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种地南山下 >

第48章

种地南山下-第48章

小说: 种地南山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可能这个位置会有所改变,比如黄德磊黄德仪结婚生子,位置可能就变成,儿子第一,孙子第二,黄老三第三了。然后是闺女,儿媳妇,不变的永远是她自己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
  这是一种被洗脑的女性传统精神,根深地步,包括黄豆自己,也不敢保证,等她结婚生子,会不会也和黄三娘一样。
  不过有一点她可以保证,她肯定没这么重男轻女,这个对她来说是不可能存在的。
  黄老三吃饺子说买地,确实是他的心里话。家里弄种地、弄码头、开铺子,他最喜欢的还是种地,只有站在土地上,手里抓着饱满的果实,他的心才真正觉得踏实。
  第三个吃到的是黄德仪,可把他高兴坏了,黄豆找了一个红绳给他系了起来,挂在脖子上。
  最后,黄德磊黄老三的两个铜钱都被他给哄去了,三个铜钱一起挂脖子上,跑起来叮铃咣啷乱响。他也不觉得吵,还很满意。
  黄豆很想拧他耳朵,又不是算命打卦,谁天天带着三个铜钱满街跑的。
  跑到下午,黄德仪的三个铜钱就不见了,估计和小伙伴显摆丢了。黄豆怕黄三娘唠叨,就偷偷又给他系了三个铜钱,让他去交给娘收起来。
  黄德仪也觉得这样太亏了,就把三个铜钱拿去买了零嘴,回来给哥哥姐姐分享。黄豆感叹:“这是一个比我们聪明多的小孩子,我们当初还是太老实了。”
  这是事实,不管是文秀的黄桃,还是忠厚的黄德磊,或者是黄豆,他们从小得到压岁钱的第一个念头都是给娘收起来。
  而黄德仪不,他从知道钱可以买零嘴开始,到他手里的钱黄三娘就别想再拿去。他会自己收起来,后来是交给黄豆给他买零嘴。
  收起来的钱,最后都被黄三娘搜刮走了,一个孩子收钱也就那些地方。黄德仪被搜刮多了,也变聪明了,下次拿了钱就给三姐黄豆,让她帮忙收着或者帮他买东西。
  有时候黄德磊故意逗他,让他把钱给三哥,三哥带他去买东西,或者给二姐,让二姐帮他买。他从来不上当,他知道,这个家真正敢不听话的只有黄豆。
  只要他把钱交到黄豆手里,那么这个钱就还是他的钱。不小心被黄三娘给搜刮走,黄豆也会一文不少地给他补齐。
  交给黄德磊和黄桃他都不放心,他亲眼看见黄德磊和黄桃拿了钱,转手给了黄三娘,又被黄三娘小心锁进箱子里。
  黄德仪只是聪明却不小气,他的钱只要他可以支配,那么无论是哥哥姐姐借,或者买零嘴和他们分享,他都舍得。
  别人的钱,他也不要,黄豆经常会把几文钱的零钱,随手放在桌子上的盒子里,黄德仪在她房间写字玩耍,从来不会去拿姐姐的钱。
  反而是黄三娘看见了,直接就收起来了,她觉得黄豆心大,钱怎么能乱扔,还是她给她收起来的好。
  黄豆觉得,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聪明的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不小气也不贪心。
  黄老三吃完饭又去后山转了一圈,他是个闲不住的人。
  他也确实在给黄豆物色土地,准备和黄豆一起把麦种实验出来。自从自己家的水稻产量达到五百斤,黄老三的信心就很足。
  虽然,五百亩的亩产并不稳定,但是黄家留出来的稻种,最差在别人家田地里也能收到350,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黄老三在河滩种了麦子,种了五年,收成都不错,相对平时产量要高,但是也没高到他满意的数字。
  之所以产量高,也是因为这片滩地是以前的积淤地,土地肥沃,只要保护的好,十几年之内都不会贫瘠。
  父女俩除了顾着襄阳府那边的店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提高产量上。不过,黄豆也不能提出更好的方法,她是在农村长大,只见过人工育苗,人工插秧,机器插秧,杂交水稻……
  至于更多的东西,她根本不懂,她所知道的,只是她看见的,甚至连亲手参与都没有做过。水稻提前培育栽插,确实增加了产量,但是这个产量也是有限的,黄家滩地之所以产量高,还是因为土地肥沃,恰好遇到黄豆栽插法适合。
  要不然为什么黄家的稻种到了别的土地上,正常三百多,亩产最多也就四百一二十斤,没有达到黄家滩地亩产五百的。
  这个产量,黄豆不满意,所有买了黄家稻种的人却都很满意。
  看着黄老三一头扎进麦田,黄豆也只能摇摇头,爹爹愿意去实验培育本身也没有错,优选种子本身确实就很容易增加产量,只是没有化肥农药,她也是不知道麦子怎么增加产量了!
  麦种一直是撒种播种的,放在现代也是播种。一亩地五十斤到五十五斤的种子,而不是现在黄家一亩地需要七八十斤的种子。
  这个黄豆真不敢胡乱去实验,说种子多了,她以前见过的种子都是培育过的,而现在,所有的种子还是最原始的。
  她怕她聪明反被聪明误,看着黄老三对小麦培育劲头那么足,黄豆只能摊摊手,她也帮不上大忙。
  稻子增产她是撞大运了,因为没有栽插法,一直是撒种播种和小麦一样。这个黄豆是知道的,撒种播种费种子,产量也不高,所以她有信心试试栽插,结果成功了。
  今年,黄豆给黄老三提了一个建议,滩地留下来全心种稻子,不要再种小麦了,土地再肥沃,也经受不住这种一年两季的剥削。
  要想稻谷产量高,就要保持滩地的肥沃。黄豆建议,稻苗收割尽量保证秸秆还田。
  就是收割的时候秸秆留长一点在田地里,等稻子收完,就把田地的各路通水渠道封死,把河水倒灌进去,淹没秸秆,开始原始化沤肥。这样,等到明年春耕,草种也不容易生根发芽,土地也能肥沃点。
  这个提议,黄老三今年就开始实验了,所以,今年的滩地没有种麦子。黄家其余四兄弟,二话不说,也没有种麦子,直接把所有滩地积水沤肥了。
  这个方法不知道对不对,黄豆和黄老三兄弟说只是实验,未必有效果。不过他们觉得可行,毕竟种麦子本钱要高于水稻的,种子用的多,对肥料要求也高。
  黄家土地多,就靠那点人畜的粪肥根本是杯水车薪。家里也尽量用那种沼气法沤肥,可还是不够用,田地里的庄稼要肥,山里的果树要肥,包括屋后那半亩菜园子都要肥!
  前几年看见有人为了一点粪肥,一泡屎尿都要憋回家去,生怕落人家粪坑里浪费。黄豆也会生出一种,如果当初我学农业或者我学什么的想法,后来黄豆就不想了,人还是不能自己把自己迷惑了。
  就像这个码头一样,如果现在再让黄豆去选,也许她会放弃也不一定,让爹娘好好种地,让兄弟姐妹做点小生意,一家平安喜乐有什么不好。
  只是现在的黄家已经停不下来了,人心就是被欲望支配的,没有吃穿的时候,全家的心愿是吃饱穿暖,后来就变成吃好穿好,而现在,这种原始欲望已经满足不了黄家老少了。
  甚至,也包括黄老汉……


第八十一章 糖水荷包蛋
  过完年初五,赵大山要提前出发,去东央郡那边。等他过去,黄德落就可以回来玩到正月十六再过去,正月十八,方舟货行就要继续开业了。
  其实按照黄豆的想法,他们就不应该在过年关门,大年初一歇一天都是奢侈,何况从大年三十一直歇到第二年的正月十八。
  人什么时候最有钱,当然是过年了。这个时候不挣钱,手里还有闲钱。等手里钱都花完了,年也过完了,人的消费欲望也消失了,进入理智消费的时期,你再开门做生意,就没有过年那么好忽悠了。
  不过他们都是第一年开店,又是出海几年没在家过年了,黄豆想了想还是把这些话咽了下去。
  等到这个新年过去,黄宝贵已经结婚,黄德磊黄德落也要结婚,结婚后,他们都会带着媳妇去东央郡,这样就可以安心在那边盘点。轮流值守,到时候尽量再争取过年做生意。
  不过,年初二开门好像也不太可能,黄宝贵他们之所以定在大年十八开门,也不是懒或者要回家过年,而是大部分商铺都是过了大年十五后才开门做生意的。
  据说,过了正月十五才算年过完,大家才会出来采买。
  这也只是据说,黄豆觉得还有待考察,顺应时代,适当应变才是王道。
  赵大山很急,他很想过年就去黄豆家提亲,最好把他和黄豆的亲事定下来,这样他才能安心去东央郡做事。
  可是,这不是他急就能做的事情。黄三娘已经公开对上门的所有媒人说了,家里这一年要给大儿子说亲事,要准备大女儿出嫁,黄豆还小,这两年内不会考虑黄豆的亲事。
  她只有两个闺女,她还想黄豆在身边多待两年。
  这个话,黄三娘说的没毛病。南山镇这边除非从小定的娃娃亲,基本上儿子娶媳妇,姑娘说婆家,都是当年说好,当年结婚。
  主要是,这个时代人结婚早,十三四岁就开始准备相看,等到看好了十四五岁,或者十五六岁出嫁就行,这二三年可以挑选。
  定亲后,每个节日,准女婿都要往丈母娘家送礼,定亲越久,送礼越多。一年,从春节到端午,再八月半,三个大节日送礼都是一笔很大开销。
  如果你家定个媳妇三四年不娶,三四年送礼的开销都够再娶个媳妇的了,这个钱一般老百姓都花不起。
  包括那种定娃娃亲的,因为娃娃亲定的早,所以基本上就是过年往来,平时根本不送礼。等到孩子都大了,成人了,两家再定个日子走动,选个时间结婚就行。
  为什么很多小说里,那些定了娃娃亲的,以前都没见过,突然十年后或者十几年后拿个定亲信物出现,然后就拜堂成亲。
  很简单,就是怕送年礼送节礼。
  也有那不差钱的,提前定亲,然后节礼年礼照送,这个送也有规矩,前三年必须按例送,该有的一样不少,比如端午送鸡蛋鸭蛋粽子,八月十五送月饼送猪肉送鲤鱼。讲究的还送衣料,给孩子做衣服,再有钱的还要填上金银首饰。
  三年送满,以后就可以随意,不需要那么讲究,不然就是家有金山也备不住定个娃娃亲,从摇篮送到结婚的。
  赵大山急,赵大娘更急,黄宝贵已经结婚了,黄德磊据说也有了头绪,不过黄家口风紧,还不知道具体是谁。
  一个年,赵大娘急得嘴上都起了火泡,赵大山已经二十二了!
  没办法,大儿子倔,看中黄豆了,怎么说都不听。这件事情,她也不好声张,一个是怕对黄豆闺誉不好,二个是钱家夹在中间,她怕她漏了口风,钱家使坏,她不能让大儿子不痛快,更不能让黄豆坏了名声。
  就是唯一的闺女赵小雨,赵大娘都没露一点口风,她深怕赵小雨没心眼,一不小心说秃噜嘴。至于二儿子,她放心的很,这个从小就是个嘴紧的。
  就这样,她还是叮嘱了又叮嘱。
  大儿子这边暂时一两年是没戏,她一生气,干脆去给二儿子说亲去。赵大川喜欢黄小雨,做娘的怎么能不知道。
  不过这个黄小雨和黄豆一样大,翻过年也是十五。赵大娘就寻思着先托人问问,如果能说先定下来,黄小雨爹娘愿意,今年她家就可以先娶一房儿媳妇,如果想留两年,她也不介意多送两年节礼。
  主要是,家里两个儿子都大了,一个儿媳妇没混到,她着急。
  过完正月,赵大娘托了黄豆的大伯娘黄大娘,黄大娘是个细致的人,说话做事都不来虚头巴脑的。接了赵大娘的嘱托,她就去了黄小雨的家。
  黄小雨的哥哥黄大牛年前刚生了个闺女,黄小雨妈正在家里看孩子。
  “他婶子,在家呢?”黄大娘隔着院门就喊开了。
  听见黄大娘的声音,黄小雨娘赶紧走了出来:“谁啊?门没拴,进来吧。”
  “是我,他婶子,在家干嘛呢,也不去我家溜门子?”黄大娘推开院门走了进来。
  “哎呦,快快快,进来坐,小雨,你大妈来了,赶紧给你大妈倒茶去。”黄小雨娘说着就往院子里走,走过来一把拉住黄大娘的手就往堂屋让。
  “你看你才是真忙,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你面,怎么没把你家两个孙子带过来玩。”黄小雨娘拽着黄大娘手就是不放。
  “那两皮小子去他三爷爷家了,他三姑说今天什么蛋糕,中饭都没回来吃。”说着接过小雨倒的茶:“小雨啊,你怎么没去找豆豆玩?把春子带去,豆豆今天做蛋糕呢,小孩子都喜欢吃这个。”
  黄小雨娘一听,就知道黄大娘是让小雨出去避避呢,肯定是给她家小雨说亲来了,不然,她大妈那么忙的人,能闲得跑她家串门子。
  “小雨,去吧,带着小春,看着他一点,别让他乱跑呛了风。”
  冬子是黄大牛的大儿子,今年三岁,去年黄大牛又得了个闺女叫小夏。
  黄小雨听话地领着小侄子去了黄豆家,黄小雨大嫂从屋里走了出来,低低地叫了一声。“大妈。”就把刚吃完奶的闺女塞给了婆婆,一转头进了灶房。
  “我呢,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家小雨不是大了吗,就寻思着,你们有什么想法没?”黄大娘看看黄小雨妈,委婉地问了起来。
  “哎呦,她大妈,小雨就是你眼面前长大的,虽然不是你亲侄女,我们家可是没出五服呢。你要是有合适人家只管说,我和她爹寻思寻思,只要家风好,人品周正就行。”
  黄小雨娘也是个直性子,说话比喜欢拐弯抹角。
  黄大娘低头喝了一口茶,想了想:“我呢,也是受人所托,孩子是个好孩子,这个不会瞎说,就是家底,暂时看不大清楚。”
  “你这是说的谁家孩子啊?”黄小雨娘连忙凑过来问。
  “就是以前死鬼赵勤家,他家二小子赵大川。”现在都是一个村子上的,黄大娘也不瞒着:“他家那个寡居的娘,昨天找了我,说看你家小雨有眼缘,你家也是个忠厚人家,就想结个亲,又怕贸然找媒人不像话,就托我过来问问。”
  “他家啊。”黄小雨娘低头沉吟起来:“她大妈,我也不瞒你,小雨过年前,她婶子也给说了一户人家,孩子也是个好的,就是有点远。你也知道,我这么多年,就保下这两个孩子,所以啊……就想闺女嫁得近一点。”
  说着,黄小雨娘眼圈就红了,黄大娘无奈地拍了拍她的手,叹了一口气。
  黄小雨娘嫁过来,婆婆有点凶,妯娌兄弟间关系就比较紧张,她刚进门年轻不懂事,怀了身子不知道。一个多月挑水浇菜地见了红,孩子没留住。
  第二年又怀上了,结果又没留住。两年连丢了三个孩子,黄小雨爹就急了,闹着要分家,说自己媳妇就是没养好身子才留不住的。
  事情闹得不可开交,还是黄老汉去劝了黄小雨的爷爷,拿自己家做例子。黄小雨爹分了家,找了大夫给黄小雨娘好好调理了两年,才有的黄大牛,隔了三年又生了黄小雨。
  黄大牛媳妇端了两碗荷包蛋走了进了:“大妈,娘,你们吃点东西垫垫,我去准备准备,大妈晚上就在这里吃饭。”
  “哎呦,你这孩子,我刚吃了饭,你弄这玩意干啥。”黄大娘连忙把面前碗推开。
  桌子上放了两个大碗,一个碗里是四个白生生的糖水荷包蛋。这是一家待客的最高规格了,正常一碗两个鸡蛋就是很给面子了。
  大部分一碗白糖水就行了,窝了荷包蛋的都是贵客。
  “客气啥,我们认识这二十多年了,换成以前,我想请你吃也没钱。这几年沾着二叔的光,搬到这里,虽然种地远了,但是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