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匠看完图纸后有些惶恐,含蓄表示做是可以做的出来这种案几竹席,但这种坐法实在无礼,流传出去恐怕会遭人耻笑。
明夷对此丝毫不在意。
岂不闻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所有的上流社会风尚都是有人带领出来的,只要制造出来后嬴政肯用,非但没有人敢会说些什么秦王的闲话,反而会人人都夸赞便利和争先恐后使用。
工匠劝说不动,只好领命而去。
不久以后,工匠就送来了一套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高足案几和座椅。
案几桌椅以黑漆涂刷而成,边角都雕出了配套的饕餮花纹,又用玉石贴片贴好,非常符合秦宫一贯的奢华威严风格。
明夷试着在上面坐着做,然后又让宫女加了垫了棉花的软枕在上面,再送给秦王去试坐一下。
对此,嬴政起初是拒绝的。
用眼角的余光看了那怪模怪样的案几椅子一眼,嬴政淡定说道:“好意朕心领了,只是这垂足而坐,就如同箕坐一般,实在太过失礼。”
他能接受私底下偶尔箕坐放松,并不代表他能接受在批阅奏折时一天到晚这样做,到时传出去像话吗!
“这样……”明夷低头思考一下,随后平静说道:“……那就命令宫女撤走,只是既然已经制成,陛下不妨先坐一天。”
嬴政推拒不得,只好同意。
然后……
明夷再也没有听到嬴政说要让宫女拿走这怪模怪样的案几椅子。
有了出宫的令牌,明夷去了一趟长安学宫。
学宫现在已经修好了,雕梁画栋处处风景,讲学台和学士的居住之地都已建好,藏书室里还有从咸阳宫太史处搬运而来的大量珍奇书籍副本,这些书籍里面甚至还包括了以前韩国、魏国、赵国、周王室的积年记载。
嬴政的习惯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因此对学宫的各项待遇都相当不错,相当于秦国官吏一般,由少府直接发放钱财米粮,让子阳都忍不住来学宫挂了个名充当学士,好多领一份工资。
作为祭酒的百里风这一年来可谓是春风得意,每天都沉浸在书本和研究的海洋里。
乘着马车一路而来,明夷惊奇的发现学宫当中居然已经有不少百家士子在来往行走,甚至还有少数游侠的身影。
见到百里风以后,明夷奇道:“没想到百家之人竟然已开始来往于长安学宫。”
秦国一向是法家天下,除此之外什么学派都没,明夷还以为只有等到真正天下归一以后,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士们无路可走,才会愿意来到咸阳的这个长安学宫。
“五年之间连灭四国,如今天下三有其二是大秦之土,纵然心中不喜,但为了在将来求得一出路,一部分归齐归楚,还有一部分就来此了。”百里风说道。
提起这个,百里风的心情就很复杂。
这么多年来,哪个国家不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哪个国家灭亡时不是一步步衰落上几十年?谁能想到这短短几年内会被秦王这样干脆利落的一口吞噬,并且再无生机。
而这位已然是天下霸主的秦王如今才不过弱冠之年,至少还能在王位上几十年,到时齐楚能不能存活犹未可知。
明夷对此倒是很镇定。
一个原版的秦始皇人生旅程本身就已经很龙傲天了,如今这个开挂重生回来的,那只会是龙傲天里的龙傲天。
明夷还想看看之前栽种下的那些西域作物,因此让百里风带路,一路往偏僻的田地里走去。
渭水岸边枝叶金黄,纷飞的落叶落入水中,泛出一震震圆形涟漪,紧接着又打着转随水远去。
走在路上,明夷顺口问道:“来投奔的这些百家学子可有有名之士?”
广袖洒脱的青年忍不住撇了撇嘴,说道:“自然没有,来者都是其中小卒罢了,真正如同淳于越或者是邓陵君那般的一家之首,还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到是前蜀郡太守李冰和张苍两人值得一提。”
明夷神色一动,“在蜀地修了湔堋的那一位太守?”
“正是,不过他没待两日,便赶往河渠修建之处求见郑国了,说要互相讨教。”百里风说道。
都是难得的水利大师,明夷发现自己很期待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来。
“可惜了,若是李冰大人没有离开,我还想见其一面。”明夷说道。
“姝女若当真想见,也可让秦王宣召那位李冰大人。”百里风说道。
来之前我还以为学宫犹在草创,没想到已然初具风范,你将偌大学宫管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实在是人杰。”明夷夸赞道。
“……”百里风镇定微笑道:“还好,这不过小事而已。”
况且他已经找了一个助手帮忙管理,只需要每天晚上听一遍汇报就好。
今年虽然栽种的晚了一些,但在农人的精心照料下,到也成功存活了大部分种子。
时隔多年,明夷终于再次尝到了葡萄和石榴的味道。
没有经过一代代用心选种的葡萄和石榴,其实味道实在一般,果实小也酸涩,但没关系,有了种子,就有了改良的希望!
感受着酸甜的口感一点点暴露在舌尖之上,明夷一点一点仔细品味,以这些种子的数量来看,未来多年以内,这些水果必定是珍稀之物。
小心翼翼不敢咬碎齿间的种子,品尝过后,明夷用手帕在嘴间轻轻一抹,而不是随意丢弃。
没办法,剩下的种子需要留待来年再次栽种。
刚把包了种子的手帕交给农人,明夷再度抬起眼来,就在重重葡萄藤蔓之间,看到了一个许久不见的故人。
简单布袍的青年手抱木筑,漫步在田野和碧绿的葡萄藤蔓间时神色宁静,却在彼此对视的那一瞬间失去所有笑容。
明夷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高渐离。
犹豫片刻,明夷还是略微对高渐离遥遥一点头。
当年温润明澈如水的青年早已平添无数忧思,眉间两道深深刻痕,看起来不复在燕国黄金台时的悠然。
高渐离默然盯着对面女子,瞳孔深寒冷淡,最终一言不发的转身离去。
“……高渐离怎会在此?”明夷转头问道。
百里风端详她数息,警惕说道:“他也是长安学宫招揽到的学士之一。”
他也听说过荆轲刺杀秦王之事,按理来说,为了防止秦王牵连,实在不应当和这位荆轲好友有所牵扯。
但百里风实在做不到让这样一位温润青年无处可去。
明夷猜得出来他在警惕什么,忍不住一声叹息。
“放心,我不会再多做什么。”明夷说道。
事实上,对于高渐离,她还总感觉到有些愧疚。
百里风无声的松了口气。
“天色已晚,我先行别过了。”明夷说道。
这空闲下来的两三年时间,秦国民力不足,也自然不能再折腾一些如同修筑长城、秦直道、灵渠之类的大工程。
至于建造六个宫殿和大手办之类的,也不宜在统一天下没有完成之前行动。
思来想去,嬴政不得不承认,也只能一边休养生息,一边提前做书同文、车同轨或者是改革秦国律法之类的事了。
于是,李斯接到了秦王的最新王令。
——将秦国通常使用的“大篆籀文”简而化之,让字更宜书写辨认,再通传秦国境内,让官吏之间书同其文。
这实在不算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任务,既要将字体简化到比之前容易书写,好容易辨认和记忆,每个字之间又要和之前的大篆有所联系,不能辨认不出!
为了这个任务,李斯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身为廷尉的职责,而暂时在府邸当中专心思考。
奋斗了一整个冬日,李斯终于大概定好秦国的最新字体,并且暂命为小篆。
将近千个新旧字体的对比小心翼翼写于纸上,李斯入宫拜见了秦王,将纸奉上。
看着自己手中字体优美奇古,与上辈子殊无二致的小篆,嬴政微微点头。
正打算开口下令推广,让官吏从此以后按照此等小篆书写文字时,明夷就在一旁说道:“这小篆不妥。”
李斯“……”
殿下跪拜的李斯心中猛然一跳,
千万别再多生事端,让自己又要重新简化文字!
嬴政转头看她,疑惑道:“为何?”
明夷从嬴政手中拿来纸仔细端详,思考道:“小篆弯转过多,若论书写简易方便,当以方折代替圆转为易,况且我还有两物想要一并推行。”
如果她没有记错,小篆至流行到西汉末年就不再使用,反而是方方正正的隶书楷书因为易于书写,而在不断流传。
而且如此大好时机,明夷还想趁机推广一下标点符号和阿拉伯数字。
李斯心中对上天祈祷,望秦王千万不要被美色所误!
嬴政挑眉看她,以目光询问。
“甚为重要。”明夷平静说道。
若是无用之事,明夷从不会多生事端。
嬴政淡然转头,对李斯说道:“既然如此,便先且放弃不用,等王后决断。”
李斯“…………”
有此之念,为何不早说!此乃他一冬日不眠不休之心血!
真是忍无可忍!
李斯抬手……然后交叉在前,对上方秦王说道:“谨遵陛下之令。”
忍无可忍,也得继续忍。
第149章
不然他还能如何?
这天下或许有宽容御下、性格温和的君主,但绝对不是眼前这位秦王陛下,若是李斯不能或不愿完成秦王的王令,那分分钟就会被退位让贤。
李斯跪拜离开时,背影都仿佛带着一股怨气。
见到人已经走了,嬴政这才问道:“你要推广何物?”
“标点符号和简易数字。”明夷说道。
侍从取出纸笔平铺于高足案几上,然后在一旁磨墨。
明夷将洁白的笔尖沾染了些墨水,写出了从零到九的十个篆文写法和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又找出一卷书,在断句之间用标点符号标好。
“就是此物。”明夷说道。
嬴政接在手中端详。
“我之前观如今流传的典籍书卷,字句之间都无隔断,因此常常发生误解歧义,还有,若论起计数之能,这些数字要比繁复的篆体轻易方便。”明夷说道。
见嬴政还是有些不明其意和不以为意,为了印证阿拉伯数字的方便,明夷立刻给他示范了一下用阿拉伯数字计算加减乘除和用小篆计算加减乘除,而前者至少比后者快了一倍有余。
见微知著,嬴政瞬间想到了学室中那些小吏的考核,开始重视起来。
“秦国下层官吏乡间税收时,常常因计算而生出矛盾,如此……这简易算法,倒也值得推广。”嬴政思考着说道。
“还有就是文字之事,小篆虽然字体优美,但书写起来却不够迅速。”明夷说道。
“朕明白,你所说以方折代替圆转之字,上一世秦朝中已然开始流通,有人称之为隶书。”嬴政平静的说道。
“不是说李斯简化创立了小篆,然后推广六国?”明夷奇道。
“隶书一事,还与朕有些许关联……”话说到一半,嬴政似乎想到了什么,闭嘴不言。
“什么关联?”明夷追问道
青年若有所思的看向她,思考要不要继续说下去。
明夷眯了眯眼睛,静静等待着他继续说。
数息之后,见推脱不过,嬴政才缓缓说道:“有一名叫程邈的小吏冒犯于朕,朕将他投入云阳大狱之中,这隶书便是他在狱中所创。”
考虑到李斯仅仅是简化了一下大篆,都夜以日记的花费了数月时间,明夷凝视着他,缓缓问道:“陛下,你将那程邈关入狱中多久?”
“十年。”嬴政说道。
明夷“……”
考虑到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明夷问道:“他怎么冒犯你了?”
“言朕修筑骊山陵墓是徒然浪费民力。”嬴政不悦说道。
明夷“……”
人自当事死如事生,万一求仙长生不成,那到了地底下时,他也自然要有兵马俑和无数珍宝陪葬,既然如此,修筑骊山陵墓怎么算浪费民力!
仅仅是关押将程邈关押于牢狱中,已然是他宽容大度。
奈何爱妻丝毫不理解,盯着自己看的目光谴责无比,看到嬴政心中恼怒。
“后来他造出隶书后,朕将他提拔为了内史!”嬴政微怒道。
“陛下,就算你后来将他许以三公九卿之高位,也改变不了当初程邈仅仅是因言获罪,就关押狱中十年之事!”明夷冷淡说道。
嬴政没有说话,心中越发恼怒,后悔提起了此事。
秦王端坐于榻上,神色冷淡不悦,这副隐含怒火的姿态,让周遭宦官宫女皆大气也不敢喘。
只有见嬴政发过太多次怒火,已经对此有了免疫力的明夷一声叹息。
“算了,推行算数标点之法,还有改小篆为隶书的事情既然已经告知陛下,那我先回殿里休息了。”明夷恹恹说道。
“且慢……”嬴政一手拉住了女子的的织锦衣袖,尽量语气随意的说道:“已过一个冬日,不妨搬回正殿来住?”
因为刚才的事,明夷不想搬回去。
正思考着怎样含蓄拒绝,嬴政已经看出她的不情愿,原本还算和缓的神色瞬间冷淡了几分。
嬴政主动松开手指,任掌中女子的袖口滑落。
“既然不愿,直言便是,朕纵使对其他人苛刻,又何尝对你有过强迫。”嬴政平静说道。
明夷抵触情绪比意料之中大,强来是最不可取的办法,要立即改变策略为妙。
明夷心想你强迫我的事多了去了,却没有说出口,只是微微一笑。
等到第二日上朝之时,秦王将昨日商议的这些简易数学和标点符号交给了李斯,让他重新重新简化文字,再连带着这些新鲜之物推广在秦国当中。
一整个冬天暴瘦了十斤的李斯面上笑嘻嘻、心里……恭谨领命而去,回到府中后就开始抱怨那迷惑君王的女子。
李斯长子听得脸色微变,连忙说道:“翁父慎言,那女子备受秦王宠爱,甚至为她而空置后宫,将来必定会被陛下封为秦国王后,所生之子也是秦国太子,得罪不得,这话流传出去就不秒了!”
李斯冷哼一声,却也没有再说下去。
“我也只是在府中说说而已……说来也是甚为古怪,为何陛下让左右以王后称呼之,却迟迟不正式封后?”李斯说道,心中很是疑惑不解。
“管他是何因由,反正于我等无关,以翁父如今备受秦王重用之势,我李家显赫之时不远了。”李斯长子得意说道。
当年他们一家人在楚国上蔡时,给人当小吏还被呼来喝去的日子,和今日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提到这里,李斯面色更加不佳。
“翁父怎么了?可是我何处说的不妥?”李斯长子不安说道。
李斯轻抚胡须,忧虑说道:“说来也怪,虽然秦王屡屡提拔于我,国事之上也多加重用,但每每召见我时,态度却极为冷淡,好似……好似对我不喜一般。”
但如果当真不喜,秦国人才济济,秦王又准会对他屡次提拔和重用。
“翁亲多虑了,许是秦王天生如此,即便我不曾位列朝堂之上,也听闻过陛下性情冷漠严苛。”李斯长子不以为意道。
左思右想找不到原因的李斯叹息一声,不再思考此事。
“但愿如此。”李斯说道。
除了晚上不在一同就寝以外,嬴政依旧喜欢与她一同进膳,而批阅奏折时,她会去练剑或在一旁看书。
正在批阅奏折的嬴政突然说道:“你可知晓,如今子阳、夏无且、蒙恬等人都以为你是不世之才。”
“嗯?此话怎讲?”明夷问道。
“制纸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