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后前夫篡位了 >

第67章

重生后前夫篡位了-第67章

小说: 重生后前夫篡位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觅没有出声。
  长公主便慢慢道,“阿觅,你一直都是个聪明又敏锐的人,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事情,你其实并非真的一无所觉吗?”
  “你说过,你早就发现了南阳侯府众人待陛下的态度奇怪,待你的态度也很特别,明明你是京中勋贵世家眼中瞧不起的商户女出身,可她们却对你亲热的近乎殷勤,而南阳侯是父亲,他对陛下更是一直都恭敬有加,和他对其他几个儿子的态度截然不同。”
  “这些你都看在眼里,积压在心里,怕是早就起了疑心。”
  “还有顾柔,那就是个自以为聪明,实际什么心思都露在眼里的人。这样的人,你跟她日夜相处,真的没有发现她对陛下的异样吗?阿觅,或许你早就发现了,只是因着那一层兄妹的身份,你不愿往那个方向去想罢了。”
  说到这里长公主叹了口气,道,“阿觅,你不要低估自己的敏锐。以我来看,你当时的那个梦不过是日积月累的疑心所致,再加上你身体一向不错,却在生玄凌的时候难产,之后身体怎么调养都不好,所以愈发的疑心,彼时陛下他出征在即,你更是担心你若死后玄凌就会落在顾柔母女手中,是以所有的事情爆发,就做了那个梦罢了。”
  阮觅咬唇。
  她知道或许真的有这个可能性,但却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对。
  实在是那个梦太玄乎了。
  长公主看到阮觅神色不定,也知道这是她多年的心结,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开的。
  她伸手握了握她的手,就笑着摇头道,“阿觅,这只是我的看法,但这事的确有些古怪,如果你的心始终放不开,回到京城之后,你可以去见见元陵大师,想来他必能替你解惑的。”
  “但不管怎么样,”
  长公主换了语气和神色,笑道,“阿觅,世事无常,女人啊,本就不应该是只靠男人的爱来生活的,喜欢就要了,不喜欢就不要了,你不是一向洒脱,这事上怎么就这么纠结呢?”
  长公主转了话题。
  阮觅也松了口气。
  她也不愿再纠结于此事。
  她也没必要现在就得出个结论出来。
  所以她听到长公主说“喜欢就要了,不喜欢就不要了”,她又想到纪老夫人也曾经说过这话,忍不住笑道:“师傅,那是因为你是公主殿下,陛下他那是我喜欢就要,不喜欢就不要的吗?若真这样,我一早就走了。”
  “嗯,”
  长公主看她神色放了开来,笑道,“现在你已经是县主,这一次你在江南赈灾,控制时疫上又立了大功,回去我再替你请封个郡主,那也不比我这个公主差多少了,以后你就想要怎样就怎样吧。。。。。。你不是一直都想出海吗?我也还从未去过福建,不若你就陪我一起去走走吧。”
  有个徒弟真的省心啊。
  知情知意,什么事情都能做好,长公主是真的十分喜欢阮觅。
  她甚至私心里都不想让阮觅做什么皇后了,做了皇后,她们这样相处的日子怕是就不会再有了。
  她想,若她真是自己的女儿,她也是断断不舍得她入宫,做什么劳什子皇后的。
  若说为权为势,做个公主郡主也已经足够,那皇后多出来的,是要用自由来换,困在深宫,那些权势又有何意义?
  再说为名什么的,这长长历史,皇后不知凡几,但若真能成就一番事业,青史留名,不比作为皇后在史书上那一笔强?
  总之,若不是真和皇帝情深意笃,当真没必要去做那个皇后。
  这样想,她倒是越发理解了阮觅。
  而阮觅听得她这般说,也不由得憧憬,莞尔笑道:“好。”
  *****
  京城。
  正在批着奏折,刚刚才登基不多久的皇帝赵允煊打了个喷嚏。
  一旁的小太监忙拿了张披风过来,道:“陛下,现在天气转凉了,您披上件披风吧。”
  赵允煊摆了摆手,想到远在江南的阮觅,转头就问侍立在旁如同影子一般的墨七,道:“墨七,现在江南的情况如何了?”
  墨七禀道:“启禀陛下,江南的时疫虽然未根除,但情况已经基本受控,其他州县效仿了陵江安排灾民的方法,皆是在城外设置了安置棚,是以时疫并未曾在其他州县传开。另外官兵和灾民们携手,已经陆续清除了灾后的积水秽物,有灾民已经陆续回归家乡,重建家园,复耕农田了。”
  赵允煊听得点头,“嗯”了声,道:“既如此,你传信给长公主,那边赈灾的事情既已告一段落,那剩下的事情交给当地的官员即可,她也该回京了。”
  墨七应了声“是,陛下”。
  心里却知道,陛下这不是说长公主殿下该回来了,而是娘娘该回来了。
  亏得这段时间朝中大臣还在为立后一事暗自侥幸,鬼鬼祟祟。
  且不知道待娘娘回来会是怎样的风波。
  原因无他。
  因为皇帝登基之后,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他原先甚为宠爱的那位夫人阮氏,别说是立她为后,就是个妃位也没给。
  甚至因为阮氏病重,连小皇孙都搬进去了宫中,但那位阮夫人却仍是住在了宫外不知道哪个庄子里。
  大臣们俱是松了口气。
  皇帝不提,他们自是乐得轻松。
  若皇帝真要立那阮氏夫人为后,才是大问题,大麻烦。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中划过去。
  朝堂上事情仍然很多,但原本让朝堂,让太上皇吐了不知道多少次血,让只做了两天“太子”的赵允炜吓得滚下金銮座的那些朝政之事,在新帝手中却是有条不紊的一条一条处理了下去。
  其实还是有很多事情悬而未决,例如云南的事。
  但只要新帝说,“此事朕心中自有打算。”
  那大臣们就放下心来。
  他们就相信新帝是真的自有打算的。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吧。
  不能比。
  不过,这一日京中和朝堂上的气氛都有些特别。
  不为其他,因为北鹘的三王子进京了。
  这位北鹘的三王子并非是现在北鹘国主的儿子。
  而是被现任国主杀了的,前一任国主的弟弟,现任北鹘国主的侄子。
  这位北鹘三王子不服他的叔叔,自己屯兵占据了北鹘的三分之一土地,一直和他叔叔对峙着。
  这一次他到大周,是想要求大周的支持,承认他的正统北鹘国主之位,并助他夺回他叔叔手上剩下的北鹘国土的。
  异国结盟,历来最重要的一项便是联姻。
  这位北鹘三王子也跟大周新帝求婚了。
  不过他很有眼力劲,不像他叔叔,一开口就是要求娶宫中唯一未嫁又适龄的公主,温淑妃所出的那位明珠公主。
  他站在大殿之上,单膝跪下,用带了些口音的大周语道:“陛下,小王听闻贵国大长公主殿下有一爱徒,心地良善,品性高洁,此次贵国江南大灾,明禾县主随大长公主亲往江南,安抚灾民,不惧时疫,为灾民诊治疾病,小王听闻明禾县主事迹,心中仰慕,想恳请陛下,若明禾县主尚未婚配,求陛下将明禾县主赐婚于小王,小王必会毕生珍视她为瑰宝,一世爱她重她。”
  皇帝:。。。。。。
  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墨七惊得一头的冷汗,都不敢去看自家主子的神色。
  这北鹘三王子,到底是听了谁的挑唆,跑来揭新帝的龙麟啊?!
  这回,又不知道谁会遭殃!
  皇帝盯着北鹘三王子的眼神冷飕飕的。
  整个大殿上的大臣都感觉到了冷意。
  这,这是为何啊?
  话说,现在这位明禾县主名扬大周,他们可还都不知道这位到底是谁呢,就好像凭空冒出来一般。
  唯有南阳侯顾成辉心中叫苦,他是一直认为明禾县主就是跟着大长公主去了江南的自家女儿的,女儿名扬,那是为了入宫嫁给皇帝的,可不是为了和亲外藩的。。。。。。这若是和亲外藩,他的官位都到头了。
  “明禾县主已有婚配,”
  静默中,皇帝终于出声。
  他道,“她是朕定下的皇后。”
  三王子一呆,随即就惊得腿一软,另一只膝盖也跪下了。
  而另一边,南阳侯也“啪”得一下跪下,激动得几乎是老泪纵横。
  陛下,陛下他说,女儿是他定下的皇后!陛下要立他的女儿为后!
  而众大臣却是被震得目瞪口呆,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第97章 归来一
  三王子跪在下面; 心里把到自己面前胡他娘的出主意的鸿胪寺官员给骂了个狗血喷头,但他粗中有细; 还算是个稳得住的; 心中虽然惊慌,但还是立即就请罪道:“陛下; 小王不知; 对县主有所冒犯,还请陛下恕罪。”
  皇帝自己媳妇被人觊觎虽然心中不爽,但转念一想; 他早就憋得慌了,现在正好; 借这个机会把此事宣告于天下。
  所以他便还算和颜悦色道:“不知者无罪; 你刚到大周自然是不知此事的。待县主回京; 朕就会和县主大婚,届时王子若是还在京中; 就来参加大礼吧。”
  众大臣:。。。。。。
  我们久居京城对此事也是不知情的啊?!
  此时的皇帝笑得满面春风; 那股子得意和意气风发简直是掩都掩不住。
  大臣们何时何曾看到过这样的皇帝?
  众位大臣一时之间又是目瞪口呆; 又是心绪万千。
  还有; 这位明禾县主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及至他们反应过来,本能的就想劝阻。
  不管那个女人是谁,但皇帝说要立后,那他们就想阻止。
  立后是皇帝能张口就来的吗?
  可不得经朝堂商议,经礼部遴选,最后多方考核才可定下的吗?
  这也太轻率了些!
  他们心中觉得不妥。
  可是这位新帝又不比贞和帝。
  他们也不敢贸然上前去做个谏臣; 被皇帝当靶子打,所以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把目光定在了杨首辅身上。
  杨首辅却是垂着眼杵在那儿不出声。
  他年纪大了。
  经历了三朝,前面皇帝做的什么荒唐事他都见过,早就有了非同常人的忍耐力,更不像其他大臣那样没事也要挑点事儿出来闹一闹。
  皇帝登上了帝位,还不是靠杀了他父皇登上帝位的,他已经觉得了了自己的心事,已经能安心的致仕了。
  至于皇帝要立后,要立哪位。。。。。。别说是皇帝要立那位明禾县主,就是皇帝要立阮氏,他都不会多说什么的。
  看看贞和帝吧,他立的皇后也好,封的妃嫔也罢,哪个不是出身名门?结果后宫却闹成了什么样子,前朝闹成了什么样子,还好最后他没能杀成当今,不然天下可不就真的乱了吗?
  想想都让人心惊胆战。
  相比较陛下只是要立明禾县主为后,他已经觉得老怀甚慰了。
  所以不管众臣怎么拿眼睛戳他,想让他上前做个出头鸟,他都是不动如山。
  众臣急得脑袋能冒烟。
  最后还是温次辅下了大狱之后,新提上来的次辅郑骞郑次辅上了前。
  他上了前,轻咳了一声,就跪下道:“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众臣:。。。。。。
  *****
  皇帝要立明禾县主为后一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在朝堂上定了下来。
  大臣们甚至不知道这位明禾县主是何方神圣,心中不免茫然失落。
  也有许多大臣知道南阳侯府的姑娘跟着大长公主去江南赈灾一事的,想到当今陛下曾经算是南阳侯府的“养子”,和那姑娘是兄妹相称的,不免“恍然大悟”,原来是南阳侯府顾家的姑娘。
  这原先吊在高处空落落的心便落了下来,虽还有些失落,但到底好上许多。
  陛下不是专宠那阮氏,肯立顾家女为后,这终究是好事。
  他今天能立顾氏,那明天别家的姑娘入宫也就不远了,甚或已经有不少的大臣心里甚至已经在想着自家哪个女儿或者孙女或者族中女儿适合入宫了。
  于是下朝之后便有不少的大臣纷纷就去向南阳侯道喜。
  南阳侯自来严肃板正,但家中女儿被立后这样光耀门楣的大事还是让他那板正的脸上露出不少的喜意出来。
  不过毕竟女儿还没回来,圣旨也还没下到家中,是以同僚过来贺喜,他便也只和各位同僚福了福手,道上两句“同喜”,再不肯多说就匆匆回家去了。
  南阳侯夫人曾氏听到自家老爷传过来的消息先是一呆,随即眼泪就滚滚而下。
  他们的女儿为了这个后位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啊!
  这可真是苦尽甘来了!
  南阳侯捋着胡须,道:“夫人,此事陛下到底还没下圣旨,不能太过得意忘形,是以你定要约束着下人,不能在外胡言乱语,以防给女儿和家中徒增是非,另外你在外面作客,若是各家夫人说起,你便也说不知便是。”
  南阳侯夫人忙应下。
  做人要低调行事,这些道理她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知道归知道,她出外应酬之时,那脑袋抬得总比往常要高上许多,虽笑着,在别人的恭喜和逢迎之下,那架子自然也大了许多,连笑容都骄矜了许多。
  总之,到底不一样了。
  *****
  因着这后位一事,京城有人欢喜自然也有人愁。
  这愁的人家就包括阮觅的娘家阮家。
  他们自从得知女婿被封侯兴冲冲的赶到京城来,一路惊喜不断,到最后自家女儿孙女竟意外地成为太子殿下的专宠,自己外孙曾外孙成了太子殿下唯一的子嗣,心中对阮家未来的期待也是不断变大的。
  甚至未尝不有将来封侯封爵的可能。
  这并不是他们妄想,而是大周有惯例,皇后或者太后的父兄是可以荫封爵位的。
  可谁知道他们家养出了个傻子,为太子殿下把命折了。。。。。。虽然现在说是还没死,但半死不活估计离鬼门关也不远了,结果却什么也没捞着,还不肯替自家考虑,把妹妹送到太子殿下,不,陛下身边服侍。
  阮家老太爷老太太想着这事简直是一肚子老血都能呕出来。
  就这不算,因为上次的事情一闹,他们甚至连孙女现在在哪儿都不知道,想要上门去探望一下阮觅,好好问一下她陛下现在到底对她是个什么意思,再好好商议一下对策都不行。
  阮家人能不闹心吗?
  阮老太爷召了长孙阮礼叙说话。
  阮礼叙刚才去江南办完差事回来。
  因着他此次去江南办差有功,中间还做诱饵遭了几次刺杀,因此甫一回京就被皇帝提拔到了京卫指挥使司,成了正四品的指挥佥事。
  这大概是阮家唯一谋到的好处了。
  但那还是长孙拿命换来的。
  离阮老太爷的期待可是甚远。
  阮礼叙进门之前阮老太爷已经在房中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
  转的一旁的阮老太太和阮大老爷简直头晕。
  阮礼叙一进门,阮老太爷就顿住了脚步,转身看着他问道:“礼叙,你去过江南,那明禾县主到底是何人?可就是那南阳侯府的顾乡君?”
  说着心就焦得难受。
  他可是很清楚,听说孙女当年就是跟南阳侯府闹翻了才跟陛下和离,搬出了南阳侯府的。
  阮礼叙垂眼,道:“明禾县主是大长公主的弟子,孙儿只是运送药材过去,不过是远远看见过县主一眼,具体是不是那顾乡君孙儿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听江南百姓说,县主贤德慈爱,想来会是一位贤良的皇后。”
  阮老太爷听得一阵心堵。
  贤良,贤良,再贤良能容得下孙女所出的,陛下的皇长子吗?
  孙女可真是一个糊涂东西!
  他道:“礼叙,现在只有你能跟宫里搭上话,你妹妹她也和你最是亲近,你若去见她,她必不会闭门不见,你看看能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