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原配可不是好惹的-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心虽是何家大房的闺女,但樊玉北也并非樊家长房长子,他出身三房,是嫡次子,甚至樊家三夫人,樊玉北的亲娘也是小户人家出身,因着这,樊家才挑上了三房。
樊三夫人出身不高,比不得其他房的夫人,对何心的身份也并没有轻视,甚至知道何平宴这个叔叔往后指不定便是京城大官,更是能为他们三房添个依仗就更没甚不满的,何况,家主挑的并非是嫡长子,而是次子。
樊家动了跟何家结亲的念头,也并非那等强势的人家,非要逼着人成婚,便只提了让樊玉北以小辈儿的身份上何家来拜访,借机相看相看,若是看上便皆大欢喜,若是没看上,这婚事自然作罢。
张氏一开始还念着樊玉北是出自府城的大户人家,说话都小心翼翼的很是拘谨,等气氛热乎几分后,顿时也放开了,一双眼恨不得钉在樊玉北身上一般:“樊公子家中几口人?父母做甚的?还有甚兄弟姐妹……”
全然一副长母娘看女婿的模样。
张氏早前心里还想着头一门相看的那白童生,如今见了樊家公子,顿时把那白童生给忘到爪哇国去了,便是再来几个白童生加一块儿也不如这樊公子好的。
樊玉北坐直了身子,想着临走时母亲的交代,小身板挺了挺,很是正经的回道:“何大婶子,我家有十八口人,父亲乃是一文士,母亲在家操持,我上有兄长,下有一对弟妹……”
刘氏想劝阻都来不及,由得他们一问一答。
基本的问完了,几个当长辈的都看了眼,随意提了两句便把人给支了出去。
何家的院子里鲜花盛开,正是芳香时节,各种姹紫嫣红的花朵开得很是艳丽,米仙仙偏爱绿植,挪了不少盆栽了,如今那红的绿的白的正相衬得宜。
下人们得了吩咐,也不从这里路过。
空荡荡的园子里只有今日正相看着的一对年轻人。
何心一张脸羞红得垂着头,樊玉北也是头回来相亲,面儿上多少有些不自在。
远远的树丛边,几个小脑袋伸着头看着。
“哎呀,这怎的都不动的!”
“我娘说,我爹当年见她头一面儿就呆了,见我娘在采野菜,傻乎乎的搭手给采了好些,让我娘险些没带得回去,还很是主动的问我娘的姓名和外家的家门,我娘还骂他登徒子来着。”
这几人正是何安等人。
“二婶连这些都跟你们说了?”
三饼得意着:“那是,我娘还说了,我爹为了抱得美人归,给她采过野菜、砍过柴火、洗过手绢、送过发钗,最后还是我爹花言巧语才哄得她点头应下。”
“大堂哥,你肯定不知道伯母是怎么嫁给伯父的。”
何安:“谁说我不知道的?”
不就是她娘当年一眼就相中了他爹,觉得他憨厚老实是个勤快人,抢在他爹那青梅之前使了个计,成功把自己嫁了过来么?张氏可不是那等有事藏心里的人,能把何志忠给抢来,她不知道对多少人说过。
骄傲得很。
他不提,是觉得没好意思。
二饼一本正经的看着前方,说一声:“姓樊的动了。”
樊玉北到底是个男子,很快就反应过来,他一把扯下了腰间挂的玉佩放到何心手心里,清了清嗓子:“这个给你,这块玉佩是我出生的时候我爹送的,带了多年了。”
顿了顿。
“传家的玉镯子你别急,等你嫁过来了我娘自会把另外一只给你的。”至于其中一只,自然是在他大嫂手上。
何心:“……”
她不急。
真的。
何安急了:“你们看,方才我大姐还一副害羞的模样呢,这会儿整个人都呆了,哼,这个姓樊的肯定不好!”
说话间,里边张氏已经出来了,悄悄朝何心招了招手。
让他们单独见见,有两句说话的功夫,已经是破例了。
这桩婚事便定了下来,何安这个当弟弟的便是反对也无用。
樊玉北把自己的贴身玉佩都给送出去了。
如今两家只是口头上定了下来,樊玉北还得回了府城,请樊家家主请了媒人,定下婚契,过了明路后,这桩婚事才算真正定了下来,且定下婚契后,从下聘过礼,婚事真正办下来,恐是明年了。
正好,何心如今还未及笄,还能跟着学学规矩。
樊家并非是那等规矩森严的人家,何心又是次子媳妇,不掌家不管事的,只要把自己房里的事儿给管好了,学些平日的礼节便是。
“心心,你跟二婶说,这樊玉北你觉着如何?别听你娘的说甚人好就人好,这主要还是得看你的意思,你要是觉着不好,那这婚事咱们便推了,左右如今还甚么都没定呢。”米仙仙悄悄把何心拉到一旁。
送了玉佩又如何,送了还能还回去的。
何心脸颊微微泛红,在米仙仙的注视下,好一会儿才点点头,声如蚊蚋一般:“他,挺、挺好的。”
她想起他那副见她不开口,到处在身上寻摸增她东西的模样。
何心头一回见到这般气度的大家公子,心里直打鼓,放不开的,只出去这一小会儿,樊玉北在她心里高不可攀的形象轰然崩塌。
甚么高高在上,全是她的臆想罢了。
米仙仙叹口气:“行吧,你不反对就行。”
见过了人后,樊玉北便启程回了府城。隔了一旬,樊家那边来了人,是个管事的,带了婚书聘礼等,与何家正式协商妥当后,带着何家备好的礼返回了樊家。
何家这才把定亲的事同亲朋们说一说。最先得了消息的是住在县里的刘三舅一家,焦氏和孟氏。
焦氏跟回娘家的刘月娇说着话,得了信儿,还暗自嘀咕。
这樊家,是她知道的那个樊家不成?
对刘三舅一家来说,樊家在府城,对他们而言便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一般,都说平城里知府大人是最大的官儿,这话不假,但樊家势力在平城也不可小觑,人家可是有那在京城里做官的,家中传了数代,走的都是文士路线,风评极好。
“你表哥如今可不得了了,做了平城的知府大人,前些日子你爹本还说想把买卖给转回县里的,如今却是很没必要的了,有你表哥在平城,谁家还敢找你爹的麻烦。”
焦氏后悔啊。
当年真该早早把这个外甥给定下的。
谁知道人当了县大老爷没两载又升了官儿,当知府大人去了!
“对了,你表哥他们过些日子便要去平城了,你这些日子多上门去走动走动,说些好话,也好亲近亲近。”焦氏吩咐。
刘月娇顿时红了眼,她可不想去。
“表嫂子每回见了我都恨不得离我三丈远。”
米仙仙每回见了她就恨不得离了三丈远。
焦氏气道:“真真是便宜孟氏了,心眼贼多,还知道指使刘帆去跟那几个小的玩一堆的,如今三五不时就登何家门儿,你爹重视他们可比重视咱们母女几个多了。”
何家这头极为忙碌。
新任的知县大人已在路上,米仙仙忙着收拾府上的一应物事,把常用的收拾妥当给人腾地方,何平宴那头在命六房把各类文书汇聚整理妥当,夫妻两个忙得不可开交的。
县令家属可住在县衙后院,但平城府可不这样。
好在何平宴早先便遣了人去平城购置房舍,有樊家在平城,不过三两日便定下了一处。
知府大人的府邸,行人也不敢欺瞒。最后定下的是一座三进院子,离府衙两条街,邻里住的也都是在府衙担任着一官半职的。
平城房舍价高,这院子又住的都是衙门里的,是以这院子便一直留了下来。
平城的牙行可不止帮人走街窜门的寻这房舍,还能帮着雇请郎中、脚、杂役、厨子、厨娘等,甚至有那家中有富裕的金银酒器、桌椅陈设等不常用,想换几个钱添进项,也能让牙行帮着赁出去。
请那牙行雇人把院子给修整一番也不过几日便好了,何家箱拢多,已经运上了一些送到了在府城的府上。
何平宴升迁平城,魏海、秦正英等人如今官职不变,得等他去了府城后再另行安排。
衙门的事彻底封存了结,何平宴负手回了后院,见小妻子躺在榻上小憩,眉心还带着两分倦怠,忍不住心疼。
人参指挥着丫头们归置,这会儿,她手中捧着样物事过来,脸上很是为难。
“大人,这个如何处置,可要带着一块儿去府城?”
何平宴眉心拢聚,手指轻轻在小妻子背上拍了拍,只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收着吧。”
从县里到府城,这几块洗衣板也当真是好命。
第92章
两辆马车停在了何府门口,后边还有一个车队,上边箱拢已经归置妥当,码得整整齐齐的,被绳子系着。
早早赶来的老百姓们很是不舍,尤其是这两载来一惯在何府门前东家长西家短的三姑六婆们。自打他们知县夫人在府门设下了个据棚,专司让县里县外的婆子们揭发,这两载来可谓很是出了份力,跟衙门相辅相成,县里县外的人家便是有那等心肠狠的也不敢过了火,生怕被哪个婆子给揭发了去,在县里的户薄上留了底子。
何大人夫妻调任,有人欢喜有人伤心,但随着一道道政令下来,欢喜的也笑不出声儿来了。
换了个县令又如何,何平宴是调往平城当知府,连新来的县令都归他管,有他在上边压着,柳平县新任县令还能推翻知府大人下的政令不成?
县衙特意增加了一房,名稽查房,何府门前的据棚虽是没了,但稽查房却出来了,往后若是这些三姑六婆真能协助衙门办好差事,还能领取县衙给发下的鸡蛋米面,油盐醋茶。
不是银两,却胜在这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比给银两还让婆子们高兴。相反,更让婆子们为衙门办事的心高涨起来,恨不得立时揭发两个来,让何大人看看。
四饼带着严小柱儿躲在一边,两个小脑袋挨在一块说着话,四饼小手紧紧拽着人,小柱儿拍了拍他的小肩膀。
稍倾,他抱了个木盒子过来。
那盒子很是粗糙,打磨得也不够光滑,但四饼紧紧抱在怀里,也不在意盒子上那些些微的小刺儿划破了他的衣裳,米仙仙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小柱儿送你的?”
小孩儿点点头,脸上瞧着不大高兴。
米仙仙叹了口气,招了小柱儿来,柔声问他:“昨日婶子同你讲的可记住了?”
两个小的亲近,如今骤然分开,自是难过,前几日她便把小柱儿接了来,让他跟四饼好好处处。
七岁的小孩小大人似的点头:“我记住了,多谢婶子。”
米仙仙笑笑,在他乌发上轻轻拂过,一如初见时一般,说了同样的话:“你是个好孩子。”
这两三载,小柱儿时常在何家小住,莫说四饼跟他交好,就是米仙仙也很是喜欢这个寡言少语的孩子。
“好好进学,有事便给我们写信来,或是去何家集坊找我大哥,他会给你做主的,你跟敬儿是好友,多跟他书信往来,下回休假多,我请了大哥送你来府城玩,家里头,你家邻里的婆子多,闹出动静儿来也瞒不过她们的耳朵的。”
严小柱知道在提点他,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随后,米仙仙又跟何心姐妹等人挨个说了话,眼看着时辰不早了,只得带了几个儿子,随着何平宴登了马车往府城赶了。
何府的下人们也是跟着过去的,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有路过的行人见了都无人敢招惹的。
柳平县到府城有一日的路程,赶在天察黑之前,总算是进了城门。
平城辖下有六个县,镇更是上数十,这城门自然也不是柳平县一个县能比的,高大威武,威严森重,入了城门,高楼林列,各处铺子街坊楼台飞宇,衣衫贵重的贵家小姐公子们出入其中,城中香气浓郁,街道开阔,往来的行人中还有不少异域商人。
“果真是不同凡响。”米仙仙感慨着。
掀开了一角车帘。
“娘,府城里是不是有很多大官啊。”三饼问。
“比县里那肯定是大的。”
若说县里一县令可只手遮天外,在府城则不然,这府城除了衙门的大小官员们外,还有在府城里经营多年的各大家,比如樊家。这些家中,虽说鲜少有人在府城为官,但他们跟京城那边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她说,几个孩子听得连连点头。
不过明面儿上,何平宴这个知府大人还是平城最大的官了。
妻凭夫贵,米仙仙的身份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知府夫人了!
入了城,马车又行了两刻钟,这才到了府门。
早便有里边的下人们开了大门迎人,又把院子洒扫了一遍,人参带着丫头们卸下箱拢归置,米仙仙站在门前眺望,这府城的院子可比县里的气派多了,她捂嘴儿跟何平宴笑道:“相公,这房舍可是咱们自己的了,下回你再往上走走,咱们也用不着手忙脚乱的收拾东西给别人腾地方了。”
这回可把她累得够呛的,不是自己的房舍便是如此,很是不惯,再有住的日子长,家中东西多,就更是费劲儿了,若是有自己的房舍,便是一家子举家入京,这房舍也好好的无人去动。
“辛苦夫人了。”他低头看她。
何家的动静儿可不小,引了不少人家探头探闹的看,早前这四处的邻里们知道这三进院子给人买了还打听了几句,何家的人也没瞒着,没两日,这街上的人家都知道要入住的是新上任的知府大人一家。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知府大人可是他们的头儿,谁不想打听点消息,知道这头儿到底是人物品行,也好让他们心里有了谱,以后才能在头儿面前讨个好的?
几个孩子站在爹娘身边,颇有些昏昏欲睡的。
这府上各处虽已经被洒扫干净了,但床铺被褥的还没铺上,米仙仙也不敢让他们睡,只柔声哄着:“厨房的常嬷嬷已经在准备饭食了,特意备了你们爱吃的,咱们先去洗漱好不好?”
“娘抱。”四饼很是娇气的伸手。
米仙仙正要弯腰抱他,何平宴先一步把人给抱了起来,携着妻儿往里走还不忘了跟小儿讲道理:“敬儿,你都是快六岁的孩子了,不能再让娘亲抱了。”
四饼看着他,一双眼仿佛在问为甚?
“你重了,娘亲可抱不动你了。”
黄芪来报说厨房已经烧好了水,已经送去了房里,请他们去洗漱。
何平宴抱着人,准备亲自给小儿洗漱,大饼几个被撵去了隔壁房里洗漱。
里间里边水声稀里哗啦的,外边米仙仙也在指着人参几个归置物事。人参捧了个东西过来,说是临走之前大夫人塞的。张氏为了感激二房给何心找了门好亲事,拉着米仙仙说了半篓子的好话,临走时她也瞧见了张氏那挤眉弄眼的模样,还说甚她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特意给她挑的。
张氏是真感激二房,她原本想着二弟妹米仙仙喜欢这洗衣板,那她送个十个八个的,但何志忠父子拦着不让,张氏也只得熄了这心思,何心的亲事定下来后,张氏又抽出了空闲在县里四处转悠,正瞧了个稀奇的,难得没嫌贵给买了下来。
“拆开瞧瞧。”她说。
人参便拆开了,正巧何平宴抱着洗漱好的四饼出来,父子俩也凑过来看。
一拆开,何平宴脸都青了。
异域的琉璃在大周并不稀奇,从外邦来的也是样式各异,很是奇特。
这一个,模样做工竟与那洗衣板相差无几。
作者有话要说:煞费苦心的了的大嫂。
第93章
有句话叫做恃宠而骄,米仙仙便是其中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