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恃宠生娇 >

第26章

恃宠生娇-第26章

小说: 恃宠生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明修微微笑道:“都好了。方才失神只是两月不见姑娘,似乎又变化不少。上次多亏姑娘相助,一直没能当面感谢。我要离京回乡了,特来向姑娘辞行。”他转身,从阿柒手里拿过一个包裹,“这是我无意间得来的一幅王献之的书法,似乎是隋唐时的临摹本。从前言谈间提及,姑娘对此颇有些心得,故赠给姑娘,聊表心意。”
  若澄连忙摆手:“我帮先生只是举手之劳,不敢收先生的厚礼。换了一个人也会如此。”
  阿柒在旁边说道:“姑娘就收下吧,先生的一片心意,您不收,他心里也难安。阿柒作证,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若澄想了想,双手恭敬地接过:“既然如此,若澄就谢谢先生了。”她把包裹交给碧云,也从碧云手里拿了个篮子过来,不好意思地说,“早上时仓促做了几个包子,先生若不嫌弃的话,带着路上吃吧。若澄祝您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叶明修还没说话,阿柒已经过去把篮子抱在怀里,连声道谢:“还是热的!阿柒和先生最喜欢吃包子啦!”
  若澄忍不住笑,碧云也跟着笑。叶明修无奈地看了阿柒一眼,向若澄一拜:“修就此别过,姑娘好生保重。”
  若澄回礼:“先生多保重。”
  叶明修知道他们一定能再见的,转身上了马车,阿柒还回头冲她们挥了挥手。若澄也挥手,目送马车离去。


第40章 
  碧云在身后叫了声:“见过王爷。”
  若澄回头,朱翊深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他披着玄色的披风,面色沉冷,多了几分难以亲近的感觉。
  “你在这里干什么?”他的声音比表情更冷。刚才他回府,看到她对着一辆远去的马车挥手,不远的路上有几个年轻的男子一直在偷看她。她长得实在是太招人了,只想把她尽快赶回府里去。
  若澄有些心虚,低着头说道:“叶先生要离开京城了,来向我辞行。你今日怎么这么早回来?”
  “今日是宁妃的生辰。”朱翊深听到叶明修的名字,淡淡地说了一句,举步往石阶上走。若澄看他身影好像有些生气,连忙跟在他身后,小声问道:“你用过午膳了吗?我做了几个包子,你要不要尝尝看?”
  包子本来就是特意为他做的,她发面还发得不太好,包起来塌塌的,不是太好看,但是又迫不及待地想让他尝尝味道。好像他说好吃了,她才有信心继续做。
  她下厨都是为了给他做东西吃,平日十指不沾阳春水地娇养着,连针线都很少做,这个朱翊深是知道的。
  朱翊深进了府,才停下脚步,问道:“怎么又见叶明修?”
  若澄一怔,果然是因为叶明修在生气!她真的觉得先生儒雅,又十分温柔,不知道为什么朱翊深这么排斥他。她轻轻抓着他斗篷的边沿说道:“先生要走了,不过是跟我道个别而已。我们是朋友,没有朋友辞行,避而不见的道理吧?而且我身上也没什么好算计的。”
  没什么好算计的?前生把你算计成了他的妻。
  朱翊深看着那几根如葱白一样的小手指,粉嫩的,圆圆的指甲盖,真是生得漂亮极了。他看到食指的指侧有个刀痕,一下子抓住她的手,将她拉到面前。
  “如何伤了?”他皱眉问道。
  若澄看了一眼他目光的方向,才想起来:“之前不小心切到了手,早就好了。”她以前真的没怎么下过厨,都是最近才学起来的。因为她发现朱翊深好像特别喜欢吃她做的东西,他每次胃口不佳的时候,李怀恩就来找她。所以她也慢慢学了一些,比刚开始时熟练多了。
  “以后别去厨房了。”朱翊深放开她的手说道。
  若澄微微动了动手指,眼里的光芒迅速黯了下去,一副小可怜的模样。朱翊深本意是怕她又受伤了,但她显然理解成别的意思。他就是无法对她硬下心肠。明明以前别的女人在他面前使各种手段,想要他怜惜,但他只觉得那些伎俩拙劣,无动于衷。
  也许是出自真心,他才会动容吧。
  “包子在哪里?给我尝尝。”朱翊深妥协道。
  若澄一下子又高兴起来,很自然地拉着朱翊深的手往前走:“我做了肉馅的,还有青菜馅儿的,你要吃哪个?还是每种都尝尝?”
  “每种都尝尝。”
  “那我热一下给你吃,再做一碗蛋花汤,好不好?”
  “嗯。”
  虽然都是若澄一直在说,身后的人只是简单地回应两声,但她还是觉得很高兴。她所求本就不多,不曾期望过一辈子,只争朝夕。
  ***
  端和六年的二月,天气刚刚回暖,瓦剌的使臣团便抵达了京城。鸿胪寺少卿和礼部侍郎在城门处亲自迎接,而后引他们去会同馆入住。使臣团是由瓦剌的太师阿布丹率领,但大王子呼和鲁和公主图兰雅也随行。
  图兰雅看到来迎接的官员里面没有朱翊深,不禁噘嘴问道:“那个晋王呢?”
  她与呼和鲁都有教汉语的老师,所以会说点汉语,只是语调有些奇怪。
  鸿胪寺少卿连忙说道:“没想到公主的汉语说得这么好。晋王殿下在宫中教导太子殿下读书,臣是会同馆的主事,专司外事,故而由臣来接待诸位贵客。”
  他说的话有点快,而且一些词语图兰雅不太听得懂,就问身边的通译。她才知道,原来专司外务的官员并不都会说蒙语,这汉家的天下,不是人人蒙语都说得跟朱翊深一样好。
  “早知道见不着朱翊深,我就不来了。”图兰雅策马,用蒙语对哥哥呼和鲁说道。
  呼和鲁笑道:“你进宫不就能看见他了?而且我听说皇家在北郊有个很大的围场,可以打猎。等过两日,我们可以约他和太子一起去。到时候你直接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他就是了。图兰雅是草原之花,没有人可以拒绝。”
  图兰雅脸红,摸着自己的辫子道:“关我什么事?你还是多看看那些汉人的美女吧。”在草原上的时候,她就喜欢朱翊深。只是那时候朱翊深说自己有心上人,图兰雅才没去碰钉子。可后来她派人偷偷打听过了,朱翊深根本就没有王妃,唯一的一个妾几个月前还被送走了。
  他分明是在撒谎。
  呼和鲁十分高大魁梧,又穿着异族的服饰,走在街上,十分吸引人的眼球。他是草原上的勇士,也是阿古拉最器重的儿子。他的帐里已经有不少蒙古的美女,但一直没有王子妃。
  他仰慕中原的文化。这一路走来,他喟叹于中原以及京城的繁华富庶。在他们眼中珍贵的金银器,丝绸,茶叶,中原的街上几乎随处可见。汉人有华丽结实的屋舍,精美绝伦的器具,还有各式各样他都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不来走这一遭,他们永远都不知道,曾经与一个多强大的国家为敌。
  难怪当初鞑靼会对汉人俯首称臣。
  而且汉人的女子,妆容精致,皮肤细腻白皙,腰肢不盈一握,各个风情万种。草原上的女人,与她们相比,实在是太粗糙了。呼和鲁看着街边的少女们,只觉得将她们压在身下疼爱的感觉,肯定很不一般。只是不知道这些汉人女子,一个个细皮嫩肉的,能不能承受得住他。
  来日方长,他总能带一个汉家美女回去,好好享用的。
  ***
  今日,朱正熙要去乾清宫观政,所以朱翊深只给他讲了一个时辰的课。讲完之后,朱翊深收拾东西,正要退出东宫,朱正熙忽然拉住他道:“九叔,你等等,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朱翊深不解,朱正熙跑去拿了个福纹长条锦盒过来,神秘兮兮地说道:“你打开看看。”
  朱翊深打开锦盒,慢慢展开里面的卷轴。写的是颜真卿的《韦缜碑》,应该是临摹的碑帖,笔法十分娴熟,虽然在细节处有些瑕疵,但可以算是摹本中的佼佼者了。他的目光移到最后,看到落款的红泥印是“清溪”。这两个字的走笔风格,跟他很像。
  所以这个人他有印象,擅仿唐宋名家的作品,在端和朝很是风靡过一阵子,后来却销声匿迹了。有人说他英年早逝,有人说他江郎才尽。无论如何,朱翊深登基后还收过此人的一幅字,对他颇有几分欣赏。
  大概是他笔法间不媚不俗,虽然模仿得惟妙惟肖,还是能看出几分本心。朱翊深一向欣赏有才华的人,而且他上辈子还没发现过比此人更擅临摹唐宋名家之人。
  “这个清溪公子,近半年在京中声名鹊起。没人知道他的背景来历,只知道他的作品一旦面世,瞬间就会被人抢空。我可是废了老大的劲才弄来这么一幅,九叔是行家,说说他的字怎么样?”
  “有筋有骨,有神有韵,应算上品,你好好收藏。”朱翊深收起卷轴说道。而且日后,几乎是达到了千金难求的程度。
  朱正熙一幅得了宝贝的表情:“九叔,你可不经常这么夸人啊,看来我这幅字买得值。我派人在琉璃厂蹲了几个月,愣是挖不出这人的一点消息,你说厉害不厉害?”
  朱翊深将卷轴收进锦盒里,推还给朱正熙:“这世间总有些隐士高人不愿入世,你又何必寻根究底。字的风骨全在写字之人的心性,你把他揪出来,或许反而毁了他。”
  朱正熙想想也是,又把锦盒推了回来:“这幅字就送给九叔吧。不知道为何,我总觉得那清溪二字写得跟九叔有点像。也许是跟九叔有缘呢?”
  朱翊深心中也有点在意这个人,难得没有推辞,把锦盒收下了。反正他手中有不少好的字画,改日送一幅给朱翊深当做回礼便是。
  朱正熙又道:“听说这次瓦剌的使团里有一个呼和鲁王子和一个图兰雅公主,父皇要我明日去接待他们。九叔出使瓦剌的时候,是否与他们打过交道?”
  呼和鲁是个喜欢汉族文化的草原勇士,朱翊深对他的印象尚可。不过呼和鲁似乎有些耽于女色,他在瓦剌王庭时,睡觉的帐篷离呼和鲁的大帐很近,几乎每夜都要听到一些不可言喻的声音,弄几个时辰停不下来。至于图兰雅,不记得长什么模样,好像就见过两面。她是阿古拉的独女,故而性格有些骄纵。
  朱正熙听完之后,心中不安:“父皇让我接待他们,不会想让我娶这个草原公主吧?我听詹事说,两国联姻是巩固关系最好的手段。”
  “不会。”朱翊深打消了朱正熙的念头。朱正熙已有太子妃,阿古拉也不会委屈女儿做侧室或者小妾。可朱翊深忽然想起,阿古拉临行前对他说的话。
  这个图兰雅,不会是冲着他来的?


第41章 
  隔日,朱正熙要招待呼和鲁和图兰雅,朱翊深本来是不必进宫的。用过早膳,他换身轻便的武服,命人在院子里立了几个草靶子。他的弓马有些荒废了,这右手虽说被那个老巫医治得七七八八,但要想全部恢复,恐怕还得多加练习。
  前阵子他太忙了,在东宫讲课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需要拿捏分寸和伤神。
  李怀恩去取了弓和箭筒来,他细胳膊细腿的,只觉得那铁弓重得他都抱不动。可朱翊深轻松地拿了过去,将箭筒绑在腰上,取出一支箭拉弓。弓拉满,他的右手的手肘还在隐隐作痛。
  剑可以只用左手,拉弓却是左右手都要用到的。前生他很长时间都不能用弓箭,北郊围猎时也用的是特制的轻弓。但轻弓射程有限,杀伤力也远不如铁弓。
  他太想念将一把铁弓拉满的感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对准靶心,松手放出去,“嗖”地一声,箭擦着草靶而过,落在了后面的草地上。
  周围鸦雀无声,搬草靶的府兵低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朱翊深微微眯了眯眼睛,表情阴郁。李怀恩咋舌,他本来想说王爷受过伤,能拉动弓已经很好了,可是想到王爷自小事事要求做到最好,脱靶这种事情,估计没办法接受。
  “收了吧。”果然朱翊深将弓丢给李怀恩,一言不发地回主屋去了。
  他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李怀恩知道他很不高兴,转了转眼珠子,马上跑去东院了。
  若澄正在院子里晒太阳,雪球懒洋洋地窝在她的膝盖上。她已经十三岁了,正值妙龄的少女,如迎风绽放的花朵,顾盼生姿。碧云和素云在旁边晒被子,碧云小声说道:“素云姐,是不是该跟王爷说一声,要给姑娘找婆家了?赵嬷嬷前两日跟我提过这件事,说这个年纪找婆家刚刚好,能够挑的一大把。等过六礼以后,十四五岁嫁人差不多。”
  素云也知道姑娘到了看人家的年纪,可是王爷那边迟迟没有动静,估计想多留姑娘两年。姑娘这样的才貌,寻常人家不太护得住,而高门大户恐怕也看不上她的出身,真是难挑。素云心里其实还存着一个念头,姑娘不离开王府是最好的。
  就不知道王爷有没有那个想法了。
  李怀恩一路小跑进来,到若澄面前说道:“姑娘去留园看看王爷吧。”
  若澄立刻起身问道:“王爷怎么了?”
  “早上王爷兴起要拉弓,可射了一箭脱靶,心情很不好。王爷自小骑射都是一流的,手受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拉弓,恐怕生疏了。其实是小事,但王爷对自己要求太高,恐怕心里过不去。”
  “我跟你去看看。”若澄把雪球放在地上,雪球不满地瞄了一声,若澄点了点它的脑袋:“我有重要的事情,你自己玩。”
  雪球摇了摇尾巴,她跟李怀恩便走了。
  ……
  朱翊深坐在屋子里,看着自己的右手,手肘刚才似乎拉伤了,此刻还在疼。但他想要那种疼痛刺激自己的神经。他其实不应该奢求太多了,刚刚能把铁弓拉满,已经是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他忽然想起以前父皇赠他弓箭时,对他说的:“深儿,无论朕以后传位给谁,都要你替朕来守着这片江山。因为除了你,没有人能够做到。能答应朕么?”
  他答应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做皇帝,他始终记得的是守住这片江山,别再让华夏倾覆,百姓流离失所。所以他前生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但他还是没办法再拉弓。
  “王爷!”这个时候有人在门外喊了一声,“东宫的人来传消息。太子殿下,马上要到了!”
  太子今日与呼和鲁、图兰雅在一起,不可能单独来府。
  朱翊深连忙换了身衣裳,赶到府前去迎接。走出留园的时候,若澄迎面走来。一路上,她还想着要怎么安慰他,他却一把按着她的肩膀说:“太子要到了。你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别出来。”
  若澄又不是没见过太子,但听他这么吩咐,还是点头答应了。
  朱正熙是坐着辂车出来的,摆着太子的仪仗,身边跟着骑马的呼和鲁和图兰雅,还有几个瓦剌的勇士。他们逛完了紫禁城,呼和鲁说想见一见朱翊深。朱正熙正愁没有出宫的机会呢,就大大方方地带他们出来了。
  图兰雅远远地看见晋王府前站着的那道清冷孤高的身影,高兴地一下子跳下马,跑到朱翊深面前,用蒙语说道:“朱翊深,你还记得我吗?”
  朱翊深点头道:“图兰雅公主。”
  图兰雅很高兴,笑盈盈地看着他。中原的男子怎么会这么好看?高大却不显得粗鄙,而且稳重自持,说话的声音也格外悦耳动听。她知道中原有个词叫文武双全,专门形容优秀的男人,就是像朱翊深这样的。
  朱正熙已经习惯了这个公主的路数,草原上本来就不讲规矩礼仪,这公主又是阿古拉的掌上明珠,我行我素惯了。好在朱正熙也不是什么拘礼的人,扶着刘忠从辂车上下来:“九叔,王子和公主说你的留园大名鼎鼎,一定要来看看。咱们是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