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

第36章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第36章

小说: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啊等,一直等到第二天中午。
  就连陆时秋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觉得坐着烧火都是一种罪过。
  心力交瘁以及对女儿的担忧让此时的他无比煎熬。一分一秒都度日如年。
  就在这时,他耳边传来士卒欢呼纳喊声,“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胜了?陆时秋瞪大眼睛,抱着包袱,爬起来,探头看向城楼,士卒们三三两两抱在一起。
  而县令大人正陪在一个身形魁梧的将军身边。看样子,这应该就是高将军。
  他刚要上前请县令大人开城门,就见一直紧闭的城门大开。
  有个士卒站在城楼上指着远方欢呼,“大人,郭将军回来了!”
  县令和高将军也顾不上说话,赶紧迎了上去。
  陆时秋急着回家,路过他们的时候,依稀听到什么“女鬼杀人。”
  陆时秋从来没见过死人,尤其那么多死人。
  城门外,横七竖八躺得都是死人。有的是烧死的,有的是被箭射中的,还有的是被人砍死的。
  有金人,也有月国人,当然大多数都是金人。
  他们的鲜血混在一起,流进旁边的护城河,河水已经不复清澈,全部染成红色,好像跟天边的晚霞形成一色,妖冶又诡异。
  陆时秋浑身汗毛直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他牵着毛驴,踩着尸体之间的缝隙,一步一步往外走。
  往北的上空,狼烟滚滚,可见场面远比这里更加惨烈。
  陆时秋强忍着不适,给毛驴喂了些豆子。也不知这畜生是不是通灵性,居然不肯吃。
  他把豆子塞回布袋,爬上驴背,往家的方向疾驰。
  他们月国胜了,他们不用再逃跑了,这是个好消息。
  陆时秋喜极而泣,没有谁愿意离开家乡到孤岛生活。
  【宿主,你女儿又起烧了。现在已经三十八度五了。情况很紧急,用温水擦拭效果太慢了。】
  陆时秋顾不上伤春悲秋,狠狠抽了下驴背,毛驴速度加快,他的身后,尘土飞扬,烟雾弥漫。
  路上,1111不停给陆时秋播报孩子的近况。
  【现在已经三十九了。你婆娘一直在给她擦拭身体。她受不了新房子的气味,不肯待在新屋子里,你婆娘担心海风加重病情,不肯抱她出来。你女儿精神就不太好,一直哼哼唧唧。】
  陆时秋越听越心疼,路面不平,他坐在驴背上,颠得他七荤八素。他从来没有骑这么快过。这滋味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一路风尘仆仆到了海边,把毛驴系海边红树上。独自驾着小船往鲜鱼岛行驶。
  跟刚刚不同,这次他显然没有任何不适,心急如焚,越伐越快。
  等他到了鲜鱼岛,他抱着包袱往自己家的房子奔去。
  周围的人都停下来跟他打招呼,可他根本顾不上。谁也不理。
  “囡囡又起烧了。你婆娘正在给她擦身体,你快去看看她吧。”
  有人唏嘘起来,“这么点孩子最容易夭折,哎,也是可怜。”
  陆时秋回头狠狠瞪了对方一眼。对方被他这眼神吓得不轻,身体不由自主打了个机灵。
  其他人也拉了扯对方的袖子。那人讪笑两声。
  新屋里,木头是湿的,哪怕烘烤过,房间里还是散发木头的味道。大人还能忍受,像囡囡这样小的孩子就受不住这味道。
  屋里堆放几个箱子,一张简易的木床上,木氏正弯腰给床上的小宝宝擦拭身体。
  三个丫头站在木床周围静静看着,神情都有些萎靡。
  脚步声传来,大家全都抬头看去。
  陆时秋头发凌乱,脸上,身上全是烧火时抹上的黑灰,犹如从难民营里回来似的。
  木氏眼泪落了下来,“相公,你可算回来了。囡囡又起烧了。这可怎么办?”
  村里有不少小孩子都会有这种情况。反复发烧,撑不过,人就没了。
  陆时秋拍拍她的后背,让木氏找了个干净的布袋,把冰片装进去,又把薄荷碾碎搅拌均匀,敷在女儿额上。
  古代医疗条件太差,哪怕用冰片敷,也只能快速降温,并不能彻底让她身体变好。
  天已经彻底变黑,囡囡又开始哭起来。陆时秋按照四乙的指示,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干净的衣服,紧紧抱住女儿。
  囡囡在他怀里睡得很踏实。
  “每到晚上,她只要你。本来就病着,还一直哭,嗓子都肿了。”木氏重重叹了口气。
  陆时秋摸摸女儿的额头,“没事。我照顾就成。她现在体温已经降下来了。明天天一亮,咱们就回村。”
  木氏呆了呆,“回村?”
  陆时秋点头,“金人败了。战事暂时解了。”
  正要过来叫他们吃饭的洪氏听到这消息,赶紧跑过来,“三弟,金人败了?咱们胜利了?”
  “对。”陆时秋点头。
  洪氏喜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只短短几天时间,她就发现岛上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岛上没有淡水,他们带来的淡水只短短几天时间就用掉大半。
  接下来恐怕还得上岸取水。大家一直提心吊胆的。
  听到月国胜了,她当即跑出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伙。
  众人也都高兴起来。太好了,他们终于可以回去了。
  原本正在盖房子的人听到这消息,全部停下手头的动作,打算找片地方对付一宿。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告急,从明天开始恢复一更(12点)。腰疼,天天日万,受不住。缓几天,我再二更,么么哒。


第46章 
  第二日; 大伙收拾东西回了红树村。
  早上起来; 囡囡再次发了高烧。温度不像之前那样高; 可还是很吓人。
  陆时秋寸步不离守着她,给她降温; 一旦发现体温下降,立刻把冰袋取下来。
  连续发了七八回天烧后,囡囡终于退了烧,没有再复发的迹象。
  陆时秋两口子累得精疲力尽。尤其是陆时秋。
  他晚上要抱着囡囡。白天补觉; 可白天家里钉钉当当各种响。
  如果是自家这样也就罢了; 可全村都是这样。
  他只能将就着睡; 神经都快衰弱了。
  好在囡囡病好后; 除了神情蔫蔫的,跟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
  陆时秋让大丫到灶房烧一锅山泉水; “当时忙着逃跑; 我也没想到去娘娘山灌泉水。咱们在岛上都喝带过去的井水,她就不行,你说这孩子的嘴也不知道咋那么叼呢。”
  这样总不是个事儿。难不成以后到京城考试,也把水带着?
  等她稍微懂点事了; 他必须把她的这坏毛病给改了。
  木氏看到女儿好了; 心情格外舒坦; “她还小。不懂事。等大了再教吧。”
  就在这时,外面来了人,木氏透过窗户看过去,冲陆时秋笑; “咱们村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
  她弯了弯唇角,“终于又能过安生日子了。”
  陆时秋想到自己买下的百亩良田,“那你收拾衣裳,咱们明儿一早就回县城。”
  木氏看了眼怀里睡得正安生的女儿,“要不再养养吧。囡囡刚好,身体还虚着呢。”
  陆时秋问过四乙,孩子已经没事了,就是需要慢慢调养。在家也不好开小灶,还不如回县城,想吃啥吃啥。
  “没事。咱们回县城好好照顾就成。”他把自己买了百亩良田的事情跟她和盘托出。
  木氏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你哪来的钱?”
  陆时秋看了眼外面,冲她小声道,“我之前去赌坊赢来的。”
  木氏咽了口唾沫,有心想劝他别去那种地方。
  就见陆时秋摆摆手,“那地方,我以后再也不去了。我想这钱就跟大风刮来没什么两样,就试试运气。谁成想咱们月国真的打胜了。眼瞅着地里的庄稼要烂到地里了,再不收今年可就打水漂。”
  是这个理儿,木氏点头,“是该回去张罗人手。”
  她小声道,“这事不告诉爹娘吗?”
  陆时秋摇头,“不告诉。我这是留给囡囡的。”
  钱财动人心,他的家业是留给女儿考科举的。谁都不能动。必须不能告诉。
  木氏以为他是在说,这田产不会分给另三个闺女。她对此也没意见。她闺女将来是要招赘的,肯定要多置田,才会有人入赘。
  两人商量好了,就向陆老头提出回县城。
  家里已经收拾妥当,得知老三要回城,陆老头抽了口旱烟,爽快答应,“行啊。让你大哥送你去。”
  他叹了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幸好是打了胜仗。咱们折腾一趟也没啥。”
  陆时秋点头。
  就在这时,柳媒婆登门了。
  她进来就握住陆婆子的手,“你们一家都挺好吧?”
  陆婆子笑着点头,“都挺好的。你们家呢?”
  柳媒婆坐下来,“好,之前那些士兵来家里抓壮丁,家里的男丁都被征走了,就连我家老头都不例外。我带着两个孙女和三个孙子往府城去。一路上都提心吊胆的。没想到回来后,他们平安无事。一个个都好着呢。”
  陆婆子唏嘘,“平安就好啊。”
  柳媒婆点头,“可不是嘛。还有什么比人活着更值得庆幸的呢。”
  说到这里,她倾着身子,“不过也有没活着回来的。”
  陆婆子一愣,“谁啊?”
  柳媒婆指了指张家村的方向,“就前段时间,张莫斗不是想找个小伙子入赘嘛。我就给说一家,就住山那头,家里有五个儿子,穷得叮当响,也养不起那么多。就想入赘出去。我跟张莫斗说了之后。他说考虑几天。还没给我答复。”
  说到这里,她重重拍了下大腿,“哎哟,前几天征兵,也不知是不是那小伙子运气不好,居然死了。那户人家就赖上张莫斗家了。非说张丫头克夫。”
  陆婆子瞠目结舌,“这不是还没定亲吗?怎么就克夫了?”
  “谁说不是呢。”柳媒婆翻了翻手,数给她听,“咱们定亲,要么得有媒人,有定亲文书或是定亲信物。她一样都没有,就敢找上门来讹钱。张莫斗能吃那个亏吗?”
  陆婆子点头,“那指定不能吃那个亏。”
  陆老头轻咳了两声。陆婆子回头看他,“你咋了?呛着了?”
  陆老头冲她使了个眼色,陆婆子拧着眉,不明白他啥意思。
  柳媒婆把陆婆子的胳膊扯回来,“张莫斗不肯吃这个亏。还说要报官。那婆娘撒完泼,发现没捞到好处,就灰溜溜走了。”
  陆婆子拧着眉,“要我说你不就不该给张丫头说这么个人家。”
  “哎哟,老姐姐。入赘啊。但凡饿不死的人家谁肯把儿子给别人。”柳媒婆推了下陆婆子的胳膊,“你肯吗?”
  陆婆子讪笑两声,“那咋可能。”
  柳媒婆重重点头,“可不是嘛。就这个小伙子还是我挑得最好的呢。人老实,不会有花花肠子。可惜命不好。全县征兵十几万,死了115人,他就是其中之一。你说这运气得差成什么样吧?”
  陆婆子附和,是挺差的。
  她有些好奇,“咦,不是说金国来了十五万人吗?怎么咱们这边死的人这么少?”
  就算再不懂战事,她也知道金国肯定死了很多人,这场仗才算胜利。现在他们这边死了一百多口,怎么看都觉得不对。
  柳媒婆神神秘秘道,“说是临渝关有个红衣女鬼把几万口子都杀了。反正传得跟真的似的。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陆婆子哦哦两声。
  柳媒婆又把话题拉了回来,试探着问,“你家小四有着落了吗?”
  陆婆子呆了呆,还没回答,陆老头抢先答道,“他婚事不急,再读两年书吧。”
  柳媒婆笑得一脸褶子,拍着巴掌道,“咋能不娶妻呢。陆老哥,你这可是耽误孩子的终身大事啊。”
  陆婆子颇为认同,“我也这么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啊。”
  柳媒婆笑了笑,“老哥,上回你说张莫斗要是想跟你家结亲,你能考虑。现在这话还算数不?”
  陆婆子惊讶地呆了呆,“啥?他……”她手快摇成残影了,“不成。咱们老四不入赘。绝对不可能。”
  柳媒婆给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别急啊。不是入赘。他呀,是想通了。想把闺女嫁出去。然后从张家族里挑一个男娃过继。”
  陆婆子和陆老头对视一眼。
  陆婆子是太突然了。陆老头却是一副了然。他就说吧,柳媒婆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她来肯定有事。
  他侧头看了一眼老婆子。总是这么傻不愣登的。一点心眼都没有。真是愁人。
  陆婆子想到刚刚自己附和柳媒婆的话,有些唏嘘,“这个……这个……我也估不了主。”
  看了一眼陆老头,意思是“咱家他做主”。
  柳媒婆笑了笑,开始说起张家的条件,“陆老哥,你也知道张里正只有这一个闺女。拿她当眼珠子疼的。他亲口跟我说,会给闺女陪嫁十亩良田,一头牛和五十两银子。”
  陆婆子眼珠都快亮成星星了。十亩良田?那他们家岂不是也有田了?
  她家给小五置办五十两嫁妆,在附近都是数一数二的。没想到张莫斗比他们家还阔气。可真舍得啊。
  陆老头抽了口旱烟,十分不解,“他能给出这份嫁妆,啥样人家嫁不着啊,他为啥看上我家老四呢?”
  他知道自家条件不咋地。属于不会饿死,但手头很是拮据的人家。在农民里更是属于比不上足,比下有余。
  以张莫斗的人脉,绝对可以给女儿找个好人家。
  柳媒婆见他问得这么认真,也没有刚才嬉皮笑脸的意思,把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他跟我说他只信任你老哥。还知道老四是个好孩子。相信他俩能过好。”
  陆老头沉吟良久,“这事太突然了。这样吧,你先回他,说我们一家要好好商量。明儿就给他回信。”
  柳媒婆笑眯眯应下。
  陆老头冲陆婆子使了个眼色,陆婆子拿了些铜板给她。
  柳媒婆明白他们的意思,推辞几句,笑着接了过来,“放心吧,我指定会好好说。”
  等柳媒婆走了,陆老头把陆时冬叫进屋来,“上次问你,你说对张丫头印象不深。那你应该知道张里正吧?”
  张里正?陆时冬当然认识。
  跟他爹一样是里正,每年都会来他们家两趟,问他们村要不要粮食。
  张里正家人口少,种的粮食也吃不了。收上来的粮食都是卖给张家村和红树村。
  陆时冬点头,“认识。怎么了?”
  陆婆子笑眯眯道,“他托柳媒婆来说亲。想把他闺女说给你。”
  陆时冬有些懵,张里正的闺女?他沉默良久。
  陆老头抽了抽旱烟,“我原想让你读两年书再成亲,可是做人也要活泛一点。送上门来的好亲,咱们总不能往外推不是?”
  陆时冬动了动手指,头低了下去。
  “你先生的女儿已经定亲了。你俩不可能了,你得死心。”陆老头语重心常道。
  陆婆子也跟着一块劝,“老四啊,你瞅瞅咱们村,谁家不都是父母做主啊。别家不说,你就说你二哥吧,他成亲前连你二嫂长啥样都不知道。不也过得挺好吗?老四,日子是自己过的。你也见过那姑娘一面,估计长得也不丑。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陆时冬仔细回忆了下,已经记不得对方长啥样了。只对她的两只酒窝很有印象,笑得很甜,笑声也很爽朗,他抿了抿唇,低低道,“爹娘,你们做主吧。”
  陆婆子乐了,“好咧。老四,你专心读书。成亲的事,爹娘肯定给你办得妥妥的。”
  陆老头也有了笑模样。
  第二日,陆老头就给柳媒婆答复。
  在陆时秋到达县城的时候,两家人正式见面,在媒人的见证下,写下定亲文书。
  当天下午,张又新协带着妻子一同前来致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