里的接了过来,皇帝陛下见状也赶紧把另一个抱了过来。
双手双腿终于解放的小元宵大大松了口气。
姚燕燕空出一只手摸摸他的脑袋,道:“今天辛苦小元宵了。”
皇帝陛下妇唱夫随,也跟着夸赞了元宵几句,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小元宵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不信任。
片刻后,小元宵伸着短腿从床上爬了下去,对着他们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说是要下去跟着太傅学习了。
姚燕燕心道这孩子真的好乖好努力,跟总想着偷懒的陛下真是一点都不像。下一刻就听陛下疑惑道:“过两日就是元宵节了,朕不是已经给太傅放假了?他还进宫给你授课?”
被戳破谎言的小元宵:……
一脸震惊的姚燕燕:……
不得了了,小元宵居然会说谎了!
平生第一次说谎就被当面戳破,一向显得很沉稳的小元宵也有些慌了。
姚燕燕看他慢慢红了眼睛,几乎要哭出来了,正想安慰两句,就听陛下道:“元宵啊,你这样不行,朕教你,说谎该这样……”
姚燕燕坐在床边,眼睁睁地看着陛下教坏小孩子,非但没有阻止,反而深以为然地点头。陛下的演技可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这一路走来,有一半的功劳要归结于陛下的“骗术”,啊呸,那叫随机应变!
皇帝陛下仗着自己比小元宵年长十九岁,坐在那儿将小元宵唬得一愣一愣的,直到他抱在怀里的女儿哼唧了两声,才停了下来。
稍倾,小元宵被方嬷嬷带了下去,姚燕燕和陛下一人抱着一个,开始讨论该给这对龙凤胎取什么小名。
男宝宝出来得要比女宝宝早,所以是哥哥,两孩子腊八那日出生,前几日才摆过满月宴。因为名字一直没定下来,所以大家一直二皇子小公主地叫着,但如今两孩子都满月了,也该给起个小名了,至于大名,可以以后再慢慢想嘛!
皇帝陛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对“莲藕”和“莲子”十分执着,非得给龙凤胎取这两个名字。
姚燕燕当然不肯,她问他为什么。
皇帝陛下理所当然道:“因为朕之前的梦里就是叫这个名字啊!”
姚燕燕心道:你之前还梦见我肚皮被撑破了呢!
陛下的这个想法,自然又被她无情镇压了。
因为两娃娃是腊八那日出生的,腊八要泡腊八蒜和腊八粥,姚燕燕想来想去,就挑了两个谐音,给儿子起名叫算盘,希望他长大以后精明一点,最好是算计别人,别被人算计,如果能当个赚钱小能手就更好了,这样他们夫妻俩以后就再也不用为赚钱的事儿发愁了。
小女儿则叫周周,希望她一辈子圆满周全,事事顺心如意。
姚燕燕对这两个名字很满意,不管陛下怎样幽怨地看着她都不改,她还安慰道:“陛下你别难过,大名不是交给你起了吗?大名可比小名重要多了,臣妾这是信任你啊!”
然而皇帝陛下对此并不感到高兴,因为大名……太难取了!元宵的大名叫朱明霄,皇帝陛下想了一年才定下来,原本那个“霄”是别的字,但小元宵听惯了“元宵”这个名字,忽然给他起了别的名字他就不乐意了,于是只能将那个字换成谐音的“霄”字。
“明”有照临天下之意,霄是天空,悬在所有人头上,将来小元宵继承皇位,一定能当个明君!
双胞胎的小名就这么定了下来,不过相比起大哥的沉稳,算盘和周周看起来就活泼多了,而且这两孩子就跟天生有仇似的,随着月份越大,越发水火不容,只要一放在一起,就忍不住打架,姚燕燕每每看到算盘和周周怼起来的场面,都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怪不得她怀双胞胎的时候又吐又晕的,原来是这两小东西在她肚子里就知道闹腾呢!
不过算盘和周周的事儿,相比起如今齐国的局势来,到底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
自从吴国皇室归顺之后,吴王就带着家人住到了齐国京城中,日子过得安分守己,而在元宵节过后,齐国也开始了收服被陈国占去的那些吴国国土,一共十座城池并无数村镇。
战争总是残酷,更何况陈国本也是一座强国,几个月下来,双方胜负皆有,但因为齐国这边不惜代价地往武器铠甲上砸钱,齐国胜的居多,损失也没有陈国惨重。
这一日,入夜以后,一支身着神军甲、外头裹了一层暗绿色衣裳的队伍,踩着雨后泥泞的小道,悄悄潜到了复州城外。
领头之人目光锐利,面容上却依旧带着几分少年的稚气,正是兰梦征,这是他们将要夺回的第六座城池。
一行数百人,停在丛木中一动不动,如同一排早已没有了生机的枯木。他们人人目光肃穆地望着那在夜色中燃起了篝火的城墙,眼中满是势在必得的锐气。
身上挂着的药草包让他们免于林间蚊虫的侵扰,藏在身上的武器让他们心中多了必胜的把握。
也不知在林间潜伏了多久,一直等到深夜,复州城城墙上距离两刻钟才要换岗之时,兰梦征一个手势落下,身后数百人顿时如一支支离弦的箭矢,闪电般飞射了出去。
有人从怀中掏出攀墙的工具,悄无声息地往上一甩,钩子钉在了墙头暗处,这动静细微到了极点,连篝火燃烧时发出的动静都比这个大,也因此,值守到半夜已经很是困倦的陈国兵并没有发现这些动静。
在数十人攀着城墙爬上去后,兰梦征取出弓箭,绑上火药,将引线点燃后,就一箭射入了复州城中,紧接着,他身边的人也接二连三地往复州城内射箭。
复州城的城墙算不得多高,兰梦征在箭术上却颇为精通,在月光被阴云遮蔽的黑夜当中,一支支正在燃烧着的箭矢有多引人注目自是不必说。
守城的陈国兵瞧见天空中火星飞过,起先还以为是流星,直到那些“流星”接二连三地落入城内,才发觉有些不对劲,纷纷惊讶地望了过去。
下一刻,城中炸开一道道巨响,将大半座城都给惊动了!
趁此机会,以兰梦征为首的齐国军人迅速翻上城头,干脆利索解决了城墙上的守军,并迅速在外边套上陈国士兵的衣裳,用陈国语扬声喊道:“不好了!天空落雷了,快救火!”
一边说着救火,一边还不忘往城中各处投掷火药,整座复州城很快就乱了起来。
与此同时,一支信号烟花飞上天空,早已等候在十几里开外的齐国军队骑着快马,在夜色中迅速朝着复州城奔来。
若是往常,岗哨早就注意到这支明显是来攻城的队伍了,但此时复州城内已经乱了,连岗哨被杀都无人发现,很快,潜入城中的兰梦征等人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让齐国军队长驱直入。
这一战打得迅疾却并不简单,一直到天光微亮,才算是结束。
驻守在复州城内的两万陈国军尽数歼灭,陈国逃兵也被追回俘虏,全部用绳子捆了拉回去当劳役,只是这一战,齐国军也损失了一千兵士,这放在别的战役中已经是大捷,但兰梦征心里,还是十分沉重,他如此大费周章,向上头给所有参战的弟兄们请了神军甲,又是潜伏半夜偷袭,又是动用了封先生给的火药,就是想尽量减少伤亡,却没想到还是死了那么多兄弟。
他们收拾战场,给死去的弟兄收敛遗体时,兰梦征注意到一个人,那是军中一名百夫长,出身平民,但每次上战场都十分拼命,副将曾经跟他说过这人,有提携他的意思,不过因为对方原先是吴国人,所以兰梦征一直有些迟疑,而后来吴国归顺,这份顾虑虽没有了,但事务太忙,这事儿一搁置,兰梦征就给把这人给忘了,一直到方才,他险些被一名陈国将领砍伤,这人冲过来,从背后一刀解决了那名陈国将领,出手果断利落,一分力气都没有多用,兰梦征才重新关注起这个人来。
他开口问道:“我之前见过你,你叫冯什么?”
面对忘记了他名字的将军,那人并未有任何不悦的表现,而是平稳道:“禀将军,我叫冯易。”
兰梦征拍了拍他的肩膀,“方才多亏了你!那些牺牲的兄弟的抚恤金,就交由你来计算。”
想要在齐国的军营中得到晋升的机会,光是有一身武力可不行,还必须识文断字会算数。冯易知道,这是将军在考验他,他晋升的机会来了!
心中一喜,冯易抱拳道:“属下必定不辱使命!”
******
“陛下,这是户部刚刚算出来的,给牺牲将士的抚恤金。”封元将拟好的折子呈到陛下跟前。
皇帝陛下迅速翻看了一遍,微微拧起眉头。
封元见状,还以为陛下是嫌弃抚恤金给得太多,正要说这钱绝不能省,就听陛下道:“如今国库没钱,就先这样吧!等天下平定后,国库充裕了,再给每位牺牲将士的家眷十两银子,若是无力谋生的,帮他们找份儿活做。”
封元闻言,面色和缓许多,忍不住露出笑容来,“还是陛下思虑得周到。”
被封元奉承了一句,皇帝陛下面上却并没有露出得色,他放下折子,暗暗嘀咕了一句:周到个鬼哟!
再这样下去,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建成摘星楼。莫非要等到他下黄泉了,再让元宵烧给他?
第143章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间就到了端午节。
卯时才刚过; 兴文馆附近; 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打眼一瞧; 大多是穿着长衫的书生。
其中有个瞧着不到弱冠的年轻举子,夹在一堆年近三十的考生之中,显得格外年轻; 但年纪轻轻就已经考上举子、进京参加会试的他,身上却没有多少意气风发之态,跟其他考生相比; 倒显得尤其内向谨慎。
他名叫杨辞,一大早从客栈醒来; 就被同宿在客栈内的举子拉到了城南兴文馆附近。
第一眼瞧见那栋三层高的书馆; 杨辞十分震撼; 并不是因为兴文馆内藏书浩如烟海,也不是兴文馆附近繁华热闹堪比东西二市; 而是因为这么大一间书馆; 竟然允许平民百姓入内随意翻阅书卷,这在杨辞过往的经历中; 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同伴见他面露震惊之色; 便笑道:“贤弟是第一次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