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氏也没办法,不光是因为娇娇如今属于她的女儿,更因为她是妯娌四人里最小的那个。
愁眉苦脸的回了自己的院子,秦氏很快就召集了所有的儿媳妇:“大家也别偷懒,有女儿的自然应该多上上心,亲姑姑必定会影响侄女儿的。没女儿的,也别沾沾自喜,你能保证自己将来不生女儿?就算没有嫡女,也该有庶女吧?一笔写不出两个冯字来,只怕这就是咱们冯家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大难题了。”
少奶奶们面面相觑,皆是一脸“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神情。
可不是嘛?接回娇娇一个,带崩全体冯家人。
唯一不觉得自己是个祸害的,恐怕只有娇娇本人了。她没觉得自己吃得多,事实上所谓的吃得多,得看跟谁比了。
这大户人家的女眷本身吃得就不多,跟外头平民百姓家的完全不能比。而娇娇吧,她那食量是从小养大的,别说寻常妇道人家了,她那胃口比壮劳力都要好。
于是,思维差距就这样体现出来了。
在太太秦氏等人看来,娇娇的胃口太好太好了,比她们好上一倍都不止。可娇娇又不是跟她们比的,她回忆的是自己以前的食量,又对比了六婶儿等人的,算来算去都觉得自己吃得太少太少了。
要知道,她以前吃得比六叔三叔他们这些要下地干活的庄稼把式都多,如今吃得比六婶儿等人还少,那怎么能算多呢?
假如是跟她自己比的话,她如今吃的比以前在下河村时,少了都有一多半了……
还有胖不胖的问题,也是各持己见的。
小跨院里,娇娇瞅着镜子里的自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胳膊腿儿,一脸的愁云惨雾:“张嬷嬷,你不觉得我太瘦了吗?”
张嬷嬷:………………
抬眼瞅着比自己这个人到中年的嬷嬷都还胖了两圈的娇娇,张嬷嬷迟疑再三,最终还是选择遵从本心:“大姑娘您不瘦,您回头瞧见了咱们府上的其他姑娘们,就知道自己一点儿也不瘦了。”
“那是她们太瘦太瘦太瘦了!”娇娇拿如今的自己同回忆中的比较了一下,语气无比坚定的道,“我敢肯定,如今的我只有以前的我一半重!”
张嬷嬷难掩惊悚的看了眼娇娇,最终一脸无奈的选择了闭嘴。
待娇娇歇下后,张嬷嬷叮嘱小丫鬟认真守夜,出了屋子后,正好碰上了已经被太太秦氏调拨到小跨院的丁嬷嬷,一个没忍住就说了这事儿。
丁嬷嬷比张嬷嬷还要绝望:“我原先只听说过干重活的粗使下人吃得多,可大姑娘一个名门闺……”
俩人齐刷刷的住了嘴,一致决定还是不要侮辱这个词了。片刻后,就听丁嬷嬷又道:“我打小就跟在太太身边,太太也就是怀头胎时,一心盼着得个儿子。待怀上了第二胎后,她就日思夜想,就想儿女双全,凑一个‘好’字。偏她一连七胎都是儿子,早在十年前就彻底死了心,可就那会儿,她还惦记着叫妾室生个女儿让她养着……”
“是啊,往年我在太太院子里时,也没少听她说,就想要个漂亮小姑娘在身边养着,打扮起来多好看呢,女儿还贴心,比儿子体贴多了,天天围着你打转。太太每次说这话,都是满脸的艳羡。”张嬷嬷也跟着感概道。
丁嬷嬷点点头:“可不是?咱们太太又不是那等子爱拈酸吃醋的人,她待庶子都那般好,真要有个庶女给她陪着,她必是高兴的。就不说小孩儿了,这大姑娘刚来时,太太不就吩咐了针线上人过来给她做衣裳吗?”
“嗯,那会儿还是我伺候着大姑娘选料子的,是太太自掏腰包贴补的吧?我就说呢,咱们府上做衣裳都是有日子的,既是过了那日子,再想添置,就得拿私房添上。”
“料子倒是没啥,太太额外贴私房买的首饰才是大头。不过,这些对太太来说倒不值当什么,关键是啊!”丁嬷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见了大姑娘后,太太怕是再也不想要闺女了。”
ε=(′ο`*)))唉
**
连着十天过去了,娇娇学规矩一事几乎毫无进展。
当然,所有女眷们也没想出个好法子来。要是只看娇娇那学习态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谁叫她各种规矩都已经深入骨髓,强行改正倒是不难,难就难在,你这会儿是纠正了,回头她又给忘了。
一时间,整个冯家大宅都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女眷们但凡请安时碰了面,都是见面先来一声叹息,满满的全是无奈和悲伤。
而在这期间,二太太终于自庄上归来了。
她才刚回到院子里,还没来得及洗漱休息,就被妯娌们、儿媳妇们包围了。
二太太:……???
尽管二太太并未生过嫡女,可她有五个嫡子,且前几年都已经娶妻生子了。孙女倒是独独只有一个,年岁也是还小,却正好是她最宠爱的幼子所出。
再一个,她同四太太秦氏的情况差不多,也是想要嫡女而求不得,不过她因为出嫁前在娘家受够了庶妹们,所以很是反感庶出子女。她房里的庶出子女是最少的,也是整个府里地位最低的。
可她不爱庶女,却疼爱孙女呢!这不,刚打算遣人去将她孙女抱来,就被一群女眷围了个水泄不通。
等好不容易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二太太也开始了干瞪眼:“你们寻我我也没辙儿呀,我又没养过女儿。”
几位太太、少奶奶都纷纷摇头,表示这事儿跟养没养过女儿没有一点关系。就拿三太太来说,她倒是生了六个嫡女,自问每个都教养得十分不错,包括看着最难搞的五闺女婠娘,实则也是样样出众的。
婠娘就是因为本身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差,甚至比之她的姐姐妹妹还要好上不少,这才愈发难以接受低嫁。她没有多高的要求,只想找个门当户对的嫁了,偏就因为那个责任不在于的事情,落得如今这个上不上下不下的境地。
但能教养好自己的闺女,不代表能中途接手一个已经被错误规矩定型了的半大姑娘。
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离家近一个月的二太太,在最初的懵圈后,倒是立刻就淡定了。就如同早先几位太太猜测的那样,她不着急啊!横竖她没嫡女,宠爱的孙女是去年生的,就算有影响好了,人们都是健忘的,总不能老拿着十几年前的旧事不放吧?
没能从二太太这儿得了法子,倒是少奶奶们通过二太太这态度,渐渐的安了心。
至于另外三位太太……
秦氏不信邪的又去了一趟娇娇所住的小跨院,她还是掐着点去的,专门挑丁嬷嬷教规矩那会儿。她琢磨着,就算再怎么样,教了有十来日了,也该有所长进吧?
长进还是有的,娇娇将那些错误的规矩,做得愈发的娴熟了。
“丁嬷嬷!”
“太太,您要不然就想法子请个专门的教养嬷嬷来?我原先也只是跟着老嬷嬷学了些皮毛,这事儿……”丁嬷嬷打了退堂鼓,只因她在娇娇处,看不到丁点儿希望。
娇娇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忍不住开口道:“太太,我觉得规矩这事儿是不是暂且放放?我可以学点儿别的。”
秦氏一脸冷漠的问:“绣活会不会?”
“不会。”
“诗词歌赋?”
“字多少认识几个。”
“乐器?”
“没学会。”
……
秦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打小的教养让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冲着娇娇发火。而事实上,她这会儿也确实没多少火气,有的只是满腔的绝望。
沉默了片刻后,秦氏又问:“那你觉得你能学什么呢?你擅长什么呢?”除了吃。
娇娇别的或许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自信。
她一脸认真的望着秦氏,圆嘟嘟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信:“我觉得我可以跟着太太学管家理事。这个我会,以前学会,也当过家,管理中馈我一定没问题。”
秦氏突然想丢掉她这些年的教养,学一学乡下庄子上的老婆子破口大骂。可最终,她还是稳住了,只面无表情的吩咐道:“也行吧,那你就先试着管理下你这个小跨院,一个月后我来看成果。”
说完这句话,秦氏便离开了,只是那背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落寞孤寂而又透着一种看开了生死的感觉。
事情还能更糟糕吗?随缘吧。
这个时候,秦氏决计不会想到,事情的确还能更糟,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持续的恶化着,逐步走向不可预期的惨烈未来。
幸好,她这个时候还什么都不知道。
无知是幸福的,就是幸福不了多久了。
……
又两天后,娇娇掰着手指头算着她亲爹归来的日子,虽说跟亲爹不是很熟悉,可毕竟这个偌大的冯家大宅里,也就只有她亲爹同她血缘最接近了。再一个,她也想问问看,能不能给她养父冯源写封信,实在是不行,她也想知道下河村那头怎么样了。
结果,亲爹没等来,倒是等来了春日诗社。
冯家的长房姑娘一贯少,这一辈儿独嫡女澜娘一人,不过其他几房却是不少的。
二房虽没有嫡女,却有十一个庶女,虽说多半都嫁了出去,可如今尚待字闺中的还有三人。
三房这边,只三太太自己就生了六个嫡女,还有五个庶女,如今未嫁的嫡女有两人,庶女有三人。
四房……
呃,就娇娇一个。
而这春日诗社,却称得上是历史久远了,又在姑太太未出嫁时发扬光大,不仅邀了府中姐妹,连带族中的、亲朋好友家中的,以及冯家男丁们同僚家的姑娘们,一同参与。
因着邀请的姑娘颇多,每一次诗社都是提前许久准备的。嫡出庶出的都会邀请,不过一般每回的魁首都是嫡出姑娘。而在冯家姑太太未出嫁时,更是连着六年皆是魁首。
最近这些年的春日诗社都是由三房嫡女操办的,毕竟长房嫡女年岁太小,二房又没嫡女,这一应事宜可不得落到三房头上?
而今年,却是由长房嫡女澜娘操办了。
为此,三房的婠娘还颇有些不乐意,一整个冬日都没见她露笑脸,就连三太太都没能劝得了她。没办法,本身操办诗社就是能看出一个人的能耐来,她能力不弱,只是运道不好,若是继续让她当这个出头鸟,兴许还能碰上好亲事,若连这档子事儿都被抢走了,那亲事……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能乐意才叫怪了。
而早在知晓今年的诗社轮不到她来操办时,婠娘就绞尽脑汁的准备起来,打算在诗社上再度夺魁,可就算这样,还是叫她母亲给拦住了。
“婠娘,你不要再使性子了。老太太、大太太的意思你还不明白?她们是想让澜娘成为又一个姑太太,不然怎会特地求了姑太太将教养嬷嬷送回,仔细教导这些年呢?去年,老太太已经是怜惜了你,让你得了这魁首,今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了,你就歇着吧。”
婠娘捂着耳朵就是不听,眼泪簌簌的往下落:“诗社主人叫她当了,怎的连作诗都不让我来了?不然就公平竞争,看谁作的诗更有才气!”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唉,难不成你真的以为,写诗写得好就一定能嫁得好?嫁人又不是单纯的比才气的。”
“那姑太太……”
“姑太太是样样都好,所有的一切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了,全无瑕疵你懂吗?可你……”三太太没有把话说完,可她的意思早已明了。
“我不管,我哪里比她们差了?是长得不够好看,还是身段不够好?是教养规矩不行,还是诗词歌赋没有灵气?就连管家理事,母亲你都认真的教我了,咱们三房里的事儿,这两年不都是我帮着您的吗?”婠娘哭得无法自已,“我就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亲事,怎么就那么难?”
三太太除了叹息还是叹息,最终还是摆了摆手:“随你吧,我只一句话,万一得了魁首的人不是你,你千万不要当场恼了。这要是自家姐妹玩闹倒是无妨,在场的还有外人呢。”
婠娘含泪点了点头,这个她当然懂,也知晓决计不能丢了冯家的脸面。至于能不能夺得魁首……
她没说的是,她早先就留了后手,那是绝对能力挽狂澜的杀手锏!
魁首只能是她的!!
……
其他人或是信心满满,或是早已做了准备当好绿叶,唯独一人彻底茫然了。
娇娇何止茫然啊,她都懵圈了。
作为四房唯一的女儿,哪怕她是庶出的,那也是冯家正经小姐。春日诗社的帖子自然就被人送到她跟前,除了邀请帖外,长房嫡女澜娘还特地遣了位丫鬟过去细细的为娇娇解惑。
关于春日诗社的由来、意义,历任诗社的主人,每年开诗社的时间,今年参与其中的各家小姐,以及具体的步骤、内容等等,皆详详细细的为娇娇解释了一遍。
这不解释还好,越解释娇娇只会越懵。
其实,这也怪不了娇娇。
一般来说,像诗社之类的活动,本身就是只存在于未出阁姑娘家的。也就是说,嫁了人的,哪怕本身才华横溢,也少有机会展示。说白了,太太们比得就不是自身了,是夫君的官运,是儿女的前程,是管家理事的能耐。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本身就是尚待字闺中的姑娘用来提升自己的筹码,为的也是能让自己嫁得更好。
当然,多个才艺肯定是好的,哪怕用来解闷打发时间也好。
可娇娇上辈子,未出阁之前唯一一次走亲戚就是去外祖刘家,只待了短短月余时间,为的也是借用一下外祖母的名声,毕竟长女无母不娶,偏她又没祖母,也就只能借着外祖母稍稍挽回一些了。
然而,刘家也仅仅是商户人家,就算有钱,却也不会特地教导未出阁小姐们这些事儿,能识字便算是好的了,旁的才情却是真的没有。
再说了,娇娇上辈子一共也就在刘家待了月余时间,就算刘家再能耐,又能教多少呢?
等娇娇出嫁了,她嫁的是桑平县出了名的富商家独子,可商户人家,真的没那么多讲究。就不说只有未出阁的姑娘家才稀罕那些,事实上在县城里,已婚的未嫁的,多还是以不识字为主的。
面对这光是听着就分外复杂繁琐的春日诗社,娇娇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她懵了,前来讲解的丫鬟也崩溃了,两人默默的对视了很久后,最终丫鬟先败退了,表示要回去问一下姑娘,再过来回话。
于是,崩溃的人又多了一个。
听完了丫鬟的回话,澜娘仿佛梦回从前,就是那一日,眼睁睁的看着娇娇一筷子挟起一大块的酱肘子,她……
“这样吧,你去告诉她,诗社那天让她不要出风头,不要作诗,最好不要说话,或者少说话。”
澜娘还能怎么样呢?她恨不得让娇娇当天称病!
而再度得了丫鬟的话后,娇娇倒是松了一口气,拍着胸口保证道:“让你家姑娘放心吧,到那天,我保证少说话,一定拣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不过,到时候你们也得帮我,就是万一有人点了我,得帮我解围。”
丫鬟表示了解了,一定把话带到。
只这般,澜娘又紧急招了家中其他姐妹商谈,务必要团结一致,让危机彻底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
其他姐妹们,无论嫡出庶出都是满口子的应允。
这一个府的姑娘们,难免私底下会有所比较,都希望自己能拔尖。可因为吧,娇娇本身就跟府中其他姑娘不是一个画风的,弄得其他人根本就不想跟她比,只盼着她能像样点儿,别的就算了,别丢人,或者别那么丢人就成。
因此,所有冯氏女联合一致,务必要做到当日不让任何人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