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药仙:带个空间来种田-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但你确实是有能耐的。小娴,你上城里去吧。”
白小娴也一愣,没成想他张口就让自己走。
村大夫接着劝说,“怎么大点村子,顶天了也是看看肺热什么的。平白浪费了你,真不如去外边,外头多少高。官,说不定还能混出点什么。”
他说的苦口婆心,叫白小娴也不好直接回绝他,可自己也没想要进城去。苦笑道:“去城里也不是一时的,我得和婶婶商量,就是去,也起码要等到地里收成了。”
村大夫也没指望她一口答应,说道:“那你们就去商议去。其实我们也不是不能相处,只要你治大病,那些个小烧小病的留给我,这样不是也好?我只要能糊口就成。”
白小娴抢了村大夫的生意,自觉理亏。也不能把他逼的离开,思索了一会就答应下来。
和村大夫分开,白小娴回了婶婶家,惦记着和村大夫的约定,一上午就推了几个病人,让他们去别处寻医了。
这几日过的好好的,有一天白小娴忽然得到一个惊天地的消息——陈珠儿上吊了!
唯恐自己听错了,白小娴连问了几遍才相信是真的。听说白布已经吊在梁上了,陈珠儿才踢了板凳就让进屋的周玉发现了。不止如此,陈家还要找白小娴去瞧,说是陈珠儿下来以后就一直头晕眼花。
一听说这个消息,云秀差点笑岔了气,直呼大快人心。她催促着白小娴过去。白小娴本来不想去,但听带消息的说陈珠儿一定要她来。
真是稀奇。
带上麦子,白小娴到了陈家。陈婆婆脸色沉沉的站在门口,一声不吭的引着她俩进来。等到了房门口,陈婆婆转身看着白小娴,半晌说了句进去吧。
陈家肯定不是求医,白小娴不觉得她有事,也不会认为她是真的上吊,顶多就是吓唬吓唬陈婆婆好让她心软而已。
现在看来,唬没唬住陈婆婆是不知道,但成功的让陈婆婆记恨住了自己。白小娴推开门,往里一看床上倚了个人正在打瞌睡。
她和麦子走进来,陈珠儿这才抬起头,眼里没有睡意,倒像一直都是清醒的。她没见过麦子,眼里露出疑惑,“这是哪儿捡的?”
麦子眼神一凌,脸上含着怒气。
白小娴皱眉,“你要是糊涂了,要不我给你扎两针。”
陈珠儿冷笑,坐起身轻声说道:“你们都想把我赶出去,但是不行。”她眼神晦暗不明,一字一顿,“不止这样,我还要看着你们像狗一样滚出村子。”
白小娴拧起眉头,陈珠儿现在的状态就跟被害妄想症者一样。
陈珠儿忽然大口大口的喘气,“你撺掇我娘把我嫁出去,没了我,你才好专心蛊惑我二哥,但是我不会如你的愿!”
陈婆婆忽然说找了个临近的村子要把她嫁过去,可天知道!她早就告诉陈婆婆她对陈景恒的心思了!陈婆婆也一直是默认的,现在怎么会突然变卦呢?
陈珠儿想也不用想,肯定是白小娴在背后捣鬼。她和当初那个野丫头不一样了,变的越来越邪门,还勾搭上了城里的关系,在背后动什么手脚向陈婆婆施压也是容易的。
陈珠儿的目光含着不甘、怨恨,紧紧地盯着白小娴。她大口大口的喘气,看的人心惊肉跳的。
陈珠儿要是背过气去了,再喊着是白小娴故意气她,院里守着的陈婆婆还不得撕了自己?白小娴不想再招事,刚要站起身就被陈珠儿一把拽住。
“不许走!”陈珠儿大喊着,“你怕什么,你不是邪门的很吗?眼看全村的人都要被你骗了,你还怕什么呢?”
合着她就是想出口气,骂骂咧咧了半天。白小娴将她的手掰下来,随便抚平了袖子,看着陈珠儿嘀咕了一句,“我看你是有病。”
陈珠儿冷笑,脸上阴狠,“你最好自己滚,再不走,我就让你们出不了村子,让大家活活烧死你这个妖怪。”
陈珠儿已经魔怔了。白小娴不再看她,起身带着麦子离开。
离开了陈家,麦子时不时的看白小娴一眼,白小娴一笑,忽然问道。“你猜刚才那人怎么了?”
麦子摇头,“不知道,但她很恨你。”
陈珠儿何止是恨,简直想要把白小娴生吃了的好。麦子看的清楚,一会又说道:“她还说要让我们滚。”
白小娴嗯了一声,预感陈珠儿以后会打起精神把自己撵出村子。想了想又朝麦子澄清道:“其实我什么也没干,真的。”
麦子仰头看她,“嗯。”
回到婶婶家,黄域已经能下床了,有人扶着他正沿着院子走。看见两人,他便抛下扶着的人,僵着身子走过来。“你婶婶去地里刨姜了。”
白小娴答了知道,便叫上麦子去屋里。她最近也没遇上什么病人,只能在闲的时候给麦子讲讲理论的东西。
“哎哎哎。”黄域慢悠悠的上来,笑嘻嘻的,“大夫,你快问问我怎么样。”
白小娴把他打量了一遍,“那……我偏不问你。”麦子看看黄域,默默的把他的情况汇报出来,“刀口愈合的很快,行走自然,饭量也不受影响。”
见麦子一股脑的说了,黄域泄了气,嘀咕道:“我还想让你猜猜呢……”他来的时候虚弱,脸色也差,只能看出样貌俊俏,现在一恢复了,倒是更像一个书生了。
第九十七章 地里的古怪
白小娴带着麦子进屋讲课。她才教了一两天,却已经发现麦子的记性很好,也懂的举一反三。她把现代的东西一点一点的讲给他听。
亏的是麦子年纪小,要是讲给一个行医数年的老大夫听,人家能听得进去一句就怪了。
他的天赋不能浪费,而且自己也需要一个帮手。白小娴有意培养麦子,下午就带着他去邻村出诊去了。因为隔的远,走之前还特意和云秀说了声。
病的是个七八岁大的小孩,经常呕吐的厉害。白小娴开了驱虫的药,天黑又在他家歇了一夜,隔天才带着麦子回村。
走在半路上看见有一队人马过去,两人走到边上让了让路。谁知前头的马车停下了,帘子一掀里面是个方脸的大人。“可否给我们指个路?”
那大人长了一张严肃脸,穿的棕色衣袍,头发也束的光洁,正坐在里面,像极了公堂上的官。白小娴顿时起了敬意,“您问。”
“有一户姓……白的人家,家里有个大夫的,他家应往哪走?”
白小娴一愣,这说的该不会是自己吧。反问道:“您是来做什么的?”
那人一拧眉,耐着性子的答话。“犬子来这儿寻医许久未归了,听说寻的大夫是姓白的,我这才来看看。”
原来是家长找来了。白小娴恍然,又想起那俩是偷跑来的,心里不免有压力。笑了笑是道:“那是我家,我们正要回去。”
黄大人惊愕,没想到随便问个路就那么巧,听白小娴说是自己家里,理所应当的以为她是大夫的女儿什么的。急切的问道:“犬子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白小娴思索着,“黄公子已经好了,就是受了点皮肉之苦。您不来,两三天后他也回去了。”
黄大人极力克制,但还是能看见眼里的喜悦。他也来不及再问什么,只想尽快的见到人。让两人上了后面的马车,一路去往家里。
白小娴给车夫指路,一边探头看着路。边上麦子开口说话,“他像是做官的。”麦子在家里也见过不少这样的人,对自己的眼力有信心。
见白小娴一点也没放在心上,麦子叹了口气,又倚回刚才的地方,嘴里喃喃自语。
马车停到婶婶家,白小娴刚下了车,这一家人立马就相认了。黄大人用力握了握黄域的肩膀,黄域也少见的没嬉皮笑脸,黄小姐站在边上眼泪汪汪的攥着帕子。
片刻之后,黄大人问道:“大夫在家否。” 黄域无奈的指指白小娴,“就是她救的我……父亲你先别急,她就是那个白大夫。”
顶着黄大人质疑的目光,白小娴汗颜,点头答了句是。见大家的言语一致,黄大人也不得不信,别扭的表达了谢意,另留了银子当做谢礼,就要带着他们离开。
几人上了马车,黄域两步三回头,等马车要走了,他又重复了一遍黄家宅子的住址,叮嘱着白小娴路过一定要来做客。
送走了他们,白小娴一转头看见麦子脸上有笑意,心里奇怪,“咋了,不喜欢他们?” 麦子摇头,脸上笑意不减,“他走了我就有屋子睡了。”
白小娴一乐,当下就把黄域住的房间收拾好了腾给麦子住。想起有几天没去地里看了,留下麦子看家,白小娴便急忙赶去地里。
路上经过别人的田地,看着地里的庄稼有点打蔫。抬头看看太阳,也不热。一连看了许多家的庄稼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白小娴到了自己地里,却没有刚才看的那种情况了。心里古怪,这段时间忙着治病,并没有对地里上心,怎么还会比别家长的好呢?
还是别家的长的差……但为什么自己的显的特别呢?白小娴蹲在地上猜测着,略感不安,脸上也带了点愁容。
“怎么了?”
白小娴扭头,见是陈景恒才松了一口气,远远的指了指尽头的那块田。“那家,我刚才经过,看见他地里的庄稼都不精神,怪奇怪的。”
陈景恒在她面前蹲下,将手上的东西扣到白小娴头上。白小娴视线一暗,抬头一摸是顶草帽,她稀奇,“你咋有这个?”
陈景恒瞥了她一眼,白小娴这才看见他额头上浮了一层细汗,忽然一乐,“原来你也要下地啊!”
陈景恒忍俊不禁,“自然了。”
白小娴将草帽扶正了,惬意的舒了一口气,感受着不时吹来的风,“以前我都没见过你来地里……”
陈景恒笑了笑,现在是特殊时期,和以前当然不一样。他侧头,嘴角上扬,“听说你收养了个孩子。”
白小娴应声,把麦子粗略的说了说,适当的隐去了他的家世。末了又添了一句,“他挺好的,还聪明。”
陈景恒定定的看了看白小娴,白小娴察觉,莫名的问了一句干嘛。陈景恒忽的一笑,随口说道:“……养着就养着吧,无妨。”
白小娴心里一动,犹豫的看看他却没开口。怎么看他这样子,像是知道麦子的来历?不过麦子也没做过什么,就是说出来不太好听罢了。
这样想着,她也就释然了。
看陈景恒不急不躁的样子,她凑过去,“你没事了?”陈景恒身上有淡淡的清香,白小娴吸了吸鼻子,眼神在他身上打转。
他身上没有香包,白小娴失望的回去。陈景恒侧目,像是看出她的失望,皱了皱眉头。“没事。”他说着瞎话,悠闲的不像是来干活的。
白小娴将目光移到前面的庄稼上,“陈景恒,我怎么觉得我地里的,和别人地里的不一样。”那句是不是长的太好了没说出口,生怕是自己的错觉。
陈景恒嗯了一声,“像是。”
果然是吗……白小娴心里泛起了嘀咕,想起刚才看见的别家地里的景象,转头和他说道:“我有点心虚,感觉怪怪的。”
陈景恒眼眸沉沉,“心虚什么?”
白小娴苦思冥想,眼下的情况有点怪。一样种的地,别家的都蔫,就自己地里的好,太招眼了。
……
白小娴的预感在第二天就被证实了。地里的庄稼,昨天夜里一场雨下来也没见好,反而看着还更蔫了。倘若是全村都一样,那还能解释成土壤的问题。
可有一户人家却说白小娴家的不同。大伙聚来看,确实是不一样。经过了上次的事,大家也没急,去找了村长说说,村长便代表大家来找白小娴。
第九十八章 敌意
村长是个白胡子的老头,身上干瘦,拄着个红木的拐杖。他颤巍巍的进了屋子,朝着白小娴说道:“就是想请你想想办法。”
白小娴心里没底,总觉得不会像上次那样简单。只能先安抚住村长,再慢慢的找原因。她的说词和上次差不多,只不过换成了“要些时间找找原因。”
村长捋了捋胡子,倒不相信她说的不清楚原因。要是不清楚,怎么你地里的长那么好?这话他没说出口,“我们都是知道你的本事的,对你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可你也得上点心啊。”
白小娴沉默,半晌说道:“总等几日,不然我也没法子。”
村长叹了口气。白小娴是大夫,天天配药材的,她要是一时兴起往自己地里也弄了点什么东西,地里长的好了也是有可能的。她一定知道,不过却不想轻易说出来罢了。
白小娴看着村长痛心疾首,又慢慢的摇摇头。她知道村长不信,可自己也想不到什么办法,站起身送他走。
送走了村长,白小娴又往地里去,挨家挨户的观察,最后确定了只有自己地里不同。她穿了草鞋往地里走,昨天夜里下雨了,地里的土稀黏脚。
刚踩到地里,就隐约闻见一股刺鼻的味道。白小娴弯腰捏了一把土凑上来闻闻,有一股怪味。接下来又去了另外几家地里,泥土里都有那股味道,等到了自己地里却没有了。
白小娴呼了口气,自己地里的泥土才是正常的。村里其他田地都不对劲,像往地里浇了什么有害物似的。到底是什么呢?
把泥土装起来带回家,刚一进门就家里挤了不少人。麦子低声说道:“问你干什么去了,都等了又一会了。”
白小娴自然知道他们是过来催的。这些来的人都是相熟的、临近的人家,她也不好张口就送客。扬起笑脸,“叔婶们来干嘛了。”
“小娴!”有人欣喜的过来,“你有法子了吗?都快一上午了,也该好了吧。”
白小娴苦笑,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她笑着回绝了众人就想离开。众人自然不然她走,他们也不是缺这一点时间,只是打心底就觉得白小娴有法子不愿意说。
“小娴,你说你的能耐我们都知道。再说你也不靠地吃饭,告诉我们又何妨。”有人劝道,“反倒说我们这些粗人,没了地也没法子了,你既然救了我们一次,也发发善心,再救我们一次吧。”
众人都附和着,七嘴八舌的说了半天,却见白小娴并不说话,试探的问道:“小娴,你的意思呢?”
白小娴眉眼间淡淡的,说到底,自己也不是欠他们的,怎么都围着自己诉苦?索性直接把话说开了,“各位,我也知道你们的心思,以为我有什么能让庄稼茁壮的方法,可这次还真不是。”
众人都疑惑起来,扭头看看身边的人,眼里都是不解。
白小娴把之前的发现和他们说了,众人一回想回想也是这样。今天下地的时候确实闻见一股怪味,不过脚下又稀又黏的让他们也没有心思细想,急匆匆的干完活就罢了。
众人想了想道:“那有什么办法吗?”他们是来要办法的,只要能救庄稼,也不想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白小娴抿嘴,“我这才刚从地里回来,脑子还没转过弯来,问我,我也不晓得。”
众人一再确定才散去,不过看那样子也坚持不了多久,明天肯定还要来一次。看他们走了白小娴才松了一口气,麦子黝黑的眼睛锁定住她。
“为什么顾忌他们。”
因为这个圈子太小了,坏了人缘难过,就是自己不在意,婶婶也要在这里和他们相处。白小娴无奈,“形势逼人。”
泥土被稀释的太多了,很难看出是什么。白小娴只能告诉大家这几天别再往地里浇东西,一边盯着地里的情况。
众人警惕,确实没再往地里浇水什么的,可等到了第二天,有一部分的庄稼直接枯了。剩下的也不好过,状态不容乐观,尤其是把庄稼拔。出来看见根部乌黑一片。
照这样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