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组织给我做媒-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几个孩子,没一个让她省心,尤其是女儿瑞师,以后找个什么样的对象还是个问题。
晚饭前褚湘让昱航把妹妹叫醒,珊珊睡的太舒服,赖在床上不肯起床,昱航抱着她哄了半天。
晚上的晚饭非常丰盛,有清蒸鲈鱼、水煮虾、青椒炒肉片、丝瓜鸡蛋汤,还有一大盆炸酱面。
“哇,好棒,今天的晚餐好丰盛啊。”
在西北很少能吃到新鲜的鱼虾,鲈鱼珊珊更是见都没见过。
“这个鱼很好,没什么刺的,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不用褚湘说,昱航已经主动帮妹妹夹了鱼肉,看了没刺后放到了妹妹的碗里。
珊珊弯着眼睛说了声谢谢哥哥,尝过后满意的点头。
“妈妈,这个鱼真好吃,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鱼了。”
“你才吃过几条鱼啊,这就成你吃过最好吃的了。”
“妈妈做的饭都好吃,我都喜欢。”
褚湘转头看向丈夫,“你看你女儿,嘴巴抹了蜜一样甜。”
饭吃到一半,方琳带着瑞师一起过来了。
“琳姐,瑞师,你们赶紧进来坐。”
“在吃饭呢?”
“是啊,今天吃的有点晚。”
褚湘把他们迎进了屋。
“你下午让儿子送东西过来,知道你们回来我可高兴了。”
她的目光投在了珊珊身上,小姑娘大眼睛圆脸蛋,两根羊角辫,嘴巴吃的鼓鼓的,一脸好奇的看着家里来的客人,像个会说话的洋娃娃。
“这是珊珊吧,真可爱。”
“褚湘,有这么一双儿女,你做梦是不是都要笑醒了。”
“琳姐,你可有三个呢,跟你比我还差了点。”
方琳揶揄的看着褚湘,“怎么,你还不满意?不满意就再生一个,反正你现在还年轻。”
褚湘今年三十二岁,确实算不上老,三十多岁生孩子的女人比比皆是。
“我生两个就够了,生三个就嫌多。”
“这还由得了你?”
方琳往瞿瑾铖的方向示意,褚湘捂着岁笑。
“咱们还是别说这个,瑞师还在呢。”
“就是得让她听听,再不着急找对象,以后就得当高龄产妇。”
“瑞师还没找对象?”
她记得瑞师今年应该二十多了,比卫东小几岁。
“她在文工团,那里姑娘多,男孩少,她又看不上团里的男孩,我让她相亲吧,她还不乐意,说自己是新时代女性,要自由恋爱。”
结果自由了这么长时间也没个人影。
“我弟弟卫东也是,二十七了,我妈特别着急,让人给他找对象说媒,他人不在家相不了,等他回来了吧,整天跑的不见人影,我妈差点以死相逼。”
方琳乐了,她见过卫东两次,印象中是个个子很高,有点壮实的少年。
“那现在呢,成功了吗?”
“没有,他说三十岁之前一定结婚,到时候没对象就去街上绑一个回来。”
“你弟这么逗呢?”
想像一下褚湘母亲的表情,肯定相当精彩。
说完这些,方琳喝了口茶,看着褚湘说,“看来你这几年在西北过的不错,模样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年轻,再看看我,已经老了。”
她已经四十多快五十了,瑞林已经结婚了,虽然儿媳还没有传来什么好消息,但她很快就是当祖母的人了。
“没有,你还是那么美丽优雅。”
作为音乐家,方琳很注重保养,身材维持的非常好,脸上虽然有些细纹,但那是不可抗拒的生理变化,在褚湘眼里,她依旧很美,是一种超脱年龄的美好。
“我妈总说自己不怕老,但我觉得她心里其实还是很在意的。”
坐在沙发上,一直没说话的瑞师说话了,说的方琳立刻瞪了过去。
“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
“我都多大了,哪有这么大的孩子。”
“在我们大人眼里,只要没结婚的都是孩子。”
褚湘看她们母女两斗嘴,开心的不行,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瑞师还是那么古灵精怪。
所以说时光是一个其妙的东西,它能改变很多,也能留下很多。
方琳没有久坐,聊了会儿天就走了,她就是挺挂念褚湘才过来看看。
“吃好了吗?吃完了去洗头洗澡。”
珊珊还小,洗头洗澡都不会自己来,瞿瑾铖收拾锅碗,昱航擦桌子扫地,褚湘给珊珊洗澡,一家人忙到晚上十点多种才上床休息,珊珊第一天回来,兴奋的睡不着,缠着跟褚湘一起睡,还要爸爸给她讲故事。
瞿瑾铖声音低沉,讲起故事来特别好听,连褚湘都听得入神。
珊珊到底是个孩子,听了十来分钟的故事就睡着了,瞿瑾铖下床把珊珊抱到她自己的小床上,夏季不需要盖多厚的被子,只需要一条薄薄的小毯子就行。
等他回到床上,褚湘小声说了句,让珊珊跟他们睡一晚也没什么。
话刚说完,瞿瑾铖就伏在了她的身上。
“既然分开睡,第一天就要给她立起规矩,以后每天吵着一起睡怎么办。”
他说着,唇瓣不停落在她的唇上,脸颊和耳畔,褚湘的心跟着荡漾起来,再也想不起来旁的事。
月亮高高挂在天空,她透过窗户模糊看到一轮半月,仿佛回到了他们新婚的那晚。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每天能多更尽量多更,感谢大家的支持,小红包继续,爱你们,么么哒~
第72章
第二天一早; 瞿瑾铖去研究院上班,褚湘带着俩孩子一起去大院。
珊珊第一次坐公交车; 上车后简直兴奋极了。
“这个车好大,可以在里面跑呢。”
瞿昱航看着妹妹; 怕她从座椅上掉下来。
“这两娃儿真好。”
“哥哥护着妹妹呢。”
“两人差多大啊?”
“差六岁。”
“那差不多; 年岁差小了不定这么心疼妹妹。”
下了公交步行; 珊珊穿着褚湘给她新做的小裙子; 在路上一蹦一跳; 两只羊角辫也跟着一上一下的晃动。
大院门口有哨兵,他们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换; 新来的不认识褚湘,要他们登记。
“叔叔; 我外公外婆住这里,我们是来看他们的。”
“珊珊; 这是规定,每个人来都要接受检查。”
“好吧。”
“叔叔,我们很乖的; 我们不是坏人。”
哨房的队长过来了,看到褚湘走了过来。
“褚同志?还真是你。”
他知道肯定是新来的战士不认识两人; 害怕褚湘他们心里会怪罪。
“真不好意思,他们是新来的。”
褚湘笑道,“没关系张队长,这是他们的工作; 我们非常理解,他们保障的也是咱们大院的安全。”
陈瑛已经退休了,平常吃过早餐就没什么事,也就是买菜做饭,跟邻居们说说话。
她知道今天女儿女婿会带着孩子过来,一大早就去大院的肉菜市场买了许多菜。
所以褚湘他们走到楼下,碰上邻居都说,“怪不得你妈一早买那么些菜回来,原来是‘贵客’上门。”
褚湘让孩子们给各位爷爷奶奶打招呼,珊珊嘴巴甜,一声声“爷爷好”“奶奶好”,配上她天真可爱的模样,特别稀罕。
“这两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记得几年前见过一次,那时候还是个抱在手里的小娃娃。”
他们说的是四年前他们回来过年那回。
他们在楼下说话,陈瑛在楼上就听到了,从窗户口往下看,珊珊正抬头看麻雀飞,转头就对上了外婆的脸,她挥手喊道,“外婆,我们来了。”
“好外婆一直在等你们呢。”
珊珊“咯咯咯”笑,楼下的众人也跟着笑了。
“赶紧上去吧,你外婆等不及了,在窗户口看呢。”
“噔噔噔”上楼,陈瑛已经开门等着了。
看俩孩子精神好,褚湘脸色也不错,知道他们一路上没受多少罪。
“本来昨天想喊你们过来吃饭的,后来想,一路上太累,你们肯定不愿意来回跑。”
“中午到家,让瑾铖带孩子们去外面吃的饭,晚上给他们做了鱼、虾,珊珊可爱吃了。”
“那正好,我今天也买了鱼、虾,还有排骨、鸡肉,都是他们爱吃的。”
“你学校八月底报道,还能休息一个多月。”
“是,在家带带孩子,下半年珊珊也能上幼儿园了。”
“上学了好,你就不用那么累了。你那边要是忙不过来,可以让珊珊到大院上学,我反正闲着没事,每天接送不费事。”
“再看吧,反正学校附近有幼儿园,我只要不上课都能去接。”
褚湘去清大附属中学教学,昱航下学期刚好升初中,以后母子二人就在一个学校。
“你要是刚好分到教昱航那就乐了。”
“别吧,咱们还是保留一些距离的好。”
陈瑛笑着问外孙,“昱航,你想不想分到你妈班上?”
瞿昱航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说,“我都可以,其实妈一直是我的老师,我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她在管。”
“那是,你妈学习方面从来不让人操心,以前在老家,教学质量不怎么样,你妈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那年整个县城也只考了十来个。”
陈瑛心里一直都为女儿感到自豪,现在女儿把两个孩子教育的很好,不仅有礼貌,课业方面也从不落后,成人与成才齐抓,这才是有底蕴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该有的样子。
昱航带着珊珊画画,纸笔是褚湘出嫁前留下的,褚湘陪着她妈在厨房做饭。
“卫东最近有信吗?”
“上个月有一封,说他挺好的,让我们别惦记。”
卫东三年前已经当了连长,就这一两年的功夫,肯定能升上副营。
“那就好,以前还担心他吃不了苦,没想到他在部队里成长了那么多。”
“可不是嘛,别看你爸吝啬夸人,私下里对你弟还是很满意的。”
大院的这些孩子,卫东不是翘楚,但绝对不差,当然,他们生孩子也不是为了跟旁人家比,孩子自己有出息就行。
“卫东对象你看的怎么样了?”
“光我着急有什么用,你弟不着急啊,等他今年放假回来你帮我好好跟他敲敲边鼓。”
中午就他们四人吃饭,瞿瑾铖跟褚国成都得晚上下班才有时间。
“咱们现在住的房子有些挤,等珊珊再大些就不够住了。”
“当时分配这个公寓的时候我还没结婚,现在空间肯定不够。”
“咱们能申请间大套吗?”
“得看有没有大套的房子,放心,明天我就去问问。”
褚湘窝在他怀里嗯了一声,生活里不管有什么问题,他总能一口应下去解决,这是她最满意的地方。
有些男人,结婚后把家里所有的事都丢给妻子,自己万事不管。
反正褚湘已经想好,如果换不了,等时局再宽松些,她就在附近买个房子,这时候买肯定是赚的。
“对了,我还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你说咱家用不用买台冰箱?”
“冰箱?你想买?”
瞿瑾铖对一件物品的判断就是,妻子觉得需不需要,如果妻子想买,不管什么价格都是值得的。
“夏天的菜容易坏,有冰箱就方便多了。”
她甚至想到开学后,回来做饭肯定来不及,她可以把半成品准备好,第二天回来直接做就行。
“行,那咱们就买一个。”
但冰箱这类电器不是想买就能够买到的,得有外汇券或者托人从国外代购,瞿瑾铖最初想用外汇券购入,商场缺货,现在是夏季,正是冰箱销售紧俏的时间,认为冰箱贵就没人买的,那属于错觉,毕竟兜里有钱的人并不少,绝对能消耗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冰箱。
瞿瑾铖只好写信给M国的父母,希望他们通过货运方式购买一台冰箱。
在心中,他提到了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他们已经回首都的消息。
“正计划出国探亲,但手续繁杂,一时间不能成行,万份惦念,盼你们多保重身体。”
瞿瑾铖属于国家特殊人才,需要上级批准能出境,尤其是M国,两国虽已建交,但在很多国际问题上M国的态度时常暧昧不明。
中国有句古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对M国就是如此,寻求合作,同时也保持警惕。
自从知道弟弟离婚后,瞿瑾铖对家人的担忧从未停止,他了解弟弟瞿瑾逸,聪明但无定性,本以为他婚后成长了,没想到最后还是以离婚告终。
当年父母的来信中说,两人因为性格不合分开,母亲甚至一直后悔当初“逼”着瑾逸结婚。
这足以证明瑾逸对待婚姻对待感情的态度,总带着一种游戏人间的心态。
七月末,瞿长儒收到了儿子的信,上一封信是四月时写的,因此他们并不知道儿子一家回京的消息。
“太好了,终于烟消云散了。”
他们盼这一天盼的太久,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就怕有生之年盼不来,落下一辈子的遗憾。
“瑾铖要买冰箱,你赶紧让瑾逸去办,干脆买两台,湘湘的父母不也在首都吗?”
反正都要想办法,买一台还是两台没多少区别。
瞿瑾逸离婚后一直没有再婚,但他这样的男人,身边是从不缺女人的。
瞿长儒让瞿瑾逸去办,他也确实认认真真去办了,只两天的功夫,冰箱已经通过航班运往国内。
陈瑛知道亲家给自家也买了个冰箱,吃惊的不得了。
“这怎么好意思收,花了那么大的代价买回来。”
褚湘笑着劝她收下,“妈,买都买回来了,你们就收下吧,用这个保存食材挺好的。”
“可这也太贵了,几千块,我退休一个月工资不过一百来块。”
“妈,都是一家人,对他们来说这不算什么,否则瑾铖不可能写信回去说的。”
褚湘了解丈夫,他不是那种轻易麻烦别人的性格,哪怕对父母也是如此。
等瞿瑾铖把冰箱运来,几栋楼上的邻居都来看热闹了。
“这就是冰箱?”
“冰箱是个啥?”
“就是个铁盒子,听说把菜放进去能冻起来,不容易坏。”
“呀,那不就跟冰窖似的?”
“这是洋玩意儿,通上电就能用了。”
陈瑛对外也不能说是亲家送的,到底是国外的关系,怕对瞿瑾铖影响不好,只说是托人从商场买的。
“我家也想买一个,湘湘,你那还有关系不,能不能再托人我给我买一个?”
褚湘哭笑不得,婉拒道,“阿姨,商场也没货了,咱们等了好久才能来的。”
对方显然了解过市场上的情况,并没有怀疑褚湘的话。
“可不是嘛,我们也在等呢,说等来货了通知我们。”
家里厨房小,没地方安置,只好放在厨房外的餐厅,褚湘教会陈瑛使用方法后才离开娘家,离开前让陈瑛一定要用,干放着放坏了也可惜。
褚湘跟瞿瑾铖走后,看热闹没离开的邻居们一个劲儿的夸他们如何孝顺,陈瑛如何有福等。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支持,小红包继续~
头晕,有虫我再改,爱你们,么么哒~
第73章
自从儿子来信说要带着妻子孩子回M国探亲; 瞿长儒跟杜韵芝的心就跟着动了。
八月中旬一天,早起喝茶看报的瞿长儒; 看着朝阳升起和晨光中的绿树花丛,听着阵阵鸟鸣; 不知怎的; 就想起了老家的大院子。
瞿家是大户人家; 老家的宅子有几进深; 绿色的墙砖; 黑色的瓦片,红色的柱子,高门槛; 厚重的大门,每到夏季的夜晚; 家人们喜欢在院子里的树下纳凉。
一方石桌石凳,一盘切好的西瓜; 熏艾草,摇蒲扇,日子静谧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