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鱼沉 >

第118章

鱼沉-第118章

小说: 鱼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期和施夷光都沉思起来。
      片刻之后,一旁的熊胜开口道:“既然现在不明了,那索性便不管罢,反正没有造成损失。到时候再有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集整军队入申。”
      熊胜的话拉回了施夷光和子期的思绪。
      子期点了点头“开始安排吧。”说着,停了停,又转头看了看山林。
      “不过秉裨将先留下。你带着人断后,等大部队入申国,确定这边没有异样了,再带兵前来。我们在应国汇合。”
      顿了顿,子期又道:“若是可以,最好插到那些人的消息。”
      应国之后,便是顿国了。在应地楚军会盟陈国军队,然后开始进攻顿国。
      “诺!”施夷光开口应声。
      施夷光话音刚落,旁边的熊胜突然开口道,“对了,端家那小子呢?”
      施夷光一愣。
      哎呀!忘了端叔羽了!
      “司马和将军先安排主军离去,属下先告退了!”施夷光说罢,对着子期行了个礼,便匆匆的转身向着不远处的山林小跑而去。
      清晨的山林,露水很重,湿意袭人。
      施夷光跑进林子走到昨夜与端叔羽去过的地方时,正见到端叔羽靠着大树歪着脖子闭着眼打着呼噜。
      夜露浸了他大半的衣裳,可约莫是太困的缘故,这么湿润的地方已经睡得安稳极了。
      施夷光走上前,抬脚踹了他一脚。昨夜让他不要乱走在这儿等,真真的就等了这一夜。
      端叔羽被踹的一倒,一个激灵坐了起来,两眼睁开四处看着。
      茫然的眼神在四周溜了一圈,这才看到施夷光,目光慢慢汇集。落在施夷光身上,片刻之后似乎才从迷糊之中回过神了。
      “回来了呀,人抓到了没?”端叔羽一边撑着树干站起来,一边开口问道。
      施夷光摇了摇头:“没有,我们要在这边多呆两日,给大军断后。你快些起来,我们要换个地方集整。”
      端叔羽点了点头,风一吹过,满是湿意的衣裳夹杂着寒意冻的他一个哆嗦。立马清醒了许多。
      司马子期和熊胜一早便带着军队入了申国。
      施夷光带着部下的五百乘车以及一千弓箭手又换了个阵地,在后面替司马子期他们断后。
      日头渐大,送走了司马和主部队,施夷光换了个溪流边驻扎。
      三个随将跟着施夷光在溪边展开舆图,商议着后面的对策。
      “司马先行,我们断后。司马的意思是明日午时在申国展林汇合。然后一同去应国。”施夷光指着舆图中应国的位置点了点,开口说道。
      申国紧挨着应国,穿过申国的一片丘地,便是应国了。
      百里瑾看着地图点了点头:“我们明日一早出发,午时够我们赶到展林。”
      施夷光没说话,盘腿坐在地上,双手撑在腿上支着下巴,看着舆图若有所思的模样。
      “将军可还有别的安排?”旁边的百里瑾看着施夷光开口问道。
      施夷光面无表情的轻咬着唇角干裂的皮。旁边的百里瑾和第五卿见此,便心知她这是在思虑着什么,于是并未曾开口打断。
      过了片刻,施夷光眼睛从图上溜了又溜了。
      “第五,这里可是邓申两国的边境?”施夷光指着舆图上的一条线,开口向第五卿问道。
      图她是看明白,可带到现实之中又不甚明白了。谁让她路痴太过,真的是分不清路啊。看地图也是一知半解。
      再者,目前的舆图都是大致的版图,除了画一个范围来表示国土面积,便没了别的标识。最精致的舆图上面,最多也就标着大型的山脉和作为界限或穿过国家的大流。
      不同于现代连路边一棵树都能找到的导航地图,施夷光更看不明白了。
      所以说不管前世还是今生,一定要有一个方向感极好的人在身边搭档。施夷光转头看了眼第五卿。这段时间相处下来。虽然不如前世那个瞄了一眼就过目不忘的搭档,但总体还是勉强算得上不错的。
      至少比她好多了。
      第五卿看着施夷光指着的那条路点了点头:“正是邓申两国的边境。在地上,便是穿过赤水之后的地带。”
      “赤水之后的地带呀。”施夷光看着舆图,思索起来。
      第五卿和百里瑾都没有打断她。
      “明日百里你启程,带着五百车乘和九百七十的弓箭手入申国与司马将军汇合。”施夷光说着,伸出手指头点了点将才指过的地方:“第五你跟我,带着余下的三十弓箭手,穿过赤水向着那边”
      说着施夷光顿了顿,抬头看向第五卿,手指头指着的地方却没有变:“赤水过后是哪里?”
      “曾国。”第五卿开口回道。
      “对,然后我们穿过赤水向着那边的曾国前行。”施夷光回过头,看着舆图说道。
      旁边的百里瑾听得瞪大了眼睛:“为何要去曾国?”司马大人不是说明日在申国汇合么,转赤水绕去申国是作何?
      施夷光也不再隐瞒,开口道:“昨儿夜里,有人潜入军营准备对我们动手的,我想大概是探查军队人数。以及毁了我们的车乘好粮秣。可是临时这些人突然撤走了。司马怕有异样,让我留下来的一个原因,就是查一查这些人的踪迹和消息。”

      第286章 探查

      第五卿和百里瑾听得皆是惊惧起来。
      昨夜大军都驻扎在一起,安安稳稳的休息着。连他们俩都因为在邓申两国之内,一点儿防备也没有。若是昨夜不管是驰车还是粮秣出了问题,将要面对的事情,不堪设想。
      “这些人向着赤水那边而去么?”旁边的百里瑾低头看着舆图,沉着脸色开口问道。
      施夷光点了点头:“昨夜我跟着这些人一路返回,便是见到他们匆匆过了赤水向着东边而去。”
      “东边,东边便是曾国罢?”施夷光抬头看向第五卿。
      第五卿看着地图点了点头:“正是曾国。”
      “司马说是顿国的察子。可顿国离申国这般远,若是有察子也不该跑到邓申这边来。而是该到离顿国更近的应国去。”施夷光面上思索着开口道。
      伯将和养子庸带着的先行兵在前,算算脚程也到了应国。他们会先发兵,主部队绕后。顿国察子要摸底也该是到应国去摸养子庸他们的。而不该不远百里的跑来申国搞事情。
      “将军的意思?”第五卿听着施夷光的话,已经猜到了些许苗头。却也没有点出来,只静静的听着施夷光的回话。
      “我怀疑是曾国的斥候。”施夷光开口道,脑子里头回忆着昨夜那些人影的行动。那些作风,一个普通的察子是做不到的。她怀疑是王族的斥候兵。
      “曾国的斥候?!”百里瑾听着面色已经完全垮了下来。
      曾国比顿国大,且紧邻着应、顿两国。若是大军交战时,这曾国突然插手了,对楚军是大为不利的。
      “我觉得是曾国,有一个缘故。昨夜来探查的人,似乎很了解邓曾两国边境的环境…”施夷光开口说道。
      昨夜跟着他们在山林之中,竟然一点未带停留的东穿西拐跑了出去,直奔赤水。若是离得那么远的顿国人,哪里这么了解邓申两国的边境?
      她昨夜跟着出去没多大会儿,为何太阳都东升才到驻军地?还不是因为跟的时候容易,回来就迷了路。转了半天才转回来。
      旁边的第五卿道:“曾国可不是个小国。车兵骑兵虽普通,但却培养了异样勇猛的牛兵。这样说来,我们的确该去曾国探一探。若真有此事,必要尽快向司马大人他们通秉。”
      虽然非常危险,但事关重大,无论如何都要去查清楚的。
      施夷光点了点头:“我便是此意。所以第五你尽快安排好入曾的路线,我们今夜就潜入。”
      说着,施夷光转头看向百里瑾:“你带着驰车和九百七十弓箭手明日再离去。和司马汇合之后,先不要说曾国的事,只说我留在边境探查,不用管我。到时候我会自己去应国和大部队汇合。”
      曾国的事都是她无凭无据的猜测。但若现在就郑重其事的告诉了司马,必定会影响大军的进程和进攻方式。
      若是到时曾国并未插一脚,那就得不偿失了。
      “可是…”百里瑾听着施夷光的话,犹豫的开口。秉将军虽然没有明说,但这意思很明显了。部下的驰车和弓箭兵在他从曾国回来之前,全权交接给了他。
      “没有什么可是的。你尽管按我说的做。若是在主部队到达应国,大军开战之际我还未回来,后备的弓箭手安排全权由你负责。”施夷光道。
      她若是在大军交战还未回去,大军交战伤亡的弓箭手和站车必然要有补充。甚至危及关头还会让她带的这批本只是后备军的部队上战场。为了以防万一,她只有在去曾国前交代好百里瑾。
      百里瑾犹犹豫豫的还想说些什么,施夷光斥道:“这是军令!”
      百里瑾张开的嘴顿住,只有应声道:“诺。”
      “就这么定了,第五你安排好路线,我们今夜便行动。百里明日一早入申。”施夷光安排好,便撑着身子起身,拍着身上的泥土。
      “哎那我呢!”旁边一直坐着从头听到位的端叔羽忽而开口大声问道。
      好歹他也是随将,怎么说了半天没他一点儿事就算了。连最后都没他一个安排。
      拍着身上泥土的施夷光转头看向两眼睁睁望着自己的端叔羽,这才恍然想起来,面前这人还未曾安排……
      被她直接遗忘了。
      “你就跟着百里,一起入申罢。”施夷光想也不想,便开口吩咐道。
      她跟第五要做的事太危险了,端叔羽跟着没多大用处。
      “那不行啊!”端叔羽亦是想也不想便开口否决道:“我不跟他一道。”
      “为何?”施夷光站定了身子,转身居高临下的看着还盘腿坐在地上的端叔羽。
      “不为什么,太危险了。”端叔羽道。
      “危险?”施夷光扯着嘴角嫌弃的看着端叔羽:“跟百里你还觉得危险,要不你跟着我们入曾国?”
      施夷光好笑的看着端叔羽。将才他们商讨的话端叔羽一直在一旁听着,必然是都听进去了的。她跟第五卿入曾探查,一不小心被发现了便危如累卵。
      端叔羽再傻也知道这个道理的。
      施夷光将想完,便听到端叔羽道:“对,我要跟着你入曾国。这样就安全多了!”
      施夷光和第五卿以及百里瑾都笑话一般的看着端叔羽,这是脑子坏了吧。
      “跟我去曾国?”施夷光看着端叔羽,不可置信的反问道。还是因为跟她去曾国更安全?
      端叔羽笃定的点了点头。只要跟着秉文在一起,他是肯定死不了的。
      施夷光不知道端叔羽脑子里想的什么。
      她转头看向百里瑾和第五卿,难道她判断有误,去曾国会更安全?要不这小子为何会有一种胸有成竹的笃定?
      施夷光在第五卿和百里瑾的眼中也看到了疑惑。
      “那就让他跟着我们罢?”第五卿看了眼端叔羽,回头对着施夷光开口说道。
      好歹也是副将,跟着他们总能帮上点儿忙。
      施夷光没有应声,只低头看着一旁坐在地上的端叔羽。
      端叔羽见此,屁股一挪挪到了施夷光的旁边,抱着她的大腿便可怜兮兮的道:“秉文,看在我们俩多年的交情上,把我带在身边吧!”带在身边保我的小命平平安安。

      第287章 入曾

      端叔羽面带恳求的看着端叔羽。
      “行。”施夷光利落的点头应声:“但若跟着我惹了事,我会把你脑袋割下来祭军旗。”
      她看着端叔羽。端叔羽入军跟在她身边的这些日子,性子改了许多。很少惹事了,但若是跟着惹了事,她定然是要按军法整死他的。
      端叔羽闻言从善如流的点着头:“是是是,祭军旗祭军旗!”他心里可是明白的很,说是这样说,可真到了危急关头,秉文舍生都会救下他这个好哥们儿的!
      当夜,第五卿在舆图上规划好了线路,施夷光挑了三十骑**兵,酉末一过,天儿暗了下来。一行人加上一条黑犬便绕过山里向着赤水而去。
      夜色越来浓,第五卿在最前面带着路,后面跟着施夷光和端叔羽,再后面是施夷光亲自调教出来的三十精兵。
      施夷光跟在第五卿的身后,穿过赤水河,一路向东而去。
      邓申两国都紧挨着曾国。这边离曾国的国境并未有多远。酉末出发,到了丑时初,一行人已经到了曾国的国境。
      曾国的国境以一条长河为界。长河那边是一片平原,那是一片种黍稷的良田。长河旁边长满了芦花丛。通过长河的一条大桥两边都有曾、申二国的军队把守。
      施夷光带着人,转到长河旁边茂密的芦花丛之中,找到了一块尚算河流的浅水处,探了探深度。
      “怎么过河?”第五卿蹲在芦花丛之中,转头看着伸手探着水温的施夷光。
      施夷光转头,看了看身后的茂密芦花丛。她知道,这片平静的芦花丛下,藏着她带着的三十精兵。
      冬日的芦花丛是干燥的,霜白的芦花立在枝头,一丛丛堆在一起,虽还未曾被初春点上新绿,但也是充满了生机的茂密。
      “游过去。”施夷光低声回道。
      第五卿闻言,倒是没有异议,跟着点了点头:“好,我这便去下令。”秉将军带着这三十精兵是他平日亲自调教的队伍里抽出来的。
      冬日里军队有冬泳,秉将军便吩咐了百里瑾带着这些人去练习。虽然没有亲自督促,但却是非常看重的。
      秉将军说,游泳一是能习作战一个重要的技能,二是能强身健体。特别是冬泳,于是后来不管弓箭营的人能不能在冬泳比赛中拔得头筹,秉将都安排了锻炼之余闲暇的时间让他们练习。
      第五卿去传令了,施夷光收回在河边试探水温的手,折着芦苇杆儿攥起了细绳子。
      游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她不能像后面的兵士那般脱了衣裳游过去。
      第五卿传完话过来的时候,施夷光已经攥了老长一截芦苇绳子了。
      “都开始脱衣服了。”第五卿道。
      施夷光轻轻的咳了一声,点了点头。
      “我先游过去,这绳子的一端我会绑到脚上带过去,另一端留在这边。”施夷光说着,将攥好的芦苇绳子的另一头递给了第五卿,“所有人的衣服和弓箭包好,游过来之前,挂在绳子上传到河对岸。”
      “记得,绳子这边抬高些,要绷直。”施夷光说完,又嘱咐道。
      第五卿点了点头:“然。那将军的衣服先脱着,待你到了我给你传过来。”
      “哦这就不用了。”施夷光摆摆手:“我只脱个外头的薄袄便可。节省点儿时间快些弄完。还要赶路呢。”
      施夷光说罢,将外面的薄袄一脱,绳子绑在了脚踝上,‘扑通’一声扎进了水里。
      第五卿蹲在岸边,一手捏着芦苇绳子的另一边,看着施夷光游远的身影,叹了口气。要知道待会儿过河之后为了不被发现是定然不会烧火的。就这么顶着一身的寒水都要节省时间,将军真是太好了。
      长河算宽,却也没有多宽。毕竟只是一条不长的河流,大约五六丈的宽度,施夷光游的很快,不大会儿便到了岸边。
      施夷光游过河爬上岸,解开脚下的绳子,找了过大的石头压着。而后趁着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