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末世种田:少将矜持点 >

第151章

末世种田:少将矜持点-第151章

小说: 末世种田:少将矜持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
  她婆婆说话不中听,在村子里容易得罪人,她们妯娌几个真是怕了她那一张嘴,整天听她在外面编排几个儿媳妇,她们也从来不说什么,反正村里人都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儿。可老太太别老是给她们拉仇恨啊,现在村子里最得势的就是林墨家了,林墨还跟徐长官谈对象呢,老太太可别嘴碎的把人给得罪了!
  二奶奶还不甘心,可是三婶哪敢让她继续留下,生拉硬拽好说歹说的硬是把人给弄走了。
  林墨还气呼呼的,怎么有这样的人呢:“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人心是最难满足的东西。”安流云靠在一边笑,黑色的头发从耳边垂了下来:“要不然怎么会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说法呢?贪婪,是永远填不满的。”
  二奶奶这个事儿只是一个小插曲,几个人都没放在心上,村民们挨家挨户都来领了鸡蛋,虽说没有孵蛋的母鸡,不过他们这地儿,家家户户都有土炕,用炕头来孵小鸡,这事儿他们以前都干活,熟门熟路不成问题。
  为这事,林家在白石村又火了一把,他们家日子过得好,不少人羡慕嫉妒,不过人家愿意漏点好处给他们,他们心里那点不平就烟消云散了。
  过得好才好!只有他们日子过得好了,才有能力惠及乡里不是!
  林墨倒是不知道自己随口许诺的一件事,让村里人又改变了态度,她忙着倒腾村子外面那块泥塘呢!
  没错,就是挖出了一群大小甲鱼的那块泥塘,要不是除了这回事儿,这个泥塘还真没多少人关心过,夏天的时候还会嫌弃这地方一股味儿。
  可是这地方邪了门儿了,居然自己养出那么一大群甲鱼来。这事儿可是轰动整个村子了,老支书拍板,全村人都来挖掘,看看这泥塘里面还有没有什么名堂。
  林墨对这件事情特别的好奇,毫不犹豫的参与了进来。泥塘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就算最干旱的时候它也没干过,奇怪的是就算再涝的年份,它也是那副样子,没变成积水塘。
  有些事情放在那里,平时没有人去怀疑,可只要掀开了表面的盖子,扯出了线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忆起来,哦,原来这件事情其实一直都很不正常,只是自己没在意。
  一群人热火朝天的轮着铁锹,还以为还能再挖出几只甲鱼来,结果除了钻来钻去的泥鳅之外就是那些无孔不入的蚂蟥了。
  “嘿!邪了门儿了!”林炳新抹了把汗,扶着铁锹柄直起腰来:“挖了这么一会儿了什么都没有啊,该不会已经被挖干净了?”
  “要我说啊,那老鳖祖宗都被挖走了,剩下的子子孙孙还有继续留下的理儿?”旁人也开始议论起来,还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指定都跟着他们老祖宗去了。”
  “那可不是啥好事儿啊!”一群男人嬉笑起来:“它们老祖宗要是得道了,它们跟着去了那是好事儿,不是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可这回不一样啊,被那些人弄回去了,十有**是要挨刀子上餐桌了,这跟着去了,就是个有去无回啊!”
  林墨脚上穿着水靴,埋头干活,挖着挖着,忽然叮当一声,铁锹挖到了什么东西。
  不光是她听到了,身边的另外几个人也听到了,顿时几个人都精神一振,齐心协力的挖掘起来,不一会儿,居然从地下挖出一个大石龟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啊?”一群人全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那些人挖走了一群大小老鳖,这会儿他们又从下面挖出个大石龟来,这地方难不成是乌龟老鳖的老窝?


第369章 玄武水神
  “甭废话,先抬上来!”老支书眼睛一横,瞪了说话的林炳新一眼:“嘴上积点德,要是得罪了什么,有你受的!”
  林炳新撇撇嘴,老一辈就是对这一套信的神神的,他要是敢有一句反驳,那眼袋杆子都要抽到身上了。
  但是这只石龟实在是太重了,粗粗的井绳缠绕了好几圈,好些人一起用力,居然都没办法把它从泥塘里抬出来,别说抬出来,根本就没法撼动分毫,他们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那石龟仍旧是纹丝不动。
  林墨站在边上看,这种场合女人是不会参与进去的,就算她力敌千斤,只要男人们在场,就不会让她跟着下去。
  一群人憋的脸红脖子粗都没办法挪动它哪怕分毫,这明显不对劲。林墨蹲下来盯着看了一会儿,居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
  这好像不是一只乌龟……
  “都别乱了,我去叫安流云过来!”林墨看大家都累得大喘气了,站起来说:“这事儿有点玄乎,还是谨慎点儿的好,安流云是玄门弟子,他说不定能看出什么来。”
  老支书惊愕的差点拿不稳手里的烟袋,玄门弟子是个啥意思他还是知道的,没想到啊,看起来那么斯斯文文挺俊秀的安流云,居然是个高人!
  这可跟他们见过的神婆风水先生啥的相差太大了!
  安流云在整理他的葡萄架,今年这上头结了不少的葡萄,可惜遇上阳光变异,白石山上一群疯子又拿陨石在搞什么研究,辐射源太厉害,葡萄被刺激的一个个疯长,一串葡萄能装满一个汤盆,原本的葡萄架哪能扛得住这样的分量。
  林墨进来后,他正好把葡萄架整理好,忙出了一头汗:“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我听说你们在清理村子外面的泥塘?”
  “就是清理出了特别的东西才来找你来了。”林墨看了一眼葡萄架,安流云也算是够拼,居然直接给葡萄架下面重新加了一层钢铁结构的架子:“现在一群人束手无策了,等着你去想办法呢!”
  她把从泥塘里挖出来的东西告诉安流云,他果然来了兴趣,手指搓搓下巴:“石龟?有点意思,走,带我去看看!”
  村头一群汉子早就坐在树荫下面休息开了,不放弃不行啊,累死了也没能成功,老支书又不许他们动粗的砸碎了弄上来,只好在这儿等着安流云过来了。不过安大夫看着那个样子,真没想到还会这一手啊!
  林墨和安流云远远地走了过来,后者手里还领着满满一大兜子葡萄,过来了随手往边上一放:“自家种的葡萄,给大家尝尝鲜。”
  “呦,今年这葡萄吃起来可够劲儿了!”一群人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凑过来拿葡萄吃:“你看这个头长的,都跟李子差不多了。”
  一群人围着吃葡萄,林墨和安流云毫不在意烂泥巴,挽起裤腿就下去了,围着这只所谓的石龟转了一圈后,安流云脸色有点微妙:“这显然不是一只石龟。”
  林墨也看出这不像是石龟,可到底是什么她却不清楚:“这是什么?”
  “听说过玄武吗?”安流云满面惊叹的围着转了一圈儿:“传说中玄武的形象是龟蛇相合,是北方水神。”他满怀感慨的叹了一声:“看这石雕,大概少说也有几百年了。”
  居然是玄武?林墨也听说过玄武的形象是龟和蛇的结合体,但是具体什么样子她脑补不出来,不过仔细看看眼前这个石雕,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你说,这石雕,抬不起来?”安流云左三圈右三圈的围着转了好长时间,忽然问。
  “是啊!”林墨站在一边,小心的避开令人头皮发麻的蚂蟥:“简直就是纹丝不动。”
  安流云点点头,从泥塘里出来,摸了摸口袋里,拿出一支朱砂笔来:“谁身上有纸?”
  树底下吃葡萄那群摸了摸身上,结果掏出来的就只有卫生纸之类,林墨往身上摸了摸,装作掏口袋,摸出几张还没用过的黄色符纸来:“这个行吗?”
  安流云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接过来,提笔在纸上笔走龙蛇的画出复杂玄奥的符文来,完成的一瞬间,林墨看到一道光在符纸上一闪而过,那张普通的符纸上就有了灵气。
  “去拿三炷香来。”安流云看了她一眼。
  林墨毫不犹豫的撒腿往家里跑,不一会儿拿着香就来了,不管她来了,林妈妈在后面追。好端端的跑家里去拿着香就跑,什么毛病这是?
  安流云拿香,面向北方默默念叨了些什么,就看到那三炷香自己居然就烧了起来,袅袅的烟笔直冲着天去了,一点都不受风的影响。
  林炳新抹了抹眼睛,傻了眼:“神了!这还真有两手啊!”
  “闭嘴!”老支书一巴掌拍过来,生气了,啥时候都敢开口胡说八道,也不怕得罪了神仙:“老老实实看着,心怀虔诚,懂不?”
  林炳新摸摸脑袋,到底没有再说什么。主要是安流云这一手太神了,他就算不信,他也找不出什么科学依据来啊!
  三炷香很快烧完,安流云一转身,符纸轻飘飘的飞起来,啪的一下子贴在了石雕玄武身上。
  “行了,抬出来吧!”忙完这一切,安流云从泥塘里走了出来,对旁边看直了眼的一群人说。
  一群汉子现在全都充满了敬畏,摩拳擦掌的上来,林炳新喊一声号子,众人一起使劲儿,结果全都趔趄了一下――这玄武雕像好像一点分量都没有了,他们好悬没闪了腰。
  林墨看的非常佩服,结果空间里风水葫芦很不屑的哼了一声:“请神符,哼!装模作样的!我也能做到!”
  “你不能。”林墨很淡定的在心里回过去:“你就算能画出符来,难道你还敢焚香请神吗?就凭你这个开了灵智的风水葫芦?”
  风水葫芦顿时没话可说了,它虽然对这一套特别熟悉,可是它不是人,它虽不属于妖魔鬼怪,可器灵也不能请神。
  玄武雕像被小心翼翼的抬了出来,底下居然就冒出水来了,黑漆漆的泥潭里,一汪清泉不断的往上冒着,咕嘟咕嘟,清澈的水很快就在泥潭中蔓延开了。
  “哎呀,有泉眼!”村民们惊喜的叫起来,这还是玄武水神雕像下面冒出来的泉水,一定非同凡响!
  “可惜了,里面全都是污泥!”老支书敲敲烟袋锅子:“这几天大家辛苦辛苦,把这里面的烂泥都挖出来,河里弄些河沙来铺上,不是还有些鹅卵石?洗干净了弄过来,铺在水底。”
  虽然是余外的活计,村民们却全都心甘情愿。这可是神水啊,经常喝说不定就能百病全消强身健体呢!
  “这地方偏偏在村子为头,这可不好。”林炳新皱起眉头:“要不,咱们再弄点砖石来,把这个地方也圈进咱们村子里去?”


第370章 晴天闪电
  玄武石雕洗刷干净了,被安流云请回了家,其他人虽然羡慕,倒也没说什么。
  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们没有安流云的能耐,这种事儿就不敢去掺和了,万一弄不好惹恼了神仙呢?
  还是赶紧把水池子弄好了,把那地方圈进来的省心!
  地里的红薯、土豆之类都长出来了,绿莹莹的看着很喜人,就是比起往年来,小苗看着有点瘦弱,比不上往年。
  化肥、农家肥全都加上了,情况有所改善,可是效果还是不怎么理想。
  村民们忧心如焚。
  林墨在家吃饭的时候就听林爸爸林妈妈说起这个事儿来,他们家的地也是一样,种的几亩红薯和土豆,秧苗看起来都很瘦弱,营养不良的样子,但是盖了暖棚的地方就没有这样的情况,里面种的稻谷和蔬菜就很正常。
  “前段时间地里的东西疯长,把地里的营养都耗干净了。”林墨放下碗筷,叹了口气:“这还好是在村里,化肥、农家肥,实在不行还有塘泥,轮番儿的上,还能养的回来点,要是不养养地,就改成了荒滩了。”
  爸妈面面相觑:“那、那该怎么办?要是地里种不出东西来了,那咱们可就要挨饿了啊!”
  林墨这一次没有说话,因为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上辈子到她死,这个问题也没有被解决掉。
  一顿饭颇为沉闷的吃完,还没收拾碗筷,张曼曼就哭着上门来了。
  “舅舅,你快去看看吧,我爸妈打起来了!”她哭的情真意切:“我爸爸要把奶奶、叔叔还有姑姑他们都带回来,我妈不答应,村里人也不同意让外人进来,这会儿都闹起来了。”
  林妈妈看到张曼曼就有点不高兴,这丫头想着挖墙脚呢,她可都记得,皱了下眉头:“咱们不是都断绝关系了吗?有事儿去找老支书,这事儿关系到整个村子,就算我们出面也没用。”
  林爸爸低着头,一声不吭。
  张曼曼有点失望,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舅舅,舅妈,你们就算不插手也行啊,只要帮着看着点儿姥姥,她老人家年纪大了,可不能这么动怒的啊!”
  这话说的在情在理,就算林妈妈再不愿意,也不能阻拦着,只好忍了气,一家人都奔着村口去了。
  那里果然正热闹着,林二姑跟张祥厮打成一团,仗着身后那么多村民,她一点都不怕张祥:“你自己都是个外来户,靠着我才能在村子里落脚的,还想着把更多的外人给带进来,没门!”
  张奶奶带着一群人站在围墙外面,虽然面露急色,可也知道这事儿他们谁都不能插手,直着急的喊着叫他们不要打了。
  林奶奶却阴沉着脸站在墙里,看到张奶奶身边的儿子、女儿、女婿、外甥女,甚至还有女儿的公公婆婆,拉拉杂杂一大群人,一张脸阴沉的能挤出水来。
  好哇,还真是打着拖家带口来投奔他们的主意,也不看看,这么一大群人突然跑过来,是想累死他们怎么的?
  张曼曼的姑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看到张曼曼出现就说:“你快点把你爸妈给拉开啊!我们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也不能厚着脸皮来投奔亲戚,只要给我们一个落脚的地方,一块薄田能种点粮食,其他我们什么都不要求。”
  张曼曼一脸为难,这回可不是装的,她是真的为难,那是她亲奶奶亲姑姑,要是可能的话她也不想袖手旁观。
  “这事儿不行。”老支书终于被人叫了来了,正好听到张姑姑的话,老人看着那一群人,眼神悲悯:“也不是我们没有同情心,不知道通情达理,可是咱们村子这么多人,谁还没有个亲朋好友,这个先例不能开,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都来了,我们怎么办?答应还是不答应?”
  一开始建围墙的时候,老支书就想过这个问题了。他们的围墙建起来,安全保障就上了一层,加上山上还有驻军,一定会引得不少人心生向往,想要搬到这里来,但是白石村就这么大,要是大家的亲朋好友都来了,就算村子再扩充一倍那也不够。
  所以这个先例绝对不能开,包括老支书家里在内,所有人都约法三章,谁家的亲戚都不能接受,至于自己在村子里有地有房产,围墙建造起来之前就已经住进来的不在这个范围里面,就像程景灏、梅芜等人,他们已经被默认为白石村的一份子了。
  林二姑可算是找到了撑腰的人了:“没错!这是咱们村子的规矩,可不是我们没良心不让你们进来,咱们这里安全谁都知道,谁都想进来,让你们进来了,还让不让别人进来?”
  张祥一拳头捅过去,眼神阴郁:“老子叫你多嘴多舌!”
  张奶奶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先喝止了儿子,然后深吸一口气看着老支书:“我也知道我们这么贸然的过来,是为难你们了,可是我们也没办法。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不进去围墙里面,我们在外面盖个屋子住下,这外面这么多土地,或卖或租,让我们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行不?”
  他们不进入围墙里面的话,老支书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你们看呢?”
  村民们你看我,我看你,要是不进村子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他们也不是冷心肠的人,一定要让人家无路可走:“那就这样吧!”
  要是他们的亲戚朋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