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六零有空间 >

第139章

穿越六零有空间-第139章

小说: 穿越六零有空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席宝吐吐舌,有些不好意思。
  比起她是凭借上辈子的眼界来想出这些,大壮这可是完完全全只听了席宝说了一点点,然后凭他自己得出的思路。
  席宝确定了大壮的思路跟她一样,就没继续抢风头了,示意大壮继续说下去。
  “先让实体店打出名气,然后宣传‘加盟’这个套路,吸引更多想做速食店的人加入进来,既可以靠收加盟费快速回笼一些资金,又可以让这些加盟店绑死在包美味调味料的这条船上,不断地为调味料工厂创造收益。”
  这样一来,无论是包美味小食加盟店,还是包美味调味料工厂,都会获得成功。
  “你们这……你们这法子,不得了啊。”舅舅这次听懂了,正因为听懂了,所以满脸都是不可置信。
  他想:同样都是长在脖子上的一颗脑袋,怎么年轻人的就这么好使呢?
  舅舅想的其实不对,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有好脑子,而是刚好现在坐在他身边的这些年轻人,脑子都挺厉害的。
  原本只是想着把平都这边的推广顺利做下去,结果大家坐一起商量着商量着,就直接把事情商量大了,变成了谋图全华国市场的大业。
  “咱把这事儿商议出个具体的章程来吧,舅舅没有把公司做大的经验,我们是有经验的,事先帮舅舅定一下章程,免得后面发展起来手忙脚乱。”
  大壮带头,跳过还没结束的头脑风暴环节,直接开始做策划了。
  包小云第一次接触这种层次的商业会议——即使是临时的,也很是恍了会神。回过神来,她赶紧去找了几个新本子、几只笔出来,分给大壮、小壮、五三、钟以泽、席宝、还有她自己、她爸各一份。
  之前一直没插话的席泰铭笑了笑,“我不太擅长这些,就坐着喝茶听你们商量了,要是你们定的东西不太合乎当下的政策环境,我会提醒你们的。”
  席宝冲他笑了笑,“这搞加盟也是我们第一次做,即使知道会成功,也不确定会不会触犯到不该碰的东西,有小铭叔帮忙盯着,确实安心些。”
  席泰铭点点头,不说话了,示意席宝他们专注地做策划书。
  舅娘拉起二姨,“我们是真帮不上忙,就把这饭桌、还有刚刚走了的那桌残局收拾收拾,不打搅你们了。”
  舅娘没把她闺女包小云也拉走,因为她知道包小云是想参与这件事的。
  “妈,桌子收拾好之后,别忘了弄壶茶水来。”
  “晓得晓得!我还用你个死丫头提醒怎么样做事?”
  桌子上的碗筷残羹都被收拾干净,一大壶热茶、对应人数的干净水杯被送过来。舅娘或者二姨时不时地轻手轻脚过来看一眼,给众人的水杯里添茶。
  时间渐渐流逝,天色黑透了。
  四合院那边打来电话,舅娘低声跟席宝奶奶说明情况,叫她不用担心,等策划书大致完成后,席宝会跟钟以泽、还有她二姨一起回去。
  至于大壮、小壮、五三、席泰铭这几个,反正这大杂院也是他们以前住过的,他们的屋子没动,舅娘早抽空收拾了一下,会让他们在这边休息的。
  加盟店这个思路在当下太新鲜了,几个年轻人一边做策划书,一边自夸这个主意真好,精神头特别足,竟然一直搞到凌晨五点多,把策划书完成的差不多了,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来。
  坐在门口、披着外套打瞌睡的两个女人听到挪椅子的动静,瞬间清醒。
  “怎么,说完了?”
  “嗯呐!”席宝站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回答舅娘问话的同时,目光也看过去,却看见外头已经有些微光了。
  “咦,天都微亮了?”
  舅娘跟着看了眼外头,叹息一声,“可不是,天都亮了,一夜过去了啊。”
  刚刚还觉得挺精神的,可意识到自己通宵了之后,席宝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困意瞬间翻上来。
  哈欠从她这开始,传染给在场的所有人。一时间,只有此起彼伏的哈欠声。
  等安静下来后,大家互相看看,忍不住捧腹笑起来。
  “别笑了,你们啊,赶紧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然后去睡一觉吧。”
  舅娘说完,二姨就端着一大盆面疙瘩汤进来了。
  早在深夜时,舅娘跟二姨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去做了一锅面疙瘩,就打算在这些人歇息时,及时送上来呢。刚刚拉椅子的动静惊醒两个女人之后,舅娘是留在这跟席宝几人说话,二姨则是立刻去了厨房,把温着的疙瘩汤给端来了。
  席宝揉揉肚子,“还真有点饿了。”
  毕竟一晚上都在商量着写策划书,消耗不小,晚上吃的东西基本上消化完了,饿了也是正常。这种情况,直接去睡觉,睡醒了八成会饿的胃疼。
  不过也不适宜多吃,毕竟他们待会肯定要洗漱睡觉的。
  几人都吃了个七八成饱,大壮、小壮、五三、席泰铭懒得再回自己住处,直接在大杂院这边歇息了。席宝跟钟以泽得回四合院那边,就借了舅舅的一辆三轮车,由钟以泽在前面骑,席宝跟二姨挤在后面车斗里,三人一起回四合院。
  奶奶这一夜也没睡好,半夜又给大杂院那边打过电话,问不出席宝几人回来的具体时间,就跟舅娘他们做了一样的事,也准备了一份易消化的软乎早餐温在锅里。
  席宝回来,看见奶奶不是很精神,又闻到厨房那边传来的红薯粥的味道,便知道老人家一晚上没怎么睡。
  “奶奶,我们在舅舅那边吃过东西了,这会儿洗漱一下直接去补个觉就行。锅里东西等我们睡醒了再吃吧。”
  “诶,好,你们赶紧洗洗睡去。待会杂志社的小姑娘小伙子们来了,我会叫他们动静小一些的。”
  “奶,我留个纸条在堂屋就行了,他们过来会看见的,你也去补个觉吧,看你眼圈都泛青了,肯定没怎么睡。”
  席念萍打了个哈欠,困意上头,“也行。”
  于是大家先后打水洗漱了,回自个屋里睡下。
  一觉睡到半下午才起。
  席宝揉揉眼睛,起床洗漱、吃了红薯粥,又投入到杂志社的事务中去……
  时间在众人各自的忙碌与充实中快速流逝着。
  就跟计划中的一样,华经理带了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帮席宝把杂志社的人事行政部门组建起来,然后不停地招揽青年人才。等席宝买下旧政府大楼,重装修后搬进去,这小小的杂志社,也正式更名为“宝泽文化有限公司”。
  因为提前做好了这些事,所以即使暑假将近两个月,席宝跟大部分原来的杂志社成员们全被安排下乡当知青了,这杂志社也照常运营着,还在平都这片地儿创造了月销三万册的成绩。
  等席宝这些人体验下乡回来,依然还留在这边打工的华经理,立刻找到席宝,说要在海市等十多个大城市开“宝泽文化有限公司”的分公司。
  于是,七六年的下半年,席宝比上半年更忙了,忙的顾不上去关心舅舅的加盟店弄得怎么样,只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步步地把自己的文化公司给做大。
  这样忙着忙着,又一年过去,华经理早就回钟以泽那边了,席宝这个“宝泽文化有限公司”依然顺利地、稳扎稳打地扩张着,杂志基本上能卖到全华国所有市级地区、以及大部分较发达的县级、镇级地区了。
  小小一本月刊,月销量足足有将近一百万本。
  现在全华国人口也不过是十亿罢了,销量一百万,相当于华国每一千个人,就有一个人购买了席宝的杂志。
  这是很可怕的数据。即使在二十一世纪,这种销量也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了。
  能做到这程度,跟当下几乎没有同类竞争的杂志也有关。席宝这个杂志做红之后,才陆续有其他的同样连载的杂志出现,其中还包括某些曾经的有名杂志副刊。
  不过,到底是席宝占了先机,有足够的优势。
  每个月单纯卖杂志的收入,都能让“宝泽文化有限公司”顺利运营了。杂志上安排广告的“恰饭钱”,占了总盈利的大头。
  当初刚推出广告业务时,许多商家因为做生意的时间不久,都在观望,是席宝二伯、舅舅、还有钟以泽这些自己人先掏钱来支持,给他们的公司打了广告。没想到带广告的杂志卖出去,他们的产品销量瞬间暴涨,完全对得起交的那么多广告费。
  席宝还顺势把收费标准上调了一些,让那些观望的生意人们后悔不已,却又不得不抢着来送钱。
  “杂志现在的销量是足够高,可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来信表示,他们经常是买一本杂志,只对其中一小部分的作品感兴趣。只是为了追某一部或某几部作品,必须得买全本杂志。”
  席宝站在总裁办公室里,透过窗户看外面热热闹闹的人来车往,深吸一口气,终于做出了决定。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当初是为了尽可能抓住所有口味、所有年龄层的读者,所以才把杂志内容搞得这么杂。现在她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客户基础,可以试着分化杂志了。
  刚好,越来越多的作者给她家《非常》杂志投稿,但一本《非常》再怎么增容,从最初的六十多页增到如今的一百三十多页,也不够把所有优秀稿件吃下。
  每每看见自家没法刊载的优秀作品被别家登上了,席宝就觉得心里苦哇。
  “爽、甜、三观正、正能量、赞扬工农兵这几个原则不变,试着以年龄作为分界线,更针对性地做出贴合少年、青年、中老年三个年龄层的杂志吧。”


第216章 
  已经成功了的《非常》不停刊; 席宝要在保持《非常》发行的基础上,再额外开三本杂志。
  选在这个时间点来做这件事,除了是因为确实收到了很多读者抱怨之外; 还因为在席宝的催促下,孙伯伯带着平大几个牛批的教授、老师、学生; 引进计算机之后; 开发了计算机排版软件以及配套的六色印刷机; 还是兼容华国文字跟英文的。
  如此一来; 杂志的排版、审核、印刷就变得省事多了。
  席宝早买下了一些比较大的、管理好的印刷厂; 就等孙伯伯那边把专利处理好; 她名下的印刷厂就全部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她陆陆续续买这些印刷厂之前,华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 官方很鼓励人民发展实业; 所以席宝要买印刷厂时,即使这些国营印刷厂因为席宝公司的订单一直在盈利; 官方也意思意思审核了一下,优惠把厂子卖给席宝了。
  比起印刷厂的小利; 还是席宝把文化公司做大之后给国家创造的收益高。国家领导人也不是傻的,反正席家一大家子人都很不错,上面乐的照拂席家人。
  席宝清点了一下自己公司旗下的分公司、印刷厂、私营书店、纸厂、墨水厂; 觉得以现在这个基础; 她想发展成超越上辈子腾某讯的文化公司,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等这些印刷厂换成计算机排版印刷,杂志再排花纹、图片就方便多了; 而且新技术可以直接印彩色,这也方便我把杂志做好看一点。”
  “再招点人吧。”
  席宝通知了公司的所有高层,约在下周六开个大会,把要用大量资金更新印刷厂设备、以及新开三本杂志的事情给商量一下。
  至于为啥非得在周六开会……
  她这不还是个学生,得去学校上课么。
  让秘书把会议安排到日程里,席宝托腮发起呆来。
  现在的计算机不便宜,也没有民用普及,所以席宝还没法把未来更赚钱的网站、互联通讯、自媒体搞起来,只能大力发展实实在在的杂志、工厂。
  不过,她可以从现在开始做点铺垫,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宝泽文化”很优秀的概念,等以后计算机普及了,她能更顺利地把公司做大做强。
  “除了《非常》之外,新出个《朝气》,主要面向少年读者,内容一半是符合少年口味的,另一半,则在保证一定趣味性跟可读性的前提下,以称颂亲情、夸赞友情、理性诠释爱情占一部分,以引导他们对各类体育运动、科学领域、文化欣赏等感兴趣占另一部分,这样一来,杂志的定位是少年亦师亦友的好伙伴,家长乐意花钱,孩子们也可以从中获得乐趣、获得正能量。”
  席宝这个人,纵然再怎么咸鱼过,三观也一向是很正的。她上辈子最无奈的事情,是在那个网络大环境里,看到太多孩子跟家长互相不能理解,看到太多学生恋爱脑胜过一切,看到太多年轻人在应试教育下没有一点点私人爱好的空间,看到太多追星族不理智、甚至毁三观的行为……
  她想,反正这辈子都努力做到这份上了,那干脆再多努力一点,为华国的下一代当好引路人吧。
  “诶,我一条咸鱼——一条拥有能躺赢混吃等死的咸鱼,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励志了?”
  席宝忍不住吐槽自己。
  境灵憋不住笑声,“怎么活不都是你自己选的?你现在开心吗?”
  “……挺开心的。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点累吧,但大多数时候,事业成功的那种成就感、作品获得许多读者喜爱的满足感,会让我觉得很快乐。”
  “那就好。不管是选择做咸鱼,还是选择更积极的人生,只要你活的开心,那这个人生就是有意义、很值得的。”
  席宝砸吧一下嘴,觉得境灵讲的有道理。
  “行,少年版的杂志大致上就这么个意思了,具体怎么定栏目,就等到开会时再商量了——确定要增加杂志之后,我还得把编辑部拆散重组一下,分成四个组呢。”
  “分四个组,是要分管《非常》、《朝气》还有另外两本新杂志吗?”境灵问。
  席宝点头,“是啊。话说,针对少年的叫《朝气》,那针对青年的叫《风华》吧,针对中老年的叫《峥嵘》。青年的三观基本塑造起来了,不会像少年那么容易偏激,《风华》可以适当加一些社会现实的议论,方面以放松身心的爽文、甜文为主;而中老年更成熟稳重,就以连载一些朴实的生活故事、还有能发人深思的故事为主,穿插一些悬疑、偏爽快的工农兵,然后再增添一些生活趣闻、国家大事、国际大事的客观阐述,基本上就成了。”
  “这样的话,那你怎么不干脆再多加一个,把针对儿童的杂志也办起来?”境灵问道。
  席宝愣了楞,“可小孩子又不认识那么多字,再简单的童话故事,他们都没法自主啊……不对!”
  话说一半,席宝懊恼地拍了下自己的脑袋,齐肩的学生头发型乱了一瞬,又被境灵给梳理好了。
  “我想岔了!几岁的小孩子就算不认识字,他们也能拜托家长给讲故事——不过,到底有多少家长愿意且有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还不好说,贸然做这个童话杂志不够稳。”席宝大脑放空了一会,接着自言自语道,“最好是孩子们拿到书,即使不认得几个字,也能快快乐乐地把杂志看下去。”
  咦?
  说到这,席宝一个机灵。
  “孙伯伯那边的计算机排版打印、彩印都搞定了,我完全可以出漫画杂志啊!”
  席宝现在满心的卧槽,她差点漏掉了漫画这个市场。
  摸摸下巴,“是时候招一批画手了,我要开针对儿童市场的杂志,叫《稚子》。里面漫画、图画部分要占比八成左右,余下的才放纯文字带配图的童话故事,可以让孩子家长讲这一两个故事就行了,负担不大,家长只要不是忙的没空吃喝拉撒,基本上都愿意每个月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慢慢给孩子讲这点故事。”
  做给小孩子看的杂志,其实更麻烦一点,现在华国还没有专门的连载漫画家,席宝得一边招擅长写儿童故事的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