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冷宫皇妃泣残红:祸乱深宫 >

第70章

冷宫皇妃泣残红:祸乱深宫-第70章

小说: 冷宫皇妃泣残红:祸乱深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妃,皇后失德,皇弟不在京城,儿臣身为内兄,又为皇弟担以监国重任,清君侧,当仁不让。还请太妃不要施加外压,对内不利于您,对外不利于江山社稷。”襄王看了看被太妃呵斥的侍卫,却没有让他们退下,只使了眼色让侍卫们将半露的利剑收回鞘中。
  如果说,前一刻我还在认可襄王的孝心。那,此刻,我不会再这样认为了。眼前形势,太妃即使真的扼颈,也不过徒做牺牲罢了。
  成毓太妃不再理会襄王,突然,她双手猛地挥剑,‘呲呲——’听得几声衣衫撕破的声音。“太妃——”我吓得喊出声来。
  被惊得来不及奔至跟前,我紧瞪着双眼,却只见衣衫碎落,几缕苍发飘下,地上无有血色。定睛看看,太妃发髻已是散落,孚英姑姑紧随其后生生扶住。太妃断衫截发为哪般?
  “吁——”我长舒口气,好在太妃安好。
  “哀家这把老骨头是真老了,孚英,带上皇后,咱们走。”不想,太妃再开口,却是这般要求。
  “太妃,请您不要为难儿臣了。”襄王不悦道。
  问竹狠狠捏了我的手臂,想来是有什么要提醒与我。我试着回头瞧她,见她双手合十,做参禅样子,心下突然明亮了起来。再回头,看太妃与襄王犹在僵持,我便迎上去,淡然道,“太妃的清修,总是因着臣妾之事被叨扰,皇上不在宫中,臣妾理当侍奉太妃在侧。”
  说完,我观她们俱是不明我的意思时,命问竹取了司制房做给染儿玩耍的小玉玺,拿过手中。我故意用手中凤帕盖于其上,搭着问竹的手臂,一步步步下凤台,走至太妃身边。我笑着扶过太妃,高高举着手中玉玺,向殿外走去,殿内没有人敢阻拦,待走到殿门处时,我回身蹲下将玉玺放予地板之上,再起身,朗声道,“本宫凤玺在此,今日起,本宫在长乐宫中陪伴太妃,后宫诸事就暂时交由协理六宫颜贵妃打理。本宫懿旨已下,诸位姐妹无事不要打扰本宫与太妃清修。”
  说罢,我与太妃便拾步离开,从紫荨殿门到泺媛宫门,长长的甬道上,太妃紧紧握着我一双颤抖的手,于无声中给我安慰与支持的力量。
  宫门在我们身后被刻意关闭,那宫里再发生什么,我都不会知晓。
  欲擒故纵,我只能如此抉择,一切,只能等待沂徵的归来。染儿的玉玺没有任何行事的权利,我不害怕有心人行有心之事。
  慈安殿安置着环香炉,上次踏足这里还没有,想是新添置的。进殿后,太妃径直走向主座,身为晚辈,我自然不能同太妃同席。足下顿了顿,太妃随之也停了步子,我为难的看着她。
  “同哀家一起坐。”太妃知我心思,紧紧我的手臂,不放开我,一双黑眸也是尽透后庭之主的威严。
  我不再推辞,也是不好推辞,便同太妃一起坐到了主位上。
  “孩子,哀家不想你有如此心计,此事看来也算有惊无险。”太妃长叹道。
  我低眉不安道,“臣妾在太妃面前丢丑了。幸好有太妃及时前去,不然臣妾真的不知如何收场。”
  成毓太妃待我之心我虽知是不错,可到底因着立后与后来晋姐姐为德妃时太妃的态度,我心中也对太妃有了些隔阂,今日,倒也真是托了太妃的福泽。
  “哀家老了,你们年轻人若是能凡事尽如人意,哀家也好落得轻松。”太妃拍拍我,继续说道,“赤月来信,兰秀公主前儿殁了,徵儿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子,哀家封锁了消息,待徵儿回来会是怎样的山雨狂风,哀家不得而知。”
  “长公主殁了?”我惊讶的问道,“此事不能瞒着皇上,一来皇上会生气太妃,二来赤月王太后薨逝,泺国身为邦国,又是亲国,没有不派使吊唁的道理。于情于理都要让皇上尽快知道,早做部署的。”
  太妃听罢,没有我意向的说话,反是一掌拍在了扶手上。
  “太妃小心!”我急忙抓住太妃欲要再击的手臂,恐她伤害到自己。
  一旁侍立的孚英姑姑此时不再缄口,只见她红了眼圈,呜咽道,“公主自小与太妃亲近,和亲远嫁已是要太妃一度缠绵病榻。那年与赤月的战争,太妃更感公主命运多舛。今遭公主突然薨视,据线人来报,东王太后乌冉自从儿子登位以后,便是一反平日作为,在朝中大肆扩张自家权势,如今,借手皇上亲征,所谓的援兵五万,可娘娘细想,赤月到泺国东北,路途遥遥,但者,区区五万兵马又能为泺国带来什么援助?深入泺国国境腹地,只怕一旦拥兵作乱,会祸及当地子民。”姑姑是历经两朝,见透深宫荣败,这样的话从她口中说出,带给我的,又岂止是震撼。
  “姑姑此言甚是严重。”我不禁耸眉疑道,“泺国已与赤月互结友邦,况且有明妃和亲之举,又怎会出现这般不友好之事呢?”
  孚英姑姑听得我问及此处,犹言欲止,转头看看太妃,太妃对她点了点头,才复又说道,“明妃殁了这么些年,可到底泺国是没有给她们赤月一个说法。泺国兵强马壮江山稳固就罢了,晾个小国也不会兴兵作乱,自寻死路,然而此时,泺国东北面临诘康,只怕不日南方又要面临赤月的威胁了。”
  “更者王爷又在此时令后院起火,家不为,何以定国?!”姑姑说罢,我脱口而出这般的感慨。
  太妃听我的话后,起身从椅上站起,我与姑姑急忙分立左右扶好太妃。太妃忧郁着眸子,却很坚定的说道,“哀家以徵儿的名义派去了宣慰使,但求稳住赤月蠢蠢欲动之心。至少在徵儿回来前,保得暂时平安。”说完,太妃又转脸向我,温婉道,“你便在哀家这里住着,照儿那,哀家自有打算。”
  我颔首,“是,臣妾记下了。”

第三章 隔墙有耳不做声
  身在长乐宫,成毓太妃的宫所,虽为皇后尊贵之身,却也不能随意决定自己可以居于哪里了。
  落日时分,慈安沐日。身椅门框,抬眼看着殿前月台上陈设的鎏金铜香炉,被金黄 色暮光映照着,别有一番虚无缥缈的意境,宁静安详的仿佛出尘世外。
  孚英姑姑打理了东耳房出来,我与问竹便是暂居此处了。
  “娘娘,进屋去吧。”肩上突感重物压上,问竹的关切也至耳边。侧脸,见是一袭深紫色披肩上身,我顺手接过,熟练地系紧了脖颈间的披肩带子。
  落日美景下,我难得有这样得闲且无所烦想的时候,自然不想就现在回屋,“问竹你看那落日,可美不美?”耳房干净简单,不甚奢华,虽称我心意,却难敌此刻落日之美对我的吸引。
  “娘娘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问竹笑道。
  “如此美景,染儿却看将不到了。”面对问竹的赞同,我心中深深牵挂起了自己的孩子。
  匆匆离开,并将六宫之事‘交给’颜贵妃的自己,到底选择是对还是错的?美丽的晚霞在天空的包容与映衬下才得以灿烂炫目,年幼的染儿在没有了母后的紫荨殿里会得到依旧温暖的关爱么?
  略一个转身,问竹瞬时扶住我,提裙迈进耳房,问竹则在耳边低声说道,“娘娘还记得公主,奴婢斗胆,觉得娘娘此事对公主实在是一种伤害。”言语中还夹杂着对我的些许不满与埋怨,“可怜公主,平日里颜贵妃气势便是极大,如今,娘娘又将一应事务尽数交代给了颜贵妃,虽说公主的玉玺无用,但是娘娘您忘记了么?”说到此,问竹环顾了四周,小心翼翼的又是压低了声音,“王爷奉旨监国,颜贵妃奉懿旨代掌六宫,他们二人一旦……”问竹使了个颜色,又做抹脖子状,一脸严肃道,“后果不堪设想!”
  将问竹的话悉数听入心中,我不是没有思虑过,只是当日情形,我没得选择。沂徵御驾还有三日才能到达京城,此战虽是胜了,我却永远的失去了双亲。那年,因我有孕,爹娘得以承皇恩进宫来看我,短短一日,哪里诉得尽我的思亲情与爹娘对我的担忧嘱托。本想来日若有机会,但得再有父母入宫一聚天伦的欣慰,战火无情,却将我这单纯的心愿彻底湮灭。‘汝父安好’,或许沂徵是知道实情,故意安慰于我,也或许,他真的是有意欺骗我。
  我呆呆的想着,不言语,手臂一阵被重力撕扯,我扭头看向施力之人,问竹盯着我,一双黑眸满是焦虑的神情,她张张口,才要说些什么,我便急忙以指覆在她唇边,“嘘……”
  而后,见她不再开口,才在她疑惑的目光中故意大声道,“去向孚英姑姑讨文房四宝来,长日无事,总得学得打发时光。”
  问竹不解,想说话却被我摇头不许,如此一来,她赌气使劲一跺脚,不高兴的跑了出去。我一时间见此,也不喊她,任由她去,只在耳房安心等她回来。问竹不是使小性子不懂大体的人,这一点,我不用担心。
  果然,一盏茶的时间,听得远远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侧耳倾听,倒像是来人两位,不过其中一人确是问竹,绢鞋触地的声音,便是这般细弱微小,问竹较其他宫人身量高些,声音便是略显沉重些,那,同她一起前来的会是谁呢?
  思量着耳房门口出现了两个身影,暮色已深,在自己坐着的方位看去,黑色的两人身子周围环绕着一层深金色的夕阳余辉,想着离得近的话还会瞧见映到地上的影子吧。
  我起身,看清了来人,微微笑道,“怎地劳烦姑姑亲自送来呢?!”
  孚英姑姑手捧托盘,欠身施了一礼,端着一副得体的浅笑,道,“太妃说忘记了给娘娘备这些子东西,便遣奴婢亲自来送,还望娘娘多多担待。”说着,将托盘递给问竹,问竹连忙将手中的宣纸放到檀木桌上,接过孚英姑姑的托盘,也安放到桌上。
  “太妃尽是客气了。麻烦姑姑回去后转达太妃,臣妾是晚辈,若太妃如此,臣妾可要惶恐之甚了。”瞧着问竹安放物什,我说道。
  “奴婢会转达娘娘的意思的。”说完,她又是躬身,欲要告退。
  我见也无事了,便允了她退下,“姑姑慢走,问竹去送送姑姑。”
  “娘娘,奴婢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回身已经走到门外的孚英姑姑,突然又是转身踏入耳房,面朝我,有些吞吐地问道。
  我看看问竹,不明所以的瞧着姑姑,“姑姑但说无妨。”想来定是很重要的事情,才能令姑姑去而复返。
  “嗯……适才问竹姑娘拿来的宣纸是太妃平日里礼佛抄经用的,此次送给娘娘二十张,还请娘娘珍惜,切勿浪费了。”姑姑略略停虑后,说了一番无关痛痒的词藻。
  我‘扑哧’笑道,“姑姑言重了,姑姑不说,臣妾也自当明白,太妃的东西,都必是极好的了,本宫又岂会有浪费。”难为姑姑待太妃之心,用的物什都是如此尽心,想当初,本宫的春儿何曾不是这般,想着,便感眼中有了些许酸涩。
  竭力控制了情绪,看姑姑还是有些不放心似的,我便走到跟前,执起姑姑双手,握在手中,看着姑姑双眼,诚挚的说道,“姑姑放心,臣妾待太妃犹如亲母,太妃待我之心,姑姑待太妃之心,臣妾感于腑内,姑姑尽可放心便是了。”
  手中的柔荑轻颤并且清晰的触感告诉我似要逃离的信息。我以不解的眼神看着姑姑,姑姑面色严肃,浓眉间深深的‘川’字形折纹,姑姑在烦恼什么?
  “娘娘,奴婢告退了。”在我一副不解与迷茫的情形下,孚英姑姑不再解释任何,决定要离开。
  我无法阻拦太妃的掌事宫人,只得摒除自己的杂思,任由姑姑离去。
  “问竹,将门掩了吧。”看外面渐渐黑了上来,我交待问竹,“将宫灯点起吧。”
  灯光清柔,盈盈洒满,一室温馨。
  我示意问竹去取桌旁茶座上的茶盏,自己则是取了一张宣纸铺好在桌上,四角以桌樽压好,以保持宣纸的平整。一旁的问竹取了茶盏,‘咣——’一声放于桌上,嘟起嘴,嗔怪道,“娘娘,奴婢实在不知了,为何您不思量着将公主抱来长乐宫呢?以太妃疼娘娘的态度肯定会应允的。”
  我不说话,只使个眼色,示意问竹不要多言。掩了门,我环顾,这屋中还是紧密的,提笔,我将未曾使用过的毛笔全部没入茶盏之中,使劲的沾着盏中之水,似乎担心吸不尽一般。
  “娘娘!”问竹大惊,“那是水,墨在这里!”
  我拉近问竹,将笔取出,在平整的宣纸上挥毫泼‘墨’起来。
  待看清我的字迹后,问竹破怨为笑,直赞我道,“娘娘好样儿的!”
  我轻咧唇边一弧笑意,我写得,不过是最最普通的四个字:隔墙有耳。
  茶水很快干涸,略有些发黄痕迹。我不理睬,提笔继续写道:‘公主留宫,颜氏不敢造次。本宫是她女儿义母,故暂时会安全。圣上回宫在即,襄王亦没有时间。’寥寥笔迹,不宜太多,这些,足够表达了。
  问竹不做声,点点头,将端砚推到我跟前,复又歉意一笑,“奴婢请娘娘墨宝。”
  我懂她的意思,遂投去赞许的目光,沾墨在干涸了茶水的宣纸上舞动起来。须臾,一张临摹王右军的《兰亭集序》便是跃然纸上,出自女子之手,比之真迹,到底差之千里,可,此刻,要的,便是掩盖,掩盖茶水的字渍,掩饰我其实懂了孚英姑姑的意思。
  太妃,你是何意?!
  晚膳前,我将写好的《兰亭序》放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如若没有理解错误,今晚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晚膳,太妃遣姑姑来请,我佯装头痛,说什么也不离开耳室,去用膳。无奈下,太妃便交待姑姑膳食一律送到耳室供我食用,我也不敢过分,同样的告知问竹餐餐为我去取来,不要让姑姑来回跑走。
  在太妃这里都是素淡菜色,却也吃的很好。耳室内一角供着观音尊像,佛香寥寥,让人神情心静。问竹收拾碗筷,妥帖后拖着步子去往膳食房放置用过的餐具。我连忙趁此空当,用手抓了一把香灰撒到了耳室外窗子对着的地面上,耳室在整个殿廊东边,本就人少至,窗外,又有一人多高的几株小树自然而生,是而一把香灰撒下,树影一掩,也看不出地面多了这些东西。布置好一切,我满意的笑笑,而后迅速回到耳室,窗棂设计清凉,淡蓝色轻薄绢布制成的窗纱完好的镶嵌在窗框之上,颜色清浅更兼一室素雅。听到问竹回来的脚步声,我急忙收回视线,斜倚在榻上,后背靠于榻杆,右手执了一手卷,借着灯光,悠闲地细细读来。
  问竹回来后,见我读书,没有说话,轻声径直走到一旁,擦拭起了椅凳,而后,又泡了一杯暖菊花,与我饮用。我偷昵着眼,尽量以手中之书掩着,看问竹神情寻常,深舒口气,此事,在没有确定之前,她还是不知为好。
  “问竹。”我轻唤一声。
  “啊!”不意我突然出声,她身子一颤,转头看我道,“娘娘有何吩咐?”
  我将书扔下,右臂上扬,欲去挠着右肩,示意道,“本宫后背有些不适,你且先不要擦拭那些椅凳了,与本宫按按,早些歇息了吧。”
  “是。”问竹随即放下抹布,扶我躺好,为我专心按着后背。
  ‘一下、两下、三下、……’我在心里专心的数着,渐渐直觉眼皮沉重起来,闭上眼,幻化出了一幅别样的情境。
  一片苍茫沙漠,黄沙漫布。抬头,火红的太阳高悬在头顶,火辣辣狠毒的日光照在沙漠之上,脚心处顿觉浑烫无比。环顾四周,荒芜人际,放眼一望,俱是沙丘。我提裙欲逃离,却发现自己衣装奇异。贴身短衣,长裤,革靴。衣身紧窄,衣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