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梦1999-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0年1月,国家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2000年3月,西部开发办正式开始运作。
一幅早已在陈骁心中定格了的蓝图,徐徐展开。
第8章 你抢钱啊?
摆在眼前的很多事物,需要去回忆。
而回忆起来的景象,却是比眼前的事物更清晰的出现在陈骁的脑海里。
比如这条旧胡同,后来会变成是通往北区最大广场的商业街。陈骁对商业街的印象,显然要比对旧胡同的印象深许多。如果现在有钱,把这条旧胡同盘下来,等到拆迁改建的时候倒是可以赚不少,问题就在于还没有这笔钱。
只能买一套房子的情况下,陈骁倾向于购买一套建筑年代较近的,地段更好的房子,这样有助于从银行套现。
这个年代已经有一些房屋中介公司了,但是还不成气候,老百姓更习惯把出售或求购信息写在一张纸条上,往张贴栏或电线杆上贴。
陈骁也不打算找中介公司,因为他打算一次性付款,没必要去承担那几个点的中介费——通常依靠中介公司买房的,除了确实没有房源,也不懂得交易流程的,更重要的是借助中介公司在银行的担保额度,进行房屋按揭。
“房屋出售,现有住房一套,位于劳工路……”陈越铭昂头望着一张广告条念着。
陈骁一听就知道这房子是什么情况。
劳工路确实有一栋旧楼,原本是一家国营厂的职工宿舍,年限比较早了,还是划拨用地。
其他的条件不说,仅年限和土地性质这两项就不符合陈骁融资的需求,但是他还得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帮父母撕下纸条上的电话,去劳工路附近看一看。
陈越铭的心中已经有了投资的初步概念,不管这房子是好是坏,只要整个市区的房价上涨,那么它的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所以,只要卖方报的价格合适,他倒是挺有兴趣的。
但是张榕不一样,她仍然秉承着买房娶媳妇的终极观点。
到了劳工路一看,那楼面外墙风尘扑扑的,要是再过几年,便与周围的城市新貌格格不入了。
用来娶新媳妇,会不会太寒酸了?
“不好。”张榕说。
“我也觉得不好。”陈骁赶紧附议。
买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陈家进一趟城也不容易,如果今天不成,改天再来,又得耽误不少事情。
所以,他们靠着二路电车走遍了北区,总算是找到一套大家都比较满意的房子。
位于北区正街的商品房,建筑面积95平米,三室一厅,中装。
陈越铭是觉得陈骁一个人住大了一点,但张榕觉得刚刚好,以后娶媳妇就这套房了。
找到房东一问价格“十万。”
陈越铭震了一惊“十万?你抢钱啊?”
房东看起来像个老学究,他扶了下鼻梁上的老花眼镜,说“这位同志,你怎么说话的呢?”
“不是,你这也太贵了点吧,有几个老百姓能随随便便拿十万块钱出来的?”陈越铭说。
“拿不出这么多钱,可以考虑小一点的户型嘛。”老学究说道,言下之意,买不起就滚蛋。
张榕原本是看中了这套房子的,可是也被“十万”二字一锤子敲懵了。
看样子,老陈夫妇是要打算撤退了啊。
陈骁不慌不忙的坐到老学究旁边的沙发上,问“房子倒是不错,怎么想卖了呢?”
老学究说“老伴走了,儿子让我搬过去跟他一起住。”
陈骁说“真是个孝顺的好儿子。其实我也在想啊,以后我就在城里落脚了,一年都见不了父母几次,买大一点的房子呢,也是考虑到将来能跟父母住在一起。不过这房子呢,是贵了一点,你看哈,现在的房屋均价,大概也就是每平方七、八百,你的装修也算是比较简洁的,价格上是不是可以再商量商量?”
陈越铭给陈骁递了个眼色“你过来。”
陈骁拍了拍沙发上的扶手,对老学究说“你考虑一下吧,我也跟父母再商量商量。”
陈越铭走到房门外的走廊上,问“你怎么知道城里房子的均价是七、八百?”
陈骁说“我不知道啊,但是根据房东的报价,均价是一千左右,我适当的给他打个折扣吧。”
“哦,这样啊。但我还是觉得这套房子大了一点,你一个人住挺浪费的。”陈越铭说。
“爸,你忘了我给我说的房子的投资属性了?既然是投资,同样的涨幅,房子越大,总收益就越高嘛。另外,我可以把房子合租出去啊,每个月还能收点房租。”陈骁说。
说到投资,陈越铭一下子就接受了。不过价格上,能再褥点下来就褥点下来呗。
仍然不能接受的是张榕“可我们手上没有这么多钱啊。”
陈越铭说“找你哥借点,反正他的钱都躺在银行里睡大觉,我们给一个比银行更高的利息给他就行了。”
回到房子里,陈骁对老学究说“我们商量过了,如果八万块钱能成交,就当场交定金,签协议。”
这次轮到老学究不服了“合着你们出去聊了几分钟,就挣两万?”
陈越铭笑道“你这个老同志,怎么说话呢。我们是很有诚意的,你看,你要是能早一点卖了,也就能早一点到儿子那边去共享天伦不是么?”
老学究说“我房子可以租出去啊,每个月起码租五百块钱吧。”
陈骁笑着摇了摇头“老同志又说笑了,租房子的打工仔,谁会租这么大的房子?好吧,就算你能租出去,那也租不了五百,就算你租到了五百块,一年六千,十年才六万。家具自然损坏的你要不要修?人家不租了,你有没有空置期?哪有痛痛快快的抱着八万块钱现金过瘾的?你要知道,八万块钱存定期,每年也有好两三千的收入了呢。”
所谓买卖,原本就是坐地起价,就地还钱。
老学究也没打算报十万,就能十万成交。经过一番漫长的讨价还价,最终以八万八的价格搭成了共识。
陈越铭原本想在房产证上写自己的名字,陈骁怼了一句“爸,你不是还有别的儿子吧?”
张榕“!!!”
所以,房子最终落在了陈骁的名下。
由于没有抵押手续,陈骁又私底下给相关工作人员封了一个红包,一个星期之后,房产证下来了。
由此,陈骁从一名高考落榜生,变成了万恶的资产阶级。
第9章 请君入瓮
陈越铭语重心长的告诉陈骁,当父母的做到这一步已经尽力了,接下来,全凭自己努力。
“你现在有什么打算?”陈越铭还是忍不住要问一下。
毕竟对陈越铭来说,陈骁还不到二十岁,既没有学历,也没有社会经验,感觉前途很渺茫啊。
他甚至有些后悔,觉得当初还是应该说服陈骁复读,参加下一届的高考。
陈骁淡淡的说道“凡事急不来的,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吧。比方说,赚他一个亿。”
陈越铭“……”
张榕“……”
一切都按照陈骁的预计在进行,这很好!
在等待房产证到手的那几天时间里,陈骁着重游历了一下主cb区,偶尔也去其他几个区看看。
他把这个城市当前的状态,与若干年后的风貌进行了对比,记忆深刻一点的,还能备注上变迁的时间点。
接下来,陈骁的计划是把房子抵押出去,换回一笔现金。他将用这笔现金,成立一家置业顾问公司,从事房屋买卖和经营性融资服务。
从事房屋买卖和经营性融资服务的同时,可以跟银行及评估公司的人建立关系,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具有投资潜力的房子和其他相关信息。
赚钱难不难,就看你手上有多少可利用的资源。
陈骁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积累资源。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站稳脚根,再兼顾纵向和横向的发展,也是他重生之初就拟定的策略。
……
当你求人办事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四种人拿钱办事;拿钱不办事;不拿钱也办事;既不拿钱也不办事。
不拿钱也办事的人,属于道德高尚,具有职业操守的人,缺点是凡事走流程,效率较低,难度较高,容不得瑕疵;
不拿钱也不办事的人,属于混吃等死型,譬如后世演绎出来的心怀宇宙的孙连城同志;
最可恨的是拿钱不办事的人,而最值得陈骁青睐的,就是拿钱办事的人。
abc银行的马万军,就是一个值得陈骁青睐的人。
看着眼前还只是一名普通信贷人员的年轻版的马万军,陈骁就像在看一个刚入职的小屁孩。
同样的,看着年纪不过十八、九岁的陈骁,马万军也像在看一个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小屁孩。
来来往往的那些看上去很成熟的人,大概不会想到,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这两个“小屁孩”将在地产领域搞风搞雨,成就一段传奇。
“咳,小陈啊,你这个不行啊。”马万军把房产证递还给陈骁。
按照当前的银行政策,按揭通常都需要一家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司担保,而且在过户之前,就应该借款人资料到银行进行审核。陈骁既没有担保手续,又已经把房子过户到了自己的名下,除了若干年后推出的一款叫做“置换式贷款”的方案之外,就当前的行情来说,有很大的难度。
当然,抵押物在借款人本人名下的,也可以做经营性贷款,但是陈骁同样拿不出营业执照、现金流量表、购销合同等资料。
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在这个年代其实有很多跟陈骁一样的人,得不到银行的贷款——这就为融资服务公司的诞生了有利的土壤。
而陈骁,就是一位拥有多年地产及融资服务经验的老手。
“马经理,你给小弟支个招呗。”陈骁笑吟吟的说道。
马万军摇了摇头,说了一句不行,然后继续埋头苦干,把陈骁晾到了一边。
这种情况完全在陈骁的意料之中,毕竟他虽然认识马万军很多年了,但马万军还是第一次见他。
陈骁收起房产证,说“那我再考虑考虑,麻烦马经理给我一张名片吧。”
马万军头也不抬的从办公桌上的名片盒里摸了一张出来,依然保持着埋头苦干的姿势。
陈骁拿走马万军的名片,回到了家里。
他现在就住在北区正街的新家里,老学究早就迫不及待的搬到他儿子那边去了,老陈夫妇帮陈骁安顿之后,也回到城西镇继续打理面馆。
偌大的房子里,就只有陈骁一个人住。
他倒是想叫秦艺过来住两天,可秦艺家风严谨,根本就不敢在外面过夜。
眼看着到了银行的下班时间,陈骁拨通了马万军名片上的传呼号“请呼1058,回本机。”
两分钟后,马万军回电话了“你好!”
“你好,请问是abc银行的马经理吗?”陈骁在电话这端问道。
“对,你哪位?”
“马经理你好,我是东业集团的财务部经理,我姓陈。”
“啊,陈经理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马万军很快换了一个谦卑的姿态。
银行的利润虽然来自于放贷和各种投资,但拉回存款才是工作人员的硬指标。否则没有存款,你拿什么去放贷,拿什么去投资?
甚至有一种说法,拉回五百万的存款,你就是主任,拉回五千万的存款,你就是支行行长。
一个集团公司的财务部负责人,就是银行的财神爷啊。
陈骁说“我们集团现在有一笔闲散资金,总觉得存活期不是很划算,存定期呢又不利于周转,我想咨询一下你们那儿有没有合适的短期理财产品。”
马万军连忙说道“有的,有的。”
吧啦吧啦……马万军说了一大堆,陈大经理说他记不住啊。
马万军说“东业集团在什么位置?要不明天我带齐了资料过来拜访一下您?”
陈骁说“明天啊?我明天要出一趟差,什么时候回来还不知道。要不这样吧,你现在有空的话,到北区正街78号的花样小厨等我,见面再聊。”
大约半个钟头之后,马万军夹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火急火燎的赶到了陈骁指定的餐厅。
“马经理,这边。”陈骁朝马万军招了招手。
马万军就奇了个怪,硬是在脑海里搜索了半天,才把这张面孔和称谓对上号来“小陈?你也在这儿吃饭啊。”
陈骁指了指餐桌对面的位置“坐吧,就是我给你打的电话。”
马万军“……”
他不可能相信陈骁这个年纪能做到集团公司的财务部负责人,更不相信上午还拿着一纸房产证求着自己贷款的人,会有一大笔现金投资理财产品。
“你搞什么搞?”马万军的怒气都写在脸上了。
被自己心目中的小屁孩耍了一把,换谁不会生气?
第10章 第一笔融资
“男人之间有什么好搞的,当然是搞生意喽。”
陈骁能这么跟马万军说话,自然是出于对马万军的了解。
马万军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只要能够给他带来利益,你可以把他像软泥一样捏成任意形状。在不给自身带来风险的前提下,他也会尽心竭力的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在前世长达七八年的从业经验中,马万军是陈骁最愉快的合作伙伴。
这也是陈骁重生之后,刻意来找他的原因。
陈骁拿出一叠资料,包括个人贷款的各种材料和一份购房合同的复印件。
马万军只是扫了一眼,就知道陈骁的意图了,并且他还能看出陈骁是一个在这方面非常有经验的人。
“卖方叫杨晋?我看他的年龄不像是独立有房的人啊。”马万军看着杨晋的身份证复印件说。
陈骁没有正面回答马万军的疑问,而是说道“我这次贷款,是想成立一家房屋买卖和融资服务的公司,还望马经理多多帮衬。将来每一笔通过马经理完成的业务,我会以贷款金额的1作为回报——包括我自己这笔贷款。我保证,抵押物肯定是真实有效的。”
贷款金额的百分之一有多少?
举个例子,一笔十万元的贷款,百分之一就是一千块钱。
在1999年,很多看起来高大上的企业员工工资,也不过就五六百块。
只要抵押物是真实有效,具有良好变现能力的,银行就稳赚不亏。相反的,借款人也不敢随意拖欠欠款。除非抵押物的价值大跌,否则对银行来说就没有风险可言。
不过银行最喜欢的抵押物就是不动产,不动产在未来的价值是大涨还是大跌,相信银行的专业人士不用重生也知道。
“我回头给你一个经营性贷款的清单,你照着来。至于二手房买卖,我还是建议你挂靠一家金融担保公司,毕竟那个是有收费标准的,利润比较薄,走常规渠道就行了。”马万军说着,把陈骁的资料收进了公文包里。
“谢谢马经理提点。”陈骁问。
“你少给我来这一套,我看这方面的事情,你比我还门清。对了,那个东业集团又是怎么回事?胡乱编的一个?”马万军问。
“可不是胡乱编的,只是晚几年再成立而已。”陈骁说。
马万军讪笑一声“有想法是好事,不过小心使得万年船。我有言在先,抵押物不能有瑕疵,借款人必须是正经生意人,贷款的真实用途我必须清楚,最好还能做到还款来源心中有数。至于其他的,不用我多说了吧。”
“那就不说了,马经理看吃点什么?”陈骁笑着说。
马万军能轻易的答应陈骁,并不仅仅是出于利益考量。从陈骁这次给他的资料清单来看,他就知道陈骁绝对是相关行业的老手,至于是哪个大型融资服务公司出来的,他也懒得问了。
既然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