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世卿欢-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视她的,就一直很不自在,变着法儿的想将她支走,不为别的,就为了能松口气,毕竟谁也不想总在别人眼皮底下生活。
那妇人听说是郡主有请,识趣地不再多话,何灵跟秋露一前一后地朝另一方向走去。
约莫一柱香的功夫,何灵停下脚步疑惑道“这不是去持盈住处的路。”
秋露不慌不忙道:“这当然是,难道何小姐之前来过?”
何灵心说她当然来过,可是面对秋露她笑着道:“我没来过,只是凭感觉罢了。”
“看来何小姐的感觉好厉害,我还以为何小姐会读心术呢。”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目无尊卑,难道你主子就是这样教你的?”何灵察觉到秋露的异样,暗自戒备。
“何小姐,我也是迫不得已,恕我无礼了!”说着,秋露突然发难,动手攻击何灵。
持盈端庄地坐在那里,心里满是焦虑。按理说,何灵早就该到了,可是直到宴会开始,她还不见踪影,该不会出了什么事吧?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会。何灵处世经验丰富,道行高深,一般人哪是她的对手,所以凭她的机智,应该不会有事。
安妃在一旁用眼神示意她稍安勿躁,不远处,静嫔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容,持盈只觉得要有大事发生。
“本宫今日请各位前来是为了赏菊,但是单单赏花,未免无趣了些,所以今天,请大家不要拘束,只要是无伤大雅的游戏,本宫都准了。”
这话一出,底下的小姐们都跃跃欲试,最后只见一个穿绿衣的少女自告奋勇起身道:“今天是菊花宴,应当有菊花诗做配,臣女不才愿吟诗一首,抛砖引玉。”
“好,本宫准了。”皇后微笑道。她其实爱看年轻女子神采飞扬的样子,那是她从少女时代就不曾有过的。有的人会嫉恨别人的光彩夺目,而有的人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皇后正是后者,前提是她们不去打皇帝的主意。
只听那少女道:“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好,好诗!”皇后点头道。
另外的人见绿衣少女得了皇后的称赞,立刻不甘示弱,又一个少女吟诗道:“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不错,这首诗也不错。”皇后仍然不吝夸奖。
最后,连持盈都勉为其难地吟了一首,可是何灵还是毫无踪影,很明显,何灵那边出事了!
“你们大家的诗都很好,看来各位夫人都是教女有方,本宫甚感欣慰。好了,诗就吟到这里,谁还有什么其他的…”
“皇后娘娘且慢,我这里还有一首诗。”这话一出,众人纷纷看过去,只见静嫔笑吟吟地坐在那里。
“静嫔,你不要放肆!”皇后沉着脸警告道。她对这个先帝的嫔妃简直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
众人见状,纳闷她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敢打断皇后娘娘的话,又看她年纪不轻,莫非是潜邸时的旧人?可就算是这样,也未免太不知深浅,皇后娘娘是后宫之主,她又是什么呢?
“皇后娘娘莫怪,我不是存心想让娘娘动气,只是这首诗非念不可。”
“哦?还有非念不可的诗?”皇后气笑了,“本宫还是头一次听见这种说法。”
静嫔点点头,“可不是嘛,而且这诗我不是为皇后娘娘念的。”
“那是为何人?”
“是为了个故人,你们叫他‘陛下’,而我,是连他的名字都不愿记得。”
“竟然有这样的事?”
“她到底是什么人?”
众人哗然,她在皇后面前不仅不自称臣妾,还敢说连皇帝的名字都不愿记得,真是胆大包天!
皇后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她强忍道:“静嫔,你到底想干什么!”
“干什么?当然是干我想干的事情了。”她轻描淡写的语气仿佛是在说今天天气很好。
“也罢,你念吧,本宫也想听听这首了不得的诗。”皇后突然改了主意,她倒想看看她究竟想干什么,当众说这番话,要翻天不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静嫔看着在场的各位夫人小姐,问道:“这首诗怎么样?”
诗的确是好诗,只是此时没人敢叫好,因为,这是前朝的一个反贼所作,他当年率领叛军直逼皇城,要不是开国皇帝英明神武,现在是谁的天下还很难说。
皇后听了这首诗,怒道:“夏芸萍,你好大的胆子!公然念反贼的诗,难道是想造反不成?”
“不错,我就是想造反。”静嫔直言不讳道。
皇后没想到她居然承认,一时倒不知所措起来,迟疑道:“你…”
“皇后娘娘,你没听错,我就是要造反。”她一边说着,一边离开座位,走到堂前。堂上的菊花迎风招展,傲然绽放,她摘一朵开得最盛的白菊,簪在耳边。这时,众人才注意到,她今日穿了一件淡黄色的锦裙,上面绣的正是菊花。美人如花,此时的静嫔就如同一朵开到极致的菊花,在瑟瑟秋风中傲然挺立。
众人见状,既是敬佩,又是害怕。敬的是她身为女子,却能有大丈夫的气概,怕的是她真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来。
这时,皇后终于缓过神来,大喊道:“来人,快来人!给我将静嫔拿下!”
“不用白费力气了。”静嫔看着皇后平静道:“他们不会来的。”
“你什么意思?”皇后惊惧道。她不相信静嫔能杀死所有皇宫侍卫,除非…是他们主动叛变。
第七十三章凡人的弱点
这个认知让皇后一下子瘫倒下去。侍卫叛变意味着什么,她很清楚,除非有人能力挽狂澜,否则她这个皇后就做到头了。其实,她并不执著于凤位,只是在其位谋其政,断没有拱手相让的道理,如今看来倒是由不得她了。认清了这点,皇后慢慢平静下来,“静嫔,你要知道,不是本宫容不下你,而是祖宗礼法,哪朝哪代也不可能允许这种罔顾人伦的事情发生。”
在场的除了嫔妃,就是各府的夫人小姐,她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都吓得面如死灰,又听到这种骇人的事情,恨不得自己是瞎子聋子,更后悔今天居然进宫来。
静嫔看着皇后摇头道:“看来你是真的不聪明,怪不得只能当继后。你当我今天是冲着皇后的位子来的?未免太小看我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皇后颤声问道,她觉得静嫔肯定是疯了。
“还不明白吗?我要的是改朝换代,至少是换个人来当皇帝。”静嫔无比认真道。她是在做一件大事,一件不容任何人质疑的大事。
偌大的玉坤宫一时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好像听懂了她的意思,又好像都没听懂。对于她们来说,改朝换代是只存在于故事里的事情,就好像牛郎会织女,沉香救母一样遥远,听是听说过,但却不会实际发生。如今静嫔清清楚楚地告诉她们,这不是个故事,而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她们每个人都将作为见证者,见证这一重大的事情。可是,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是荣幸,相反,她们被恐惧和担忧紧紧包围着,暗暗祈盼谁能来救救她们,她们都是普通的弱女子,没有静嫔那样大的胆子。
人群中,只有持盈和安妃镇定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是她们想要见死不救,也不是她们打算要跟静嫔同流合污,而是她们不清楚静嫔究竟有多少同党。假如就她一个人,那无论是持盈还是安妃,一只手就能将她解决了。可是看她有恃无恐的样子,背后的势力只怕很大,具体有多大,谁也不清楚。按理说,她被关在地牢三十年,和别人结成同党的机会应该为零,可是事实上,如果没人帮她,她怎么可能站在这里这么久都没有侍卫来拿她?可见是有人与她里应外合,至于究竟是何人,只能拭目以待了。
静嫔不着痕迹地朝持盈和安妃的位置看了看,发现她两人没有异动,很是满意。“时辰尚早,我们还是饮杯菊花茶吧,酒就不要了,免得待会儿耽误正事。”她说完,旁边立马有小宫女上来添茶。“去,给各宫娘娘和各府的夫人小姐也添上。”小宫女端着托盘,依言行事。
静嫔此举可算是大大的逾矩,明明有皇后在,哪里轮到她来发号施令呢?可奇怪的是,人群中居然没有反对的声音。只见席上众人一个个呆若木鸡,不知是被惊着了,还是被吓到了,皇后本人虽然还端庄地坐在那里,维持最后的体面,可是面对静嫔,也只能默许了她的所作所为。
小宫女添完一圈茶,仍回到静嫔身边。此时,只听静嫔道:“都还愣着干什么,喝茶呀。”
众人闻言,一个个端起茶杯,面无人色地饮起茶来,动作还是一如既往的优雅,可是却带着掩饰不住的僵硬,活像提线的木偶。
静嫔抿了一口茶又道:“闲来无事,不如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也好让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贵人们长长见识。”没有人和她搭话,她也不在意,自顾自说道:“从前在遥远的大西南,有个世代做巫医的家族。对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巫医’吗?就是具有巫师和大夫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在西南的地区地位很高,差不多就是你们这里所讲的国师。像这样的家族,注定是要肩负重任的。果不其然,一百多年前,一个将军来到西南,见到当时的巫医,他请求巫医展现能力,帮他杀一个敌人,许诺事成之后必有重谢。巫医拒绝了,他并不缺乏钱财和尊敬,这些东西,他已经有了。将军不肯死心,又说道,只要帮他杀死敌人,就迎娶他的女儿为妻,将来她生下的孩子就是皇子,他们这一族从此代代荣华,受万人敬仰。巫医犹豫着,他的女儿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原来将军背着巫医获得了他女儿的芳心。最后,巫医为了女儿,答应了将军的要求,而将军得了巫医相助所向披靡,没过几年就黄袍加身,正式称帝。他称帝后,将巫医的女儿封为妃子,据说是文武百官无法接受一个巫女为后。巫医的女儿妥协了,在她看来,名分都是虚的,只要他还爱她,比什么都重要。后来过了几年,前朝的人不甘心失败,他们纠集了一支军队攻打皇城,皇帝被打得措手不及,形势很是危急。这时,巫医已经死了,可他女儿还活着,于是他求助于自己的妃子,让她想办法杀死敌首,许诺她事成之后,就封她的儿子为太子。巫女想到了办法,她化妆成医师,连夜感到敌人的营地,又凭借智慧和勇气见到了敌首。最终,敌首识破了她的伪装,却没有杀她,而是告诉她,宫里早已布满了他的眼线,他这一次也不是为了争夺皇位而来,而是寻一样东西,只要东西到手,他自会离去,否则,无论是皇帝还是她的儿子都将性命难保。巫女无奈,只好答应。当她将东西交给敌首后,那人果然按照先前的约定退兵,皇城之困迎刃而解。可是,当皇帝知道巫女的所作所为之后,立刻勃然大怒,他不顾她的解释,哀求,要将她所有的族人杀尽,连同他们的儿子也不放过。巫女绝望了,最后她用巫医留下的药粉迫使皇帝放过了她的族人和儿子,自己则去皇陵赎罪。如果你们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算尘埃落定,那未免太低估了皇帝的残忍。他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告诉继任者,时刻提防着这个家族,只要他们有异动,定斩不赦!于是,这个不成文的规定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这个家族也战战兢兢地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们不敢再研习巫术,不敢结党营私,只能学着普通人读书考取功名,做一个温润无害的文官,可是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没能一直安稳下去。先帝在位时,又封了这个家族的女子为嫔妃,极尽宠爱,当他们以为终于苦尽甘来的时候,又一场灾难降临。先帝年老,诸皇子为继承大统用尽百般手段,一个偶然的机会,二皇子得知了巫医家族的事,于是想尽办法接近那个嫔妃,最后靠她打败了太子,登上皇位。你们看,他是不是和他的祖先一样卑鄙,利用一个女人的爱慕登上皇位。事实上,他们不仅同样卑鄙,还同样残忍。二皇子登基后,他怕自己贪恋后母的事情败露,又怕巫医家族死灰复燃,于是决定赶尽杀绝。一时间,生者哭嚎,死者不计其数,幸存的人逃回西南,从此隐姓埋名,不问世事。你们说,这家人惨不惨?”静嫔含笑着问席上众人。
持盈了然,原来她是借着这个故事,将自己家族的经历告诉众人,好让她们知道皇家的无情。
众人面面相觑,她们的确是被这个故事震惊了,暗暗想着,最是无情帝王家,除了表面的风光富贵,都是难以言表的心酸悲苦,身家性命随时可能不保,怎一个“惨”字了得?这些人中,尤以嫔妃们的体会最深,她们身处后宫,每天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只有自己最清楚,如今又听了这样一个故事,无不唏嘘。
静嫔见众人神色各异,又补充道:“说了那么多,你们也该知道我说的是谁了,就是咱们的开国皇帝和当今的皇帝陛下!”
什么?众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怎么会这样?对了,这么说来,难道静嫔不是陛下的嫔妃,而是先帝的?怪不得皇后会说有违人伦。
“不敢相信,是吧?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我也不相信,世上竟会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我能早点知道此事,我一定不会相信他的花言巧语,一定会亲手宰了他!”静嫔说到激动处,双目赤红,额上青筋暴起,在场的人都相信,如果皇帝在这儿,她会毫不犹豫地说到做到。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皇后突然开口道:“你说的这些,本宫都不知道,本宫所知道的,就是你与还是二皇子的陛下不停纠缠,全然不顾祖宗礼法。”
这话一出,众人又是一愣。持盈有些佩服皇后,这个时候还敢怒怼静嫔,真是勇气可嘉。
静嫔听了也不恼,而是怜悯地看着皇后,就像是看一只迷路的小狗一般。“你当然不愿意相信皇帝是卑鄙的,在你心中,他比任何人都要好,简直不似凡人。可是你忘了,他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就有不那么光明的一面,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第七十四章山陵崩
皇后听了她的话,眼神微有动容。其实,她何尝不知道静嫔说的是实话?她们夫妻二十载,皇帝的一言一行,一个细微的表情,她都能记得,对她而言,皇帝既是天下万民的皇帝,也是她的丈夫,她的天,在这一点上,她和普通的女人没有任何区别。后宫中,她既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对皇帝最真心的,只可惜,皇帝注定是要做大事,没工夫体会小情小爱,所以她的真心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何必呢?你大度,你贤惠,他心里也没有你,他所爱的只有权力。”静嫔说到这里,冷笑起来:“曾经,我也以为他最爱我,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就为了能与他有片刻欢愉。可是欢愉是短暂的,痛苦才是长久的,我用三年的发乎情,止乎礼,换来三十年的地牢生活,你能想象吗?”
皇后震惊地看着她,怎么也想象不出,被囚禁三十年是何种滋味。她原以为,静嫔这些年来,一定是被皇帝金屋藏娇了,所以才不见踪影,岂料…
“这下明白了吧,你所爱的男人就是这个样子的。”静嫔看着几欲崩溃的皇后,毫不留情地打击道。
“不,不,不!这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