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

第74章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第74章

小说: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迟越脸一黑:“你怎么在这里?”
  尉迟五郎道:“今日上巳,我就知道阿兄肯定会想方设法甩脱我,与阿嫂两人出去逍遥快活。哼,想得倒美!故此我天未亮便来车里候着你们。”
  尉迟越恼羞成怒,便要将他扔下车,沈宜秋道:“殿下就让五郎与我们一同去吧,人多热闹。”
  不等太子说什么,尉迟渊已经叫起来:“阿嫂真好,阿嫂就是个活菩萨,我就知道你们家是阿嫂说了算,阿嫂的大恩大德五郎无以为报,来世结草衔环以报……”
  话未说完,额头被他太子阿兄重重弹了一记,吃痛“哎唷哎唷”叫唤起来。
  尉迟越无法,只能带着这讨人嫌的累赘一起上路。
  一行人到得宁河边,太阳才堪堪升到水面上,朝霞映得河水流光溢彩、绚烂如锦。
  宁州习俗,每到上巳前后,城中商贾便在宁河两岸支起棚帷,当作店肆,斑斓的彩棚鳞次栉比,又有人独出心裁,赁了停泊在渡口的船只,备上茶菓酒肴,便成了水上的茶肆酒馆。
  彩棚舳舻相连十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水边集市。
  他们到时时辰尚早,商贩们正在忙着支棚张帷。
  一行人沿着河边漫步,清寒的晨风裹着淡淡的水腥气往人肺腑里灌。
  尉迟渊忽然皱着眉头抽抽鼻子,双眼倏地一亮:“古楼子!”
  经他这么一说,众人都从冷风中分辨出一缕暖暖的香气,是烙饼与羊肉混合在一起的气味。
  尉迟越乜了他一眼:“鼻子比孤的日将军还灵。”却也不由得食指大动,出门前虽用过些早膳,但清晨没什么胃口,只用了半碗粥,此时方才觉得饿了。
  一行人循着胡饼的香气,寻到一艘画舫,果见一个粟特人正在船尾烙饼,旁边还有个胡女守着装油茶的汤镬,见了几人眉开眼笑,大清早便开张,自是大大的吉兆。
  几人要了两个鼓楼子并几壶油茶,让店主将饼切成片,登上船,围坐在一处,一边饮茶吃饼,一边看着河边纷杂忙碌的景象。
  日头渐渐升高,商贩们已将货物摆好,城中的士庶渐渐涌向水边,一时间宁河两畔人喧马嘶,夹杂着凌乱的乐声,好不热闹。
  尉迟越放下见底的茶杯,对沈宜秋道:“我们也去逛逛。”
  尉迟渊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指了对岸一处道:“那里有戏台子,咱们去看百戏!”


第107章 赠刀
  上了岸,尉迟渊便要过桥去对岸看百戏。
  尉迟越袖着手,嗤之以鼻:“长安又不是没有,大老远的跑来看百戏,呵。”
  乜了弟弟一眼:“真有你的,尉迟五郎。”
  话音未落,他一眼瞥见沈宜秋,见她双眸亮闪闪的,似有期待之色,尉迟越这才想起,她自小受沈老夫人约束,在长安时大约没什么机会看百戏,便即改口:“灵州地处边陲,风俗自与京都不同,此处的百戏不知有何独到之处,去看看也无妨。”
  尉迟渊冲着沈宜秋一揖:“沾林兄的光。”
  说罢不等他太子阿兄教训,朝着前方的黑渠桥飞奔而去,跑到桥头,掐了一条柳枝,一边走一边时不时抽打一下石阑干。
  尉迟越在后面看着,没好气道:“手里一刻不能闲着。”
  桥上人如织,车如龙。
  过了桥,所有人都在往戏台的方向涌。
  尉迟越隔着袖子握住沈宜秋的手,低声道:“跟着我,这里人多,小心别走散了。”
  沈宜秋身着男装,两个男子在光天化日下手牵着手,怎么看怎么古怪,但沈宜秋却任由他牵着没抽回手。
  他们被人潮推挤,仿佛两片随波逐流的叶子。
  尉迟越索性将她圈在怀中,用双臂隔出一方安全的天地。
  周遭人马喧嘶,闹到极处,又变作一种别样的宁静,尉迟越忽觉世上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心中涌起无限的柔情来。
  沈宜秋已经有些后悔了,又担心走在前面的尉迟渊——这孩子虽精明,到底还是个孩子。
  好不容易挤到戏台前,台上正在演鱼龙漫衍。
  只见一个身着红衣的伎人摇动手中一串金铃,一只猞猁随着铃声跳跃不休。
  忽然间,金铃脱手,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入河水中,说时迟那时快,猞猁也跟着“扑通”一声跳下河去,潜入水底不见了踪迹。
  人群中发出阵阵惊呼,就在这时,猞猁入水处跃出一条红鲤鱼,那串金铃便挂在鲤鱼尾上。
  鲤鱼在水面上跳跃不休,初时水珠四溅,不多时,水面渐渐起雾,雾越来越浓,直至将那尾鲤鱼全部吞没,铃声亦随之息止。
  围观诸人凝神屏息,戏台上的乐人拍击起手鼓,鼓声如雨渐密。
  沈宜秋从未看过鱼龙漫衍戏,虽知是幻术,一颗心还是不自禁地高悬起来,忍不住抓紧了太子的手。
  尉迟越嘴角漾起笑意,凑到她耳边道:“注意看,鱼要化龙了。”
  沈宜秋虽从名字上也能猜个大概,但是叫他这么说破,实在是有说不出的气恼,转过头斜乜他一眼,低声道:“殿下太欺负人了!”
  就在这时,浓雾忽然散去,一条八尺长的大金龙从水面中一跃而起,张牙舞爪,嘶吼着冲入青云中。
  龙影消失在天际的同时,一串金铃从天而降,伎人轻轻一跃,将金铃接在手中。
  沈宜秋双目圆睁,忍不住惊呼出声。
  尉迟越叫她这没见过世面的模样逗笑了。
  伎人向人群团团施礼,围观众人向台上抛掷铜钱。
  沈宜秋也从腰间锦囊里掏出块银饼子,便即往台上扔,谁知她抛得低了,银饼子台基上撞了一下,蹦入草丛里,叫人眼疾手快地捡了去。
  尉迟越扑哧笑出声来,沈宜秋懊恼不已,又从锦囊中摸出一块,使力往台上扔,哪知道这回矫枉过正,扔过了头,银饼子直接从台上飞过去,扑通一声落进河里。
  太子笑得前仰后合,沈宜秋恼羞成怒。
  尉迟越笑了一阵,方才从自己囊中摸出一块银饼子,往台上一抛,只听“铛”一声响,银饼子刚好落在那伎人的钱箱里,人群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沈宜秋又好气又好笑,这厮臭显摆的毛病怕是一辈子也治不好了。
  红衣伎人牵着他的猞猁下了台,换了一个身着彩画胡服、手执长剑的少年上台,演的却是跳丸舞剑。
  沈宜秋不等尉迟越拿丸字做文章,先下手为强道:“这剑法可比刘兄差得远了。”
  尉迟越在她腰眼上不轻不重地掐了一把:“敢笑话孤,来日要你好看。”
  沈宜秋被他掐了痒处,不敢再笑话他,认真看着戏台上的表演。
  接着是踏摇娘、寻橦、舞马之类寻常戏码,都是沈宜秋上辈子看过的,不多时便没了兴致。
  尉迟越见她掩着嘴打呵欠,便道:“咱们去河市逛逛,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沈宜秋道:“五弟找不见我们怎么……”
  话未说完,尉迟越已揽着她往人群外钻:“趁着人多赶紧走,再晚又甩不脱他。”
  顿了顿道:“有侍卫跟着他,不用担心。”
  两人挤出人群,携手沿着河边缓缓而行。
  今日三月三,这河市的热闹比之长安市坊有过之而无不及,又因地处西北边陲,有许多胡人,不时有拉着客人和货物的骆驼打他们身边经过。
  店肆主人都卯足了劲,有的用彩缯、绢花将自家的铺子装点得五彩斑斓,有的奏起龟兹、焉耆等地的音乐招徕客人。
  沈宜秋两世为人,连长安的东西两市都不曾逛过,对市集的印象还来自年幼时随父母一起逛河市的久远记忆。
  此时走马观花地看过去,只觉琳琅满目、目不暇给,恨不能生出八双眼睛。
  尉迟越一见她脚步慢下来,也不用等她开口,顺着她目光看过去,见她正盯着什么出神,便即低头打开钱袋子,乖乖往外掏银子和金子。
  不一会儿,两人手中各捧了菓子糕饼盒,里头装着花截肚、木蜜金毛面、樱桃煎之类的小吃。
  也有不少是西域才有的特产,伊吾的香枣,高昌的刺蜜,还有用石蜜和牛乳做成的乳糖,压成小狮子、小老虎和小象的形状。
  两人一边走一边吃,渴了累了就随便找家茶肆或酒肆,要一碗油茶或是酸甜的葡萄浆。
  尉迟越很快便看出来,太子妃对那些奇奇怪怪的舶来品特别感兴趣,什么水獭毛织成的獭褐、拂林的绣氍毯、康国的毛锦、大食的宝装玉瓶子、安国的鸵鸟卵杯、于阗的瑟瑟珠、拔汗那的琉璃手镯……拉拉杂杂一大堆,大部分都是替宋六娘、王十娘和邵芸等人买的。
  她喜读书作画,书画铺子更是不得不逛的地方,上好的猩猩血、昆仑黄和紫胶买了一堆,还有一堆看不懂的西域书。
  跟在后头的贾七和贾八两兄弟手提肩挑,俨然成了两个货挑子,最后实在拿不下,索性赁了头骆驼,将货物挂在骆驼背上。
  两人一路且吃且逛,不知不觉日头偏西,两人的钱袋子都已经底朝天。
  沈宜秋在太阳底下走了这么久,亦走得乏了,有些意兴阑珊,正想打道回府,忽见前方有一爿卖胡刀胡甲和弓矢的铺子,醒目处挂着十几把金装胡刀,她的目光落在一把错金小胡刀上。
  尉迟越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只见那柄小刀六寸来长,玳瑁刀柄,刀鞘上錾刻着萨珊样式的立鸟和缠枝花纹,上面嵌着红宝石、祖母绿和瑟瑟,乍一看与他幼时钟爱的那柄小胡刀倒有七八成相似。
  嫡母说他年幼时曾执意要将自己珍爱的金刀赠给沈宜秋,可来龙去脉他却记不太清楚了。
  太子心中一动,走过去,从挂扣上摘下刀,一摸那刀鞘,便知远不如自己那柄精巧,薄薄一层鎏金下面,黄铜从刻花里露了出来。镶嵌在上面的红宝石和祖母绿也不过是琉璃珠。
  他抽出刀,试了试刀锋,倒是十分锐利。
  想了想问道:“什么价?”
  那店主是个粟特大汉,一双浅栗色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转瞬之间便将来人的衣着、相貌、谈吐、气度一通合计,折算出这柄刀的价格,冲着他们伸出两根肥短手指。
  尉迟越转头对贾七道:“借我二两银。”
  那店主瞪大了眼睛,随即大笑起来,连连摇头,将刀夺回去,作势要收起来。
  尉迟越道:“如何?”
  店主操着一口蹩脚的大燕话:“客人,老汉,作弄。”
  拿过一张牛皮,用刀轻轻一划:“宝刀。”
  又指那刀鞘:“纹样,不同,每一把。”
  那对山猫似的眼睛微微眯起,再次伸出两根手指,扭了扭:“二两金,不是银。”
  沈宜秋难以置信,指着刀鞘上一处道:“这只立鸟哪里像鸟,活似一只肥鸡,翅膀还一长一短。这瑟瑟上还有裂痕。”
  便即去拉尉迟越:“这是坑人呢,刘兄我们走。”经过一天的历练,她已经对货物的价格有了大概了解,这柄胡刀要价二两银已算得黑心,二两金就和抢差不多。
  不成太子却岿然不动,从腰间解下一块白玉摩羯佩:“这块玉值二十两金,与你换。”
  那店主双眼一亮,随即犹豫起来,他做了三十年买卖,不曾遇到过这样的冤大头,反而疑心其中有诈。
  尉迟越懒得与他周旋,扔下玉佩,拿起金刀,往沈宜秋手里一塞:“先拿着玩,回去给你换把好的。”
  店主在后头一叠声道:“客人,好眼光,宝刀,英雄……”
  沈宜秋握着那把不菲的胡刀,十分意难平,嘟嘟囔囔道:“那粟特人好生刁滑,这么大一块上好的于阗羊脂玉换这把刀,倒不如去抢……”
  尉迟越在她气得鼓鼓的腮帮子上捏了一把:“不过一块玉,有什么稀罕的。笑一笑。”
  沈宜秋笑得比哭还难看。
  尉迟越在她发顶上嗅了嗅,蹙眉道:“这是什么味儿?”
  沈宜秋莫名其妙。
  尉迟越道:“哦,原来是铜臭味儿,这集市果真是逛不得的,我的金小丸玉小丸,逛完成了铜小丸。”
  沈宜秋转过头去不再搭理他。
  说话间,日头渐渐往下沉,已接近波光粼粼的水面,染得宁河宛若熔金,人马渐渐稀了,有些商贩急着归家,已开始收摊,一场繁华行将落幕。
  沈宜秋想到明日便要离开故乡,心中满是眷恋。
  就在这时,尉迟越忽然握住她的手:“听你乳母说,下个月初六是沈夫人忌日,你难得回一次灵州,当去祭扫一番。”
  沈宜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尉迟越接着道:“我同谢刺史说一声,你还是住在原来的院子,我留一千禁卫在灵州。”
  沈宜秋道:“这些精骑是护送殿下去凉州的,妾不可……”
  太子转过头乜她一眼,笑道:“怎么,舍不得为夫?”
  沈宜秋垂下头:“多谢殿下体恤妾,但是真的不用留那么多人。”
  尉迟越斩钉截铁道:“再少孤不放心。”
  他将沈宜秋留在灵州,全她的孝心只是其一,此外,凉州去灵州千里,一路都是沙碛,艰苦自不必说,且此行虽是议和,但难保吐蕃人不会有什么不轨之心。
  将她留在灵州,他才能高枕无忧。


第108章 分别
  翌日,太子一行整装待发。
  尉迟越要先去朔方军营地检阅和劳军,接着前往凉州。
  他执意留了一千精骑在灵州府,一众亲卫中弓马、刀剑最娴熟的贾氏兄弟也受命护卫太子妃。
  邵泽作为太子妃的表兄,自然也要留下。
  此外,牛二郎和五十多名随他投军的“山匪”也留在灵州,编入禁军中。
  临行前,尉迟越将贾氏兄弟、邵泽、牛二郎以及这一千精锐的将领,羽林中郎将周洵叫到跟前,看了眼沈宜秋,对众人道:“尔等须不遗余力护卫太子妃无虞,孤不在时,听候太子妃差遣。”
  贾七贾八知道太子妃在太子心中的分量,又在曹彬案中见识过太子妃的能为,当下郑重其事地行礼:“仆等谨遵殿下之命。”
  牛二郎昨夜才得知太子的“男宠”原来是当朝太子妃,心中仅剩的一点芥蒂也烟消云散,当即抱拳道;“仆就是不要命也一定护得娘娘周全。”
  尉迟越微微颔首,又看了一眼中郎将周洵,淡淡道:“周将军还不曾见过太子妃吧?”
  周洵微微扯了扯嘴角,向沈宜秋行了一礼:“末将拜见太子妃娘娘。”
  态度颇为敷衍,虽称不上倨傲,却也绝不算恭谨。
  沈宜秋打量了他一眼,只见这年轻的武将肤色黝黑,直鼻深目,剑眉飞入鬓角,十分英朗。
  只不过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看着她的目光冷冰冰的,就像看一件脆弱又无用的珍贵瓷器。
  周洵的确对太子的决定颇有微词,他并不知晓太子妃在曹彬一案中的作为,在他看来,太子打一开始就不该带个妇人上路,非但无用,还徒增麻烦。
  万一吐蕃人使诈,凉州生变,太子的安危怎么办?
  偏偏太子一意孤行,留下的一千人是精锐中的精锐,连他这个统帅也一起留了下来。
  他身为羽林中郎将,又是此次的行军子总管,不能一路护送太子,却要在此听一个妇人差遣,同袍的心里不知怎么笑话他。
  莫说是他,麾下的兵士也不免憋闷。
  但是军令难违,便是心中再不甘愿,太子已经发了话,他也只好领命,向沈宜秋行了一礼:“末将拜见太子妃娘娘。”
  尉迟越见他这模样,便知他有怨气,南北衙禁卫军官多为勋贵子弟,周洵亦不例外,此人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又忠诚不二,只可惜一身傲骨,气性大了点,大体上瑕不掩瑜。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待其余侍卫出去,独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