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宠生娇-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话,夫人就派青芜姑娘把排队的人都疏散了,也送了赔礼去姚家……”
“先不回府,直接去姚家。”叶明修说道,脸色黑沉,手在袖中握紧。他跟苏奉英相敬如宾,家中的事也不大过问。她出身高门,自小耳濡目染,处理内外事务都游刃有余,叶明修没操过什么心。但此事,她着实做得有些过了。
……
若澄在屋中看一本游记,手边有一张舆图,画着国境内的山川。全国统分为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她打小还没出过京城,也不知道书中所写的淮左名都,岭南荔枝,芙蓉城都是怎样的。
“你们去过京城以外的地方吗?”若澄托腮问道。
素云和碧云正在旁边收拾冬日的厚重衣物,顺便把箱子里的夏日薄衫拿出来。素云说道:“奴婢的家乡在湖广,那里是鱼米之乡。”
碧云跟着说道:“奴婢的家乡在江西,不过离家的时候太小,都没有印象了。”
若澄看向她们:“如果以后我放你们离开,你们想做什么,想去哪里?”
素云和碧云对视了一眼,连忙放下了手中的活,跪在若澄面前,齐声说道:“王妃,可是奴婢们做错了什么?”
若澄连忙俯身把她们扶起来:“你们什么都没做错,但你们年纪都不小了,不想回乡见亲人,或者好好嫁人吗?实话告诉你们,我跟王爷打算在这次战事结束以后,离开京城,到时候你们也都去过自己的日子吧。本来我不打算这么早告诉你们,免得大家难过。可怕到时候说,你们又来不及准备。”
“王妃……”素云低低叫了一声,“奴婢不想离开您。”
“奴婢也不想。奴婢想一直跟着您。”碧云已经有些哭腔。
若澄将她们二人拉到身边坐下来,怅然到:“王爷想要离开,恐怕没那么容易。宫里的阻扰也不小,而且一旦他放开手中的权力,危险也多了几分。我不是不想再带着你们,可这些年,你们的青春都耗在我身上了,我想给你们自由。以后若有缘分,我们还会再见的。希望到时候你们儿孙满堂,幸福美满。”
素云和碧云都开始低声哭泣,若澄一手抱着一个,情绪被她们感染,眼眶也有点湿润:“好啦,离王爷回来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没那么快分别的,都不哭了。”
“王妃。”婢女在外面叫了一声。
“什么事?”若澄问道。
“叶大人登门拜访,说是为了白日的事来向您请罪。李公公已经将他请到正堂,您过去见吗?”
若澄有些意外。她今日跟苏见微说要叶明修给她一个交代,其实就是想拿晋王妃的架势吓一吓她,没想到叶明修竟然真的亲自来了。她连忙换了身衣服去正堂。
叶明修身上还穿着官服,独自坐在堂中饮茶,烛火照亮他的侧脸,气质温润如玉。他好像还是当初在苏家族学教书的叶先生,收养了很多流浪的小狗小猫,一心做着鱼跃龙门的梦。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富贵高位,可那身官服,又将他们之间的距离拉远了。
若澄叹了一声,提着裙摆走上台阶。叶明修听见声响,立刻站了起来。
若澄穿了身织金的缠枝莲褙子,凤尾裙,梳着高髻,并没有琳琅满目的珠翠,只插了个几根华簪子,却素雅动人。她踏着月光进来,气质脱俗,宛如仙娥降于人间。
叶明修忽然想起自己很久很久以前做过的那个梦,虽然都只是些零星的片段,可梦里的她眼神忧郁,跟如今神采奕奕的样子判若两人。当真是被爱情滋润的模样。
他有几分释然,又有几分怅然。
“叶大人不用多礼,请坐吧。”若澄坐下之后,对叶明修说道。
叶明修站着行礼:“下官特来登门谢罪。今日之事,是下官之过,未约束好家人,误伤了姚伯父。适才登门之前,下官也已经去姚家赔过不是,取得了姚伯父的谅解。还要多谢王妃提醒拙荆,免了下官一场祸事。若王妃还有别的吩咐,下官定不推辞。”
若澄看着叶明修道:“大人行事周虑,为人谦和,我猜今日之事你也不知情。既然舅舅都原谅你了,我当然也不会再有二话。自少小时与大人相识,知道大人有鸿鹄之志。你一步步走到今日,实属不易。舅舅为人和善,且心中一直对你有愧,自然不会追究。可换了个人,可能就无法善了。以后多注意些吧。”
“王妃所言极是,下官以后定当严加管束府内。”叶明修恭敬地说道。
若澄心中本来是对叶明修有气的,但是他主动放低了姿态,一副任打任骂的模样,她也不好再发作。
“既然来了,不坐下喝杯茶吗?”若澄换了口气,“王爷离开京城已经十多日了,没有只言片语寄回来。大人可知道些情况?”
叶明修依言坐下,碧云送了茶水进来。他负责粮草,几乎隔两日就要与前线通信,自然对朱翊深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瓦剌十万骑兵驻扎在离开平卫不足十里的地方,每日都要面临着攻城的巨大压力。朱翊深现在忙着加固城防,等待图兰雅公主的援兵,当然没有闲暇写信。
叶明修斟酌着字句说道:“大概是王爷专注于战事,所以才没有寄信回来。不过王妃不必担心,如今开平卫的情况尚好,下官这两日还要送新的粮草过去。倒是押送官若见到王爷,可以帮忙探问。”
若澄略略安心了一些:“有劳大人了。”
“哎呀,你快让我进去,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见我们大人!”外面响起了阿柒的声音,好像被人拦住了。
若澄说道:“让他进来。”
阿柒三步并作两步就跑进了堂中,先向若澄行礼,暗暗惊讶这还是当初那个沈姑娘吗?简直都认不出来了。他不敢当着若澄的面乱说,只道:“大人,跟小的出来一下。刚刚有人送了封信来。”
第138章
叶明修的到若澄允许; 跟着阿柒到了外面,阿柒把新塞到他手里:“大人,好像是前线来的; 小的不敢拆。”
叶明修拆开信看了一眼; 不动声色地把信放回去; 走回堂屋向若澄辞行。
若澄不觉有异; 让李怀恩送二人出府。
等出了府,阿柒好奇地问道:“大人,信上都写了什么?”
叶明修不语; 只是手指微微收紧。开平卫离京城的距离不算远,就在几日之前,瓦剌终于发动了第一次正面的攻击。蒙古骑兵所向披靡,威力巨大,他们不知何时还训练的弓箭手; 将我方的兵阵冲乱不说,险些冲破了城门。
好在朱翊深很快阻止了强有力的抵抗; 命火/枪营在城墙上狙击; 方才稳住了战局。但我军伤亡不小,加固的防线也被全线冲溃。朱翊深欲往关西七卫调兵,集中兵力于开平卫。但关西七卫之中,有几处已经是主将失踪; 士兵逃散的状态; 根本无法作战。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叶明修必须马上进宫面见朱正熙。
自从朱翊深上了战场; 朱正熙一夜都睡不好,闲暇时就站在江山舆图前面,忧心忡忡。若图兰雅找不到大漠深处的鹰卫,或者鹰卫对于十万骑兵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他不知道九叔能否守得住长城那道防线。
长城一破,京城自然难守。如今朝堂之上,已经有大臣建议他先去应天府避避风头。那儿本来就是国都,如今作为陪都,无论是宫殿还是各部机关都未废置。
当初太/祖避开在北方择都,就是因为政局未稳,惧怕北边的游牧民族南下捣乱,才选择了应天府。后来因为国力日盛,厉兵秣马,终于收归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而当时的统治者出于种种原因,最后将国都定在了京师这个地方。
在几人皇帝接连不断地北伐战争之下,本朝对北方的控制可以说达到了空前鼎盛的地步。但自端和帝开始,这种控制又渐渐地松弛了。原因便是国内各处的天灾和人祸,还有东南沿海犹如毒瘤一般的倭患。
面对内忧外患,朱正熙只觉得心力交瘁,他登基这数月,仿佛经历比以前的岁月更加漫长的煎熬。
刘忠小跑到他面前:“皇上,叶大人有紧急军情求见。”
朱正熙面色一沉,让刘忠把人带进来。因为前线的军报若是通过公开的渠道送到皇帝手中,必定会引起朝野上下的猜测和动乱。所以朱翊深出征之前,跟皇帝有过约定,若有紧急军情,会私下派人送信回京交给叶明修,再由叶明修转告。
这样皇帝便可以决定官方的战报到底要如何书写,好稳定人心。
朱正熙听完叶明修所说,只觉得如遭雷轰,一个趔趄,脚后跟碰到须弥座,险些跌坐在上头。叶明修扶住他的手臂,说道:“四川之事,虽然悬而未决,但眼下以京师的安全为重。臣以为,可以先把平国公世子和温都督召回,皇上以为如何?”
朱正熙仿佛自语:“若开平卫破,瓦剌骑兵南下,当如何?”
叶明修跪在朱正熙面前:“臣愿同王爷一起,誓死守卫京师。为安全起见,皇上还是去南边避一避吧?”
朱正熙平复了一下心情,坚决地摇了摇头道:“朕不会走。朕若是逃走了,便等于将京城百姓还有将士们全都抛弃。朕会跟你们一起捍卫京城,共同进退。有朕在此,也能够安定人心。按你说的,先抗外虏,将徐孟舟和温嘉都调回吧。”
叶明修也知道事情发展至此,他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好在还有一个温嘉也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就算开平卫被攻破,他们未必全无胜算。只是这件事恐怕要暂时瞒着几位阁老,否则他们又会苦劝皇帝去应天府避风头了。
朱正熙写完诏书,让刘忠用印,随口问道:“晋王妃可知道此事?”
“臣觉得王爷想必也不愿让家中担心,故而没有通知王妃。具体如何,还请皇上定夺。”叶明修恭敬地说道。
朱正熙想了半天,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定主意,既不想让她过分忧心,也不想刻意隐瞒,还是让叶明修先回去了。
叶明修走出乾清宫,看到一个宫女拉着一个太监哀求:“我们美人想见皇上一面。她最近身体不大舒服,想请个太医过去看看,但太医院一直都推脱事忙……这给你。”宫女从手臂上褪下一个玉镯,太监连忙退回去:“哎,不是我不帮你。皇上如今为了前线的战事都头疼死了,哪有空管后宫的事情?你们有什么难处,就去找皇后娘娘吧。”
“可是……”宫女面露难色。
“走吧走吧。”太监招了招手,宫女只能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太监回头,看到叶明修站在身后,连忙堆出一个笑脸:“叶大人,您怎么还没出宫?这马上都要落钥了。”
叶明修随口问道:“刚才是哪宫的宫女?”
“是方美人身边的宫女,几乎每日都来,总说她们家主子身体不舒服。您也知道皇上如今不怎么去后宫,每日都在乾清宫与大臣议政,连两宫太后那里都去的少了,哪有空管她啊。”太监说着摇了摇头。
太监口中的方美人,便是前阵子被降级的方玉珠。想不到如今沦落到这幅光景。他说道:“皇上的后宫如今只这几位娘娘,若她当真身体不适,你也当及时禀报,别耽误了诊治。”
“大人说的是,奴一会儿就告诉皇上。”
叶明修走了之后,那太监回到宫门前站岗,并没有如所言一般禀告皇帝。皇上这几日易怒,已经连罚了好几个近侍,他可不想为了一个失宠的女人去触霉头。
过了两日,宫里还是派太监去晋王府宣若澄进宫。说是内诸司的人到民间搜罗了几幅书法,请若澄去看看。皇帝有命,若澄不得不遵从,到屋里梳妆换衣。碧云说道:“皇上也真是的,前线还在打战,他居然有这闲情逸致研究什么字画?”
素云看了她一眼:“也许只是个幌子。我倒是听说皇上如今每日都在乾清宫与大臣议政,不像是有闲暇玩乐。”
若澄心中也觉得奇怪,上次内宫遇到刺客的事情,当真给她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她还是让人去平国公府告诉沈如锦一声,这才坐上马车。
京城的白日已经十分炎热,满大街都是卖冰块和凉水的。若澄穿着夏季的大衫走在紫禁城里,每走一步都汗如雨下。等在乾清门验明正身,走上甬道,她老远就看见有个宫女跪在云台之下,苦苦地哀求太监。
若澄本不欲惹事,走到丹陛上候宣的时候,音乐听到那宫女说什么生病了,一吃东西就吐。她问身边的太监:“那是哪宫的宫女,在说什么?”
太监看了一眼,恭敬地回道:“启禀王妃,那是方美人身边的宫女,每日都来求见皇上,说王美人身体有恙。奴几个劝她去坤宁宫找皇后,她说皇后不肯见,也不给派太医。这奴有什么办法?”
“方美人就是之前的如妃?”
“可不是。”太监见若澄没什么架子,就继续说道,“不瞒您说,她之前是如妃的时候,没少对宫里的人颐指气使,如今这般光景,也没人愿意真心帮她。何况谁知道她是不是真病了呢?万一就是找个借口想接近皇上,皇上怪罪下来,奴几个也担待不起。”
若澄回头看了那宫女一眼,她声泪俱下,不像是装的。她猜测方玉珠真是遇到了什么事,虽然两个人之间一直不对付,但到底都是女人,这深宫中的不易,她能体会一些。她知道与这些太监说没什么用,还是得亲自告诉朱正熙才行。
刘忠很快亲自出来请若澄进去,若澄进到殿中,顿时觉得凉快了不少。须弥座的两边放着两快半人高的冰块,还有宫女不停地用蒲扇扇风,怪不得凉风习习。
她向宝座上的朱正熙行礼,朱正熙搁笔道:“晋王妃不用多礼。坐吧。”
若澄依言坐下,等着皇帝说明将她召进宫的意图。朱正熙让殿上的其它人都退出去,只留下刘忠。他说道:“朕斟酌了一番,还是决定告诉你。九叔在开平卫打战并不顺利……”
他话还没说完,若澄一下子站起了起来,紧张地问道:“王爷他受伤了?还是出了别的什么事?皇上您一定要告诉我!”情急之下,她也忘记谦称了。
朱正熙没在意,压了压手说道:“你别紧张,只是战事不太顺利,九叔暂时没事。瓦剌的骑兵如有神助,屡屡想要强行攻城,都被九叔挡下来了。但关西七卫当中叛变的人不少,九叔如果等不到援兵,开平卫可能就会失守。他让朕做好准备,也让朕先把你送出京城。原本朕决定什么都不告诉你,直接寻个由头就将你送走。但朕知道你的性子,还是你自己选择吧。”
“我不走。”若澄坚定地说道,“我要留在京城,就算开平卫失守,王爷也一定会守着京城,我跟他在一处,哪也不去。”
朱正熙有些惊讶,没想到眼前的柔弱女子如此坚决。他得知消息去跟皇后和太后商量的时候,她们虽然也说不走,要留下跟他在一起,但人面对危险的时候,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惧色是没办法骗人的。
眼前的女子想必对九叔爱到了深处,可以同生共死,所以对死亡也不惧怕了吧。
他温和地笑了笑:“朕就知道你会如此说。不过你放心,朕乃一国之君,一定会守住国都的。徐孟舟和温嘉都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瓦剌孤军深入,未必能占得便宜。我们有举国之力,定会取胜。”
若澄挺佩服朱正熙的勇气,作为皇帝,这个时候没有想着逃跑迁都,已经十分难得了。但她也从皇帝的话里知道此战的艰难,一个弄不好可能就是国破家亡。而这些压力,如今都是在前线的朱翊深一个人顶着。
“皇上,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若澄迟疑了片刻,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