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之后,嬴政按耐不住好奇心,声音平淡的开口道“虽是污蔑,但拿来当笑话听也可以。”
“但陛下听了,心情定然不会好。”明夷说道。
“无妨,朕不发怒便是。”赢政淡淡说道。
“那我便说了,传说陛下你在骊山游览风光时,遇见一位神女,你看她美貌过人,就起了好色之心想要调戏她……”
赢政不知想到了什么,心不在焉的走神了一下。
“……被这样对待,那神女盛怒之下,就朝陛下脸上唾了一口,让陛下长了一身烂疮,后来洗了温泉才好起来。”明夷说道。
听完之后,嬴政沉默数息,很淡定的表示自己知道了。
“陛下不发怒?”明夷奇道。
赢政微微不悦,傲然说道“难道在你眼里,朕连这点定力也没有?”
况且一而怒,再而衰,三而竭,这种小打击,如今已经很难打击到他了。
这种小事就要顺着说,明夷立刻表示了对他的叹服。
回去以后,明夷就开始提笔写关于怎样治理蝗虫的计划书。
关于怎样处理即将到来的蝗虫灾害,在脑子里把历史书反反复复回忆,明夷终于想出了几条历史上证明可行的计策。
坐在铺着华贵丝绸的案几前,明夷用毛笔沾了沾旁边砚台里的墨水,缓缓写下第一条。
首先,是垦荒除蝗法。
这在明代的《农政全书》上有过详细记载,蝗虫喜欢在涸泽之地生下虫卵,然后在第二年孵化。
根据秦国第一年只有饥荒,第二年才会爆发其他灾害来看,干旱应该不仅仅造成了饥荒,还间接导致了大部分地区被烤干失去水分,变得适宜蝗虫生卵。
所以今年冬天要组织秦国的农人出去消灭虫卵,消灭以后为了防止蝗虫以顽强的生命力死灰复燃,在再偷偷诞下虫卵,还要在那些涸泽之地上种植文豆。
明夷用朱砂把文豆两个字重点圈出来。
文豆即是绿豆,是少数蝗虫不吃的植物,堪称备荒口粮!
其次,就是蝗灾降临时的灭杀了。
用人力举着细网在天空捕捉蝗虫、或者是汉代晋代的壕堑掩埋,这两种方法都效率不高,明夷将重点关注在了篝火诱杀上。
其实用火焰烧死蝗虫的方法在这个时代就有了,《诗经》里记载的“秉被蟊贼、以付炎火”就是形容火烧蝗虫。
只不过这个办法真正科学的成熟起来,还是在唐代,明夷在丝绸上写下要点。
吸引蝗虫的篝火需要在天黑点燃,而且在蝗虫密集的地方要分路设灯,然后再趁机扑杀……
最后,就是秦国官方、或者说嬴政的应对了。
治国方面明夷真的不熟,沉思良久,才小心翼翼的提下一条建议——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诣吏,以石斗受钱受粮。
这招说白了就是以工代赈,让农民去捉虫子,然后再拿着蝗虫去跟政府换钱换粮,汉平帝就如此做过。
终于修修改改的写好以后,明夷把这卷丝绸文书拿去给赢政看。
赢政最初只是随意瞄一眼,看过开头几行之后,就坐直了脊背,看着内容彻底陷入沉思。
这几条办法都是妙计,而且每一条后面都计策这样做的原因和实行要点,堪称有理有据。
“怎么样?”明夷问道。
“不错,是可行之策。”赢政平静说道。
“不过到底没有实践过,最好还是先试一遍,能用再广而推之。”明夷说道。
赢政指尖在案几的桌面上敲打几下,忽然说道“可惜你不是男子。”
如果姬明夷是男子,那她的才也足以像尉缭李斯一样,值得嬴政亲自招揽。
不过也幸好不是男子。
明夷微微挑眉,似笑非笑的说道“即便我是女子,又比何人差了?”
如果说这个时代有什么让明夷感到最接受不了,那毋庸置疑是对女性的极度轻藐了。
一个人,就因为生而为女性,而失去大部分权力,甚至成为某种意义上通用的财产、货币。
“你心智非凡,才华更是远超常人,确实不比男子差。”赢政认真说道。
这回答让明夷惊诧。
母亲希望她做一个规行矩步的淑女,与师傅误会重重,从未交心过,龙阳君把她当成小孩子,没有人这样肯定过她。
“在骊山停留了七八日,该回咸阳了。”赢政说道。
回到咸阳之后,明夷再一次借着看病的名义找到子阳。
“麻烦你偷偷在临近的赵国魏国之间散布一则谣言,就说今年明年会有干旱和大灾。”明夷说道,顺便将手中的一卷写了字的丝帛给他。
那是干这件事的报酬。
水杨酸一向有相当不错的止痛和退热效果,还可以治疗风湿痛和防止血栓形成,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也有提取成功的可能性。
就在秦国的地盘里就有白柳,找到剥开树皮以后是浅粉色的白柳树,把淡粉色的树皮挑出来用水煮,煮成红棕色以后,那液体就是最为简陋的水杨酸。
听明夷说完后,子阳愣愣的问道“……你真的不考虑投入我医家门下?”
“不了,剑道很好。”明夷说道。
“但赵国魏国距离咸阳何止千里,造谣这种事我无计可施。”子阳无奈的说道。
明夷为子阳跟自己没有丝毫默契而惋惜,叹着气说道“谁让你奔波千里了!子阳你只需在各国驿馆附近散播就好!”
就像赵国有使者一条街一样,秦国咸阳也有专门收纳六国质子的地方。
“受教了,不过造谣给赵国魏国添乱这种事,为何不请示秦王?”子阳不解的说道。
明夷明白子阳误会了,但没有解释更多。
“陛下才不会这样做!”明夷冷笑着说道。
赢政巴不得秦国之外受灾越严重越好,这才方便他下手攻打!
“哦……”子阳有些欲言又止。
“有话直说就是。”明夷说道。
和嬴政相处走了,她也开始喜欢那种干脆利落的解决方式,而不是弯弯绕绕的互相试探。
“你和陛下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子阳问道。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但明夷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不要多想,我不是陛下的妃嫔,过一两年就出宫。”明夷只能这样说。
子阳迟疑的点了点头,“我常去看望你母媪,不小心透露了你在秦王宫之事。”
明夷一听就皱紧了眉头。
“伴在君侧如伴在虎侧,你母媪很是担忧,不希望你与一国诸侯扯上关系,所以托我来问问,若是没有,想让你尽早物色人选后成婚嫁人……”子阳说着挠了挠头发,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你母媪以为我对你有意。”
明夷想要开口拒绝,却突然心中一动。
明夷眼波如水流转,望着子阳缓缓笑问道“我母氏如此,那你心中又是作何感想?”
子阳脸上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暗示而浮现红晕。
“倒也尚可……”子阳紧张的低声说道。
眼前的清丽少女却忽然噗嗤一笑。
明夷缓缓退后几步,语带笑意的说道“不过说笑而已,子阳你不要多想,转告我母氏不要忧思,我自有分寸。”
子阳微微一怔,随后面色如常的拱手告别。
他心中有一些惋惜。
聪明漂亮才智过人的少女,如果能与之相伴一生自然好,但失去也并非接受不了。
明夷双手抱臂,靠在殿门口旁看清秀少年沿阶远下的背影,突然伸手捂了捂心脏的部位。
她刚才的笑意随着人的远去而消失不见,从眉梢到下颌的弧度,无一不冷淡静默。
明夷想起自己也曾经这样遥望过子阳远去的背影,那时她想过如果将来嫁人,就找子阳这样的男子。
但这是虚假。
明夷喜欢子阳,但这喜欢是对于谦谦君子的欣赏,想要嫁他,但这婚嫁是因为他心思简单、像一眼就能望穿的水池。
当子阳向自己表示好感,那一瞬间,明夷心中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还感到厌倦。
她的心被截然相反的人吸引。
糟糕透顶。
第88章
等到夏日时,干旱如约而至。
秦国大部分郡县都连续数月没有一滴雨落下。
种了麦子的泥土地干旱出裂缝,麦栗大片大片枯死,在咸阳城郊外的田地走上一圈,到处都是抬着水桶往返几里路,一桶桶灌溉田地的农人。
但这是杯水车薪,一场大旱以及紧随其后的饥荒已经可见。
咸阳城外,千余辆牛车排排站着等待入城,车里面满满载着从楚国运来的稻米和齐国运来的黍、稷、赵国魏国运来的豆、麻、麦。
四周都有调过来的重兵把守,以防有人财迷心窍,抢劫或是偷盗。
从五国回来的尉缭将这一批粮食交给治栗内史,看到这干旱,又联想到秦王让他提前一年去购买粮食,心中忍不住为当今秦王的手段感到震撼。
提前一年就预料到有干旱,这是何等的未卜先知!
治栗内史接到消息后来到咸阳城外,小跑到一辆牛车旁,亲自搬下一个麻袋打开,看着里面黄澄澄的栗米,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好好好,有这批粮食,今年饥荒至少不用担心咸阳一带有人饿死……”治栗内史话说到一半,眼睛转向身后拿着竹简发呆的小吏,大手狠狠往他脑袋上一拍,“……你这榆木愣着做什么!还不赶快记录入仓!”
小吏回过神来,手忙脚乱的带着一帮手下手捧着竹简,然后一批批记录放入粮仓中储存。
“陛下算无遗策,当真圣明君主也!”治栗内史手抚胡须感慨道“当然,也要多亏了尉缭大人不辞辛苦,来回奔波五国,大人此番对全国百姓可是有救命之恩啊!”
前一年秦王令治栗内史划分出大量钱财,前去五国购买粮食时,朝野上下无人不反对,这非涝非旱的年节,秦国又不缺粮食,何必再次白白浪费精力,倒不如充作军费。
秦王却只说他梦中有大旱将至,当早做准备才好,又以铁血手段压下反对声音。
可如今发生的事,足以证明秦王的高瞻远瞩、算无遗策!
“确实。”尉缭叹气说道“我秦国,恐怕又要出一位昭襄王一样的霸主了。”
尉缭心有戚戚然。
有这样决策于千里之外、数年之前的秦王,莫说魏国,恐怕整个五国都不是对手,有生之年都别想重新崛起。
互相吹捧了一番秦王,表明忠心以后,尉缭入宫向秦王复命。
收到粮食的秦王勉励了尉缭一番,令他退下。
等到人离开,宫殿又只剩下自己一人后,赢政抽出案几旁边一卷竹简,用刻刀记录下这次运回来的六万石粮食数量。
这卷发黄的竹简上,同时也标记了去年和今年豆麦连种多收获的粮食、前几次运回来的粮食、攻破韩国以后的韩国粮仓、不攻打其他国家后、从秦兵口中节省下的粮食……
从五国买回来的粮食数量不少,可惜这也是最后一批了。
五国不是傻子,自然会担心秦国大量购买粮食之后,是不是想要以此作为军粮再次开战,况且临近的赵国魏国也出现了干旱迹象。
赢政望着竹简沉思良久,不甚满意又有无可奈何的重新放置一边。
“赵高,你去召姬明夷来。”赢政说道。
人很快就来了。
“陛下有何事?”明夷问道。
黑色王袍的秦王正在批阅奏折,神色一如既往的冷淡疏离、波澜不惊,听到少女走进来的脚步声后,头也不抬的指了指面前座席,示意她坐下。
“赵魏两国君主均未对干旱提前应对。”赢政淡淡说道。
赢政不可能无缘无故说这样一句话,明夷略微思考几秒,就明白了他知道自己暗中拜托人散布谣言的事了。
也是,此处可是秦王宫和咸阳,想要在秦王眼皮下搞事造谣,子阳还欠火候。
“是陛下暗中阻止了子阳散播谣言?还是五国的使者或君主没有相信?”明夷问道。
赢政轻笑一声,带着些许嘲讽的说道“是使者传回邯郸、大梁以后,二国君主没有相信。至于谣言传播,朕非但没有阻止,还暗中相助,令李斯收受贿赂之后传出所谓的朝中消息,否则凭子阳一个太医所言,五国使者质子又岂会相信?”
也就是说和历史上一样,那些平民要毫无准备地面对天灾了。
明夷有些难过,忍不住轻叹了口气。
“可惜那些受灾的庶民了。”明夷说道。
如今还是他国之民而已,以后也不会对他归心,赢政对此不以为意。
低头默然片刻收拾心情,明夷继续问道“所以陛下叫我来想说什么?我让子阳去传播谣言是白费功夫?还是陛下算无遗策?”
“非也。”赢政平静说道,这不是要表达的重点。
难道嬴政这是欲擒故纵,故意使赵魏两国以为秦王要挑起他国的民心不稳,反倒不肯相信大灾来临的事?
不过这也太曲折和大费周章了,而且万一适得其反,那些国家真的去做大灾来临前的预防,对嬴政岂不是得不偿失。
真想挑起民心不稳,倒不如在大灾来临以后,去那些国家散布一些君王无道的谣言。
明夷想了想,把这个猜测说给赢政听,换来一句冷漠的你多想了。
这下明夷是真的不明白了。
“那陛下叫我来想说什么?”明夷奇道。
从姬明夷走进来以后,就一直刻意凝固在竹简上的目光终于转开。
赢政抬眸,冷淡地扫过少女清丽容颜。
“朕是想说,那赵国魏国的君主无能自负,便是将预测天机之事放在眼前,也能蠢到一概无视!实在是一群土鸡瓦狗尔!”赢政说道。
瞧,就算是他丝毫不加以阻止,那些蠢货收到消息以后,也会当成个笑话一笑而过,而不是认真推算秦国最近的政令,来判断此事到底是真是假。
与秦国相比,那五国实在是不值一提、更不值得费心!
有那么几秒的时间,明夷表情一片空白。
“陛下,你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今日对我嘲讽他们有多蠢?”明夷懵逼的问道。
“是。”赢政淡然说道“如今你看到了,不过是一群无能自负的鼠辈而已。不论君主臣民,都不配与秦国相较。”
明夷“……”
明夷不用照镜子都知道自己现在表情一言难尽,一边用食指揉着眉心,一边无奈说道“苍天啊……,陛下你是多喜欢夸耀自己功绩?”
明夷突然想起《史记》里记载的一件事。
秦始皇巡游天下期间,在梁父山刻了一个石碑、之罘山刻了一个石碑、琅邪山刻了一个石碑、东观刻了一个石碑、碣石山刻了一个石碑、会稽山刻了一个石碑……而这些石碑的碑文,统统都是歌颂始皇帝的功德!
所以嬴政现在干的这事儿,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岂能叫做夸耀。”赢政说道。
看着少年秦王脸上理所当然的傲慢表情,明夷实在是……无话可讲!
“况且朕是为了对你说!”赢政又加重语气说道。
明夷神色微微一怔,抬头时四目相对。
下一秒,明夷平静移开目光。
“尉缭去楚国买粮时,楚王又派了几名女子,已拜访姑母华阳太后为名,一同来到咸阳,刚才已经去觐见了太后。”明夷说道。
赢政一听就紧蹙眉头,微微不耐烦起来。
“又是此事!”赢政说道。
华阳太后总是爱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难道以为秦王娶个楚国王后,再生个楚国公子,以后就不会攻打楚国了?
“长此以往拖下去也不是办法,陛下不如纳了那些楚国女子?”明夷平静的说道。
“朕不愿长子生母出自楚国。”赢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