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

第105章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第105章

小说: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三娘头也不回,“我非把你那些游记都烧了不可。”
  顾云翼赶紧追了上去,把人拦住,“娘,不行,你不能烧。”
  晏三娘掐腰,点着他的脑袋,“你说说你成天不学好。院试都考了好几次,还是没通过。你怎么就不知道着急呢?”
  顾云翼抿了抿唇,“娘,我会努力考的。”
  “你努力?你一天到晚看这些杂书,你怎么能中呢?”晏三娘指着外面,“你瞧瞧那个沈青墨,比你小四岁,人家已经是秀才了。你呢?”
  顾云翼抿抿唇,“不就是考秀才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能考。”
  说完,气势汹汹往自己屋里冲,反手把门关上。
  晏三娘和顾婆子对视一眼。
  就在这时,顾老头从房间里走出来,“怎么了?吵吵巴火的?”
  顾婆子立刻道,“没事。老大媳妇催小翼念书呢。”
  顾老头点头,“是要督促他。成天就知道瞎玩。”
  说完,转身回了房。
  顾婆子拍拍自己的胸口,低声冲晏三娘道,“小翼一时半会出不来了,你先拿东西去吧。”
  晏三娘点头应是。
  晚上,晏三娘把这事告诉顾永旦。
  顾永旦气得翻身坐起来,“你怎么那么糊涂?压着小翼上沈家道歉啊。”
  晏三娘摆手,“没事。沈家那孩子原谅小翼了。”
  顾永旦松了一口气,继续躺下来,“哎,瞧瞧这才是世家子,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
  晏三娘忧心忡忡,她看了眼外面,小心翼翼凑到顾永旦旁边,“哎,我觉得小翼好像对囡囡起了心思了。”
  顾永旦没听明白,“起什么心思?”
  晏三娘气结,再次提醒,“还能什么心思?当然是男女心思了。”
  顾永旦摆手,“这怎么可能呢?囡囡才七岁啊。”
  晏三娘急了,“怎么不可能?咱儿子都十三了。知道一点男女之情不是很正常吗?”
  顾永旦不信,“咱儿子顶多就是占有欲作祟。他跟囡囡关系最好。突然又来了一个小伙子,他心里不舒坦而已。”
  晏三娘还是不信。
  顾永旦摆手,“我是男人,我还能不了解吗?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就没开窍。”
  晏三娘见他斩钉截铁,想到男人毕竟最了解男人,也就信了。
  顾永旦却也不想想,他十三岁的时候,整天忙着挣钱养家。他儿子才不用想这些。
  不过顾云翼很幸运,躲过这一劫。
  第二日,囡囡到了顾家学堂,看到顾云翼,头扭向一边。
  顾云翼抿了抿嘴,小心翼翼道,“哎,还生气呐?”
  囡囡回头瞪他,“你怎么能乱打人呢?像个发疯似的。”
  顾云翼讪讪地,“我不是发疯。我是担心你被他骗了。”
  囡囡哭笑不得,“这怎么可能呢。他骗我什么?”
  她眼神坦坦荡荡,半点不懂男女之情,顾云翼心想,自己要是实话实说,不就提醒她了吗?
  他想了想,还是不说了。
  囡囡见他不肯说,却不肯放过他,“你以为别冲动了。幸好沈青墨大度,不跟你计较。要不然你得给人家赔礼道歉呢。”
  顾云翼昨晚也知道他娘去道歉了。心里正自责呢。
  这会听到这话,他抿了抿嘴,“我以后不会冲动。”
  反正由他盯着,那小子甭想骗人。
  时间一眨眼,到了过年。
  跟去年一样,陆家这个年过得很顺畅。
  初二这天,张又新带着妻儿来陆家走亲戚。顺便跟陆时秋商量,何时进京。
  张又新道,“三月份就是会试。我们初八出发,一个半月就能到。剩下时间可以熟悉京城。”
  陆时秋没想到要提前一个月这么久。
  张又新笑笑,“自打天皇登基,会试题目越发刁钻古怪。我大哥二哥考了三回都没过。咱们早点过去,也能了解一下京里的情况。”
  陆时秋点头,“行吧。听你的。”
  张家有商队到京城,这次自然要跟着商队走。
  陆时秋不缺钱,到了府城,直接给管事一百两银子。
  对方婉拒了,“您是亲戚,哪能要您的银子,您可别再折煞我了。要是让夫人知道,我这管事的位子就保不住了。”
  陆时秋见他说得这么严重,也不好强塞。
  想着回府城,一定要买点东西送到张家。
  一个半月眨眼即到,陆时秋一路上也没受多少罪。主要是张家的马车太豪华了。里面一应物什准备妥当。管事也极为能干,到了地方,什么东西都准备好。半点不用他们操心。
  到了京城,陆时秋跟张家三兄弟住在张家别院。
  张家三兄弟要去拜见严老爷,陆时秋也趁此时机去见顾永伯。
  他们合作做的螺钿生意极好。
  上半年,已经开始盈利。六月份,陆时秋分到三千两银子。估计年底能分到更多。
  陆时秋按照顾永伯信中的地址找到顾家。
  顾永伯和严春娘不在,是管家接待的他。
  陆时秋跟管家闲聊一会儿,留下帖子,正要告辞离开。
  就见门外走进来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头戴方巾,一身上好的月白色锦绣窄袖长衫,腰挂墨玉,挂着两簇墨绿流苏,形走间,流苏随风摇摆,却不见一丝凌乱。
  管家立刻给他介绍,“陆举人,这是我家主人长子阿寿少爷。”
  阿寿拱手向陆时秋行礼,“小子见过陆举人。”
  陆时秋笑着让他起身,“我与你父亲常有书信往来,他曾多次在信中提及你。果然是少年英才。”
  这倒是真的。顾永伯常跟他提起这个儿子。
  当然不是向陆时秋炫耀,而是苦恼自己这个儿子天资聪颖,却不喜读书,一心只想接管家中生意。
  顾永伯向他取经如何让孩子喜读书,陆时秋小时就是顽皮,倒有一点心得,写完后,已过三个月,也不知成效如何。
  只是瞧着这孩子乖巧可爱,并不是胡闹的顽童,如何不喜读书呢?
  陆时秋跟阿寿寒暄一阵,聊了些家常,陆时秋就起身告辞了。
  走的时候,这孩子还站在门口送他。
  陆时秋瞧着这孩子乖乖巧巧,分外喜爱。
  第二日,顾永伯到张家亲自拜访。
  陆时秋把他介绍给张家人,张家人受宠若惊,显然没想到他居然会认识顾家人。
  顾永伯做生意见过形形色色之人,态度极好。双方倒是相谈甚欢。
  说笑一阵,张家三个兄弟就告辞了。
  陆时秋跟顾永伯谈起正事。
  顾永伯说起螺钿生意,“现在咱们的螺钿生意算是步入正轨。我打算卖到国外将妆奁做小些,搭售香粉一起卖出去。”
  搭售?
  陆时秋双掌相击,“这法子妙。就依你。”
  顾永伯见他答应,也很高兴。
  说完正事,陆时秋扯到家人,“昨日去你家,你刚好不在,遇上令郎阿寿,当真是乖巧懂礼,是个好孩子。你居然还写信抱怨,当真不该啊。”
  顾永伯摇头失笑,“他天资聪颖,却不爱读书。我觉得有些遗憾。”
  他这儿子哪哪都好。就是不爱读书,当真可惜。
  陆时秋刚要再说,却听顾永伯画峰一转,“罢了,不想考功名也无碍,左右他的堂兄堂弟会照着他。倒也不必担忧。”
  陆时秋哑然。许多人穷极一生都想考举功名,他却说放弃就放弃。真是够洒脱的。
  不过他自己都放弃了,陆时秋怎好再劝,收住到了嘴边的话,两人闲儿一阵,到了吃饭时间。
  顾永伯这样的贵客,张府自然是热情款待。
  没过多久,顾永伯就跟张家三兄弟打成一片。
  接下来的时间,陆时秋除了闭门读书,再也没有出去。
  女皇登基,会试题目沿用的是天皇制定的规则,由女皇所出。
  题目极为广泛,涉及方方面面,如兵法,律法,农业,工业,商业等等。
  如果有什么地方跟以前相似,大约就是策论了。
  整体卷面分数为一百五十分,策论就占六十分,比重极高。
  答题时间仅有一个时辰,答完可以早交卷。
  如此反复三场,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开。
  今年,会试一共有一万六千多个举人参加。取中人数为三百零八。女子选三十六人。
  这些日子,陆时秋做过往年会试题目。
  颠覆陆时秋的认知。四书五经比重极少。
  陆时秋看的杂书并不多,前面基础题目,他几乎不会答。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他恶补这些常识。
  他记忆力极快,翻过一遍后,很快就能记在脑子里。
  好在除了策论,这些偏门知识都很浅显,并不深。
  陆时秋这样的好记性倒是能抱抱佛脚。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三月。会试正式举行。
  第一科考的是兵法和律法。策论也是萦绕这两点出的题目。
  前面大多数都是基础知识,只要看过这方面的书籍,就会答对。
  中间一部分是兵法实战和断案实例。
  只要你是真的读懂这两方面,就一定能答对。
  最后的策论,出得相当犀利。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娘子没有给你生儿子,你母亲痛下杀手,如果你是县令,如何断案?
  想想就让人胆寒。
  是大义灭亲还是依法断案呢?
  谁也不知道女皇的标准是什么。那就只能从书中找答案。
  陆时秋思虑再三,还是依法断案,只是写的时候,难免自责起来。
  不过时间短暂,陆时秋根本没时间耽搁,敛住心思,继续答题。
  接下来就是农业与税法。
  再接下来一场就是综合题。
  三场转眼即过,回到家,陆时秋倒头就睡。
  静静等候考试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1…26 17:38:45~2020…01…26 21:19: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橙红年代 30瓶;霞 5瓶;错薪 2瓶;颐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5章 
  会试成绩是在半个月后公布的。
  一大早,张家就遣了下人去查看成绩; 而他们留在家里等候发榜。
  陆时秋老神在在坐在边上看书; 张家三兄弟个顶个紧张。
  尤其是张又睿; 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会试了。次次落榜; 失望至极。
  张又新还好些; 只是跟陆时秋一比,就显然稚嫩些。
  左等右等没能等到下人来回禀; 张又新愈发紧张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看着三哥这样,他啧啧称奇; “三哥,难不成你考得不好?”
  要不然怎么都这时候了; 还一直在看书?
  陆时秋翻页; 头也不抬回道,“基础题都答对了。就是策论不确定。”
  张又新又何尝不是呢。
  这题目也太刁钻了; 总觉得怎么答都不对。
  就在这时; 门外传下人疾步跑志来; “恭喜少爷; 少爷大喜。”
  三人全部凑上去; “中了?”
  那随从重重点头; “大少爷中了。三百一十一名。”
  三百一十一?那岂不是要成同进士了?
  虽然还没有参加殿试,但是会试与殿试名次调整一般不会很大,以张又睿这个成绩怎么也不可能冲到二甲; 只能是同进士。
  张又笙和张又新看向那随从,齐声问道,“我呢?”
  “有我的名字没?”
  随从争相摇头,“没有。”他拧着眉看向陆时秋,“我好像看到陆举人的名字了。只是我给忘了多少名了?”
  陆时秋一怔,站起来,“当真?”
  随从点头,“真的。”
  陆时秋站起来冲张又睿拱手,“恭喜张大哥高中。”
  别看只是同进士,但张又睿还是很知足了。
  同进士一样能当官,只要肯花钱,使关系,未必不能挑个好地方当官。
  张又睿冲陆时秋拱手,“同喜同喜。”
  陆时秋笑了笑。
  张又笙和张又新也立刻恭喜,“大哥终于得偿所愿,一展抱负啦。”
  张又睿哈哈一笑,大手一挥,“所有下人都赏一个月俸禄。”
  也不怪张又睿如此激动,而是他今年已经三十五岁,科举一道本来就是年龄越大,取中越难。
  他现在还算年轻,算是刚刚好。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张又睿压住脸上的笑意,冲三人道,“跟我一起到外面贺喜吧?”
  四人急步走出堂屋,迎面就看到身穿皂衣的衙役个个敲锣打鼓。
  领头的衙役正捧着一张黄色捷报守在门旁。
  见到四人出来,他满脸堆笑,“恭喜恭喜,不知哪位是张又睿张举人?”
  张又睿已经收敛了笑容,又是一派淡定从容的公子哥形象,谦和有礼拱手,“在下正是张又睿。”
  衙役奉上捷报,“恭喜张举人喜得三百一十一。请三日后务必到礼部学习礼仪。”
  张又睿恭恭敬敬接过,示意旁边的随从递上钱袋。
  张家也是有钱人,捏一捏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两个银锭子。看那个头,定有五十两。
  衙役心里一喜,发财了。面上笑得更欢了,又指点了张又睿几句。
  衙役离去,四邻齐齐围上来,向张又睿道喜。
  张又睿一一还礼。
  就在这时又有衙役从巷子里挤进来。
  这是另一波人。
  众人齐齐让开道,衙役看到众人,神色未必,上前高喊,“陆时秋陆举人,可是住这里?”
  张又睿给陆时秋让地儿。
  陆时秋走上前,施了一礼,“正是在下。”
  “恭喜陆举人,会试得了第五名。”
  第五名?
  人群一下炸开了锅。
  会试第五名,如果表现好的话,极有可能会冲一甲。
  张家三兄弟齐齐看向陆时来。何着他之前不是考得太差,而是考得太好,胸有成竹啊。
  陆时秋接过喜报,自己从袖袋里取出红包递了过去。
  他这次非常大方,按照张又睿的标准也掏了五十两银子。
  那衙役颠了颠份量,非常满意。提点几句后,也告辞离开。
  张家住的这片都是读书人家,得知这家出了两位新进士,有那心动的人家就上前问,“你们家这宅在卖不卖?”
  张又睿笑着婉拒了,“我家还有人要考科举,以后还要在此落脚,不好意思,不能割爱。”
  那人满脸失望。
  接下来的几天,上门贺喜的人极多。
  顾永伯也让人送了礼物,陆时秋笑着收下来。其他人送的礼,他不敢收下,全部婉拒了。
  三日过后,陆时秋和张又睿到礼部学习礼仪。
  殿试是在大庆宫举行,宫中规矩森严,如若出错,辛辛苦苦考上的功名可就白瞎了。
  两人学得分外认真。
  学了三日,殿试正式开始。
  殿试只考策论,也是女皇亲自出的题。
  跟会试不同,殿试的卷子刻在女皇脑子里,而后当堂写出,让司礼大声诵读。
  最大程度杜绝作弊。
  陆时秋站在第一排,位置偏左。躬着腰,低头看着案板,静静等候女皇示下。
  大殿鸦雀无声。等了一刻钟,司礼朗声诵读题目。
  为了确保这三百三十八人都能听到,司礼会读三遍。
  在天皇登基前,殿试时间是三个时辰,但天皇上位,时间缩为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两千字的策论。时间很紧凑。
  陆时秋竖着耳朵倾听,他站的位置虽然很偏,但殿内很安静,第一遍就听得清清楚楚。
  但是这题目一点都不轻松。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远古之时,为母系社会。后演化为父系社会,何故?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好像只是问你社会变迁,但是如果你只回答一下变迁,那就太简单了。
  想得高分,你就得投其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