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

第124章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第124章

小说: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时冬自个也觉得这一趟没白来,亲耳听到三哥夸赞,他心里有些小得意,面上便也带了几分欣喜出来。
  四人说话功夫,三个丫头很快张罗好一桌饭菜。
  四荤四素,配着大米饭,香喷喷的,吃了一路干粮的三人,闻着都馋了。
  陆时秋见他们答非所问,便也不再废话,邀请他们过来吃饭。
  大家边吃边聊。
  明天还有要事要办,三兄弟也没喝酒。唠嗑后,就各自回房睡了。
  陆时秋问起家里两间院子,木氏从包里掏东西,“我原本照你的意思卖出去。可公爹不让,说家里已经给宏一买了个院子,宏三,宏四,宏五都得买。所以就把那两个院子买了。”
  陆时秋也没放在心上,“也行。”他问道,“柳大姐怎么来了?她不是在苏家吗?”
  木氏叹了口气,“人家是一家子,你让他们分隔两地合适吗?大丫心善,让柳大姐跟着一块来了。”
  “那大丫咋办?”陆时秋有些坐不住了。
  “没事,大丫说她会重新买个婆子。”
  陆时秋放了心,“也行吧。”
  木氏递上鞋子,摸了摸鞋面,“这是大丫让我带给你的。说是以后不常见,一次给你做了五双。”
  陆时秋接过来,拿了一双套在脚上,下地走了走,大小正合适。这孩子手艺越来越好了。
  “我走前一晚,这孩子来看我,哭得那么伤心。我以前总说她心思重,没想到她居然哭成那样。”木氏一想到,他们以后都要在京城生活,大女儿再难见到。她就控制不住难过
  陆时秋坐到她旁边,握住她的手,“她现在过得好吗?以前她不是什么事都喜欢憋在心上吗?怎么会哭那么厉害,是不是有人欺负她呀?”
  木氏摇头,嗔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呀。女人嫁了人,就会知道谁才是真的对她好。婆婆再好,也不是亲娘。以后她一个人孤零零在老家,可不就是舍不得我们吗?”
  陆时秋叹了口气,“我是不太懂。”
  他心里涌起一丝愧疚,早知道他临走前,应该去看一眼她的。
  在四个女儿里,他独独对这个大女儿关心最少。
  一开始是因为她当他女儿的时候,已经记事,他看着她疏离的眼神就觉得别扭。
  后来是因为她一心惦记着于大郎,他嘴上说不介意,可心里难免有种养了白眼狼的郁闷感。
  可是经的事多了,他明白一个道理。
  感情是相互的。他当初没有对大丫投入太多的父爱,明知道她进这个家彷徨不安,可他从没有开解过她。也难怪她会记得于大郎。
  现在分隔两地,以后连见一面都难。要是这孩子在婆家受了气,连给她撑腰的人都没有,想想就心疼。
  陆时秋躺下来的时候,心里还想着,明儿他得叮嘱大哥,让他别忘了去苏家看看大丫。
  也是告诉苏家人,不能因为他不在老家,就欺负他女儿。
  第二日,族里人开始进城兜售海货,一大早就不见人影。
  陆时冬说是要到京城茶楼看看。带了两个饼子,也跟着一块进城了。
  陆时秋把育婴坊的事情交给二哥,“咱们这个育婴坊现在知道的人还不多,你可以下乡告诉他们。”
  陆时夏点头,“我明白了。”
  陆时秋又把育婴坊的要求说给他听。道理只有一个,如果孩子交给育婴坊,以后想把孩子要回去,就得拿钱。
  陆时夏记在心里。他同时还有一丝疑虑,“那些人真的会给把孩子给我吗?”
  陆时夏见过不少重男轻女的人家,但要说狠到把孩子抛弃,他还真没见过。他自己又疼闺女,如果有人让他把闺女送人,他死都不干。
  陆时秋叹了口气,“越是偏僻的地方,杀婴现象就越普遍。你不要,他们恐怕还求着你呢。”
  陆时夏对陆时秋算是绝对信服。哪怕心有疑虑还是记在心里。
  陆时秋又让他到京城买些下人过来照顾孩子,“要找那些年纪大的。年轻姑娘没耐心,身价还贵,你别看五万两很多,其实这钱是死的,越花越少。得省着点来。”
  陆时夏答应了,扭头便跟陆时春一块进城买人。
  而陆时秋开始写他的□□方案。
  不能跟他们讲那些大道理,他们都是些老油条,左耳进,右耳出,不管用。对付这些世家子,只能越简单越好。
  陆时秋在纸上写写划划,快到天黑,进城的人都回来了。
  陆时夏领回五个妇人,年纪都在四十出头。陆时秋打量这些人,衣服虽然简朴,却还算干净,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看着就是伶俐人。
  他让陆时夏给这些人安排住处。
  陆时夏点头出去了。
  陆时春非常激动,“三弟,京城真的太富啦。我们带来的海货,一天就全部卖出去了。”
  陆时秋叹了口气,“大哥,路途那么远。你们走一趟就得三个月,恐怕也不划算吧?”
  这话相当于给陆时春泼了一贫冷水,陆时春挠头,“是哦。”
  陆时秋又把朝廷要建火车的事情说了,“以后商队发展有限。我看你还是另谋出路吧。”
  陆时春挠头,“你觉得我有什么出路?”
  陆时秋没有回答他,而是问起宏一,“他的铺子开得怎么样?”
  “哎!那孩子笨得很。二月份拿到机子,他不会用。后来还是李县令登门问他使用情况,才教会了他。”陆时春提起大儿子那铺面就愁得慌。
  “后来呢?”
  “生意还行。反正每天都有生意,说是一天营业额也有一两多,但是里面还包括煤炭钱呢,你说他啥时候才能把机子钱挣回来呢?”
  陆时秋算了下,“二月份刚过完年,家家吃的都是陈粮。等六月份,生意指定好。说不准两三年就把机子钱挣回来呢。”
  陆时春眼睛瞪圆,“真的假的?老三,你可不能唬我。”
  “我唬你干什么。你只要算一下,就能知道了。”陆时秋失笑。
  陆时春见他说真的,立刻笑了,“那就好。”
  他搓着手,“如果宏一真能出息,我就回家养蛤蜊。虽然挣得不如以前多,但是以后火车通了,也不怕卖不出去。爹一人看着,我也不放心。”
  陆时秋见他已经有了打算,也没再坚持,“行。大哥也可以帮着弄些摆件卖。那些也能挣不少钱。”
  “行。听你的。”
  两兄弟商量完正事,就到吃饭时间了。
  第二天下午,陆时春带着商队打道回府。
  来时满满当当全是货,回去东西却没几样。京城的东西比较贵,他们除了给家人买些稀奇玩意,没有采买物品,说是路过开封那边再买。
  陆时秋和陆时夏站在院外看他们离开,直到他们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两人才进院子。
  陆时夏吃完中饭,也不耽搁,带着嵇无用一块往乡下跑。
  而陆时秋也迎来的他的十一弟子。
  严仲文是严老爷驾着马车送过来的,大包小包东西往院里搬。陆时秋暗自抽了抽嘴角。
  陆时秋领两人到严仲文住的地方,严老爷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这就是我孙子住的地方?”
  陆时秋点头,“他一人住,地方足够了。”
  严老爷不满意,虽然这房子是他让手下人帮忙盖的,但是他以为陆时秋给学生住,肯定要添些好东西。
  谁成想,居然都是廉价货。这床这么窄连翻身的地方都没有。
  严老爷轻声咳了咳,“陆先生,我可以给这间房捐几口大箱子以及几个衣柜吗?这床太窄了。我觉得换上红木会好些。”
  陆时秋义正言辞拒绝了,“学生不能搞特殊。”
  话虽如此,陆时秋心里还是有些肉疼。这一下子就损失好几百两银子,多可惜。
  严老爷见说不通,只能拍拍孙子的肩膀,“好好听先生的话。阿爷等你考中举人,光宗耀祖。”
  严仲文点头应是。
  外面传来马车声以及说话声。陆时秋猜想应该是那十个弟子来了,他看向严老爷,“其他学生也来了,我送您出去吧。”
  严老爷原本还想跟孙子多待一会儿,听到这话,只能点头。
  严仲文跟在两人身后,送阿爷出去。
  三人到了门口,就见三辆豪华马车停在门口,十个衣着光鲜的公子哥从马车上跳下来。每人都拎着三五个大包袱。
  其中还有一个公子哥居然连射箭工具都带来了。
  看到陆时秋,每个人的表情都很臭。
  这三天,他们在家撒娇耍赖,寻死觅活,找靠山……花招使尽,最终还是没能让长辈们打消念头。
  甚至长辈们还语重心长跟他们讲道理,“你抗旨不遵,轻责打板子,重则丢脑袋。你可是我孙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丢命。”
  于是长辈们硬生生把他们摁上马车送过来了。
  陆时秋好脾气回以微笑。心里暗想,都到这份上还摆少爷谱。说他们蠢钝如猪,猪都嫌弃。
  严老爷是生意人,经常跟官员们打交道,也认识几个官员之子。其中两个,他看着非常眼熟。
  视线落到两人衣服上,终于认出来,确实没错。
  陆时秋见公子哥带着下人进去,提醒他们,“搬完行礼,记得出来,晚上落锁,要是查出来逗留,全部都要打出去的。”
  下人听到这话,缩着脖子看了眼前面的少爷。
  那十个公子哥面面相觑,齐齐看向公孙竹等他拿主意,却见他捏着扇柄的手都白了,最终只能闷声道,“知道了。”
  等一群人全都进去了,严老爷突然凑到陆时秋身边,“那人是礼部尚书的大孙子吗?”
  陆时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认出是刚刚说话那人,他点了下头,“应该是吧?!”
  严老爷惊讶万分,“你这是?”
  居然连这么有身份的公子哥都拜他为师,也太能耐了吧?
  陆时秋倒是没跟他讲打赌的事情,反而神秘一笑,“这些可都是我的钱篓子,和你孙子一样。”
  这世上有两种人最有钱,一是商人,二是官员。商人通过以物易物赚钱。官员是用手中的权柄谋取私利。这两类人都是他的钱篓子。他能不能让孩子成为绝世天才就靠他们了。
  严老爷:“……”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有点短小,21点还有一更。么么哒。
  感谢在2020…02…08 21:47:52~2020…02…09 21:22: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月下独五 80瓶;陌缓 30瓶;黛月儿 24瓶;lisa 20瓶;花谢小狸 10瓶;麻将麻将、不一样的豆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3章 
  十一个弟子全部来了; 陆时秋便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开始训练。
  一大早,连早饭都没吃,只见他穿着一身青衫; 头发束得一丝不勾,手腕; 脚腕全部用绳子扎紧,站在这些人面前,“从今天开始; 你们要自己做饭; 自己烧水。今天的任务是背《论语》第一篇。晚饭前; 我来检查; 会背的人明天不用自己做饭,我们会给他准备好。”
  十一人面面相觑; 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自己做饭?”
  “先生; 君子远庖厨,你没听过吗?”
  “就是!你让我们做饭; 这不是让我们从事贱业嘛。”
  ……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院门; 囡囡和三丫一人趴在一边; 偷偷看着院子。听到这些人怨声载道; 她乐得捂嘴偷笑。
  陆时秋敲了下锣; 这可是他特地到铁匠铺买的,花了他一两多银子,心疼死了。
  待所有人都住了嘴; 他看着这些人,用一副恨铁不成纲的语气骂道,“你看看你们一张嘴就暴露你们文盲的本质。‘君子远庖厨’这句话是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其本意并非歧视女子和厨子,真正意思是仁心,不忍之心,让君子不要造杀孽。是孟子告诫齐宣王应当做一个仁慈的君主。不懂就不要乱用。丢人不?”
  十一都目瞪口呆,这句话是这意思吗?可是许多人都这么用的啊?
  陆时秋又敲了下锣,二丫板着脸,把身上的粮袋扔到他们面前。
  “这是你们一天的口粮。只够做一顿的,烧糊了,你们可就得饿肚子了。我家大米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们省着点。”
  说着,他示意二丫,“好好看着他们,要是敢跳墙,让他们见识一下你的本事。”
  二丫板着脸,重重点了下头。
  交待完,陆时秋施施然离开了,临走时,还特地把门关上了。
  这十一人都傻眼了。
  严仲文跟这十人不熟,他也没有逃走的意思,立刻拿书到自己那间房。
  剩下十人围成一个圈,开始想办法,“咱们逃吧?”
  有人看了眼二丫,示意这边有人看着,跑得了吗?
  还别说,二丫要是不说话,板着脸看人的时候,还是很难唬人的。
  十人面面相觑,躲进一间屋子。
  二丫也不理会。反正只要这些人不出去,她就能得到两块老虎糖。
  十人在里面商量来商量去,只想出一个法子,那就是逃出去。
  哪怕只是逃去一人,找家饭馆,让对方每天送饭菜过来,也比自己做饭强。
  打定主意,开始选人。
  人选倒是没起纷争,因为他们这里有个武将出身,从小在家中长辈的培养下,骑马射箭样样皆通。
  此人就是狄虎,二十出头,浓眉大眼,看着十分英气。
  狄虎也不客气,拍着胸脯自信满满,“你们把那丫头拖住,只要我翻了墙,对方就奈何不了我。”
  剩下那九个重重点头,开始想法子对付二丫。
  平时最没主意的陈为出了个馊主意,“不如咱们把她抱住?”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其他人反对,自诩风流的公孙竹一扇子拍到他脑袋上,“你傻啊。那可是姑娘家,咱们九个人抱她,她还有何名声可言。先生要是去找女皇告状,咱们可就得挨板子了。”
  陈为挠挠脑袋,脸已经红透了,讪讪道,“那该怎么办?”
  公孙竹一展扇子,扇了两下风,笑道,“当然是本公子出马了。我就不信这世上还有本公子搞不定的姑娘。”
  众人咽了口唾沫,纷纷向他竖大拇指,这是什么样的勇气,连那丫头都能下得了嘴,真乃神人也。
  其实二丫长得不丑,只是她块头太大了。十七岁的姑娘照理说已经长开,可是就没见过长得这么生猛的姑娘。
  那身板瞧着比他们这些大男人还要结实。别说对她产生什么遐思了,就是看一眼都怵得慌。
  公孙竹笑道,“只要你们记得在下是为大家牺牲,本公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众人七嘴八舌道,“我们永世不忘。”
  于是公孙竹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中踏着从门外射出的亮光,缓缓走了出去。
  众人齐齐躲在门缝偷看。
  公孙竹慢条斯理走到二丫后面,用扇子轻轻拍了下她的肩膀,这公孙竹长得有点矮,二丫个头有些高,一开始扇子还没够到她肩膀,公孙竹愣是踮起脚尖才碰上她肩头。
  身后,有人压低声音,嗤笑道,“他傻啊,非要拍肩膀,戳后背不是一样的吗?”
  有人嘘了一声,“别说话。”
  那人赶紧闭嘴。
  这时二丫已经转过头来,她嘴里鼓鼓囊囊,目呆呆看着对方。
  公孙竹被这眼神瞧得一愣,明明这姑娘是个大块头,此时瞧着竟也有几分可爱。
  他轻声咳了咳,冲二丫拱手施了一礼,“姑娘,在下公孙竹,乃是礼部尚书之孙。敢问姑娘芳名?”
  二丫哪里听得懂这话,早上爹爹交待过,不说话,只动手,有糖吃。
  所以她当场给他表演什么叫胸口碎大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