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锦宫词 >

第114章

锦宫词-第114章

小说: 锦宫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站在书房外,不禁想起了半个月前被人摁在小黑屋里惊吓的样子。

    那壮汉恶狠狠的瞪着眼睛说:“你欠赌债五百两对吧?”

    他傻傻的,点了点头。

    壮汉又说:“你答应了为我们爷做事,事成后,爷再给你五百两,对不对!”

    他又点了点头。

    “那不就得了!”壮汉一拍手,“五百两加五百两,等于一千两啊!”

    每每想起壮汉那副洋洋自得又鼻孔朝天的样子,恨得郑逐就牙痒痒。

    拍了拍门进了屋里,郑大人正坐在太师椅上看书。郑逐恭恭敬敬弯腰叫了一声叔父,忙上前去。

    郑大人对这个侄子是又爱又恨,如今他长进,要提点着。

    二人且说了一会话,外面小厮进来说:“老爷,大夫人叫您过去呢,说是三房的事……”

    那表情极为隐晦,一瞧就知道不是外人能听得事。郑大人面色尴尬,瞧了瞧还没说完话眼巴巴瞪着她继续教导的郑逐,又看了看小厮,一拍大腿:“逐儿你在这等等,我去去就回啊。”说完跟着小厮出去了。

    郑逐大喜过望,连忙到门口看了人已经走远了,折返回来把靠近窗户的一个硕大花瓶搬开。

    这个花瓶他一早就盯好了,是整个书房里面叔父最在意的一个东西。

    每每小厮进来打扫,都必须在他在的时候。这点就十分奇怪,谁会允许有人在自己眼前打扫呢。可是他叔父就是如此,而且并不说原因,婶婶倒是说叔父每次都觉得小厮打扫的不干净,必须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才行。

    这也就算了,碰到打扫花瓶的时候,叔父就很紧张,都不许搬动花瓶,说是早年留下的好东西,如今里面插得字画也都是价值不菲。

    旁人或许以为宝贝们都放到花瓶里面了,可是郑逐却明白,这好东西一定在下面!

    他蹲下身,敲了敲地砖,果不其然,有空空的回响传来。

    他舔了舔嘴唇,伸手摸地砖,有一条不明显的缝隙,用巧劲一抠地砖就翘起来了,里面放着三本看上去都泛滥了的破本子。他看也不看一把拿出来放到怀中存好,又把地砖按原样放回去。

    最后再摆好花瓶的位置,连花纹角度都没变。

    一切坐好,他乖乖站在房中看着墙上挂的一幅画假装揣摩。

    等郑大人回来了,他又说了几句什么,看时候也不早了,就推说约了同僚一起吃饭,便先告辞了。

    才出了郑府没多远,他就坐上了一个马车,驾车的是壮汉,而坐车的就是之前的少年。

    他嘿嘿一乐,将怀中的东西放到少年面前,夸口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都在这了!”

    少年含笑,温润如玉的面容不见丝毫波动,伸手翻看了两下,确认无误,从一旁的座位下面拿出几张银票来给他:“一文不少都在这了,除了此前答应你的五百两,再附赠一个忠告,”他笑笑,“劝你还是躲躲吧,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等郑逐下了车,壮汉驾车便走了,没一会连影子都瞧不见了。

    郑逐莫名其妙,摸了摸脑袋,往花街柳巷去了,今日得了银子逍遥快活,给小桃花赎身,过神仙眷侣好日子去了!

    圆明园此时风景如画,沿途绿柳红花无不娇艳迷人。

    顾长歌陪在九州清晏与皇帝下围棋,纤细白嫩的手指捏着一枚黑色温润的小棋子,双手的护甲都退掉,露出粉嫩饱满如珍珠光泽的洁净指甲,留了足有两寸,极是难得。

    做苦思冥想装,半晌才落下一子,骤然展开笑容,得意洋洋仰着脸说:“皇上,如何?”

    皇帝盘着腿,皱着眉头,哎呀一声感叹:“这局看着是爱妃赢了,可是爱妃瞧瞧,”他伸手指着一块位置,落了一颗白子,“朕赢了。”

    顾长歌这才恍然,忽然明白发生了什么,娇笑着闹:“哎呀!皇上!臣妾又输了!不玩了不玩了,每次玩都赢不了,玩这劳什子还不如多喝两盅茶呢!”

    看着皇贵妃如此娇憨可爱皇帝哈哈大笑。

    门外忽然传来小瓷子的声音,小心翼翼的:“皇上,九王爷来了。”

    皇帝正在兴头上,眉头一挑:“他怎么来了,”与顾长歌对视一眼,说道,“传。”

    裴弦一身朝服,快步走进来先给二人行礼,表情严肃:“皇兄!臣弟得到了点东西,事关体大,赶紧拿来了。”

    他双手上前捧着三本破破烂烂的东西,俨然就是午后郑逐从他叔父那里偷来的账本。

    皇帝接过来还带着几分疑虑,看了几页,眉头骤然蹙起,旋即往后翻,喘气声都大了起来。

    顾长歌有些尴尬,福身道:“臣妾……”

    后面话还没说完,皇帝啪的一声伸手拍在桌子上,震得房顶的灰都落了几落。

    顾长歌吓了一跳,忙上前去瞧,他手都红了,心疼的说:“这是怎么了,手不疼吗?”

    裴弦也不管,看着皇帝说道:“郑大人如此贪污受贿,金额巨大,几乎都有半个国库了!皇上!这事不容耽搁啊!”

    皇帝沉声:“之前只以为他们是贪财罢了,图点蝇头小利,朕也暂且姑息了,不想这一本本账本算下来,竟然这么大的数额,”他将本子甩在顾长歌眼前,“你看看吧,无妨。”

    顾长歌不疑有他,拿起来翻了几页,眼睛就瞪大了,瞠目结舌:“这……这些算下来,足有百十万两,这些竟然都是贪污受贿来的?”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 谋杀生父

    大殿里寂静无声,顾长歌低头抚摸食指,默默看着地面。

    皇帝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而裴弦此刻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得拱手请旨:“还请皇兄定夺。”

    顾长歌拍拍裙子站起来,屈膝说道:“皇上,臣妾不宜参政,先告退了。”

    说完她后退离开了九州清晏。

    皇帝与裴弦留在九州清晏内,看着裴弦的样子,皇帝忽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无奈与苍凉,双手忽然一推,颓然靠在椅背上,眉头紧锁。

    半晌才说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皇兄!”裴弦焦心起来,都到了这个程度,他怎么还可以这么淡定。难不成要看着郑家吞没半个朝廷不成吗?

    “你先下去吧,容朕想想。”皇帝挥了挥手,让他离开。

    眼看劝谏不动,裴弦跪下道:“皇兄!就算郑家手遮半边朝廷,可也需要奋力一试啊!这次是绝好的机会,难不成皇兄要听之任之吗?”

    可是皇帝不肯再说话。

    小瓷子从外面进来,谨慎劝道:“九王爷,请回吧……”

    裴弦气的站起来,甩了袖子离开了。

    留皇帝一人在屋中,用拇指与食指揉捏着眉心。

    顾长歌才回了住处,就看到裴弦身边的伴读小跑过来,看见皇贵妃忙行礼。

    顾长歌笑着让他起来,问道:“怎么,你家王爷着急了?”

    “是,”伴读腼腆,不敢看顾长歌,低声说,“王爷让奴才来问一问,开口娘娘是否能再劝皇上几句。”

    顾长歌眉眼皆有笃定之色,毫不担忧。

    这其实是她的连环计。

    “跟你家王爷说,这件事做的极好,后面的事就不必王爷费心了,本宫一定会让账本有所用途!”

    她让碧玺炖了银耳羹,一会让人给皇上送过去。

    果不其然,是瓷公公跟着回来的,传话说晚上回来皇贵妃这里,让她准备着。

    顾长歌亲自盯着晚膳,叫做些清心败火的,好在是夏日,这些食材倒都充足。又特地嘱咐了,一定要加一品凉拌忘忧草。

    傍晚时分,皇帝过来了,顾长歌殷勤迎他到屋里坐了,介绍着:“知道今日皇上烦心,特地准备了几道清心败火的菜,皇上尝尝。”

    皇帝愁眉不展,看了眼桌子上的菜说:“没有胃口。”然后忽然看到了离自己没有多远的一道熟悉的菜肴。

    这道菜是凉拌忘忧草,曾经凭借着这道菜,顾长歌被陷害禁足,就是在这圆明园之内。而当时诬陷皇贵妃的怡常在却早已不在了。

    顾长歌看他目光停留,笑了一下,说:“这道凉拌忘忧草,臣妾虽然心有忌惮,可还是喜欢。臣妾想,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是?更何况,不过是一道菜罢了。”

    “一道菜,当年却害得你差点……”皇帝说话有些迟疑,当年的事情除了有人陷害,自然还有自己对于皇贵妃的怀疑与不信任,他不想再说。

    顾长歌抿唇:“昔人已逝,不提也就罢了,只是臣妾疑心的根本不是菜,而是人……说来也奇怪,”她脸色微微变化,“这些人作恶多端也就罢了,偏偏都喜欢留心这样的微末细节,什么菜品啊,药品啊,都是这样,当真是防不胜防。”

    皇帝忽然想起了什么:“都喜欢微末细节?她们倒都与皇后交好。”

    顾长歌一愣,旋即说:“皇上,皇后娘娘是懂药理,可是不至于的,她是皇后。”

    皇帝叹了口气不打算再说,拿起象牙筷子夹了一口凉拌忘忧草往嘴里放去,咀嚼几下后说:“味道依然鲜美。”

    顾长歌小心翼翼,盛了一点老鸭汤放到他面前说道:“皇上打算如何处置郑大人?”

    皇帝闻言,手停下不动,静静看着碗,然后说道:“朕未曾想好。恐怕暂时还不能动他,等过些时候吧。”

    顾长歌低头沉思,肯定道:“是该如此,如今皇后虽然被禁足,可是郑氏一族势力盘根错节,若不能一发致命恐怕后患无穷。更何况,别人会以为是皇上厌弃皇后,连带着惩戒郑大人,到时候若要将其党羽连根拔除,反倒是不占了优势。”

    皇帝抬眼看她一下,表示:“是这个意思。”

    顾长歌微笑:“听说此前皇上许了六皇子去探望皇后娘娘,也算是对皇后施恩了,想来一时半刻郑氏也会忌惮。”

    皇帝不语。

    郑氏将希望寄托于六皇子身上,是肯定的事实。

    听六皇子身边的太监一直在强调他是听命于六皇子的,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六皇子逼迫他加害的三皇子。

    皇帝心里有所怀疑,觉得或许六皇子是无辜的。

    可是那日将六皇子叫去问话,小小的孩子,竟然将事情圆的滴水不漏,事事周全。

    一直在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那日带着太监过去也只是因为好奇父皇到底要让三哥做什么,一心想要知道三哥上朝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都没问题,问题在于他太过于清楚小太监每日的行动。

    什么时候小太监不在,什么时候他应该从哪得到了药,本该一问三不知的事情,他却说的太周全了。

    皇帝反而起了疑心。

    再派人细查,发现了曾经郑太傅与六皇子的一些往来。

    当皇帝,怕的不是自己的儿子有才干,而是害怕将国家交给一个昏君手中,更担心这个昏君沦为傀儡,外企干政,让他如何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他越发觉得这件事情郑家没少参与,而他更不能轻易打草惊蛇。

    顾长歌看着皇帝越来越沉重的表情,轻声说道:“皇上,不如让皇后见一见郑大人吧。”

    皇帝一愣。

    顾长歌解释道:“皇后犯了错,希望能够有个机会让皇上原谅她。她其实是真心爱慕皇上的,同臣妾一样,希望皇上过得好一些,轻松一些。如今郑大人做错了事,皇上一时不能动郑大人,不如让皇后见郑大人,皇后知道了郑大人做的事情,一定会劝他收手的。”

    皇帝一笑,感叹她女子无知:“若是这么好就解决了,那朕将满朝文武的女儿都娶来养着,一切都解决了。皇后怎会放弃……”

    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游移不定的看着顾长歌。

    顾长歌表示疑问,她狐疑的看着皇帝愣在那里。

    片刻,皇帝笑着拿起筷子:“吃饭,该凉了。”

    三日后,郑太傅奉皇帝特赦,入圆明园探望皇后。

    皇后听闻父亲要来,激动的差点睡不着觉,连着盼了两日,梳洗打扮后一直等着他父亲到来。

    她父亲对她来说一直是严厉的,可是又一直是她的心灵支柱,若不是父亲,她根本无法走到这个位置上来。如今能够见到父亲,或许一切都有转机。

    更何况,这也说明了皇帝对她的气也该消了。

    羡予在宫门口远远看到了郑太傅的身影,等靠近了连忙行礼,引着他到正殿。

    皇后看到父亲,从座位上站起来,想了想,却并未走下去。

    郑太傅沉声道:“微臣给皇后娘娘请安。”然后行了一个君臣之礼。

    皇后这才含泪迎接过去,双手扶他起来,唤一声:“父亲,您还好吗?”

    郑太傅表情严肃,看着自己的女儿如今的样子,心里是又痛又毁:“我告诉娘娘多少次了,不要动皇帝的子嗣!娘娘有自己的孩子,怕什么呢!”

    皇后闻言便要落泪,用袖子掩了眼角,委屈道:“女儿不是不知道,只是女儿实在是害怕……”

    父女二人说了一会话,羡予从外面进来,请示说道:“皇上说了,许郑大人留在长春仙馆用午膳,”她小心翼翼道,“娘娘,可要现在传膳吗?”

    皇后看了一眼郑太傅,郑太傅说:“午时了,传膳吧。”

    羡予应了一声,不一会,陆陆续续有宫女上前来将偏房的圆桌摆好,羡予请二人过去,在一旁布菜。

    因为皇后与其父亲久未谋面,难免有许多话要说,皇帝特地赏了一壶酒,让他们父女能好好说话。

    郑太傅对皇后在后宫做的事情很不满,不免训斥道:“你也太不小心了,纵然是得了皇后的位份可是逸麟依旧不是太子!这样下去早晚其他的皇子要起了夺嫡之心。”

    皇后总是被数落,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可对方又是自己父亲,难免有些尴尬,看了一眼在一旁伺候的羡予,说道:“羡予,本宫与父亲说会话,你先下去吧。”

    羡予听命,放下筷子离开了。

    皇后叹了口气,站起来,拿起酒壶为父亲倒了一杯酒,幽幽说道:“我又有什么办法呢?皇帝更喜欢三皇子,觉得逸麟年幼,当不起重任。此前也就罢了,现在我连说句话的能力都没有了。”

    “说到这,逸麟比你有出息的多,”郑太傅不满的看了她一眼,端起酒杯,“听说他用计将三皇子的马惊了,三皇子如今废人一个,再也不能与他争夺储君之位了。”说罢,他将酒一饮而尽。

    皇后有些惊讶,忙问:“是逸麟的主意?”

    郑太傅得意洋洋:“青出于蓝!逸麟让人传来口信,说听皇帝与皇贵妃说起,要立三皇子为太子,他问我要些东西,好收拾三皇子。”

    皇后心里又惊讶又难过,还有一点点喜悦。

    惊讶在于她的逸麟害那么小,却能想到这样的办法来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难过在于逸麟还只是个孩子,却要掺和到后宫这淌浑水里,她本来是希望自己能够为逸麟铺平登上宝座的路,可是自己却连一个孩子都不如了。

    可令人高兴的是,逸麟原来也有这样的心思,他很上进,而且,他离皇位更近了一步。

    可是她不免又有点担忧:“那皇上没有查出来什么吗?”

    郑太傅十分得意,正要说话,忽然眉头一皱,只觉得内脏被一只大手狠狠攥住,用力旋转扭曲,疼得他连思考都慢了起来,旋即他意识到可能是中毒,震怒之余指着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