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盛唐贤后 >

第63章

盛唐贤后-第63章

小说: 盛唐贤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衡,早想有一场大仗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为此,接到诏令之后,李建成立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高府高士廉的儿子高履行和高至行得知高祖要派李建成去征讨刘黑闼,而不是派秦王的时候,颇为不解。

    某天晚上和父亲一起吃饭之后,他们忍不住问高士廉了一句:“父亲,这刘黑闼卷土重来,陛下不何不派已经击败过他一次的秦王去,而是太子派去?”

    “因为秦王的功劳已经够大了,而且现在的刘黑闼也不像今年三月份之前那么难对付,由太子去对付他已经绰绰有余。”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王现在远在秦州道,秦州道是我大唐与突厥交界中最重要的门户之一,最近突厥频频犯边,此时实不容有失。”

    “太子既然离得近,又足以胜任这份差事,陛下自然是要先这个么建功立业的机会给大子,不过。。。。。。”高士廉看了儿子一眼,笑道。

    “不过什么?”高履行和高至行同时脱口问。

    “不过陛下为了保证此战不出意外,只怕还会多派一人随太子同行。”高士廉道。

    “派谁?”高履行和高至行又同时道。

    “平阳公主。”高士廉笑着接口道。

 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阳披甲

    太子建成归来之后,朝堂上果然有人提出让平阳公主随太子一同出征的建议。

    提这个建议的还不是别人,而是当朝国舅、被封为宋国公,同时出任民部尚书的萧瑀。

    就在高祖和众臣商议太子征讨刘黑闼的一应物资粮草问题的早朝上,民部尚书萧瑀站出来谏言:“陛下,刘黑闼和突厥勾结,来势汹汹,那突厥狼子野心,早对我中原有觊觎之意。”

    “只是他们草原统一未久,尚不具备大规模进军中原的实力,现好不容易出现了这么个能帮他们打先锋的合适人选,突厥想必不会轻易看着刘黑闼陷入绝境。”

    “为了一举铲除这个后患,不让他有任何逃窜的机会,臣建议让平阳公主协助太子殿下,一同出征,让平阳公主驻守娘子关,娘子乃晋冀之地的咽喉要地。”

    “当年陛下由晋西入长安的时候,就多亏平阳公主守住了娘子关,此次太子征讨刘黑闼,若能由她驻守此地,一来可以断绝刘黑闼逃跑的后路,二来可以防止突厥突然杀进来援手。”

    高祖和群臣皆听得一怔,平阳公主的武略有多厉害,朝臣和高祖都一清二楚,李唐建国之初,她以一介女儿之身,筹得数万兵马,帮着父兄打了无数胜仗。

    高祖当年率领的大军,能够那般容易攻入长安,有她莫大的功劳,若非她是女儿之身,她的功勋和影响力,绝不会在秦王和太子之下。

    只是平阳再厉害,她也是女儿之身,在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父系统治政权下,开国之初,她帮着父亲建功立业也就罢了。

    如今中原已定,她也早已放下兵刀,归马南山,回朝休养了几年。

    此时再次让她披甲上战场,许多朝臣们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合适。

    唐高祖倒是没有朝臣们那么极端的思想,平阳公主是他最引以为傲女儿。

    许是妻子才情韬略样样出众,在许多大事上都能帮着他出谋划策,让他受益无穷之故,他对有才华有能力的女子不像一般人那么排斥。

    不仅不排斥,还颇为欣赏,而他这个与众不同,在闺中之时,就如骄阳皓月般耀眼的女儿更是得他青眼,一直是他的骄傲。

    现突听得萧瑀提议让她与太子一同出征,高祖心对顿时一动,若有平阳相助,太子此次征讨刘黑闼的胜算又多了三成。

    在高祖心里,还是非常希望太子能够一举拿下刘黑闼的,秦王的功劳实在太高了些,若太子再不建些功业,朝堂的平衡斥要被打破了。

    只是女儿归朝休养才两年多,次子出生才半岁左右,这时候又让她披甲上战场似乎有些不合适。

    高祖既意动,又不舍,一时颇有些犹豫。

    “臣附议,这个刘黑闼实在是我李唐的大患,若不能一举铲除,此人日后定会给我大唐带来无穷祸患,有平阳公主同行,此战将更有把握。”裴寂看了高祖一眼,第一个站出来附和萧瑀。

    太子李建成初听到这个提议的时候,心里是比较反感的,他不认为秦王能将刘黑闼打得落花流水,自己就不行,更别提刘黑闼自三月那一败之后,实力已远不如前。

    不过他旋即又想,平阳公主一向和二弟走得近,对他这个大哥虽也恭敬,但感情较二弟却差了不少,此次若能与她一同作战,定能增进兄妹间的感情。

    最重要的是,李建成深知他这位妹妹的厉害,若有她相助,他对此战的把握便大了很多,极有可能一举生擒刘黑闼。

    若能将刘黑闼擒回来,功劳可比秦王上次在洛水仅仅是打败他大多了,意念电转间,便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亦希望皇妹能与臣同行,以皇妹之能,她的才华不该就这样被埋没。”

    柴绍此时早已随秦王出征,其父柴慎年岁已大,身上只有虚衔,并完实职,平常并不上朝。

    为此,这个消息直到圣谕送到公主府,平阳公主才知道。

    接到圣谕的时候,平阳公主呆了一呆,不过很快就欣然受命,她自小跟着师父走南闯北,心事和一般的闺儿女儿有很大的不同。

    长安的公主府虽然舒适安逸,但让她一直这么呆在家里,她心里其实是很压抑。

    现能机能再上战场,她内心的热血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被点燃。

    长孙王妃很快也知道了平阳公主即将出征的事,特为此去了一趟公主府。

    一看到平阳公主,长孙王妃便开口道:“姐姐,听说你又要披甲出征了?”

    “嗯,父皇命我前往娘子关驻守,在长安呆了这两年多,说真的,我觉得身上的骨头都快锈了,能有机会再出去,我挺高兴,你不用为我担心。”平阳公主笑道。

    “我不担心,姐姐生来便与普通闺阁女子不同,内宅确不是姐姐一直该呆的地方,我过来是想问问,姐姐这里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长孙王妃接口道。

    “嗯,我还真有点事要麻烦你,柴绍现不在京中,我公公也不太管事,我这一出征,两个孩子只能送到宫里,哲威已经快八岁了,倒不用我操心。”

    “可令威还小,虽有万贵妃照应,我这颗心仍不能完全放下来,希望你有空的时候,经常入宫去帮我看看他。”平阳公主道。

    原本她是想将柴令威放到长孙王妃这里来的,让她帮着照看一阵,可宫里的谕指一下,高祖就将她唤进宫去,告诉她将两个孩子放到宫里去,由万贵妃帮着照料,她倒不好再说什么。

    万宫妃现代领后宫,与李世民和平公主公的关系都很不错,身边又没有年轻的孩子需要照应,平阳的两个孩子放在她这里,本也用不着担心。

    但后宫综错复杂,高祖现宠爱的几个年轻的妃嫔又不太消停,柴令威年纪实在太小了些,她着实有些放心不下。

    “姐姐放心,我会经常入宫去看令威和哲威的,每隔十日便给你写封信。”长孙王妃接口道。

    “那就多谢了。”平阳公主笑道。

    “姐姐严重了,以我们的交情,哪用得着一个谢字。”长孙王妃笑道。

 第一百五十八章 后宫摩擦(上)

    平阳公主刚刚送走长孙王妃,又有人来报,太子过来了,她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刚到中门,便见李建成大步走了过来,李秀宁三步并成两步上前行礼:“平阳见过太子殿下。”

    “皇妹,你我一母同胞,此地又非正式场合,无须行此大礼,快快请起。”李建成伸手虚扶了一下,笑着开口道。

    “礼不可废,兄长里面请。”平阳顺势站了起来,伸手朝他做了个请的姿式。

    “皇妹,你我明日便要出征,为兄不请自来,是想和你讨论下关于战事的配合事宜,若有叨扰,还请皇妹见谅。”李建成一边随她朝里面走,一边开口道。

    “兄长严重了,你我出征的地点虽不同,目的却是一致,平阳的主要职责也是协助兄长你,不让突厥的援军进入河北地界,同时切断刘黑闼逃跑的后路。”

    “即便兄长不过来找我,一会我也要去找兄长讨论此战的一应相关事宜。”平阳公主笑道。

    李建成哈哈一笑,没再多说客套的话,两人来到大厅,花了一个多时辰讨论战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彼此间的呼应以及应对方法。

    末了离开的时候李建成半开玩笑的道了一句:“皇妹,自攻打长安那一战后,为兄已有数年不曾与皇妹携手作战过,前几年,经常看到你与二郎一同携手对敌,为兄既羡慕又嫉妒。”

    “现终有了再次与皇妹联手对敌的机会,为兄当真高兴得紧,以皇妹的本领,若一直让你幽居后宅,那是屈才,为兄期待此战之后,皇妹的英姿和风采能够再次成为我大唐的美谈。”

    “皇兄谬赞了,平阳身为皇家公主,是驰骋沙场还是居于后宅,一切皆要看朝庭的需要。”

    “太子兄长韬略无双,平阳能与兄长携手对敌,亦深感激动。”平阳公主答道。

    “公主,太子殿下平日里鲜少和您走动,没想到待您也这般的看重和客气。”待太子离去,平阳公主身边的侍女笑着道了一句。

    “是挺客气的。”平阳公主淡淡的应了一句。

    “平主殿下,您,心情不悦?”侍女瞧着她没有半分情绪波动的面容,微微愣了一下。

    “没有,你去看看大郎下学了没有,下学了的话带他过来见我。”平阳公主摆了摆手。

    侍女应了一声,转身离去,平阳公主则转身走到院外,站在院外的花园中,怔怔的看着天边的夕阳发呆。

    想起适才太子明着是在打趣,实则是在探试的话语,心头莫明染上了一丝阴霾。

    二弟李世民这两年和太子的关系淡了不少,她不是没看见。

    但心里总想着,等到国家政权稳定,太子登基,二弟不需要再四处征战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总能慢慢缓和下来。

    现在却发现事情远没有她想像的那般容易,二弟这些年的表现只怕已成了太子心里的刺,让太子时时刻都将他当成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敌人,而二弟更不是什么逆来顺受的性子。。。。。。

    “阿娘,阿娘。”正值平阳公主想得入神的时候,耳边传来儿子柴哲威的呼唤。

    “嗯,下学了?”平阳公主回过神来,转目望去,只见长子不知何时已经随丫环一同回来,正站在离自己只有两步之遥的位置,歪着脑,一脸狐疑望着自己。

    她有些好笑的走到他身边,伸手轻轻刮了刮他的鼻子。

    “下学了,阿娘,你在想什么?”柴哲威问。

    “在想阿娘不在家的时候,你在宫里能不能照顾好弟弟。”平阳公主笑道。

    “当然能。”柴哲威连忙拍着小胸脯保证。

    柴哲威已经八岁,加上祖父在家,他这年纪留在柴府生活并没有问题,问题是若让他留在柴府,把半岁的柴令武放到宫里,平阳公主同时要为两个儿子牵挂,更不放心。

    柴哲威知道母亲的心事后,立即自告奋勇的表示,他愿意与弟弟一起入宫,照顾弟弟。

    就这样,高祖让她将柴令武送进宫的时候,她便提出让柴哲威也一同入宫,高祖对此自然不会不允。

    第二日,平阳公主和太子李建成一同接受天子践行,带兵出征,她离开的头一天晚上,亲自将两个孩子送到了宫里。

    平阳出征后,长孙每隔两日就要入一次宫,她现在有三个孩子,府里还有许多杂务要管,每两天入一次宫对她而言着实不轻松。

    不过既是答应了平阳公主,再辛苦她也不会食言。高祖的后宫整体上来说还算安宁,宫里没有皇后,万贵妃代领后宫。

    万贵妃性子温和,人又聪慧,对众嫔妃们一视同仁,大多数宫妃们对她都十分信服。

    不过自古以来皇宫就是这世上最复杂、斗争最多的地方,万贵妃性子再好,只要她坐在这个位置,就会引来其它人的嫉妒和不满。

    那些知分寸,懂进退的嫔妃也就罢了,可每个皇帝的后宫里总有那么一两个没什么见识,一朝受宠,就跋扈任性的人,唐高祖也不例外。

    高祖身边的尹德妃和张婕妤,自晋阳与高祖扯上关系开始,就成了高祖割舍不下的心头肉,高祖称帝的第二年,尹氏就被封了德妃,张氏被封为婕妤。

    按份位,尹德妃仅次万贵妃一级,万贵妃虽受高祖看重,但她年岁已高,虽受命代领后宫,却没什么帝宠。

    尹、张则不同,她们俩正值如花盛年,活鲜美艳的身对以高祖有着远办的吸引力。

    高祖对此两人的宠爱远非一般嫔妃能比,时日一久,她们自然也就不怎么将万贵妃放在眼里。

    尤其是尹德妃,自去年产下了一子后,原先多少还抱有几分谨慎隐忍的她,已经彻底开始放飞自我,内心隐藏的野心和欲望尽数释放出来。

    她倚仗年轻貌美,又深受帝宠,膝下还有子伴身,对上万贵妃的时候,不仅再无丝毫退让之意,反多有挑衅。

    在她看来,一个年老色衰、又无子伴身的女人有什么资格统领后宫?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后宫摩擦(中)

    十月十八,平阳公主出征的第十日,长孙王妃带着长子承乾一同来到宫里给万贵妃请安。

    刚走到万春殿门口,便听到殿内传来两个孩子的哭声。

    长孙心头一紧,面上却是不显,先让人去禀报万贵妃,得了允许后才带着儿子进去。

    一入内殿,便见里面的情景有些张弓拔弩,尹德妃,张婕妤,还有两名其它妃嫔都在里面,尹德妃手里紧拽着帕子,一脸怒容的瞪着万贵妃。

    万贵妃则是微颦着眉在哄身边侍女怀里的孩子,她和尹德妃身边的侍女,怀里各抱有一个孩子。

    万贵妃身边侍女抱着的孩子不过半岁余,正是平阳公主的幼子柴令武。

    尹德妃身边的侍女怀里抱着的孩子是她去年刚诞下的皇子李元亨,李元亨已有一岁零四个月,他和柴令武都哇哇的哭个不停。

    这等情景,让长孙心头一突,不过她已经进来了,再退出去肯定是不行的,心念电转间,她牵着儿子上前,先朝万贵妃施了一礼:“儿媳见过贵妃娘娘,孙儿承乾见过贵妃娘娘。”

    “不必多礼。”万贵妃将目光从侍女怀里的孩子身上收了回来,转到长孙身上,开口道。

    “见过尹德妃,张婕妤和诸位娘娘”长孙起身后又朝其它几人微微拂了一礼。

    她是秦王正妃,宫里又无皇后,按制她只需朝万贵妃行正礼,不过高祖的嫔妃,都算是她的长辈,大家碰上了,朝她们行礼亦属份内之事。

    尹德妃仿若没有听见长孙的请安,她看都没有看长孙王妃一眼,只一味的盯着万贵妃猛瞪。

    张婕妤等见尹德妃不开口,她们也不便说什么,气氛一时僵住。

    尚不足四周岁的李承乾被里面冷凝的气氛弄得有些不安,下意识的往长孙王妃身后缩了一缩。

    万氏见状终忍不住转目朝尹德妃望了过去,沉着脸轻斥了一句:“尹德妃,你闹够了没有?闹够了就带着元亨下去。”

    “瞧娘娘这话说的,我闹什么啦?我一早带儿子过来给你请安,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