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这辈子做个贤后 >

第98章

这辈子做个贤后-第98章

小说: 这辈子做个贤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知道提前太子?”骆忱老练的双眸微微眯了一眯,“你忘了他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太子妃思绪微转,似明白了什么,神色霎时一震:“父亲的意思是……”
  “当日前太子势力如日中天,放眼诸多皇子,谁能与他相提并论?若不是他自己轻举妄动,自毁根基又如何能有今日这番局面?再想想当日殿下为了诱他兵变费了多大的功夫?”
  “父亲是说……这是秦王之计?意为故技重施,诱太子自取灭亡?”
  骆忱深深地点了下头,缓缓转身朝向门外,目光望着时景离去的方向:“还是太子处事沉稳,思虑周全。你啊,你险些中了别人的计了。”
  太子妃悻悻然地垂下眼:“是女儿思虑不周……但,若这密报是真的又该如何是好?若秦王手中真的有殿下通敌卖国的证据呢?”
  骆忱转过身来:“这就是为什么殿下要去向陛下请安,只要陛下的心总是向着殿下的,这天就还不至于变……再有,战场上是个凶险之处,这场仗秦王能不能回来还未可知,你却先乱了阵脚。万幸殿下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了,实在是幸之,幸之。”
  太子妃鲜艳的红唇微弯:“那咱们要盼着西夏与北燕团结些才好。”
  ……
  十二月的北境,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陌率军到了大周与西夏边境,便将大军驻扎了下来,多日来似全无拔营的打算,倒是数次暗中入城。
  北境苦寒,他万般不想让长歌在这里生产,但如今危机四伏,唯有将她留在自己身边他才能放心。虽是无奈之举,他也尽力在起居上多费心思,想让她在这里过得舒服些。
  城中的宅邸是新置的,人都是他自己身边最得力的人,过冬之物他一一过目,一应备好之后,他又亲自用草药熏了房间,之后又自己在这新置的房中睡了两宿,待尽善尽美,便安心等着接她。
  时陌撑着伞站在门口等长歌,目光静静落在街道尽头,然而他没等来长歌的马车,只等来了一人一马自风雪中赶来的慕云岚。
  慕云岚身后是空荡荡的苍茫暮雪,时陌眼中的光芒刹那间黯淡下去。
  慕云岚在他面前下马,时陌不置一词,转身进了门。
  慕云岚看着他清隽冷漠的背影,一言难尽地跟上去。
  “殿下不问一问吗?”
  时陌脚步不停,一言不发。
  “殿下怎么转身就走,走得这么急,说不定长歌就在后面呢。”慕云岚不知道怎么想的,不怕死地说。
  时陌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目光毫无温度:“你来了,她便不会来。我早该想到,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离京。”
  慕云岚摸了摸鼻子,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这是长歌给你的信。”
  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描补道:“她不放心别人,特地让我亲自跑的这一趟。”
  时陌似笑非笑地看了慕云岚一眼:“本王要谢谢她有心吗?”
  这眼神看得慕云岚感觉自己落了一鼻子灰。
  秦王殿下明显是生气了,但是……和他有什么关系啊?他也只是个送信的啊。
  慕云岚觉得手酸,好在时陌生气归生气,信还是接了过去。
  颇有些厚度,他似并不急着拆,转头大步走在前。
  慕云岚一进院中,便觉院中清冷的梅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他还没闻够,待进了厅中,又立刻闻到满屋温暖的茶香,那股子温暖一经吸入,仿佛刹那间就游走在四肢百骸,将身上的风雪寒气扫去,说不出的熨帖舒服。
  连慕云岚都忍不住惬意地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暗叹了一声“好福气。”
  难怪当初千难万难也要选这个男人。
  一抬眼,对上面无表情的秦王殿下,又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行,好福气不是给他的,他懂。
  “谢殿下。”慕云岚双手接过时陌递来的茶盏,又添了一句,“谢王妃。”
  时陌瞧了他一眼。
  慕云岚笑道:“我知道,这些都不是给我准备的。”
  时陌默了默,问:“她还好吗?”
  慕云岚敛色道:“我和大哥没有进宫,并未见到妹妹,只有父亲与她见了一面,父亲离宫后便匆匆出了京,这才未能亲自前来回信,望殿下恕罪。”
  “但请殿下放心,妹妹一向主意正,她既未随父亲离宫,可见宫中局势她尚能掌控,请殿下不必担忧。”
  时陌唇角微勾,讥诮笑了一声:“本王此刻真是恨极了她的主意。”
  慕云岚:“……殿下不若先不要忙着恨她,且先听听宫中的消息?”
  时陌瞧了他一眼,没吱声,慕云岚这就将宫中情形巨细靡遗一一汇报。
  晚膳时,慕云岚留用。看了眼满桌菜色,都是些繁复需要提前许久准备的,皆是长歌最爱,让慕云岚再一次默默叹了一声“谢王妃。”
  一面用膳一面又向时陌汇报了东宫情形。
  到事情说得差不多时,已是三更时分。时陌安排了人带慕云岚去歇下,自己起身往后院走去,怀中揣着长歌给他那封厚厚的信。
  回到房中,独自一人,这才坐在灯下将信拆开。
  入眼那熟悉的字迹,竟让他惊讶地挑了下眉。
  “有没有吓了一跳?”
  突兀又俏皮的第一句话就这样映入他眼中,让他顿觉好气又好笑,无奈又像是着了魔一样地往下看去。
  “我写得像吗?晃眼一看,是不是有点像你自己写的?”
  很像,他想。唇角已不觉宠溺地勾了起来。
  及至看到她说,她很想他,想他想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后来发现,临他的字入了神,就仿佛他还在她身边,那时她总觉得特别惬意安心,所以她总临他的字,不觉竟将他的字写得这样像了,她问他可否有消气。
  他黑瞳里映着她的思念,忍不住喃喃低叹:“哪里还有气,都被你化为绕指柔了……”
  她和他说得最多的是孩子,孩子伸了几个懒腰,踢了她几下……她说孩子也想他,有一晚不睡觉,在她肚子里动来动去,将她吓得以为它不好了,连夜传来方院正来瞧,一切又最正常不过。她躺在床上,一个人望着窗外的月色,忽然就福至心灵地明白过来,它应该也是想爹爹了。她对它说爹爹去了战场,不过分别只是短暂的,不久爹爹就会回来,带着万里荣光回到他们母子身边,迎接它的出生,然后就再也不与他们分开了。她说完,孩子就奇妙地安静了下去,她被这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也不觉红了眼眶,贪恋地看着她的字字句句。这夜,他独自坐在灯前,来来回回将她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第二日清晨,慕云岚来向他辞行,时陌将一封信交给他。
  慕云岚见他身上还是昨日那身衣服,心中便明白过来这人昨夜应该一夜未睡,只是这信未免太薄,怕是只有一页纸。
  比起长歌那封信,这封看起来未免寡情。慕云岚以为时陌过了一夜还在生气,忍不住替长歌解释道:“这一路太子成长不少,如今行事越来越谨慎求妥,要他中计并不容易,长歌主动留在宫中,也是想要助你一臂之力。”
  “本王知道。”时陌淡道,“信中便是她想知道的事。”
  慕云岚这才松了一口气,拜别时陌出门,一人一马迅速消失在风雪中。
  慕云岚离开后,时陌回了城外军营,却依旧按兵不动。西夏使者数次来求他出兵,他皆以将士们尚未从途中那一场瘟疫恢复为由将人打发。
  他们途中遭遇那一场瘟疫自然不仅大周得到了消息,正在作战的西夏与北燕也得了消息。西夏使者见时陌军中将士确实个个面黄肌瘦、士气萎靡,看着样子也知道这些人就是上了战场也靠不住的。易地而处,他若是主帅,他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带着这种兵上战场去找死。
  西夏使者只好另求他路,再修国书向大周天子求救,求增派援军。
  毫无悬念,天子监国之下,援军是求不来的。
  西夏求救无望,只能勉力苦战。李氏一族起初尚还对大周心存幻想,总盼着他们能够施以援手,以致在北燕铁骑之下节节败退。如此屡战屡败,李氏一族终□□速被打至核心腹地,全军退守都城外八十里处。
  若是此战再败,北燕将可长驱直入,直取西夏皇城,届时,西夏国灭。
  这是最后的一战。
  过去的每一战之前,西夏使者都会去求见一次时陌,而这一次,时陌的营外却出奇地安静。
  西夏使者没有来,因为这一次,这名年迈的老吏也穿上铠甲、提起早已蒙尘的刀,与其他西夏子民一样上了最后的战场。
  西夏的几个王爷原本各自为政、勾心斗角,至此灭国之际,终于再无派系争斗,所有人团结到了一个阵营。他们同袍上阵,所有人齐心协力举起了同一面旗帜。
  大雪纷飞的苍莽雪原之上,殷红如血的李家旗帜猎猎飘扬,所有人头上扎着鲜艳的头巾,随着嘹亮的战角声,举起长刀,视死如归奔赴北燕铁骑……


第112章 
  太子监国后,懿和帝便三不五时罢朝,朝中大小事一应太子做主,看起来似对太子极为信任。倒是太子谦恭,但凡涉及军政要事,无不主动请示,此举正得圣意,懿和帝对太子愈加放手。
  这夜懿和帝宿在舒妃宫中,第二日晨起,舒妃贴身宫婢匆匆来给长歌送信。
  “太子殿下带着如山奏折前来见陛下,皆是朝中大臣参秦王殿下的,娘娘请王妃速过去。”
  长歌到得前殿,还未进门,便听见时景的声音,隐隐似克制住满腔义愤:“别说诸位大臣,就是儿臣也实在不知六弟在想什么,他奉旨北上乃是驰援西夏,但他到后却一直按兵不动,无视西夏使者数次绝境求援,冷眼旁观。如今慕容城就快要打到西夏王都了,他却一点发兵迹象也无。这情形瞧着,他千里赶去倒像是为了就近看西夏是如何亡国的。”
  “儿臣恳请父皇以抗旨不遵之罪论处,容儿臣派人前去将秦王带回。”
  长歌站在门口,面不改色请夏晖通传。夏晖行礼而进,不久出来带她进去。
  懿和帝同舒妃正在用早膳,面前还摆着热腾腾的御膳,懿和帝见了长歌,似笑非笑道:“正说着老六,你就到了,可有用膳?”
  长歌笑着摇了下头:“原就是先来向陛下和娘娘请安。”
  “那便坐下一同用膳吧。”懿和帝转头对夏晖道,“给秦王妃赐座。”
  长歌不客气地坐到了舒妃下首,在时景的目光中泰然自若地咬了一口汤包,不疾不徐咽下,而后才缓缓转头看向时景,一副忽然醒悟过来的样子问:“太子殿下可是有政事要说?可要长歌回避?”
  懿和帝道:“不用,事关老六,你也不是外人。说吧,太子。”
  时景顿了顿,再将前线情报细说了一遍,末了,道:“倒是儿臣当日疏忽,忘了秦王曾在西夏为质三年,西夏乃是他受辱之地,要他出手救李氏一族,他心中焉能甘愿?儿臣恳请父皇下旨,派人将秦王带回!”
  懿和帝听完,不慌不忙瞧了长歌一眼:“长歌,你说呢?”
  长歌用帕子轻轻擦了擦嘴角,笑盈盈道:“父皇,长歌也觉得如此再好不过。”
  时景微惊看向长歌,而舒妃则是震惊,唯有懿和帝面不改色。
  长歌笑了一声:“说起来,还请父皇勿怪,长歌觉得当日压根就不该让他去,寻常民妇生产尚有夫君陪在身侧,坊间都说长歌是这帝都最会投胎的女子,可如今这光景却要承受夫妻分别、骨肉分离。奈何是陛下下的旨,君无戏言,长歌也是无奈,今日若太子殿下愿替长歌将夫君带回来,长歌倒是好生感激殿下。”
  舒妃闻言,当即皱眉斥道:“长歌,你休要儿女情长!”
  “陛下以为长歌说得不对吗?”长歌含笑反问。
  懿和帝深深看了长歌一眼,忽转头看向时景:“太子,秦王妃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太子脸冷冷紧绷,眯眸看了长歌一眼,对懿和帝行礼道:“是,儿臣明白了,儿臣告退。”
  懿和帝挥了下手,长歌忽道:“殿下且慢。”
  众人看向长歌。
  长歌在蓁蓁的搀扶下缓缓起身,走至太子跟前,缓缓福了一福:“长歌有一困惑,这月来一直辗转思索,苦无结果。太子惊才绝艳之才,可否替长歌解惑?”
  时景眼风看了懿和帝一眼,见后者不动声色,以礼回道:“秦王妃谬赞,有事还请但说无妨。”
  长歌笑道:“慕容城以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西夏,亲取西夏王李元嵩性命,声势大震。西夏群龙无首,一盘散沙,接连全军覆没,如今阖族仅剩不到十万兵力,敌我兵力悬殊,方求救大周。大周应倒是应了,却仅以区区一万兵力迎敌,且为亲王领兵。若殿下为慕容城,当如何?若殿下为西夏高层,又当如何?”
  时景脸色剧变,眸光如锋盯着长歌。
  长歌含笑看着时景。
  她身后,懿和帝喝尽最后一口粥,放下碗筷,道:“嗯,好问题!太子,你回答长歌。”
  时景拳头攥紧,眯眸盯着长歌,道:“孤一出生就是大周的皇子,身体里流的是时氏的血,根深蒂固以我大周为重,如今成了习惯,反倒是无法代入李氏与那慕容氏的所思所想了。”
  “哦?可是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殿下虽未领兵打仗,但是我大周储君,将来少不得也得揣摩敌人的心意,方能先发制人立于不败之地。”长歌笑吟吟看着时景。
  时景脸色铁青。
  “嗯,长歌说得不错,太子你要记在心里。”懿和帝意味不明道。
  “是,父皇,儿臣谨记。”时景咬牙行礼,“儿臣告退。”
  长歌含笑朝太子福了一福。
  太子离去后,长歌返身向懿和帝告退:“父皇,长歌也告退了。”
  “嗯,去吧。”懿和帝挥了下手。
  ……
  时景出得舒妃宫中,立刻有近臣上前请旨:“可要立刻派人去边境问秦王之罪?”
  时景脸色铁青,阴冷地看了那人一眼,一言不发大步离去。
  懿和帝出来,远远瞧见时景气急败坏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处,面无表情的脸上喜怒难辨。
  “夏晖,一会儿给太子送套书过去。”
  ……
  时景回到东宫不久,夏晖就到了,送来一套书。
  “《孙子兵法》?”太子妃一脸茫然地看着时景,“父皇这是何意?”
  时景狠狠一挥手,将桌上的《孙子兵法》连着一应笔墨纸砚全部扫到了地上,将一旁的太子妃吓得连连后退了数步,瑟瑟地看着发狂的时景:“殿下……”
  ……
  “书送过去了?”
  夏晖回懿和帝身边复命时,懿和帝正立在御花园后面那片湖前,湖面结了冰。
  “是,陛下。”
  “太子什么反应?”
  “回避下,太子殿下甚是欢喜。”
  “甚至欢喜?”懿和帝转头看了夏晖一眼,笑了。
  他指着夏晖摇了摇头:“你啊,你是被他骗了!他现在指不定正在摔东西大发脾气呢!”
  夏晖面露疑惑:“这个老臣就不懂了,太子今日所求陛下皆应了,又有赏赐,如何不喜?”
  “谁告诉你朕应了?”
  “难道不是?”夏晖哭丧着脸。
  “你以为慕长歌说那番话真是在感激太子?她那是话里有话呢,她在提醒朕,君无戏言,当日是朕下的旨,朕选的秦王,朕使她夫妻分离。如今秦王人去了边境,仗还未打,胜负未分,朕却又下旨去把秦王带回,如此出尔反尔,岂不是等同于昭告天下朕无识人之明,是个反复无常的优柔寡断之人?”
  夏晖闻言,登时恍然大悟,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