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贤后-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三十二章 众妃心事(上)
长孙皇后被禁足的事很快遍后宫。
杨淑妃,韦贵妃,韦德妃和燕贤妃等人听到这事的时候都大吃一惊,以陛下对皇后的感情,怎会无端禁她的足?更别提皇后此时还怀着身孕?
不过等她们弄清楚皇后被禁足的原因之后,大多数人心里升起的第一个念头是心灾乐祸。
大家伙心里情不自禁的想着,原来皇后也有这般愚蠢和拎不清的时候啊!
那长孙安业是个什么货色整个京都可谓是无人不知。
先不提他的品行为人,但说他当年对长孙皇后母子几人干的那些事,他落难,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不落井下石已是不错。
如今长孙皇后居然为了这么一个人,穿上品诰大妆去逼谏皇后,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么?
难道真的是受宠过盛,导致心境失衡,膨胀了?这是很多的心里浮出的第二个念头。
这其中最高兴的非阴德妃莫属,阴德妃和韦贵妃、杨淑妃她们一样,在武德初年就入了秦王妃,唯一与她们不同的是,她的家族与李家有大仇。
阴德妃的父亲阴世师当年杀了高祖的的第五子智云,李家攻打长安的时候,阴世师又掘了李家的祖坟。
李家入主长安之后,李渊将阴世师、阴骨仪兄弟连其三族诛杀殆尽。
更将阴世师的尸体悬于城外,暴尸三日。
后来李渊大概是因阴家在长安城和军中的影响力,同时为了收买关陇世族人心,竟然放过了阴世师的幼子阴弘智和幼**月娥,也就是现在的阴德妃。
为表宽仁,李渊登基后还将阴月娥赐给当时的秦王为侍臣。
阴月娥长得娇美异常,又会讨李世民欢心,入府不久就得了李世民的宠爱,并于武德四年生下皇五子李佑。
她的哥哥阴弘智则是个手腕心机样样不缺的人杰,他知道自家与李家的关系与别人不一样。
他们兄妹想要好好活着,活的尊严体面,就要尽力讨好李世民。
武德九年,阴弘智极积参与玄武门事件,终于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李世民登基之后,升为礼部侍郎。
阴月娥被封为德妃,在宫里也颇受宠爱,按理说来以阴家和李家复杂的恩怨情仇,阴氏兄妹能有现在这样的地位,他们应该满足了。
可阴氏幼时在家里受尽娇宠,性情颇有些争强好胜,自入李世民的后宫之后,虽颇受宠爱,可大凡与长孙皇后交锋的事件,她从来没讨得好处,不仅没讨得过好处,还因此而受过多次训斥,时日一久,印德妃心里就对长孙皇后积累了很深的怨气。
李世民的后宫之完全是长孙皇后一人独大,无人可与其争锋,不管是现在的宫中,还是在当年的秦王府后院,大家都被长孙管的死死的,搅不起任何浪花。
李世民后宫中的人员本就不多,个个出身显贵,长久以来一直被主母压制,心里自然不忿。
不过不忿也没用,长孙皇后确实有手段,不仅皇帝对她一往情深,她自己也立得住。
她凡事以身作守,严守规矩,从不行错一步,对后宫诸人一视同仁,只要你不犯错,她对大家都很宽容。
你若犯了错,她一切都严格按宫规处置,你更没有反驳的余地,再加上她后面还有皇帝鼎力支持,面对这样的一个皇后,大家除了嫉妒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其它法子。
如今皇后突然犯了这么大一个傻,干出了这样的一件蠢事,阴德妃听了后高兴得差点想仰天长笑。。。。。。
不说阴德妃的心事,但说青萝宫中,春睛看着正靠在软榻上假寐的韦贵妃一眼,想起近日宫里议论得沸沸扬扬的事,小心的开口道了一句:“娘娘,你说皇后她这是?”
韦贵妃也怀了身孕,不过她才刚查出身孕不久,现尚不满两个月,正是孕吐期严重的时候。
“本宫也看不懂,不过以本宫对皇后的了解,她不像这么鲁莽的人,或许心里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想法吧,别管这些事了,以陛下对皇后的感情,他们最多也就是置一阵闲气罢了。”
“倒是本宫现在的处境并不好,我叔父韦圆整也被牵连进了李孝常一案中,陛下没有牵怒本宫和韦嫔,已是天大的恩宠,咱们青萝宫行事一定要万般小心。”
“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要说,不该管的事,绝不要多管,总之,谨言慎行,除了自己的本分外,什么都不要插嘴。”韦贵妃拧着眉思索了一会,最后摇了摇头。
她认识长孙皇后的时间很早,自入秦王妃之后,又一直紧跟在皇后身边,论对皇后的了解,即便是从小就和长孙皇后较量到大的杨淑妃都不一定比得过。
她一点也不信长孙皇后真的是恃宠生骄,或者昏了头,为了长孙安业这么个人,不惜冒着惹怒皇帝,和为自己招惹各种骂名的风险去逼谏。
“知道了娘娘,只怕芷曦宫,昭平宫和兰秀宫不会这么想,她们这些年心里记恨着皇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怕这些人趋着皇后被禁足惹出什么幺蛾子。”秋喜接了一句。
“兰秀宫的杨淑妃是聪明人,她自幼和皇后相交,对皇后再了解不过,不会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动作,至于芷曦宫,昭平宫的两位么,即便她们有什么心事,也不见得敢做什么。”
“阴氏一门本就和陛下有仇,她能在宫中有这个位分,除了她哥哥争气之外,说白了还是陛下想笼络关陇贵族。”
“即便她想犯傻,干点什么,她的哥哥韦侍郎大概也不会允许,至于燕贤妃,她性情谨慎,不会轻易动手。”韦贵妃想了想,摇了遥头。
不说青萝宫,但说兰秀宫这边,兰秀宫的大宫女蓝翊此时正在和杨淑妃聊天:“娘娘,你说皇后她这是?”
“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不过以我对她的了解,她不可能也不应该去干这样的蠢事,别说犯事的是长孙安业那个混子。”
“即便是她嫡亲的哥哥长孙无忌犯这么大的事,她也不可能穿着皇后诰妆去逼陛下,本宫也想不通。”杨淑妃拧着眉,满脸的疑惑不解。
“可她偏偏做了,娘娘,你说咱们要不要?”蓝翊眼睛微一转,目光不自觉的灼亮了几分,略带着几分期待的开口道。
第二百三十三章 众妃心事(下)
“不可,我们什么都不要做,看看情况再说,以陛下对皇后的感情,不太可能因为这么件事,就突然厌弃她。”
“你不见陛下虽然气得把皇后给禁了足,不也没有当面驳回她的请求么?”
“先看看后续的情况发展再说吧,至于想做点什么的人,宫里大有人在,我们干嘛去趟这种混水。”杨淑妃听得眼睛微微眯了一眯,复摇了摇头。
她的出身和大家不同,她身为前朝嫡公主,身份尊贵远在众人之上。
现朝堂之上,身居要职文武大臣的有无数都是前朝遗臣,若有朝一日,她的儿子能够上位,这些人都会变成她背后忠实有力的支持者。
但在这一日没有到来之前,就没有任何人敢站出来公然和她套交情。
也就是说,她杨淑妃的身后既可以说有无数世家的支持,也可以说全无依凭。
在那个特殊的转折点没有到来之前,她在宫里不能行错半步,否则等待她的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蓝翊,我知道你的心事,你心头始终存有不平之意,但你要谨记一点,识时务者为俊杰,以大隋当年的情况,没有李唐代替,也会有别家,这是历史的必然。”
“你若敢违背本宫的意愿,有半丝轻举妄动,无须别人动手,本宫便会亲自处置你。”杨淑妃默默的想了会心事,复又抬目警告了蓝翊一句。
“娘娘放心,蓝翊绝不会违背娘娘的意愿。”蓝翊听得心头一寒,连忙接口道。
不说兰秀宫这边的心事,但说芷曦宫的阴德妃,自皇后被禁足一事的原因被暴露出来后,她好不容易按捺了两日。
两日后,发现朝常上一点动静没有,连个参皇后的折子都没看见,阴德妃顿时坐不住了。
她十四岁就被送到李世民的后院,做了他的姬妾,这么多年来一直被长孙压制得不能动弹,现难得有这么外落井下石的机会,让她这么看着,她办不到。
“松月,晚些等大臣们下朝的时候,你去把本宫的哥哥阴侍郎请过来。”长孙皇后被禁足的第三日晌午,用过午饭后阴德妃对自己身边的大宫女吩咐。
“是,娘娘。”松月应了一声。
傍晚时分,大臣们下朝回家的时候,吏部阴侍郎阴弘智刚从吏部出来,就碰到了候在外面的松月,松月是阴德妃身边的大宫***侍郎自然认得。
为此,一看到她,阴弘智便停住了脚步,有些惊讶的开口问了一句:“松月,你在这等我可是娘娘有什么话要传?”
“回郎君,娘娘确有事找您,她请您过去一趟。”松月朝他拂了一礼,接口道。
“哦,那走吧。”阴弘智也没多想,随着松月一起去了芷曦宫。
“见过娘娘。”阴德妃是一品宫妃,阴弘智是四品侍郎,他虽是阴德妃的亲哥哥,可在宫里仍需向她行礼。
“哥哥不必多礼,请坐。”阴德妃招呼他坐下,并让人沏了壶茶过来。
“娘娘这时候找我来有什么说吧。”在亲妹妹面前,阴弘智自然不需太过拘礼,他端起宫女沏好的茶,喝了一口,开口便直奔主题。
“哥哥,我想问问皇后的事,皇后干了这么大一件错事,朝堂之中竟一点动静都没有,连本参她的折子都没有,这不合规矩啊?”阴德妃道。
“你觉得朝臣们怎么做才合规矩?上折子参她,请求陛下废后?若谁真敢这么做,那是找死。”阴弘智看了她一眼,淡淡的道。
“这是为何?”阴德妃瞪大了眼睛。
“皇后干的这件事,从国家法度上来说,确有不妥,可若从伦理上追究起来,反倒显得她品性高洁,以德报怨,若今日犯事的人是长孙无忌,她这样来求情,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参她。”
“可当这个人变成长孙安业之后,性质就大不一样了,长孙安业是个什么样的人,与她的关系如何,整个长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她为了这样的一位兄长,肯顶着被皇帝厌弃,被群臣指责的风险站出来为他求情,只会显得她重视骨肉亲情,重孝道,这件事虽会为她惹来一定非议,可更多的很有可能是贤名。”
“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什么人会站出来参她?”阴弘智一脸无语的看了妹妹一眼。
“对呢,我一直想不通她这么干的原因,现听哥哥这么一说,却是突然明白了,原来她这是在沽名钓誉,可真是不要脸。”阴德妃先是一呆,接着却恍然大悟。
“也不见得全是为了名声,她这样做,是有可能给自己挣一个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名声,可同样也会招来不分是非,恃宠扰乱法度的恶名,更有可能惹来皇帝厌弃。。。。。。”
“按理来说,以她的为人,是不应该去干这种得力不讨好的事的,罢了,不和你说这些了,娘娘只需谨记一点,这件事,你看着即可,千万别瞎插手。”
“陛下的心事难测得紧,而我们阴家和李家本就有怨,你少给自己惹不痛快。”阴弘智摇了摇头,说起皇后干的这件事,他也颇为不解,不过说了两句后就停了嘴,并严厉警告了妹妹一句。
他这妹子以前在家的时候还算懂事,自从来到李世民的后宫之后,似乎就变蠢了许多!
不说外面这些人的心事,但说处于话题中心的长孙皇后,她像无事人一般,每日该干什么干什么。
除了不能出宫门之外,一切都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脸上的表情也看不见半点不安。
倒是青岚和阿丑给急得不行,青岚和阿丑听了宫外的那些流言蜚语之后,心里就愈发的平静不下来。
长孙被禁足后的第三天晚上,阿丑忍不住和青岚抱怨:“青岚姐姐,你说娘娘她是怎么想的?”自从被禁足开始,皇帝就没有再来过皇后这里一步。
“我也不知道娘娘是怎么想的,不过以陛下对娘娘的感情,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你看,陛下虽禁了娘娘的足,可并没有禁止两位殿下和公主来和娘娘请安不是。”青岚心里也很不安,可此刻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第二百三十四章 帝后置气
“哎,长孙大人这个时候偏偏不在,不然,娘娘也不会干出这样的事了,我听外面的那些议论对娘娘越来越不利了。”阿丑叹了口气。
不说阿丑和青岚的心事,但说已有三四日没有到过皇后宫里的李世民,这日批完手头上的奏折之后,抬目问了王德一句:“王德,现离李孝常,长孙安业他们问斩还有几日时间?”
“回陛下,还有三日。”王德答道。
“哦,只有三日子啊,对了,辅机出去不少日子了吧,他是不是该回来了?”李世民轻轻哦了一声,又问。
“应该快了吧?长孙大人去的地方离京城不算太远,路上如果没有其他事耽搁许这两日就能回来?”王德小心的看了皇帝一眼,不怎么确定的答了一句。
心里则默默的吐槽了一句,我只是个太监总管,又不是朝臣,对这些事哪里有这么清楚?
皇帝当然不知道王德的心事,知道了也不会在意,他现在不过是没话找话说罢了,好几日没见皇后,又惦记她肚子里的孩子,心里想她想得紧。
可皇后刚犯了这么大个错,自己刚给她下了禁足令,现就跑去看她,他这个皇帝做得也太没面子,但这么僵着似乎也不行。
李世民和王德说了两句话,又在御案上坐着发了会呆,随后开口道:“王德,你去把房玄龄给朕叫过来。”
“是。”王德退了出去。
“见过陛下。”没一会房玄龄就过来了,他来到御书房,见给李世民见礼。
“玄龄啊,坐,有个事朕想听听你的意见。”李世民招呼他坐了下来,自己走到他面前坐下。
“陛下请讲。”房玄龄道。
“这事你也知道,就是关于皇后给长孙安业求情的事,朕听说,前朝后宫有不少人都在议论此事,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李世民问。
“臣,没什么看法,从法度上来讲,皇后此举确实有些不妥,不过从人伦亲情上来说,也算情理之中,长孙安业虽对皇后母子无情无义,但他终究与皇后流着相同的父系血脉。”
“臣听说长孙将军在世的时候,对皇后娘娘爱护有加,娘娘看在父亲的份上,才会冒此天下之大不韪给长孙安业求情。。。。。。”房玄龄看了皇帝一眼,才斟酌着接口道。
“情理之中,理法之外,这么说来,朕若是将长孙安业死罪改为流刑,也不算包庇?”李世民用手摩挲着下巴,沉吟了片刻之后,接着往下问。
房玄龄瞟了皇帝一眼,心想,你找我来不就是想要个梯子下么?
真是的,这事原本也不算什么大事,以皇后的身份,给长孙安业求个情,你就算当时就允了,也没人敢说什么。
以长孙安业的本事,杀不杀他都搅不出什么风浪,只要你不是将他无罪释放,就不会有人多说什么。
可你偏偏不这么做,觉得皇后没有配合你,没给你挣脸面,想出口气。
一时口快,下令把皇后给禁足了,现又后悔了,倒是来折腾我,房玄龄心里疯狂的吐槽了几句,面上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