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一世君倾(君子攸宁) >

第104章

一世君倾(君子攸宁)-第104章

小说: 一世君倾(君子攸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踏入宫门,便听得殿中宁若和宁烈姐弟俩正自激烈争吵,他本欲避嫌退开,却不意自宁烈口中听得慕颜的名字。
  “小姐可知宁烈将军说了什么?”苏木淡淡开口,抬眼朝我看过来,我微微摇了摇头,他勾了勾唇角续道:“他竟是让太后放下野心,将梦华的一切物归原主。”
  “物归原主,物归原主……”我兀自喃喃,苏木已是接着方才的话,道出了真相:“宁烈将军心中亦是向着二皇子的……”
  我这才恍然。记得澜风曾与我讲过的当年往事,他的二弟宁烈始终单恋襄沂,直至襄沂嫁给先皇成了妃子,这场单相思也终是没有个结果。我只道往事于他不过过眼烟云随风便即散了,谁料他爱屋及乌,对姐姐和家族的仇敌,襄沂的儿子也心存照拂。
  苏木苦笑一声道:“小姐和师父当年还瞒着我不肯告诉我真相,直到师父临终前才终是将一切都告诉给了我。那日在朝仪宫,宁太后大发脾气,斥责宁烈将军吃里扒外,说就算将梦华给了皇上,也绝不会交给二皇子。宁烈将军高声反驳,说皇上并非梦华血脉,她这样做才是愧对列祖列宗,师父当时在门外听得这惊天秘辛,心中已是大悸,却不曾想太后复又开口,说我师父虽有一身本事,她却早就知晓他心中仍是记挂着旧主洛妃娘娘和二皇子,为免谣言祸端四起,她第一个要铲除的便是师父。纵是师父历经风雨,亲耳听得旁人要除之后快,不免亦是惊惶,一个没注意碰到了门边,便被太后发现了……”
  “然、然后呢……”我越听越是心惊,话音也不住地发颤。
  “既是起了杀心,又如何能轻易浇灭?况且宁家的秘密已被师父听了去,宁太后万万不会放过师父的。”
  “什么秘密?”我不禁出声相询。
  苏木面色一下变得肃然,语声沉沉答道:“宁家与炎刹早有勾结,太后与炎麒暗中定下盟约,宁家出力暗助其夺权登位,他则须在宁家有难之时予以援手,必要时刻,宁家亦会举族迁往炎刹,再也不回梦华。”
  “什么?!”我再也抑制不住震惊之情,猛地站起身来。回想当初北疆战事焦灼,以澜苍之能,天绝阵之利竟迟迟未能击退炎刹,澜苍疑心到宁烈身上,怀疑他通敌叛国,如今看来竟都是真的。
  之前便听慕辰跟我偶然提过,炎麒乃是炎刹王的次子,却对王位野心满满,空有才智武功,无奈其上有个皇兄,虽然无能却是长子,拥有众臣支持。炎麒急于立功坐大,也是情理中事,与梦华最大家族宁家勾结,借着北疆之战不断为炎刹扩展疆域,战功和威望一旦建起,纵是武力夺权登位,国内的反对势力也再不敢拿他如何。
  “你师父是如何得知这些的?”
  “宁烈将军无意间说漏了嘴,我想他本欲救师父一命,让太后念在宁家尚有退路,莫要赶尽杀绝,谁料太后心狠手辣,终是用一杯毒药了结了师父的性命。可这于她这毒妇而言犹自不够,师父自知必死无疑,求她让他与家人再见最后一面,她却死活不肯,只说念在师父照料她身子多年的情况下,容师父体面点儿死,派她身边的夏阳和冬雪将奄奄一息的师父送回了太医院便即离去。
  ”我正在隔壁的药房捡拾药材,是以二人未曾发现我,当我回房时,师父体内的毒质已然侵入五脏,救不回来了。师父趁着最后一口气将一切都告诉了我,说以太后之毒,宁杀一千,不纵一个,我和他的家人都会有危险,让我收拾东西,带上他的家人连夜逃出宫去投奔二皇子。可等我逃出了宫,正欲去寻师父家眷之时,却见师父府上已是人去楼空,想是宁家下手太快,已是将师父家眷尽数害死,我发誓要为师父报仇,是以一路南下,想着总能遇上你们。果然皇天不负,终是让我又遇上了小姐!“
  太多的震慑让我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正自愣神之际,苏木已是在我脚边跪下,不住重重磕头:”苏木求小姐一定要为师父报仇!他老人家一生谨小慎微,侍奉宫中主子多年,不想仍是落得死不瞑目的下场。师父一直对我照拂有加,他的临终之托我已是无法办到,唯有寄望于小姐和二皇子,替我除了宁家,为师父和他的家人报仇!“
  我有些慌,连忙将他自地上扶起,却见他的额头已是血迹斑斑,不由惊呼出声。雩烟亦是倒吸了口凉气,比之我却是镇定许多,自袖中掏出帕子来,不住替他擦拭着涔涔下落的血珠。
  ”你二人本不熟识,又是如何凑在了一起的?“我疑惑看着二人问道。
  ”我们……“苏木正要开口,却被雩烟接过了话头:”还是我来说罢……“
  她扶着苏木在椅子上坐好,转过脸来朝我露出一丝苦笑来,秀眉微蹙,缓缓道来:”自从皇上下旨将澜家抄家,老爷夫人不堪受辱相继自尽,少爷亦不知所踪,澜家已是如同刀俎鱼肉。天子一言,谁又能违拗?一声令下,将军府中男仆尽数发配充军,女眷全都、都充作了官妓或是营妓……“
  ”什么?!“我一脸难以置信,不由瞪大了双眼:”我、我竟然什么都不知道!那、那你……“
  雩烟面色一派痛苦,泪水又要奔涌而出,她却紧咬了唇,伸手使劲将眼角的泪抹去,深吸一口气续道:”小姐当时身陷宫中,消息闭塞,又如何能知晓呢……当时府中上下俱已乱了套,只道命运如是,就此认命便了。我一个小小女子,自是没有什么主意,皇命难违,只得随波逐流。皇上派人专门将府中所有女眷召集在一起,分批遣往各州县或是军队之中,我本是要被遣去郴州的,但半道上我们这群人却染上了极为严重的风寒,不断有人接连死去,那群看押我们的士兵唯恐被传染上都争相逃了去,留我们自己自生自灭。我们当时身无分文,又病又饿,已是奄奄一息,谁想却在此时碰上了苏先生……“
  原来苏木一路南下之时,意外碰上了染病的雩烟一行人,他跟黎渊研习医术,本事自不必说,几人不消几日已是药到病除。雩烟毕竟跟在澜夫人和我身边时日甚久,眼睛也尖,竟在苏木的包裹中发现了当日我作为答谢赠给他的那块玉佩,是以二人才互通了身份,彼此间也因我而多了分信任和情谊。
  府上众女思索再三,仍是作鸟兽散各谋生计,唯有雩烟留了下来,得知苏木要南下寻我意图投奔,她因着澜苍和我,对于澜家自有其他女眷没有的一份忠贞,是以当下便决定与其结伴同行,一路艰辛,终是寻到了湖州一带,遇上了我们。
  ”你们接下来有何打算?“
  ”我想留在军中做个军医,“久未说话的苏木蓦地开了口,抬起眼来定定看我:”师父传我一身医术,若是没个用武之地,我实在是对师父不起。“
  ”好……雩烟你呢?“我点了点头,视线转向雩烟。
  她似是有些犹疑,默然半晌方低声出言:”我……我还是留在小姐身边伺候小姐罢。“
  ”哥哥那边呢?你便没有想过?“我知她犹疑所为何事,她自小单恋澜苍,眼看澜家遭难,仍是忠贞不二,若说她不是为了澜苍,我说什么都是不信的。
  她苦笑一声,别过了头:”小姐别开奴婢玩笑了……我只是个婢子,断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能远远看着他就已是奴婢的福分了。“
  ”罢了……“我看着她一脸怅惘,却也无可奈何,既是她的决定,我唯有支持:”慕颜他们正自议事,待得诸般事毕,我便将此事告知于他。“
  我站起身来,伸手将二人扶起道:”苏先生先跟我来,雩烟便让那侍卫大哥领了,去雍华宫那里等着澜苍罢。“
  苏木由慕颜安排在军中做了军医之首,他的医术精湛,旁的军医自是无不叹服,军中有了他为后盾,亦让慕颜安心了许多。雩烟顺理成章地跟在了我身边,平素慕颜军务繁忙,除却抽出空来陪我用膳,简单聊上几句,便再无空当,现下有了雩烟作陪,我自是不至太过无聊。
  有时候看着雩烟,便觉自己如同看着当年的琉璃一样,她们喜欢着同一个男人,经营着同一段无望的爱情,同样的执着和倔强,却不知命运是否会给她们善意的安排。自那日雩烟见过了澜苍,将那柄匕首交了给他,他一连几日的神情都不对劲,偶尔见着他,他亦是眉头紧锁,满眼毅然的火焰。想是父母之仇再次浮上脑海,更是激励着他比往昔更要拼命,听雩烟说他整夜整夜地伏在案头研究军情,勾画进攻路线,甚至比慕颜还要上心,我心里已是为他的身体着急,更莫提默默关注着他的雩烟。
  慕辰派出的援军前两日方与宇文朔会合,宇文朔得此强援,态度立马便强硬起来,几次主动出击攻城,却都被襄原拦了下来。襄原手下虽是精兵强将,却也难以抵挡宇文朔连续不断的挑衅,几次下来,亦是损失了不少将士。
  转眼便到了南方的梅雨时节,整日整日的连阴雨让守城变得更加困难,一些将士在城头支撑了几天几夜,不堪疲劳累倒在地,或是淋了雨染上风寒,顿时让战斗力锐减。苏木来到这里没多久便要开始忙碌起来,病人太多而医者甚少,我和雩烟虽替他帮忙熬药,照顾伤患,却仍是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每日天不亮就得起身,到了子时之后才得以歇下。
  好容易得了空能歇上一阵,雨却仍是下个不停,遣走了所有尾随的侍卫,我撑了伞独自一人在行宫中漫步,雨雾缭绕,让人看不清前方为何,漫无目的乱逛了一阵,竟转到了凌霄阁前。
  收伞推门而入,那熟悉的木头阶梯让我几欲落泪,一步步拾级而上,心亦跟着一下下抽痛着,回想着当年慕辰拉着我登临远望,为我准备的哄我开心的烟火,许下的那些誓言,不由一阵嗟叹。
  推开顶层的门,骤然入眼的光线让我不禁抬手遮挡,尚未看清外面光景,却听得一个低沉柔和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你也来了?“我心下一惊,顿时张开了眼。
  ------题外话------
  二更来了~亲们对文文有什么意见想跟攸宁交流讨论的都可以留言给我啊~喜欢本文的亲们就加个收吧~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度献计

  慕颜青丝披散,一袭白衣,身形朦胧在雨雾之中更显清冷,面庞却隐隐带着丝温暖,让貌若谪仙的他总算沾了些许的人气儿。认识他那么久,自以为对他那绝世的容颜已有了绝对的抵抗力,未想这烟雨中的他仍是看得我愣愣出神,犹如一幅画中人,又似一尊玉石雕,俊美不可方物。
  他见我直看着他眼光呆滞,嘴边露出一丝柔柔的微笑,朝我伸出手来。我条件反射似地将手交在他手中,他微微使力,便将我拉到了他面前:“也来这儿看雨么?”
  “只是无意经过,倒扰了你的雅兴。”我靠在他怀中低低出声,细嗅着他衣襟上淡淡的檀香,神魂几欲就此迷醉。
  “雅兴可提不上,闲愁倒是有一些。”他指尖拂过我的发梢,轻巧地捏过几许发丝绕在手指间翻转,语声看似淡淡,却有着谁人都听得出的烦忧:“这雨不知下到何时方休,道路湿滑泥泞,天气多变反常,多少将士受伤生病,你和苏木、雩烟这几日可是忙坏了罢?”
  我皱了皱眉,却仍是轻轻摇头,不欲让他担心:“哪有……能为你分忧一二,不让自己觉得是你的负担累赘,我已是万分欢喜。”
  他轻叹一声,爱怜似地抚着我的头顶:“你知道么……你越是这般体谅,我心中越是难受。你跟着我原该是享福安乐,不是来受这些苦难折磨的。”
  我心中一阵纠结,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劝慰,只得伸臂环过他的腰身,将他抱得更紧。他兀自叹息,语声沉沉续道:“……还有那些甘愿追随的将士,如今却要生生被困在这里,每每想起,亦觉对他们不起。昨儿有人来报,城中粮草防潮不及,近一半已开始腐烂了,若这连绵阴雨再不停歇,我们再不能重整士气,只怕宇文朔联合其援军再行攻城,我们便有可能……”
  “你是主帅,全军的主心骨,这个当口可莫说丧气话……”我忙伸手捂住他的口唇,朝他微微摇头。他眼帘低垂,唇角一撇,无奈露出一个苦笑来:“我也就在你面前说说,面对全军上下,孰重孰轻,孰可言孰不可言,我还是明白的。”
  他眼眉间的那抹疲累和哀愁直看得人心疼不已,如今形势不利,他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平素面对的都是共事的将领,这些担忧又如何能够说得出口?坚强如他,亦有懈怠的时候,而他软弱和疲惫的一面,却从来只展现给我一个人看。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我伏在栏杆上朝远处望去,一片雨雾朦胧,却是什么都看不清:“愁绪再多,总也比不上这漫天烟雨,川上碧草。我知道你做得已够多够好,就算最终、最终……也不要这般苛求自己,尽人事听天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将眼光重新转向他,他眉头依旧皱着,见我朝他淡淡一笑,亦敛了满面愁容,回给我一个温柔的眼神,再不多说,只是伸过手臂将我的腰身环住。
  虽已初夏,一场场的冷雨夹着凛风仍是令人瑟瑟发颤,他衣着单薄,却仍在这风雨中岿然,冰凉的双手加力,更是将兀自打着寒战的我拥得更紧。这般压力当前,他承受的已然够多,我帮不上他什么忙,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只言片语的抚慰。思及至此,那令人绝望的无力感仿佛再次蔓延了全身一般,让我再也无暇去想过往的那些无谓伤痛,一声深重叹息甫一出口,便即被凌霄阁外淋漓的风雨之声淹没殆尽。
  慕颜的担心果非多余,两军僵持了已有半月,虽是骤雨初歇,可除却受潮的粮草外,余下的已再难供给城中百姓,更莫提驻扎的万人军队。为了不动摇军心,消息自然是自上而下封锁了的,可纸包不住火,先前恶劣的天气已是令众将士抱怨不已,一旦粮饷短缺之事扩散开来,敌人尚未进攻,我们已是自乱阵脚不战而败,又谈何直捣京畿?
  “天气渐好,我前几日已然下令开始攻城,只是宇文朔那小子仗着湖州素来富庶,又借其地利之便,居高临下只是固守,再不出城相攻。我看他畏惧我军攻势猛烈,又恐那日水战惨败再次上演,是打定主意要与我军将这消耗战打到底了。我们虽将粮饷短缺之事严密封锁,可终归是瞒不了多久,为着战事考虑,不如下令暂且将粮草优先送往军队之中,为了突围取胜,想必百姓亦会理解这权宜之计……”襄原负手立在殿中,眉头紧锁,深叹几许,半晌方沉沉开口。
  他话音未毕,慕颜已是抬手示意他噤声,摇了摇头道:“不可。我军自诩正义之师,沿途百姓这才对我们信任有加,旗帜一旦竖起,便断不能因小失大,毁了这好不容易建立起的民心。”
  “可粮草一绝,这仗是决计打不下去的,不用那宇文朔出手,我们自己已是自寻死路。”澜苍默然良久,终是上前一步开口相劝。众将左右顾盼,不乏低声附和,我立在大殿一侧,朝堂上的慕颜望将过去,他的脸色淡漠之下氤氲着焦虑,双唇紧抿成线,想必亦是挣扎不已,心中兀自权衡此间利弊,却又难以将一个“好”字说出口来。
  “不还能撑上几日么?”无邪之声犹如闷雷一般,瞬间让殿上嘈杂静了下来:“我就不信我们集结全军兵力,还攻不下一个小小湖州!”
  襄原瞪了无邪一眼,冷哼一声道:“小子狂妄,如此不加思量,可是要让全体将士陪你去死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