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贤后-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皇后先是一脸歉然的给李渊赔不是,随后将南平和永嘉之间的冲突原原本本的转述一遍。
“当然,儿媳目前只听了豫章和南平的一面之词,具体经过如何,尚不好定论,为此,儿媳建议父皇将永嘉召过来,让她们当面对质,把这事说清楚。”
“若南平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永嘉虽为长辈,此举却也是大大不妥,必须向南平道歉,同理,若是南平和豫章联合起来污蔑永嘉,儿媳也定不会轻饶这两个孩子。”
李渊听完之后,目光颇为复杂,好家伙,看样子他这个好脾气的儿媳妇是真动怒了,铁了心要和永嘉算帐。
一念至此,李渊心里本能的有些不舒服,永嘉再有不是也是朕的女儿,你身为儿媳妇居然闯到公公面前告小姑子的状,你这心里还有没有点孝道存在?
不过转念一想,李渊又觉得此事若无其他隐情,永嘉的行为确实大大越了线,再不管教,日后怕会惹出大乱子。
“罢了,也别叫永嘉了,朕和你一同去万太妃那,永嘉不管怎么说,都是在她身前养大的,在她那里处理此事比较妥当。”心念转了几转的李渊起身站了起来。
“让父皇劳神,实在是对不住。”长孙皇后一脸歉然的道了一句,也跟着站了起来。
李渊在前,带着长孙皇后,豫章公主、太平公主、青岚、阿丑等人一同离开了这个宫殿。
临行之前,李渊转目看了那名年轻的妃嫔一眼,意思很明显,今日之事,不许外传。
那名妃嫔被看得心头一紧,忙不失迭的点头,意示自己绝不会瞎传。
大安宫的面积并不算大,从这里到万太妃的安然宫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李渊也没有乘辇,直接步行了过去,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一行人就到了。
万太妃听说太上皇来了,连忙迎了出来:“见过陛下。”
“不必多礼,永嘉在不在你这?”李渊摆了摆手,一边抬步往里面迈,一边开口道。
“永嘉不在臣妾这。”万太妃接口道。
“胡春,你,去把永嘉叫过来。”李渊一听,立即吩咐了身边的大太监一句。
“是,陛下。”胡春领命而去。
万太妃惊疑不定的看了李渊一眼,又看了看长孙皇后,和跟在她身边的豫章和南平,尤其是在看清南平脸上的巴掌印时,心头一紧,永嘉这又是折腾出事了?
不过此时显然不是问这些的时候,她随李渊进了内殿,并让人泡了茶水过来。
李渊现在一肚子的火,自然没有喝茶的心事,他不喝,长孙等人自然也不便喝,大家就这么坐着。
好在没过一会,胡春就把永嘉叫过来了,永嘉人还没进门,娇嗔响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父皇,您急急召女儿过来所为何事?”
第三百一十三章 李渊训女
李渊沉着脸没有吭气,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的永嘉踏进殿门,看到李渊那张锅底般的面孔。
再看着坐在一旁的长孙皇后,以及站在她身后的南平和豫章,心头咯噔一声,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怎么,你连基本的礼节都不记得了?”
李渊见她进门之后,就站在原地发愣,既不行礼也不吭气,心头愈发恼怒,不由沉着声音低喝了一句。
“永嘉见过父皇,见过母妃,见过皇后嫂嫂。”永嘉被李渊这么一喝,顿时醒过神来,她敛下视线,连忙躬身俯首朝在场的几人行礼。
“你可知朕叫你过来所为何事?”李渊也不叫起,只盯着她继续问。
“儿臣不知。”永嘉心头一跳,面上却是神色不动。
“孽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还想当成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企图蒙混过关?”
“你给朕如实招来,上午放学的时候,你为何与南平,豫章起争执?”李渊怒道。
“父皇,儿臣,儿臣放学的时候确和南平还有豫章她们争执了几句,起因却是南平的宫女故意挑衅儿臣的宫女,说话还特别难听。”
“父皇也知道儿臣的脾气,儿臣是个直性子,一怒之下,就和她们争执了几句,并相互推攘了几下,在推攘的过程中不小心把豫章给推倒了,儿臣当时就给她道了歉。”
“皇后嫂嫂如此心师动众难道就是为了这么个事?”永嘉抬起头来,看了看南平,又看了看豫章,一脸愕然的开口。
“孽障!”李渊大怒,拿起桌上的茶桌就砸了过去,他这个女儿已经不仅仅是被他宠坏了,而是被宠得不知天高地厚,变得愚蠢无比。
南平脸上的巴掌印还没有消褪,她就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信口雌黄。
以他对长孙这个儿媳妇的了解,若不是有了七八成的把握,又岂会在这个时候跑来兴师问罪?
他虽有些不高兴儿媳妇如此不给自己面子,却更为永嘉担心,他年纪一日大过一日,若永嘉一味如此不知好歹,待他眼一闭,她日子该怎么过?
永嘉显然没料到父皇会为这么点小事生这么大的气,人不由呆了一呆,那只茶杯顿时擦着她的额头飞了过去,额角被擦出一条淡淡的血痕。
茶杯没了着落点,碰的一声跌到地上,茶水飞溅一地,好在杯里的水不怎么烫,永嘉的裙摆虽被溅湿了一片,人却没被烫着。
即便如此,永嘉也被吓得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脸上的表情惶恐又无助。
“父皇请息怒,既然永嘉,平南和豫章都在这里,当着大家的面把事情问清楚即可,不是儿媳多事,而是她们都是皇室公主,一举一动皆代表着皇家的脸面。”
“若不能及时杜绝她们身上的恶习,以及彼此间无谓的纷争,等到了外头,被人笑话的就是整个皇家。”长孙看到这里,终于开口将话头接了过去。
“红笺,绿阳,今日你们俩一直跟在公主身边对吧?”
李渊吸了口气,将目光转到随永嘉一同进来,此时已吓得噤若寒蝉的两名宫女身上,寒着声音开口。
“回,回陛下,是。”红笺和绿阳吓得浑身一个哆嗦,结结巴巴的接口道。
“你们俩把上午发生在学堂外的事详细复叙一遍,我要听实话,若谁胆敢歪曲半句事实,朕定将其处以极刑。”李渊冷冷的盯着她们开口。
“回,回陛下,事情的经过和公主所说的差别不大,一开始确实是南平公主身边的木梨撞到了奴婢,不过木梨当时就道歉了。。。。。。”
红笺心头一紧,下意识的就想去看永嘉的脸色,可在太上皇、长孙皇后还有万太妃的注视之下,不敢移目,也不敢隐瞒,只能咬牙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中间虽多少有些偏向永嘉,但基本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有七八分吻合,南平和豫章对此也没表示什么不满。
李渊听完之后,一张脸更黑了,他正要开口说点什么,长孙皇后已经站了起来:“父皇,事情的经过既然已经问请楚了,儿媳也就没什么要说的了,永嘉额上的伤还是先去包扎一下为好。”
“儿媳突然前来打扰父皇本就有些不妥,如今事实已清楚,儿媳也该告辞了。”
情既然已经弄清楚了,太上皇少不得要教训永嘉,她杵在这着实不太合适。
“罢了,你有孕在身,不宜劳神,改日朕再让永嘉过去给南平、豫章道歉。”李渊也理解她的心事,摆了摆手。
万太妃起身将她送到殿外,目送长孙等人走远,才回到屋里。
“永嘉,你是不是认为有朕疼爱你,就觉得什么事都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你对窦家那门亲事很不满是吧?”
“若果真如此,咱们皇家寺庙还有的是空房,你既然不喜欢这窦奉节,朕可以成全成你,你干脆把头发絞了,去寺庙当姑子吧!”李渊冷冷的盯着她开口。
“父皇!”永嘉一脸不可置信的朝他看了过来。
“怎么,你不乐意?可依朕看,让你出家才是保你性命的唯一途径,不然,以你这无法无天、又蠢得不可救药的性子,只怕等朕双眼一闭,你就会惹出什么天大的祸事,最后落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你变成今日这般性子,说白了和朕有很大关系,都是朕太宠了,宠得让你无法无天不说,还蠢得连基本的时务都不懂。”
“你心里不高兴你皇兄皇嫂护着襄城,在她面前吃了几回憋,就想踩着你皇兄其他的女儿出气。”
“你觉得你是朕的女儿,仅在辈份上就能压豫章,南平她们一头,可你却忘了,在皇家,公主的尊荣靠的从来就不是辈份,而是帝宠。”
“朕已经老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你觉得就你这样的性子,等朕百年之后,你皇兄,皇嫂能对你有几分香火情?你现在找他们多少麻烦,日后,你就要受多少苦。”
“你好歹是受皇家公主教育长大的,怎会连这麽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还是说,你真的脑子有坑,根本就不懂得思考?”李渊没有丝毫软化的意思,继续盯着她开口道。
永嘉被骂得心头一片冰冷,不敢再辩驳,唯有闭上眼睛,任凭泪水不断的顺着面颊往下流。
第三百一十四章 哲威成亲(上)
永嘉被李渊痛骂了一顿,人似乎清醒了许多,她第二日一大早就来到长孙皇后的立政殿,规规矩矩的向她赔礼道歉:“皇嫂,昨日之事确实永嘉不对,请皇嫂责罚。”
“知错就好,至于责罚就免了,你们小女儿之间闹点矛盾,本宫本不该插手干预,但你们都是皇家公主,这种事可大可小,一旦闹大了,丢的就是整个皇室脸。”长孙皇后摆了摆手。
“永嘉知道,永嘉定会谨记皇嫂教诲。”永嘉从善如流的认错。
“罢了,本宫这里没什么事,倒是南平那。。。。。。”长孙看了她一眼,又道。
“永嘉一会去学堂就和南平、豫章道歉。”长孙的话没说话,永嘉就将话头接了过去。
长孙有些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没再多说什么,她不知道永嘉是真的悔悟了,还是受了太上皇的训斥后暂时收敛。
总之,不管是哪一种,只要她不再生事,她就不会多过干涉,永嘉是太上皇宠爱的女儿,太上皇还健在,实在轮不到她这个做嫂子的来管教她。
经此一事,长孙决定向皇帝建议,让已经订了亲的公主不再去学堂,而是应该为她们安排规矩严谨的嬷嬷,教她们好好学学一个皇家公主应遵守的礼仪,李世民听后,深以为然,同意了她的建议。
如此一来,永嘉与其它公主见面的时间少了,矛盾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一转眼,贞观五年就过去了,哲威的婚事定在贞观六年的花朝节。
长孙皇后此时已有五个多月的身孕,她身为皇后,不便出宫,现又挺着个大肚子,就更不可能出去了。
不过,她虽不能出去,人却没闲着,每隔一两日就会派人去柴府,看看婚事准备的情况,问问还缺点什么。
至于赏赐什么的,那就更别说了,大凡柴哲威的婚事用得上的,她手上有的,都在不断的让人往柴府送。
“娘娘,奴婢亲自去去看过了,一切事情都好着呢,您对柴家大郎君实在太过关心了,越王和太子殿下都有些吃味了。”离花朝节没两日的时候,长孙又打算让人去柴府,青岚见状不由有些好笑的打趣了一句。
“柴府老夫人不在,平阳姐姐也不在,本宫若不再多为他操点心,谁给他操心啊,姐夫虽在疼爱这两个孩子,可他究竟是男人,很多内宅的事搞不清楚。”
“哎,若非拘于身份,不宜随便出宫,本宫都恨不得到他府里坐镇。”长孙皇后叹了口气。
“母后,不如儿臣帮你去柴表哥家看着如保?”正好进来的长乐听到这句话,立即笑着开口接了一句。
现已经十一岁的长乐公主出落得愈发的标致,倒是那活泼的性子没有什么大变化。
“贫嘴,都是大姑娘了还这么疯,你是想看你表嫂吧,放心,成亲那一日看得到,母后不拘着你,到时候,你和你两个哥哥一起去。”长孙皇后没好气的白了女儿一眼。
“真的?母后,女儿听说表嫂长得特别好看呢,是不是真的?”
长乐一听,目光顿时亮了起来,她快步走到长孙身边,抱着她的一只胳膊开口道。
“嗯,你那表嫂是很好看,甜美秀丽又不失英气,和你表哥很般配。”长孙皇后想起姚家的小娘子,眉眼间都蕴着笑意。
她这辈子经手的三章婚事,唯有眼前这一章,最让她满意。
“能得母后这般夸赞的,想必不是凡俗之辈,女儿对她愈发的好奇和期待了。”长乐公主的一双漂亮的大眼灼灼生辉。
两日时光一闪而过,转眼就是柴哲威成亲的日子,以霍国公的门庭,还有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他的嫡长子成亲,自然是宾客如云。
满朝的勋贵几乎都到了,李世民不是拘于身份,他都恨不得过去,他对柴哲威和柴令威这两个孩子的喜爱,不见得在妻子之下。
他自幼就与平阳的关系好,对这个姐姐既敬爱又崇拜,姐姐当年病逝的时候,他几个月都缓不过来,与兄长李建成、四弟李元吉的关系,也是从那时候开正式开始恶化。
如今看到她的儿子成亲,李世民心里既欣慰又伤感,以他的身份,不合适亲自去柴府恭贺,但是太子却是去得的。
他将太子召到甘露殿,亲自写了一纸贺函,又拿了柄玉如意,让太子带过去。
并让越王李泰随兄一同前往,早得了长孙皇后的允许,准备和太子一起去柴府看热闹的长乐公主连忙凑了过来。
李世民有些好笑的看了自家这个在外人面前端文雅端庄无比,但在自己和妻子面前却十分跳脱的女儿,没说什么,只挥了挥手,让他们仨一同去柴府。
“长乐啊,你随我们一亮相,岂不是彻底坏了你在满朝文武大臣和各大世家娘子们心中建立直来的良好印像?”前往柴计的途中,赵王李泰忍不住打趣自家这个古灵精怪的妹妹。
“怎么会,我朝可从来没有不许公主出门的规矩,母皇拘于身份,不便亲自来见证表哥表嫂的婚礼,长乐身为母后嫡嫡亲的女儿,帮着她来看看,不是理所应当的事么?”长乐一脸的振振的词。
“。。。。。。”李泰。
“别贫了,都快到了,长乐,在外面不比宫里,你不要把你跳脱的性子带出来,一会到了柴府,你以女眷身份,去内院。”
眼见着就要到柴府了,太子李承乾制止了他们的打闹,这个时候的太子,是极有长兄风范的。
“知道了,太子哥哥。”长乐朝他扮了个鬼脸。
她来这里主要是想看新娘子,到内院更容易近距离接触新娘子,自然不会为此多和太子打嘴皮子官司。
柴哲威迎亲去了,此时尚未归来,以太子的身份,唯有柴绍出来相迎才不会失礼。
为此,迎宾的人刚唱了一句太子殿下驾到,柴紹便急急迎了出来,三人和柴绍打过招呼,长乐便以女眷身份被人迎进了内院。
不过他们兄妹三人一同临驾柴府,却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
虽说柴府与皇家的关系不比寻常,可皇帝一次派了他两个嫡子和一个嫡女前来参加柴哲威的婚礼,他对柴家的这份看重,实在非同一般。
第三百一十五章 哲威成亲(中)
姚府,这一日同样是宾客盈门,盛况空前,除了姚家的正经亲戚,这满朝的勋贵大臣,不少人家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