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

第41章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第41章

小说: 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彩又翻出几本来看,发现都是道家典籍。她猜测,可能山洞的主人确实是个道士,不然收集这么多道家典籍做什么。
  她非常好奇山洞主人的来历,所以即便是道家典籍看起来无趣,她还是接连翻看了很多本。不看不知道,道书很奇妙。有些书里面也记录了很多让七彩感兴趣的事,比如立面有关于风水、相面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关于画符的书。
  七彩仔细翻看了那本关于画道符的书,通读一番,发现里面有道封印符。顾名思义,封印符就是封存物体用的。不过,符的有效时间,根据符力来决定。也就是说,如果道家功夫深,符力强的话,能多封印一些时日,如果功力浅的话,可能也就能封印几天。
  七彩看懂这些以后猜想,看来山洞主人道法精深。也许之前箱子就是被封存了,她怎么打也打不开。恰好封印符的符力所剩无几,后来她暴力连击几下,箱子才被她打开了。
  七彩的猜测也没人能证明了。因为山洞主人可能已经不在,无人再能帮她证实。
  七彩翻看完满箱子道家典籍,最后在箱底发现几页纸,她拿起来看了内容,发现这才是山洞主人留下的。
  原来,山洞主人真是道士,他也有一段传奇经历。他原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机缘巧合下到了此界,山洞外便是他来此界时的第一站。所以他在旁边修建了那几间石室。
  他来到后,发现此界灵气稀少,并不像原来的世界那样适合修炼。此后他一直寻找回到原世界的方法,折腾一辈子,却苦无门路。直到他寿元所剩不多,觉得回原世界无望,才放下回去的心思。
  之后他在外面收集了不少道家典籍,还有医书、游记、地理志、食谱等书。反正只要他有兴趣的,收藏了不少。
  现在这些书都便宜七彩了。
  作者有话要说:孩子放假在家杂事更多,白天经常陪他出去上课,补习班、特长班都有课,还有一些别的事占用时间……等开学肯定能恢复正常更新,大家先凑合着看吧。


第44章 
  七彩看完山洞主人留下的信,不由感叹世事弄人。像她这种身处末世的人投胎转生后; 肯定不想再回到末世。可像山洞主人那样从更高端的世界而来; 来了之后肯定不甘心,更想回去。
  可是; 他们不管是投胎转世; 还是身穿魂穿; 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所以想回去也就不容易。要不然山洞主人来了一辈子都没找到回家的路。
  七彩记忆力超强,她看完山洞主人的经历后,发现上面的字迹看起来非常眼熟。她仔细一想,赶紧在空间中拿出丹方来看,她对比一看; 结果发现丹方上的字迹跟留书神似; 看着很像同一个人的笔迹。
  七彩想到空间戒指是在后山捡到的,也许山洞主人正是空间戒指的原主人。也不知道山洞主人哪里去了;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按说他把家安在山里,如果真到生命消逝的那一刻; 他应该最想呆在最初来的地方才对。
  可是七彩又细想一下; 山洞和戒指真是同一个主人的话,为什么他不把东西都存放在戒指中,那样不是更方便吗。空间储存的东西不会变质,而且也方便取用。为什么他要把收集的东西另外存放呢?
  可惜,这一切随着主人的消失,已经变成未解之谜。
  不管原来东西是不是一个主儿; 现在都成七彩的了。虽然书的内容看上去晦涩难懂,但她对那些内容很有兴趣,打算抽时间全部看完,顺便学习一下,看能不能用上。也不知道那些关于风水相面的书籍能不能有用。
  七彩本来是无神论者,可她都抬着记忆投胎转世了,现在已经相信人有灵魂一说。关于风水相面方面,她以前从未了解过。只是这辈子听大人说过,有算命先生算命很灵验;有时谁家小孩没精神头儿,会找神妈妈看看,叫叫魂啥的,孩子就能好了。
  以前七彩总觉得这种事不可信。可是,风水相术也是老辈子流传下来的,总有其独到之处。实践出真理,七彩打算自己把书上的内容弄懂之后,再做实践。
  还有那些中医方面的书,最是让七彩中意。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她本来就打算学习中医,这下总有医术让她学习了。不管能不能拜个好师傅,她先多看点书没错。
  有了这些书籍,七彩可以预见,接下来她的日子不会无聊了。以前学校发的两本书根本就不够她的。她人又小,想借堂哥的堂姐的书看,可是他们都怕她把书弄坏了,不借给她,还说等她大点,学到了再借给她。
  无奈之下,七彩除了看孩子,帮忙干点家务,没事的时候只能往山上跑了。现在有书看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不会无聊了。
  七彩没想到这一次进山收获满满。因为牵扯到使用空间戒指运回来的,不好解释,这些东西暂时没法摆到明面上。暂时书只能她自己看;那些金银,以后也得找机会才能拿出来用,或换钱,或是融成首饰。
  七彩把东西全收到空间,只留一本书看。她正看得津津有味呢,听到外面有人推门。
  李秀珍在外面问:“七彩,你咋把门插上了,你在里面干嘛呢?”
  七彩忙下炕,趿拉着鞋去开门,她把门打开后,笑嘻嘻地说:“妈,我在屋里看书呢。”
  李秀珍也不是非得知道闺女在干嘛,她就是随口问问:“你帮我看着点立远,我得收拾收拾做饭了。”
  七彩马上答应:“嗯,我这就去。”原来已经傍晚了,时间过得真快。
  李秀珍听闺女应下后,跟闺女叨叨:“你哥哥也不知道跑哪里疯去了,一下晌没见着他影子。”
  “哥哥说找长生去玩了,可能快回来了吧。”七彩寻思,莫不是上午没带哥哥去山上,他找长生上山去了?
  这人真就不经念叨,娘俩说着话的功夫,七彩见哥哥提着只兔子进了大门。
  程立国一进家门,看到妹妹,就跟她炫耀:“七彩,你看我抓的兔子肥吧?”
  其实程立国想说的是,一只肥兔子也顶上两只野鸡重了。看,妹妹不带他上山,他跟别人去,也小有收获。
  七彩又不是眼神不好,很捧场地奉承哥哥:“兔子是挺肥的,改天炖着吃。”
  程立国说:“我更喜欢吃兔子肉馅的水饺。”
  好吃不过饺子。因为家里的白面少,所以平时吃饺子的机会比吃肉更少,程立国就特别稀罕吃肉馅饺子。
  兄妹俩说着话,去屋里哄弟弟玩了。小立远已经有八个多月大了,还不会喊人,但是会爬了。
  小立远皮肤又白又嫩,眼睛黑又亮,一笑嘴边还有个酒窝,特别可爱。虽然小立远穿着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也没显得丑。就是冬天穿着棉袄棉裤,活动起来不是那么方便。
  七彩家能吃饱饭,家里小立远伙食最好,有个鸡蛋啥的先紧着他吃,所以即便是赶上灾年,他比起别家同样大的孩子还算结识。
  小立远特别喜欢跟哥哥姐姐玩。尤其是家里人都在的时候,他精神头特别足,跟这个闹闹,找那个抱抱,不哭的时候,挺让人稀罕。
  小立远凑到七彩身边,扶着姐姐站起来,然后搂着她的脖子,跟她蹭蹭,又跟她碰碰头。七彩由着弟弟蹭她,她还把头伸到小立远怀里回蹭,蹭的小立远咯咯直笑。
  立国个子更高些,练武的他有把子力气,逗弟弟时,会跟弟弟玩举高高。小立远显然很喜欢这样的游戏,每次都得玩得哥哥举不动他才算完。
  日子一晃得过很快,还没出正月,生产队上又开始安排各种活,紧着忙活春耕事宜。七彩在家看孩子的同时,还会在空间里找些感兴趣的书来看。当然,这一切都是瞒着除小弟外的家人进行的。要不然她没法解释书的来源。
  刚出了正月,住在市里的程方秀没忘记七彩要拜师的事,她特意带着礼品,去找给她看病的黄大夫。
  黄大夫以为程方秀是来复诊的,他让程方秀伸出手来,要给她把脉。
  程方秀伸出手,笑着问:“黄大夫,我有个侄孙女对中医很有兴趣,她说想学医,您这里收不收徒弟?”
  黄大夫给程方秀把完脉说:“我这里暂时不收徒弟。你来我这里多次了,也该知道,我家医术世代相传,不收外人当徒弟的。”
  虽然黄大夫拒绝了,但程方秀大概觉得黄大夫医术不错,想为七彩再努力一把,她说:“我那侄孙女挺聪明的,听她背书背得可快了……”
  她的意思很明显,认为七彩是学医的好苗子。如果当师傅的能收个好徒弟,也是好事一桩。
  黄大夫有把子年纪了,脾气磨练得不错,他耐心听完程方秀的话,笑着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家祖训言明不收外人当徒弟,真是不好意思了。”
  程方秀听黄大夫把祖训都摆出来了,不好意思继续纠缠,她遗憾地笑笑说:“我就是看那孩子灵秀,既然孩子有这想法,就想成全她。没想到您这里不收外人当徒弟。”
  黄大夫看听说人家孩子主动提出学中医,肯定是那孩子对中医有兴趣,再加上孩子记忆力好,如果程方秀说的是真的,说不定是个学医的好苗子,要是耽误了也可惜。
  黄大夫想到这里,又跟程方秀说:“虽然我家祖训不然收徒,但是我有个老友也是大夫,他的医术跟我不分伯仲,如果你说的那孩子情况属实的话,我可以向老友推荐一下,看他收不收徒弟。”


第45章 
  程方秀本来以为没希望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又在黄大夫这里听到好消息,她满脸惊喜地说:“那这事就麻烦黄大夫了。”总算不负侄子所托。
  黄大夫向老友推荐徒弟,当然得先问清孩子的情况; 才好推荐,他细问起七彩的情况,“这孩子才八岁?”
  程方秀点头; “嗯; 她年龄小点了,可挺懂事的……”
  没等她把话说完,黄大夫说:“小点没什么,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多跟着师傅学两年更好。”
  程方秀听了这话才放心; 刚刚她还以为人家嫌孩子小不收徒呢。
  “黄大夫; 你看什么时候给安排个时间; 带孩子去给周大夫看看?”
  黄大夫想了想说:“我先跟老友知会一声,得看他的安排。这样吧,我明天抽空过去问问; 回头你来一趟,看怎么安排。”
  程方秀不胜感激地说:“那就麻烦黄大夫了。”
  程方秀走后; 黄大夫摇头笑了笑。没想到八岁的小姑娘竟然想学医; 也是个有趣的小姑娘,就是不知道老友满不满意。
  原来黄大夫知道老友周大夫一直有再收徒的心思,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 所以他在程方秀提出此事时,起了帮忙的心思。至于能不能成功,全看两人有没有师徒缘分了。
  第二天,黄大夫特意从城东跑到城西老友家做客,顺便提出此事。
  周大夫听了后说:“既然是你推荐的,那就带她来一趟,我得考考她才行,看她有没有学医的天赋。要是不合适,我可不会给你面子。”
  相比平易近人的黄大夫来说,周大夫看上去比较严肃。早些年,他原来在前线部队当过大夫,只不过后来战事平息后,他自己因为某些原因退伍,回到老家当大夫。
  从坐姿上来看,周大夫身板挺直,坐有坐相,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他不像黄大夫那样闲适,这也跟他的性格有关。
  黄大夫笑笑说:“肯定是要考考的。说起来,这次算是我给你添麻烦了。”
  虽然老友说过再收个徒弟,可这是他的事。自己横插一杠子,老友不给个面子不行。可是,万一那小姑娘真是个好苗子,他也不是白费功夫,算是给老友介绍了个好苗子。
  殊不知,黄大夫日后想起现在的想法,每每苦笑。当初若不是因为家训不允许收外人当徒弟,说不定他就是七彩的师傅了呢。可惜,好苗子让他亲手送到老友手上了。
  两人定下周日那天,带孩子来一趟。回头,黄大夫就告诉了程方秀。程方秀见好事牵上头,心里高兴,亲自去了乡下一趟,把好消息告诉了程家人。
  因为程茂林没有提前告诉爸妈,程爷爷和程奶奶还不知道七彩想拜师的事呢。
  程爷爷听说妹妹的来意,笑着责怪儿子:“茂林真是的,都没提前跟我说声。不过这是好事,多亏你给操心了。”
  程方秀:“咱程家的孩子长出息,我高兴着呢。”她已经听说大哥家分家了,茂林不在老院住,便说:“大哥,把茂林和七彩叫来,赶紧给他们说声,估计他们等信儿等得着急了。”
  程爷爷:“不急,这个点孩子们都上学去了,茂林也在地里干活。等晌午他们都回来,再跟他们说不晚。”
  程茂林等了一个月了,可不是着急吗?可是这种事不是着急就能办成的,他们一家只能耐心等待。
  这不他听到姑姑来了后,立马到老宅去,迫不及待地问:“姑姑,事成了没?人家答应了吗?”
  程方秀看四侄子着急的模样,没有再抻着他,马上回答:“答应了,说是周末带七彩去城里。不过人家周大夫说了,他得先考考七彩,看七彩有没有学医天分,才决定是否收徒。”
  还得考验闺女?程茂林想了想,师傅收徒弟考验是应该的,就是不知道闺女能不能过关。不过想想他家七彩纳闷聪明,应该能过关吧?程茂林不确定地想着。
  不过,人家能答应给个机会,还是多亏了姑姑帮忙,“姑姑,麻烦你了。要不是你给牵线,我都没处给七彩找好师傅。”
  程方秀:“孩子上进是好事,帮忙也应该的。对了,周大夫让黄大夫给捎来一本书,说是让七彩抽空背背看。你让七彩抓紧时间多背点,不是说她记性好吗,多背点医术,说不定能让周师傅看中了呢。”
  “还有,周大夫说礼拜天带孩子过去考验。可你们住在村里,那天坐车赶过去怕晚了。不如这样,你周六带七彩去我家住一晚,第二天我带你们去周大夫那里。”
  程茂林怕耽误七彩拜师的事儿,立马应了姑姑,搁平时,即便是亲姑姑家,他也不好意思在姑姑家留宿,因为留宿的话,姑姑就得给他们准备饭菜。这年月,吃得最重要,他不想给姑姑添麻烦。可是为了闺女的前程,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程茂林想了,大不了去姑姑家时多带点东西过去,不能在姑姑家白吃饭。
  七彩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她知道会在姑奶奶家留宿,去之前在山上猎了野鸡野兔,还弄了几条大肥鱼,打算给姑奶奶家带去。反正总不会让姑奶奶吃亏的。
  作为家里的女主人,李秀珍想的更多,她想如果闺女真能拜师成功,以后少不了去市里,少不了麻烦孩子姑奶奶,所以,为了孩子,李秀珍也不抠门,给拾掇了不少吃的东西给姑姑带上。
  周六这天,程茂林跟老村长请假,开了介绍信,带着闺女去了市里。
  爷俩到程方秀家时,正好下晌。程方秀见侄子又背来很多东西,忍不住说他:“家家日子不好过,你咋老往这辈东西?还弄这么多来,家里还够吃的吗?”
  程茂林:“姑姑,都是带来的野物,在山上捡的,不值钱,你们吃着,回头吃完了我再给你们送来。”
  程方秀一看,有野蘑菇、木耳、山鸡、野兔……可不都是山里出产的。可现在肉是好东西,拿黑市上卖,一斤一两块,买还不好买呢。她不好意思要这些东西,也是为侄子家考虑,忍不住叨唠一句:“城里吃供应粮,总比乡下日子好过,下回来不许带东西过来了。”
  程茂林嘴上答应着,可心里却想:如果以后闺女还麻烦姑姑的话,以后肯定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